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综合辅导:抗疟药_药理学

考点1:氯喹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综合辅导:抗疟药_药理学

药动学 口服后在肠道吸收快、完全,1~2h达血药浓度高峰。吸收后,很快分布到肝、胃、脾、肺和红细胞内。红细胞内药物浓度比血浆内高 10~20倍,而疟原虫侵入的红细胞内浓度又是正常红细胞浓度的25倍,这为氯喹杀灭红细胞内的裂殖体及迅速控制症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氯喹在肝、肾、 脾、肺中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200~700倍。本品在肝内代谢,其脱羟基代谢物仍有一定的抗疟作用,10%~20%以上以原形经肾排泄,因其代谢与排泄均 慢,内脏组织内贮存量大,停药后药物又逐渐释放入血,故作用时间长,t1/2约48h,其具有长效特点。

抗疟作用 氯喹首选用于控制临床症状,具有强效、速效、长效的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杀灭作用。用药1~2天内寒战、发热、出汗等症状大多消退。 2~3天内血中裂殖体即可消失。氯喹对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及敏感的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杀灭作用,各种疟疾的症状均能有效控制。虽对红细胞 外期无效,既不能预防,也不能根治间日疟,但因作用持久,故能延迟良性疟的复发。因恶性疟原虫无红细胞外期,故可根治恶性疟。氯喹虽不能直接杀灭配子体, 但通过杀灭裂殖体而使其减少,少数残存的配子体可被机体防御功能消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疟疾的传播。

临床应用

1.治疗疟疾。本药具有作用强、起效快、疗效持久等特点,为目前控制临床症状的首选药物。能迅速控制延缓良性疟的复发,根治恶性疟。由于Ca2+ 和钙调素对疟原虫生长发育和侵入红细胞的能力有重要影响,故钙拮抗剂能增强氯喹的抗疟效果,如维拉帕米能逆转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耐药,增强氯喹的抗疟作 用。

2.治疗肠外阿米巴病。氯喹在肝中浓度很高,是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的主要药物。

3.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氯喹偶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常用于蝶形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但对后者的疗效尚无定论。

不良反应 治疗剂量下,氯喹不良反应少,可出现头晕、头痛、胃肠道反应、皮疹、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等,停药后迅速消失。长期大剂量应用 可引起蓄积中毒,血浓度大于0.8μg/ml时将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常有角膜浸润、视力模糊等眼毒性,故应定期检查。偶见心肌损害,窦房结抑制,甚至 发生阿-斯综合征。

禁忌症 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剂量大于5g可致死。

☆ ☆☆考点2:青蒿素

药动学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因其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故对脑型疟有效。体内代谢快,代谢产物经肾排泄也快,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也短,不利于杀灭疟原虫,复发率高,t1/2约为4h.

抗疟作用 对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强大而迅速的杀灭作用,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对红细胞外期裂殖体无效。主要用于治疗间日疟和恶性疟, 症状控制率可达100%.与氯喹只有低度交叉耐药性,对耐氯喹虫株感染仍有良好疗效。可通过血脑屏障,对凶险的脑型疟有良好的抢救作用。青蒿素抗疟作用机 制可能是血红素或Fe2+催化青蒿素形成自由基破坏疟原虫表膜和线粒体结构导致疟原虫死亡。青蒿素也可诱发耐药性,但较氯喹为慢。与周效磺胺或乙胺嘧啶合 用,可延缓耐药性。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缺点是复发率高,口服给药时,近期复发率可达30%,这与其在体内消除快、代谢物无抗疟活性有关,但与伯氨喹合 用,可使复发率降至10%左右。

临床应用 本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特别是适用于氯喹耐药虫株的感染和脑型恶性疟的治疗。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见,偶有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心动过速,停药后立即消失。动物实验中应用大剂量时,曾发现骨髓抑制、肝损害作用、胚胎毒性。

☆ ☆☆☆考点3:奎宁

药动学 口服迅速吸收,分布于肝肾中。大部分在肝中被氧化分解后失效。奎宁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迅速排泄,24h后几乎全部消失。

抗疟作用 抗疟作用与氯喹相似,但效力较弱而毒性大,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均有杀灭作用。奎宁在肝内迅速氧化失活,由肾排出,因 此奎宁体内消除快,作用时间短,易复发。对红细胞外期裂殖体无效,对配子体也无明显作用。奎宁还有微弱的解热镇痛作用及抑制心肌和兴奋子宫的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耐氯喹或耐多药的恶性疟,尤其严重的脑型疟

不良反应 奎宁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金鸡纳反应,如恶心、呕吐、耳鸣、头痛、听力和视力减弱,甚至产生暂时性耳聋。因金鸡纳树的其他生物 碱也有此反应,故称为金鸡纳反应。有心肌抑制作用,奎宁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传导和延长心肌不应期,静脉注射时可致血压下降和致死性心律失常。可发生特异 质反应,少数恶性疟患者即使应用很小剂量也会发生急性溶血(又称黑尿热),严重者可致死。奎宁对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故孕妇忌用。

☆ ☆☆☆考点4:乙胺嘧啶

药动学 口服吸收缓慢而完全,4h血药浓度达高峰。主要分布于肝、肾、脾、肺等组织。代谢产物经肾缓慢排泄,t1/2约为90h.一次服用,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2周。

抗疟作用 乙胺嘧啶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红细胞外期速发型子孢子发育,繁殖而成为裂殖体。对红细胞内期的未成熟裂殖体也有抑制作用,但对已成熟 裂殖体则无效。在用药后第二个无性增殖期才能发挥作用,故起效缓慢。乙胺嘧啶虽不能直接杀灭配子体,但按蚊吸入含此药血液时,可使蚊体内的配子体失去孢子 增殖能力,起阻断传播的作用。每周服药1次,可以起到病因性预防作用。

乙胺嘧啶对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大的亲和力,可抑制其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转变成四氢叶酸,从而使核酸合成受阻,疟原虫的生长繁殖受到抑 制。若与磺胺类半衰期相近的周效磺胺或氨苯砜(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合用,将对叶酸合成代谢发挥双重阻断作用,可获得协同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应用 目前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

不良反应 治疗量基本上不发生不良反应。但长期大剂量用,会干扰人体叶酸代谢,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及消化道症状,严重的可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或白细胞减少症。应定期检查血象,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必要时给予甲酰四氢叶酸以改善造血功能。因其略带甜味,易被儿童误服而中毒,表现恶心、呕吐、发 热、发绀、惊厥,甚至死亡。

禁忌证 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 ☆☆☆☆考点5:伯氨喹

药动学 口服在肠道内吸收迅速、完全,2h血药浓度达峰值。主要分布于肝、肺、心、脑等脏器。肝内浓度,此利于杀灭肝内疟原虫,t1/2为6~8h.主要在肝内代谢,服药后24h大部分以代谢产物的形式经尿排泄,原形药仅占1%左右。

抗疟作用 伯氨喹对间日疟红细胞外期迟发型子孢子(或休眠子)和各疟原虫的配子体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有效控制良性疟复发和中断各型疟疾传播的药物。对红细胞内期裂殖体作用较弱,故不能控制临床症状,对恶性疟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则完全无效。

伯氨喹在体内转化成的喹啉二醌,其结构与辅酶Q类似,能拮抗辅酶Q的作用,阻断疟原虫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疟原虫的氧化磷酸化过程,线粒体肿胀缺损,杀灭休眠子和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

临床应用 用于根治良性疟和阻断各型疟疾的传播。可与氯喹合用,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不良反应 本药治疗量毒性较小,可引起疲倦、头昏、恶心、呕吐和腹泻,甚至少数人出现药热、粒细胞减少等,停药后消失。

严重的反应为少数特异质患者发生的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少数遗传缺陷的患者,红细胞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P-6-D),不能将氢传 递给辅酶Ⅱ(NADP)和谷胱甘肽,从而失去保护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的作用。缺乏者服用伯氨喹,伯氨喹的氧化代谢产物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产生高铁血红蛋白 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及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前者不能迅速补充NADPH,不能保护红细胞膜,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尿闭等,后者 使高铁血红蛋白不易还原成血红蛋白,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发绀、胸闷、缺氧等症状。

禁忌证 有粒细胞缺乏症倾向的急性病人(如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禁用本品,有蚕豆病史或家族史亦禁用。

氯霉素类抗生素有哪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分类 5 耐药性 6 相关出处 1 拼音

kàng nuè yào

2 英文参考

antimalarial

3 概述

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是防治疟疾的重要手段。现抗疟药中尚无一种能对疟原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都有杀灭作用。因此,必须了解各种抗疟药对疟原虫生活史的不同环节的作用,以便根据不同的目的正确选择药物。各种抗疟药通过影响疟原虫生活史的不同发育发挥基抗疟效果。

4 分类

抗疟药分类为:

1、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如:氯喹、奎宁等。它们通过杀灭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中断疟原虫的无性生殖周期,发挥控制症状发作和症状抑制性预防作用。

2、主要用于防止疟疾复发与传播的抗疟药,如伯氨喹等。它们通过杀灭间日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的子孢子及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控制疟疾的复发和传播;

3、主要用于预防疟疾的抗疟药,如乙胺嘧啶等。它们通过杀灭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的疟原虫,发近病因性预防作用;

4、与抗疟药联合应用的药物;

5、其他类抗疟药。

5 耐药性

当前防治疟疾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特别是对氯喹,其次是对奎宁、乙胺嘧啶等产生耐药性。而且耐氯喹的虫株常对乙胺嘧啶和周效磺胺等有交叉耐药性。恶性疟是流行最广、对人类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因此亟需寻找新型抗疟药。近国外报道钙拮抗药(包括粉防己堿)与氯喹合用,能部分恢复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

6 相关出处

问题一:氯霉素包括哪几种? 氯霉素是抗生素里的一种...抗生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抗菌消炎药中最大的一类。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依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故能治病。还有的抗生素可治疗恶性肿瘤。抗生素类药物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其品种繁多,下面列举一些市场上有售和医院中常用的品种,可分为十大类。但须注意的是,目前这类药均属处方药在应用时应注意安全。

(1)β-内酰胺类:这是品种最多,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类,此类包括两部分。①青霉素: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钾等。②头孢菌素: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钠等。

(2)氨基糖甙类:常用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小诺米星等。

(3)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4)大环内酯类:常用品种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等。

(5)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即氯霉素。

(6)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等。

(9)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10)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 氯霉素类抗生素

chloram phenicols

包括有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无味氯霉素等。氯霉素为广谱抗生素,由于其对血液系统的毒性较大,故已较少用。外用其滴眼剂防治眼部感染。注意:①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久用可致视神经炎、共济失调及二重感染等。③有时有消化道反应。④新生儿可致灰婴综合症,故禁用。⑤精神病人可致严重反应,故禁用。⑥肌注易致严重反应。甲砜霉素抗菌谱与氯霉素相似,且不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但是肾功能不良时需减小剂量。儿童可服用无味氯霉素。 规格片剂:0.25g。胶囊:0.25g。注射液:每支0.25g(2ml)。滴眼液:每支20mg(8ml).

问题二:氯霉素类抗生素的介绍 氯霉素类抗生素,英文全名chloram phenicols,包括有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无味氯霉素等。

问题三:氯霉素属于哪一类抗菌药 氯霉素属于酰胺醇类抗生素,同类的还有甲砜霉素。

问题四:氯霉素类抗生素的体内代谢 氯霉素在胃肠道吸收良好,口服后1~2小时在血中即可达最高浓度。药物在体内容易进入心包液、胸液、关节腔液、眼房水及脑脊液。眼局部滴用可使房水内药物达到有效抑菌浓度,故氯霉素常制成滴眼剂使用。正常脑脊液内的药物浓度可达血浓度的40~65%,当脑脊液有炎症时其浓度可与血药浓度近似。由于氯霉素的亲脂性强,脑组织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9倍,因此,氯霉素特别宜于治疗细菌性脑膜炎与脑脓肿。氯霉素进入人体后90%以上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代谢产物,此代谢产物无毒亦无抗菌活性,主要由肾脏肾小管分泌排出,当肾功能不良时,此代谢物在体内含量将增加,但因其无毒故不必减小氯霉素用量。体内具有抗菌活性的部分约为10%,此游离氯霉素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其含量虽不甚高,但其浓度仍超过敏感细菌的所需治疗浓度,故可用于治疗泌尿等感染。当有肝功能不良时,体内的游离药物浓度可明显增高,产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亦显著增大,故需严密监测血药浓度并及时减小剂量。氯霉素的半衰期为1~4.5小时(平均3小时),婴幼儿的半衰期较成年人长。蛋白结合率约为50~60%。氯霉素酯化物在体内水解不完全,个体间差异亦大,其血药浓度一般较氯霉素低。氯霉素琥珀酸酯肌注给药吸收不好,血药浓度? 毒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类:①血液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最严重的一种,多在用药后2~8周发生,死亡率超过50%。表现为不可逆地全部血细胞减少,多因出血、感染等因素死亡。其发生与用药剂量无固定关系,发病机理尚不清,可能与遗传有关。另一种为中毒性骨髓抑制,临床表现贫血或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其发生与用药剂量密切有关,当血药浓度超过 25μg/ml时容易产生此并发症,但停药后可恢复。其发病机理是骨髓细胞线粒体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受到暂时抑制。②灰婴综合征。早产儿及新生儿接受大剂量氯霉素后引起的一种全身循环衰竭,表现腹胀、呕吐、皮肤苍白、紫绀、循环及呼吸障碍,常在发病数小时后死亡。其发病机理是早产儿或新生儿的肝脏葡萄糖醛酸的结合能力不足和肾小球滤过氯霉素的能力低下,使体内的游离氯霉素浓度显著增高,直接抑制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③消化系统。常有轻微恶心、呕吐、腹泻、纳差等。④神经系统。少数病人可出现视神经炎或伴有周围神经炎。极少病人有头痛、抑郁、精神障碍。

问题五:氯霉素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 氯霉素的化学结构含有对硝基苯基、丙二醇与二氯乙酰胺三个部分(见图),其抗菌活性主要与丙二醇有关。

问题六:七大类抗生素分别叫什么名字? 你好:抗生素(Antibiotics)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问题七:哪些常见药品属抗生素类? 选自: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西药名单 一、抗微生物药(抗生素)类。 (一)青霉素类 窄谱1 青霉素 注射剂 2 氯唑西林(邻氯青霉素) 颗粒剂 注射剂 广谱3 氨苄西林 注射剂 4 哌拉西林 注射剂 5 阿莫西林 片剂 胶囊剂 与酶抑制剂联合制剂 6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片剂 注射剂 (二)头孢菌素类 一代头孢 7 头孢唑林 注射剂 8 头孢氨苄 片剂 胶囊剂 二代头孢 9 头孢呋辛 片剂 注射剂 三代头孢 10 头孢曲松(头孢三嗪) 注射剂 11 头孢他啶 注射剂 与酶抑制剂联合制剂 1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注射剂 (三)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 13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注射剂 14 庆大霉素 片剂 注射剂 (四)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 15 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 片剂 胶囊剂 (五)酰胺醇(氯霉素)类 氯霉素 16 氯霉素 注射剂 (六)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 17 红霉素 片剂 注射剂 18 阿奇霉素 片剂 胶囊剂 (七)糖肽类 糖肽类 19 去甲万古霉素 注射剂 (八)其他类抗生素 其他类抗生素 20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 胶囊剂 注射剂 21 磷霉素 片剂 散剂 注射剂 (九)磺胺类 磺胺类 22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 23 磺胺嘧啶 注射剂 (十)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 24 环丙沙星 片剂 注射剂 25 诺氟沙星(氟哌酸) 片剂 胶囊剂 26 左氧氟沙星 片剂 胶囊剂 注射剂 (十一)抗结核病类 单药27 异烟肼 片剂 注射剂 28 利福平 胶囊剂 29 吡嗪酰胺 片剂 30 乙胺丁醇 片剂 31 链霉素 注射剂 (十二)抗麻风病药 抗麻风病药 32 氨苯砜 片剂 (十三)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 33 氟康唑 片剂 胶囊剂 注射剂 34 氟胞嘧啶 片剂 胶囊剂 注射剂 (十四)抗病毒药 抗疱疹病毒药 35 阿昔洛韦 片剂 注射剂 广谱类抗病毒药 36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 片剂 颗粒剂 注射剂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37 齐多夫定 片剂 胶囊剂 38 拉米夫定 片剂 39 司他夫定 片剂 胶囊剂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40 依非韦伦 片剂 胶囊剂 41 奈韦拉平 片剂 胶囊剂 二、抗寄生虫病药 (一)抗疟药 控制症状药 42 青蒿琥酯 片剂 注射剂 43 氯喹 片剂 注射剂 预防药 44 乙胺嘧啶 片剂 根治药 45 伯氨喹 片剂 (二)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46 甲硝唑 片剂 注射剂 (三)抗黑热病药 抗黑热病药 47 喷他米 注射剂 (四)抗吸虫病药 抗吸虫病药 48 吡喹酮 片剂 (五)抗丝虫病药 抗丝虫病药 49 乙胺嗪 片剂 (六)驱肠虫药 驱肠虫药 50 阿苯达唑 片剂

问题八:哪些常用药中含有氯霉素? 甲砜霉素胶囊 甲砜霉素颗粒 甲砜霉素片 氯霉素耳栓 氯霉素胶囊 氯霉素胶丸说明书 氯霉素片 氯霉素注射液 注射用琥珀氯霉素 棕榈氯霉素(B型)颗粒 棕榈氯霉素(B型)片 棕榈氯霉素混悬液

问题九:抗生素的全部种类及作用 50分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不同的抗生素药物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七)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八)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九)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十)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杆菌肽等.

(十一)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烯丙胺类、氮唑类。

(十二)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三)抗结核菌类: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

(十四)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问题十:氯霉素包括哪几种? 氯霉素是抗生素里的一种...抗生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抗菌消炎药中最大的一类。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依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故能治病。还有的抗生素可治疗恶性肿瘤。抗生素类药物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其品种繁多,下面列举一些市场上有售和医院中常用的品种,可分为十大类。但须注意的是,目前这类药均属处方药在应用时应注意安全。

(1)β-内酰胺类:这是品种最多,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类,此类包括两部分。①青霉素: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钾等。②头孢菌素: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钠等。

(2)氨基糖甙类:常用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小诺米星等。

(3)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4)大环内酯类:常用品种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等。

(5)氯霉素类:常用的品种即氯霉素。

(6)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等。

(9)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10)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 氯霉素类抗生素

chloram phenicols

包括有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无味氯霉素等。氯霉素为广谱抗生素,由于其对血液系统的毒性较大,故已较少用。外用其滴眼剂防治眼部感染。注意:①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久用可致视神经炎、共济失调及二重感染等。③有时有消化道反应。④新生儿可致灰婴综合症,故禁用。⑤精神病人可致严重反应,故禁用。⑥肌注易致严重反应。甲砜霉素抗菌谱与氯霉素相似,且不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但是肾功能不良时需减小剂量。儿童可服用无味氯霉素。 规格片剂:0.25g。胶囊:0.25g。注射液:每支0.25g(2ml)。滴眼液:每支20mg(8ml).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8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