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怎么种植(番茄的正确种植方法)
番茄是我国主要的蔬菜品种,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番茄红素,深受人民喜爱。番茄种植区域广泛,在南北各地均有种植。番茄是一种是喜肥喜光喜水喜温的作物,但是对长时间根部积水的耐受力较差。由于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条件恶化、连作等原因,近几年在番茄的主产区病害已经成为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早疫病、晚疫病、溃疡病、青枯病、病毒病及根结线虫等发生日益严重。控制番茄的病害,保证产量和品质,除及时施用对应的农药外,还要从管理和施肥上进行根本调控,实行标本兼治。
光照要求
番茄属于日中性植物,不需要特定的光周期,所以,只要温度适宜全年都可栽培。番茄为喜光作物,以每日14~16h的光照为最理想,如光照较充足,每日7~8h光照也能生长良好。
光照强度以3万~4万k为宜,其光饱和点为7万k,光补偿点为2000lx,即光强大于7万lx,小于2000lx时生长不良。北方地区冬季的光照时数少,但光照条件充足,也可以保证番茄的生长。
温度要求
1、西红柿是喜温的蔬菜,一般来说15-3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适应番茄生长。同化作用最适宜温度为20-30℃,气温高达33℃时生长受到影响,达到40℃时停止生长,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当温度降到10℃以下时生长缓慢,5℃时停止生长,零下1-2℃西红柿会被冻死。
2、其种子的发芽最低温度为12℃,发芽的适温为28-30℃,进入幼苗期后白天的适温为20-25°C,夜晚的适温为10-15℃,进入开花期后它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一般白天的适温为20-30℃,夜晚的适温为15-20℃,进入结果期后白天的适温为25-28℃,夜晚的适温为16-20℃。
施肥技术
底肥:番茄种植要施足底肥,为番茄一季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若是病害严重区域或pH低于5.5区域,可以均匀撒施适量石灰(60kg/亩)后再进行翻耕,3-5天后再进行施肥耙地;推荐:长效复合肥(15-15-15)60kg/亩+2000kg/亩有机肥撒入农田,进行翻耕耙地,移栽。
促长肥:移栽20天后,追肥一次,促进番茄植株生长,为后期结果打下基础,长效复合肥(25-10-5)20kg/亩,硝基复合肥最好。
膨果肥:第一茬花谢后,追肥一次,为第一茬番茄的结果和采收打下基础。推荐:长效复合肥(15-5-25)15~20kg/亩。
壮株肥:膨果肥施完50天左右后,再追施一次肥料,强健植株,预防早衰,延长采摘期。推荐:长效复合肥(15-5-25)10~20kg/亩。
除以上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外,要避免过量、过频施用氮肥,花期开始,每施肥一次,配合喷施1次含锌、硼、钙、铁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番茄对钙的需求较大,可单独施用几次含钙叶面肥,或将硝酸铵钙溶于水,制备200~300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病虫害管理技术
想要西红柿实现增产,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介绍一些西红柿常见病虫害的一些管理要点:
根腐病:发病初期侧根和细根变为褐色,后期主根也变褐,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或裂缝。随根部病情扩展地上部生长不良,下部叶片变黄干枯,直至引起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甲霜恶霉灵600-7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在65%左右;乙蒜素多菌灵可溶性粉剂700-800倍,防效在70%左右。
晚疫病:病菌侵染幼苗、叶、茎和果实。以叶和果实受害最重。先侵染叶片和幼果,逐渐向茎秆、叶柄蔓延致使其变黑褐色。
防治方法: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控制流行速度、或用72%康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白粉病:一般在生长中后期从中下部叶片开始感病,初期在叶片上有白色斑点,后期叶片上形成明显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白色霉层病斑。重症时叶正反面布满白粉,直至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可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预防。
立枯病:幼苗期易发生,发病后,西红柿幼苗随着生长不良而逐渐枯死,病部出现暗褐色腐烂病斑,传播速度非常快。
防治方法:苗期喷施芸苔素内酯水剂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淋甲基硫菌灵或恶霉灵,间隔7-10天喷洒一次,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枯萎病:该病是土传病害,花期和果期发病,叶片一侧变黄、变褐(半边疯),后期直接枯死,幼根还会寄生病害,在降雨多的时候传播。
防治方法:选用耐病品种,轮作倒茬种植,严格控制施肥量,避免因为肥料出现病虫害,并注意对土壤进行消毒,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蘸根,发病后,还可以用乙蒜素乳油灌根防治。
灰霉病:西红柿的果实病害,果皮出现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果柄也会出现灰褐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叶片直接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控制光照强度,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病叶,用百菌清烟剂进行烟熏消毒,避免西红柿感病。
病毒病:一般春季大棚番茄前期该病较轻,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因病毒种类不同症状一般表现为以下三种。
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呈花脸状。
叶片变厥叶、畸形;植株会不同程度矮化。
叶片出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
果实上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
防治方法:可选吡虫啉、螺虫乙酯等及时预防蚜虫、白粉虱等病毒病的媒介生物。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可选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琥铜.吗啉胍等。
蚜虫:番茄蚜虫亦称腻虫、蜜虫。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尖吸食汁液,分泌蜜露,可以诱发煤污病,加重为害,使叶卷缩、秧苗生长停滞,叶片干枯以致死亡,可传播多种病毒。
防治方法: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
棉铃虫: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于幼虫的孵化盛期至2龄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21%灭杀毙(6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进行喷雾。
美洲斑潜蝇: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慢慢的会形成带湿黑和干褐区域的白色弯曲潜道,虫道内有黑色短条粪便。等幼虫老熟后,化蛹后受害的叶片逐渐萎蔫,上下表皮分离,枯落,植株发育缓慢,严重的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一般可用1.8%虫螨克(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
白粉虱:成虫和若虫群聚于叶片背面刺吸植物汁液,致使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严重时全株枯死。成虫和若虫均能分泌大量蜜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为害严重时,蔬菜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黄板诱杀或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等措施。选用扑虱灵加联苯菊酯混合喷雾,或吡虫啉等药剂喷施。
怎么种出小时候味道的沙瓤西红柿
面对市场对数量和耐储存方面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很多西红柿生产者也因追求利益最大化,选择性的去种植那些产量高、耐储存的西红柿品种,所以市场上就很少能够见到那种沙瓤西红柿了。想要追回小时候的味道,就要从种植管理上下功夫:
1、选择传统的农家品种。牺牲产量和摒弃现在的高科技育种方式,我们就会换来口感上的满足。在边远的农村,还保留着原来的老品种,也有退化的毛粉802等优质品种,特别是很多绿肩的西红柿品种甜味很浓,这几年成为寻找原味西红柿的首要选择可以获取较高的产量和效益。有效采集、开发、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出优质高产西红柿品种,就可以解决没有优质品种的烦恼。
2、施用农家肥。化学肥料元素单一是造成西红柿口感下降的罪魁祸首,未来控制的使用量和鼓励有机肥或者农家肥的使用必然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元素,氨基酸种类和含量都比较高,这些都是提高西红柿的制胜砝码。
3、适当的掐尖、打岔、疏果。农家肥中的氮磷钾含量有限不足以满足现在番茄种植的自由生长模式,所以就要求种植者只保留必要的枝杈和精准控制产量,这样就避免造成因农家肥中的氮磷钾含量的缺失造成果小、品相差、口感不佳的情况。因此,减少枝杈的数量、适当减少留果数量也是有必要的,使得有限的养分向有限的西红柿中疏松,达到品质佳、口感好的目的。
4、提高昼夜温差,丰富有机质的积累。普通番茄因为“速成”的原因,故其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少而沙瓤番茄的产地气候条件特殊,早晚温差比较大(如藏区夏季平均日温差为15℃),导致其成长时间比较长,其营养物质种类丰富、肉质的积累也比较足,甜度也更高。自然条件加上最原生态的种植方式,沙瓤番茄的“番茄味”自然更浓郁。
种植西红柿的注意事项
1、西红柿在换种时,盖土的茎会生根,成为更结实的植物,排水好的土壤是健康生长所必需的,如果雨后地上的肥料迅速流失,就有必要在土壤上建造一个小的土堤,生长速度慢的,可以适当放松土壤,提高地温和土地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在育苗前期要控制水肥,不要浇水。
2、移栽西红柿苗的时候,要把叶子清理干净,下雨天土壤迸射会给西红柿带来传染病,种植时要保持距离,不应该种得太密,要让阳光充分照射,使空气流动,能够减少叶病害的传播。发现病虫害时,应尽快摘除这些叶子,避免疾病传播。
3、栽培果实大的西红柿时,一天要6小时以上的光才能很好地生长,如果种植场所日照不足,则建议选择樱桃西红柿。
总之:西红柿不仅在种植面积上不断扩大,规模也在不断变大,技术上也要加强,掌握过硬的管理方法才能种出高品质的番茄。
西红柿种植管理技巧
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种植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户投入到大棚蔬菜种植产业中来,西红柿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蔬菜,当然是很多农户的共同选择,那么关于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大家清楚吗?
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
1.温室番茄春提早无公害栽培技术
温室春提早番茄的茬口安排主要是在冬季播种育苗,早春生产,技术难度及风险性小,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是目前博州温室番茄生产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
1.1品种选择
该茬番茄生产适宜的品种较多。
如L402,中杂7、8、9号,美国大红,阳光903,上海903,红宝石2号。
一般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早、中晚熟品种间作。
1.2培育无病壮苗
温室早春茬番茄的播种期因地区而异。
一般博州地区12月底至翌年元月初温室内播种育苗。
二叶一心时分苗,苗龄60—70天,当幼苗株高20—25厘米,7—9片叶,普遍显大蕾时定植。
1.3定植
1.3.1整地与施肥:四周枯枝败叶,提前15~20天深翻整地,深翻30~40厘米进行晒垄,尤其是前茬为叶菜类的温室,更要深翻,并进行温室及土壤的消毒,方法如前述。
结合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
番茄幼苗期和生长前期对磷吸收量,可以把过磷酸钙10-15公斤与有机肥一起堆积发酵,基肥并非越多越好,肥料过多会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反而开花晚,果实生长缓慢,畸形果多。
1.3.2定植:温室内采用小高垄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采用双垄盖一幅地膜或覆盖1米宽的高畦,畦面宽70厘米,在畦中间开20—25厘米宽的小沟,基肥沟施,每亩优质有机肥或腐熟沼液5000—8000公斤。
如不用过磷酸钙,可加入磷酸二铵15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耧平后用锹拍成凹沟,用于膜下小沟暗灌。
有条件的可在膜下安装塑料软管滴灌设备,使用效果很好。
温室早春茬番茄定植的温度指标是:10厘米地温稳定在8度以上,气温10℃以上时,博州地区定植期在2月中旬。
通常早熟品种采用地膜畦栽,亩保苗5500株;中熟品种采用铺膜垄栽,亩保苗4000株左右,行株距为45厘米×(27~40)厘米。
定植后,浇足定植水,但不可明水漫灌,应注意封好地膜口,防止土壤板结。
2、温室番茄秋延晚无公害栽培技术
温室秋延晚番茄主要是解决深秋和前冬季番茄市场淡季的问题。
该茬番茄生产生育前期高温干旱,病毒病较重;后期光照减弱,温度下降,影响果实膨大和着色。
栽培技术关键是选择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
定植后前期防高温强光,注意防蚜,以免徒长及发生病毒病,抓住中间温光条件适宜的时期,完成3—4穗果的坐果,并促使其膨大;后期加强保温,避免冻害。
2.1选择优良抗病品种
选择耐热、耐寒、抗病、高产、大果型、皮厚、耐贮运、适应性强的品种,如毛粉802,L402,中杂8、9号,佳粉15号等。
2.2培育无病壮苗
要求在较高温度下,培育无病毒的健壮幼苗。
博州地区在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为宜,提前或推后播种,产量和效益差别很明显。
此期育苗管理主要防止高温干旱引发病毒病及幼苗徒长发现幼苗有徒长趋势用0.05%~1%矮壮素喷洒,喷洒后要防止干旱,浇水在早晚进行。
2.3定植
定植前温室采光面覆盖无滴膜,前底脚卷起1米左右高,后部开通风口,棚膜上面盖遮阳网或草帘形成凉棚。
结合整地每亩施腐肥、优质农家肥或腐熟沼液5000公斤,深翻耙平,按50厘米行距开定植沟,沟内每亩施磷酸二铵40公斤。
定植前一天苗床要浇大水,定植时边切块边栽苗,定植深度以埋住原根为主,切忌大苗卧栽,株距30厘米,每亩保苗4000株左右,培土后浇大水。
在种植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依据土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环境养分供应,适当减少氮磷化肥的用量。
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秆多的堆肥,少施鸡粪、鸭粪等禽类粪肥,这样可以恢复地力,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对除盐、减轻连作障碍等也有好处。
早春温度低,土壤养分供应慢,前期追肥要跟上,5月份以后减少氮肥追肥,增加钾肥的使用;初秋温度高,土壤有机养分供应能力强,以控为主,不要追肥。
推荐施肥应与合理灌溉紧密结合,建议采用膜下沟灌、滴灌等,每次每亩灌溉不超过30平方米,沙土不超过22平方米。
对于越冬长茬的番茄,利用夏季休闲可以种植甜玉米,做到合理轮作,克服连作障碍。
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
一、温度管理
1、定植——坐果初期(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定植到缓苗期一般不通风。
为促进缓苗,白天要保持较高温度,一般在25-30℃,若白天温度过高,则应适当短时间通风降温。
缓苗后,白天应逐渐放风降温,夜间温度过低时,应在下午及早封闭风口,傍晚要及时盖草苫。
白天可控制在20-25℃,夜间15-16℃。
2、冬季寒冷阶段(12月下旬至2月上旬):由于冬暖大棚是不加温的设施,保温能力有限,而这段时期外界气温,低温是主要的障碍因素,因此这个阶段的温度管理应以保温为主,要想尽办法尽量提高棚内温度,草苫要早揭早盖。
每天早8:00-8:30揭草苫,早揭草苫使阳光尽早进入棚内,提升棚温;每天下午4:00左右盖草苫,早盖草苫有利于维持夜间温度,使夜间温度不至于降的过低。
这段时间要减少放风量,缩短放风时间,但要坚持放风,因为放风的作用不只是调节温度,还有通风换气,补充二氧化碳,排湿降湿的作用。
此时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5-16℃,利于果实发育着色。
为提高棚温,此阶段可在大棚入口处沿后排立柱挂一副旧薄膜作为挡风幕,防止寒风由入口处直接冲入,再就是在草苫上加一层塑料膜,这是个很有效的保温措施。
3、天气逐渐变暖阶段(2月中旬至4月中旬):随着天气回暖,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大棚内温光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这个期间温度逐渐升高,管理要由前一阶段的保温管理改为调节温度,并且这一阶段病害开始加重发生。
晴天可适当提前开放风口,增强通风换气,降低湿度,不要等到棚内温度达30℃时突然放风,这样会造成茎叶的伤害,夜间温度保持在15℃左右,利于果实生长,夜温过低造成生长不良,夜温过高植株旺长,影响果实生长。
草苫要早揭适当晚盖,逐渐加大通风来严格控制好昼夜温度,降低湿度。
白天22-28℃,夜间13-15℃,保持10℃左右的昼夜温差。
利于果实膨大和着色。
4、天气转热阶段的管理(4月中旬至6月):随着天气转热,气温升高,外界温度12℃以上后,放风口昼夜开放,后期草苫也全部撤除。
温度控制在白天22-28℃,夜间13-15℃。
二、光照管理
管理的重点是使冬暖大棚进入更多的光量并使进入棚内的光合理分布,使植株获得更多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养分。
为此①草苫要早揭晚盖,早晨阳光洒满棚面时就及时将草苫拉开,确保棚内早见光,延长光照时间。
傍晚落日前盖上。
②拉开草苫后,要经常擦棚膜,把膜上吸附的灰尘和草苫上落下的碎草扫净,提高棚膜的透光率,增强光照。
③阴雨天也要揭开草苫透光。
三、水分管理
1、定植——花序开花:在定植后,浇足定植水的基础上,缓苗期和缓苗后要控制浇水,直到穗花开花之前不要轻易浇水,以防止旺长、防落花,干旱时也要少浇水,以促进开花、坐果,防止落花。
2、从花序开花到第三花序开花之间,应严格控制浇水,以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除非中午生长点萎焉,才可顺沟浇小水,这段时间若水分过多,植株易徒长、旺长,造成落花,不易坐果。
3、当第三花序开花后,穗果进入膨大期,这时开始浇水,水量要足,但也不要大水漫灌,要膜下浇水。
充足的水分不仅可以保证茎叶的正常生长,而且对果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促进果实膨大。
4、严寒季节(12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这个阶段气温低、光照弱,植株生长和果实生长都较缓慢,必须适当控制浇水。
5、2月中旬后转暖阶段:气温逐渐升高,植株、果实生长加快,需水量也渐渐增加,要选晴天上午浇水,逐渐增加浇水次数,春季大约15-20日浇一次水,但要掌握“浇果不浇花”的原则,以防降低坐果率。
四、追肥
1、定植后采收前,应重点以浇水和温度管理来调控底肥的肥效,尽量不追肥。
2、果实开始采收时,进行一次大追肥,一般二铵、尿素和硝酸钾各10公斤,也可冲施液体肥15公斤。
3、2月中旬以后,生长加快,需肥增多,可1个月左右追肥一次,每次每亩用复合肥15公斤或冲施液体肥15公斤。
五、植株调整
1、整枝:对于无限生长的品种,多采用单干整枝和换头整枝,采用多的是单干整枝。
单干整枝:留1主干,去掉所有侧枝。
在主干上留果,根据栽培茬口,方式不同,留果4-10穗,越冬花留果多。
换头整枝:主干在第3花穗前留2片真叶打顶,坐果后在中部留一侧枝代替主干生长,在这个侧枝上留3穗果后再打顶,如此换头2-3次。
2、打杈:西红柿侧枝萌发力强,往往几个侧枝同时生长,为促进根系生长和发棵,初打杈时间可推迟到杈长3cm左右,以后可在1-2cm长时及时抹去。
打杈一般与绑蔓结合,注意的是要于晴天上午打杈,这时候伤口愈合快,减轻病害侵染,还要注意要先打健棵,后打病棵,以防病害相互传染。
3、摘心(打顶):根据栽培目的,主枝上的果穗长到一定数目时,果穗前留2片真叶打顶,称为摘心。
摘心后生长点停止生长,能把叶片制造的养分集中到果实上,使果实长得快、大,而且成熟早。
4、去老叶:西红柿生长后期,下部叶片黄化干枯,失去光合功能,影响通风透光,要去掉,也要在晴天上午进行。
5、保花保果:越冬茬西红柿因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开花不良,影响授粉、受精,从而引起落花落果,不易坐果。
为了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特别是早期产量,要用番茄灵和24-D处理。
番茄灵:使用浓度20-30ppm,当花序有2-3朵花开放时,可用小型喷雾器喷雾,喷施番茄灵快,果实膨大速度快,而且不容易畸形。
24-D:使用浓度15-20ppm,在花开放时,用毛笔蘸上药液涂抹花梗,但必须注意,不要把药液弄到茎上,以免引起药害。
使用24-D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浓度偏高易引起果实畸形,植株受药害,叶片皱缩。
6、疏花疏果:用番茄灵或24-D处理花之前,如果每穗花的数量太多,应把畸形花和特小花摘除,每穗保留4-5朵即可。
处理后,如果坐果太多,往往会造成果实大小不一,单果重下降,影响果实品质,因此应尽量疏果,一般早熟的品种每穗留果4-5个,晚熟品种每穗留果3-4个。
以上就是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的相关内容了。
相信大家看了本文之后,对于大棚西红柿的任何问题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处理措施,也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种植大棚西红柿发家致富!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养殖信息,不妨扫描上二维码或搜索小编公众号(微信号:nh1988TV),可以查看更多资讯。
西红柿是喜温性蔬菜,具有喜温怕冷、喜光怕热、喜空气干燥怕空气湿度过大、喜水怕涝的半耐旱性生理特性。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西红柿种植管理技巧,一起来看看。
西红柿种植管理技巧
西红柿定植前准备
1、整地:栽培西红柿的田地应进行秋翻晒土,耕深30厘米左右。晒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减少土壤中的病虫,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过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即使在茬口安排频繁,对晒土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应在前茬用物收获后及进深耕,尽可能地争取较长时间晒土。
2、做畦(垄):西红柿定植畦有高畦、平畦、沟畦和垄畦4种。本地多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一般畦宽(连沟)1.3-1.7米,其中沟宽为0.3-0.5米。畦(垄)向,以南并向为好,植株接受光照较为均匀。
3、秧苗消毒:定植前利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施秧苗。
4、施足基肥
①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料5000公斤,同时加入过磷酸钙50公斤,结合翻耕肥土混合,翻耕深度25-30厘米。露地栽培多采用高畦或垄作栽培。保护地栽培采用地膜高畦栽培,采用膜下暗灌、膜下滴灌。采用高畦栽培的可在畦中央开沟埋季优质厩肥,和农家肥2000-3000千克,草木灰200千克,平畦的后在高畦两侧开挖定植沟,再沟施优质肥200千克或复合肥20-25千克。
②西红柿植株对氮和钾的吸收率40-50%,对磷吸收率20%。磷肥对西红柿的果实和种子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培育壮苗也影响极大。氮肥能促进茎叶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尤其在植株生长的前期,氮肥的作用更为重要。钾肥能促进糖类向果实输送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延迟植株的衰老,延长结果期,对改进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③西红柿对肥料的反应很敏感,高肥足水可以夺得高产。肥料的种类对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也影响很大。各种农家肥的优劣次序是:鸡鸭粪、羊兔粪、马粪、牛粪。人粪尿宜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无论哪种农家肥,都需要充分发酵腐熟,切忌追施生粪,以防烧根和感染病虫害。
西红柿的种植管理技术
西红柿栽植方法
栽植方法与覆盖地膜定植最好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小,容易缓苗。
1、栽植方法:栽苗的方式有平栽、沟栽和埯栽。按灌水的先后又分为?干栽?(即先栽苗后灌水)和?水稳苗?(即先灌水后栽苗)。栽苗时不可栽得过深或过浅。栽得过深,土温下低,不利于根系生长,缓苗慢。栽得过浅,虽土温高有利于根系生长,但扎根不稳,幼苗易被灌水冲跑或被大风刮倒。一般的栽植深度以土坨和地表相平或稍加深一些为宜。如果因苗床管理不当或定植不及时造成徒长羁,定植时可将秧苗的茎端向南呈船底形卧栽,使其露在土面的茎先端稍向南倾斜,以减少秧苗在地面上的高度,可防止日烧和被风吹动,并能促使不定根生长。
2、覆盖地膜:近年来,覆盖地膜在西红柿栽培上已广泛采用,它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保持土壤疏松等,从而加快栽植后秧苗缓苗速度,促进根系生长。地膜覆盖栽苗法我地一般是先铺膜后栽苗。具体做法是:在筑好的高畦上先铺上地膜,国周用土盖奀,然后按株距挖洞栽苗,秧苗四周覆土盖严。
3、定植密度
①露地小架早熟栽培:行距40-50厘米,株距23-26厘米,每亩栽苗5000株左右。小架中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栽苗4000株左右。大架长生长期栽培,行距66厘米,株距33厘米,栽苗3000株左右。
②保护地栽培:留2-3穗果摘心的小架早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每亩栽苗5000株。留3-4穗果的小架中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栽苗4400株。不摘心的大架长生长期栽培(如荷兰无限生长型的品种)行距80厘米,株距40厘米,栽苗2000株。
西红柿种植方法1、播种
秋延后番茄通常在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采用营养钵直播育苗;
2、培育壮苗
高温季节,蚜虫多发,因此在苗期要注意防蚜虫,用药剂防治2-3次,常用病毒A、植病灵及83增抗剂等药剂。同时易发生病毒病,可用遮阳网或透光率低的废旧塑料布遮挡上方,保持四周透风。
3、适时定植
秋延后番茄苗期不宜过长,通常30天就要定植。
4、及时防治病虫害
秋番茄主要虫害有蚜虫和棉铃虫,主要病害有晚疫病和病毒病,蚜虫常采用吡虫灵,棉铃虫常用万灵。(晚)疫病常用疫霜灵、甲霜灵。病毒病常用植病灵和病毒A。
5、保花保果
夏秋季正值高温,可采用2,4-D点花以保花保果。
6、及时覆棚膜
大棚薄膜在9月中下旬扣棚,不能过迟,过迟会影响后期产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6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