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红工夫茶有什么特点?
发酵是越红工夫茶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在这道 工序中,茶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绿叶变红,形成红茶独特的色香味。揉捻结束后将揉捻叶放置竹框里进行发酵。发酵工序需掌握的关键因子是温度、湿度、通气条件及摊叶厚度等。发酵时,茶叶中内含物质氧化放热,叶温升高,故室内气温以25℃左右为宜,一般叶温比气温高2-6℃较为正常。发酵时,如温度过高,内含物质反应激烈,制成毛茶后香低、味淡、色暗;如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各种化学变化不平衡,影响品质。因此在高温季节要采取措施降温,春季气温过低时,就应加厚叶层以利保温,必要时就采取加温措施。发酵时要保持高湿状态,要求相对湿度在95%左右,因此要常喷雾或洒水。发酵 时需消耗大量气气,发酵场所要空气新鲜、流通。同时,摊放茶叶时抖松,不能压紧,在发酵过程中,要翻拌一、二次,以利于通气。摊叶厚度同叶温及通气条件密切相关,一般摊叶厚度为8-12厘米。气温低时要摊得厚些,气温高时要薄摊。嫩叶及叶形小的茶叶要薄摊,老叶及叶型大的茶叶要厚摊。发酵 时,叶色及香气是逐渐变化 的,到发酵叶呈铜红色,出现苹果香时为发酵适度。如发酵 不足,则制成干茶后,青涩味重,红得不匀,红中带绿,评茶术语称之为“花青”;如过度则香气低,滋味淡、叶底乌暗。
绿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为萎凋、杀青、揉捻和干燥。
制作时需要滚筒炒干机、揉捻机、萎凋机和烘干机等工具。绿茶不经发酵,具有外形绿、汤色绿和叶底绿的三绿品质特征。
绿茶制作工艺制作绿茶一般需要滚筒炒干机、揉捻机、萎凋机和烘干机,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后,需要先将鲜叶用萎凋机摊开,挥发掉部分的水分,然后放入滚筒机中,开220度的温度持续翻滚一分钟左右,称为杀青。杀过青的茶叶会被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成85%条形状,使茶汁沾附到叶面,手感湿润沾手即可。
揉捻好的茶叶接着会放入烘干机,烘至手撵茶叶既成粉末便停止,成品绿茶至此便诞生了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未经发酵,只经萎凋、杀青、揉捻和干燥四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三绿”等品质特点,即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滋味鲜爽,香气清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7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