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入门知识的书籍
《兰花鉴赏》首先简单扼要介绍兰花形态、分布、欣赏和栽培要点等基本知识;重点通过彩色照片对兰花中传统的、代表性及珍稀种类和品种所介绍。每种兰花还配有精美和简要文字说明,既可供欣赏,又便于读者识别各种兰花的品种特性,适合广大花卉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1]
折叠编辑本段目录
一、概述
(一)分布和形态
(二)兰花的名称
(三)栽培知识入门
(四)栽培要点
二、国兰鉴赏
(一)春兰
1春兰
2.郑同荷
3绿云
4.盖荷
5.寰球荷鼎
6端秀荷
7.大鹏荷
8天一荷
9明荷
10.宋梅
11.集圆
12.万字
13.西神梅
14小打梅
15.玉梅素
16.天兴梅
17.永丰梅
18冠姚梅
19.天绿
20.瑞梅
21.老代梅
22.荣祥梅
23.九章梅
24.湖州第一梅
25.同乐梅
26翠筠
27养安
28.翠桃
29.贺神梅
30.绿英
31.笑春
32.桂圆梅
33.春申梅
34李梅
35.叶梅
36庆梅
37.知足素梅
38.天华
39.文漪
40.龙字
41.汪字
42.翠一品
43.逸品
44.苏州春一品
45蔡仙素
46.宜春仙
47.姚石仙
48.西子
49.嘉隆
50.珍珠仙
51.汪笑春
52.喜迎春
53.宁波水仙
54.漓渚第一仙
55.张荷素
56.文团素
57月佩素
58.杨氏荷素
59.寅谷素
60.鹤舞素
61.苍岩素
62.独秀
63蕊蝶
64.簪蝶
65.冠蝶
66.舞蝶
67.梁溪蕊蝶
68.余蝴蝶
69.庆蝶
70.四喜蝶
71.珍蝶
72.千岛之花
73.三彩蝶
74.日月蝶
75.黑猫蕊蝶
76.黑虎
77.虎蕊蝶
78.碧龙喜蝶
79.葵花宝典
80.天彭牡丹
81.豪华牡丹
82.翼荷鼎
83.巧百合
84.军旗
85.多瓣红花春兰
86.神鼋冠
87.蝴蝶夫人
(二)蕙兰
1.蕙兰
2.大一品
3.老极品
4潘绿
5.荡字
6.朵云
7.楼梅
8.翠萼
9.丁小荷
10.庆华梅
11.上海梅
12.仙绿
13.刘梅
14新昌梅
15江南新极品
16.关顶
17.崔梅
18.端蕙梅
19.荣梅
20.解佩梅
21.程梅
22.元字
23.端梅
24.老染字
25.虞山梅
26.长寿梅
27.大陈字
28.庚泉梅
29.瑾梅
30.瑞华梅
31.紫砂星
32.金岙素
33.温州素
34.翠定荷素
(三)建兰
1.建兰
2.盖梅
3.蜀梅
4.嘉州秀梅
5.君荷
6.岭南奇蝶
7.夏皇梅
8.王子梅
9.如意梅
10.荷仙
11.大叶白
12.银边大贡
13.龙岩素
14.铁骨素
15.宝岛仙女
16.复兴奇蝶
17.玉如娇
18.十三太保
(四)墨兰
1.墨兰
2.白墨素
3.神州奇
4.岭南大梅
5.南海梅
6.翠玉
7.国香牡丹
8.玉如意
9.绿英
10.南国红梅
11.南国水仙
12.大屯麒麟
13.其他墨兰线艺品种(达摩、鹤之华、晶华、银凤、金玉满堂、养老冠)
(五)春剑
1.春剑
2.西蜀道光
3.皇梅
4.玉海棠
5.大红朱砂
6.隆昌素
7.银杆素
8.五彩麒麟
9.翠玉梅
10.鱼凫梅
11.通海剑兰
花鸟虫鱼虽然是大自然中普通的动植物,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赋予了其深度的内涵,自古以来多有花鸟派大画家出现。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在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花鸟不仅书画作品中多有呈现,而且还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生活更加富有情趣,因此也有诸多专著。
牡丹被誉为我国的“国花”,颇受文人推崇。如北宋大诗人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全文约2700余字,分3篇:一曰“花品叙”,列出牡丹品种24个。指出牡丹在我国生长的地域,认为“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二曰“花释名”,解说花名由来;三曰“风俗记”,记述洛阳人赏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的方法,并说为将花王送到开封供皇帝欣赏,采用了竹笼里衬菜叶及蜡封花蒂的技术。
我国宋代的牡丹书还有张邦基《陈州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等。除牡丹外,尚有其他花类。到了明代,浙江石布政使王象晋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积累了一些实践知识,并广泛收集古籍中有关资料,用10多年时间编成了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群芳谱》全书30卷内容按天、岁、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12谱分类,记载植物达400余种,每一植物分列种植、制用、疗治、典故、丽藻等项目,其中观赏植物约占一半,对一些重要花卉植物收集了很多品种名称。到了清代,清圣祖玄烨命汪灏等人就王象晋《群芳谱》增删、改编、扩充,于1708年成书,原名《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简称《广群芳谱》。
《广群芳谱》全书100卷,分为天时、谷、桑麻、蔬、菜、花卉、果、木、竹、卉、药11个谱。汪灏等人大幅度改编《群芳谱》,对其篇目有分有合,删去了其中一些和农事无关的内容,对原书引文错误及脱漏之处,一一加以补正。经过改编,全书形式整齐划一,内容严谨充实,取材也较丰富,减少了矛盾重复之处,可视为一部新书。凡是原书保留下来的旧条文,开头皆注有“原”字,新增内容则开头处用“增”字标明,很易区别。玄烨本人所写诗赋,则以“御制诗”标明,归集在诸条集藻项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8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