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大塘村简介
大塘村位于慈航镇南部,由原来的大塘村与石牛村1_2_3_4社合并而成,东与四公乡相邻,南与集益乡相邻,西与庆余村相邻,北与新田村相邻,距离井研较近,有较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
全村辖9个社,2012年末共有常住人口2262人,常住户725户,外来人口4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164元。村内共有企业3家,养殖大户4户,产品涉及羊、鱼、鸽等。全村总面积6.67平方公里,以种植水稻、玉米和林木为主,村内种植面积达6589亩。大塘村远离污染,环境优美,退耕还林更将大塘村美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塘村附近有刘华有夫妇墓、仁寿黑龙滩、仁寿城市湿地公园、蝶彩花卉园、天府农耕·响水六坊等旅游景点,有仁寿芝麻糕、仁寿曹家梨、文宫枇杷、仁寿枇杷、仁寿全羊席等特产。
眉山的经济
2009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0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68亿元,农业总产值1.33亿元),工业利润4200万元,乡属企业实现税收2572万元,外贸出口拨交额3.6亿元,财政收入4267万元,招商引税实现税收474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911元,粮食总产13100吨,人口自然增长率-2‰,全乡实体企业总数16个,企业就业人数2254人。
2013年全乡实现社会增加值3.75亿元,比上年增8.4%;工农业总产值8.15亿元,比上年增10%;财政收入4499.43万元;招商引税6328万元,比上年增11.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3416元,比上年增11.7%。(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新乐村依托市农科院的科技支撑, 600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见成效,500亩莲藕生产基地喜获丰收,已列入县科技生产攻关项目;新浜村涛涛合作社加入崇明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生产的崇明香酥芋已通过绿色产品认证;新卫村君地公司300亩蔬菜保护地建设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项目已经启动。全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央重点县小农水建设项目,新建农田灌溉机站5座,翻建渠道24.3公里,新建过路涵洞1座。加强科技指导,举办种养业技术培训班5期280人次。发放优质水稻良种79吨,示范试种杂交水稻新品种100亩,亩产达1250斤。推广种植绿肥4910亩,新乐村百亩绿肥示范方获市丰产方建设三等奖。完成县下达公益林抚育性间伐养护1.52万棵,补植0.75万棵。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动物防疫21.3万头(羽)次,消毒面积14.4万平方米,全乡重大动物疫情实现“零”指标。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签订责任书52份,完成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1940只,合格率100%。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力度,推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完成13家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签约,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五次,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全面实施整改,完成农民工生产安全培训100人,消防安全培训60人,特种设备专业人员安全培训20人。上海五洲特钢厂、上海航环结构件公司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新卫、新乐、新中三个村建立农村消防工作站,组织消防演练2次,充分发挥本乡中小型企业消防工作站的作用。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推进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完成冠华公司、五洲特钢和奇成化工厂等3家重点企业节能降耗责任签约,奇成化工厂的产业经营实施布局调整。加强环境保护监察,对村民群众反映的有关企业工业污水、工业废气排放不达标等突出的环保问题,督促企业全面完成整改。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有序推进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二)改善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政策,全乡参合村民5328人,参保率为99.99%,筹措发放合作医疗补偿金712万元。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164人,参保率为98.8%。坚持三公开原则,审核评定城乡低保114户186人,发放低保金36.9万元。兑现农村五保对象供养费26.48万元,实施重大病医疗救助97人次29.64万元,帮助贫困老人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10例。对24名现役军人、314名退伍军人建立了优抚信息数据库,发放退伍军人生活补助和军龄补贴660人次9.8万元。完成65名残疾人的伤残鉴定,为202名残疾人发放助残补助款49.2万元,为47名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残服务,为100名残疾人员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创新社会救助机制,拓展乡慈善基金会和爱心服务社的救助功能,对179名困难群众实施爱心救助11.3万元。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4对,完成年度目标的200%,筹集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扶奖补1694人317.9万元。开设医疗专家咨询义诊和健康卫生讲座,受惠村民群众1260人次,完成60周岁以上参合村民免费健康体检1050人。推进非农就业工作,全乡新增就业岗位143个,完成年度指标的179%,新增自主创业4个,完成年度指标的133%,实施就业培训40人,受理跨区就业补贴92人,企业就业补贴1355人。(三)推进政府实事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投入21.15万元,完成21户农村居民危旧房改造;投入550万元,新建农村道路18.34公里;投入329万元,完成新中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涉改农户251户;投入218.7万元,完成4座危桥改造;投入308万元,完成新乐村村庄改造工程;投入164万元,完成镇区6幢旧公房平改坡工程;投入65.2万元,完成农村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工程;投入113.1万元,完成新乐村三峡移民后扶项目(沟河保塌工程);投入78万元,完成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信息网络系统化改造工程;投入252.6万元,完成新浜村沼气片处理工程;投入28.5万元,完成镇区耀州路东侧景观绿地改造工程,新增景观绿地2400平方米;投入70.9万元,完成镇区道板砖铺设和文化墙建设工程;投入28.5万元,完成“三阳”机构达标改造工程。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实施整理复垦269.3亩,完成县下达全年复垦指标的269%。全力配合、协调解决天然气主干网崇明岛管道铺设工程在新村境内首站基地建设中的各类矛盾,确保该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 新村乡已形成了以“四个一万”的种养业新格局。
一是万亩优质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全乡以“秀水128”优质稻品种为主的单季稻面积常年稳定在1.4—1.5万亩,夏熟作物粮油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年产粮食12900吨。
二是万亩特色经济种植基地。其中:经济林果树1500亩,已投产;生态林2300亩;西甜瓜糯玉米1800亩;常年小蔬菜2000亩(包括400多只大棚);棉花、毛豆等小宗产品2500亩左右。
三是万亩淡水养殖业基地。新村乡地处长江北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村民积极利用滩涂资源,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又积极探索养殖南美洲白对虾,全乡白对虾养殖达5500亩,鱼蟹混养面积在4500亩左右,年产各种水产品4870多吨,产值近6000万元左右,这些水产品都以农户自行销售或联户销售进入市场。
四是万头生猪养殖生产基地: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1200万余元,现有种猪600头,年向市场可提供商品猪10000头。养猪场在强化饲养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对于尿液粪便采取科学化集中处理,建造干粪堆棚、一级厌氧池、二级厌氧池、液肥收集池,对猪排泄物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鲜猪粪制作成生物有机肥,尿污水发酵还田。如此,不但解决了养殖场粪尿污染,又大大改良了农田土壤,有助于农业持续发展。
2014年高效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争创“产业特色村”为抓手,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产业特色基地,投入1648万元,完成新卫村3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帮助和扶持新翊果蔬专业合作社落实订单农业3400亩,在市区设立农产品销售门店16个。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乡获县级认定发证的家庭农场11家,经营面积1663亩,正在申报审定的家庭农场40多家,经营面积6000多亩。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完成专业农民技术培训60人,创建绿肥丰产坊6个,水稻百亩丰产坊6个,千亩水稻示范片1个,推广使用蔬菜高效低毒农药1900亩,商品有机肥1015吨,秸秆腐熟剂3000亩,发放水稻良种60吨,推广新型农业耕作机械24台。完成蔬菜农药残留量检测抽样2100只,合格率100%,成功创建市级农产品安全管理示范镇。加强动物防疫,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全乡重大动物疫病实现“零”指标。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全乡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冠华、奇成等重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实现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4次,排除整改安全生产隐患20处。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完善招商激励机制,拓展招商平台,注重团队协作和服务保障,实现招商引税9168.8万元,比上年增45.5%。 新村乡“龙头企业”—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应时而生,公司创立于2000年9月,主要生产经营不锈钢制品、厨房用具,以及各类中高档锅具产品。公司注册资本53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年生产能力达5500万美元。
健翊冷冻加工厂是新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企业,厂区占地面积13亩,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投入资产1400万元,加工能力达3000吨,冷藏容量为2200吨。为促进我乡农业的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依托上海黄氏鹿业专业合作社,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为新村的发展增添亮点。 2014年实现社会增加值4.06亿元,比上年增8.3%,财政收入5677.27万元,比上年增26.1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5059元,比上年增12.2%。
眉山已成为成都经济区最具活力和投资价值的新区域,至今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仅次于成都,名列全省第二。成为全省发展最快的市州之一:全市GDP连续5年保持14%以上增速,2012年、2013年,在全省综合考核中排名分列全省第1、3位。
眉山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44.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1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39.8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252.81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66.2%、28.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6.7、2.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664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8:57.1:26.1优化为16.1:57.1:26.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0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4%,拉动经济增长7.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3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03.33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0.82亿元,增长12.5%。 201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3.0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48万公顷,下降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6万公顷,增长1.8%;药材播种面积2529公顷,下降2.1%;蔬菜播种面积5.65万公顷,增长7.6%。
2014年粮食产量164.44万吨,比上年下降0.4%。其中,小春粮食产量29.12万吨,增长3.2%;大春粮食产量135.32万吨,下降1.1%。经济作物中,油菜籽产量9.79万吨,增长3.8%;茶叶产量2.09万吨,增长3.3%;水果产量86.63万吨,增长6.8%;蔬菜产量145.7万吨,增长5.9%。
2014年肉类总产量30.8万吨,比上年增长6.7%。其中,猪肉产量21.6万吨,增长5.8%;牛肉产量0.7万吨,增长8.9%;羊肉产量0.7万吨,增长7.1%。全年牛奶产量14.5万吨,增长3.3%;禽蛋产量5.4万吨,增长0.2%。年末生猪存栏增长0.2%,奶牛存栏下降6.8%。全年生猪出栏增长2.0%,羊出栏增长3.1%,家禽出栏增长1.9%。
2014年水产品养殖面积22.88万亩,比上年增长1.1%;水产品产量10.51万吨,增长6.4%。
2014年新增耕地1.59万亩,年末耕地保有量24.03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有量21.24万公顷,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1.81万亩。全年完成45座病险水库整治,解决了34.22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5.04万千瓦,年内机耕作业面积25.79万公顷,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0%,全年修建机耕便民道2207公里,维修改造提灌机械3259台33855千瓦,新增提灌机械861台8164千瓦。 眉山以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为龙头,以天府新区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规划发展理念,将7大产业园区整合为南北组团,规划建设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现代工业新城。为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硝基复合肥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芒硝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磺酸生产基地,已入驻世界500强企业5家。
工业
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60.68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629户,比年初增加2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增长15.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7.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3%。
统计的70种工业产品中有49种产品产量增长,增长面为7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2.4亿元,增长7.9%;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72.6亿元,增长5.3%。
建筑业
房地产开发投资151.12亿元,增长16.0%。商品房施工面积1365.64万平方米,增长8.5%。商品房销售面积331.99万平方米,增长16.0%。 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0.56亿元,增长17.4%。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10.65亿元,增长12.7%;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09.06亿元,增长13.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276.94亿元,增长13.1%;餐饮收入额42.77亿元,增长11.9%。
2014年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7%,金银珠宝类增长23.6%,日用品类增长4.4%,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20.1%,中西药品类增长24.0%,通讯器材类增长13.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6.6%,汽车类增长27.7%。
2014年进出口总额332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进口额12346万美元,增长40.2%;出口额20866万美元,增长4.4%。
2014年接待旅游人数23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8%;全年旅游总收入180.7亿元,增长24.5%。
2014年邮政业务总量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电信业务总量27.60亿元,增长21.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9.47万户,下降7.2%;移动电话用户244.08万户,增长4.9%;宽带用户41.02万户,增长21.3%。
2014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55.22亿元,比年初增长12.5%,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53.85亿元,增长12.4%。在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增长3.1%,个人存款增长16.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26.52亿元,比年初增长17.7%,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5.17亿元,增长17.5%。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下降0.6%,中长期贷款增长26.7%。
2014年末保险公司25家,其中财险公司13家,寿险公司12家。全年保费总收入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财产险收入11.31亿元,增长22.1%;人身险收入23.44亿元,下降0.6%。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9.30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5.77亿元,人身险赔付3.53亿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