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田青苔怎么清除

1、晒田:深翻土壤,烈日下暴晒1-2天。2、添加药物:使用硫酸铜、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洒。3、施撒粉末:在水稻田里施撒茶枯粉或者油茶饼粉,提高土壤中的碱性物质。4、泼洒清水:用大量的清水泼洒,将青苔冲出水稻田。

水稻田青苔怎么清除

水稻田青苔如何清除

1、晒田

想要清除水稻田中的青苔,可以通过晒田来风干水绵和青苔里的水分,让其自然枯死,反复晾晒2-3次,能起到有效的去除作用,注意一定要在夏季进行暴晒。

2、添加药物

为了快速去除水稻田里的青苔,可以使用硫酸铜、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洒,这种方式非常有效,耗费时间短,但是水稻田中会残留很多农药,不利于作物健康生长。

3、施撒粉末

茶枯粉或者油茶饼粉也能清除水稻田中的青苔,将其洒在田里,由于它们都是碱性物质,可以提高水稻田的碱性,而青苔喜欢酸性的生长环境,能快速消灭,使植株枯萎死亡。

4、泼洒清水

为了减轻对水稻田的伤害,可以使用大量的清水进行泼洒,将田块中的青苔冲出,注意要在晴天完成,但这种方法不能完全清除,后期青苔会继续生长。

稻田水绵防治特效药

水绵治理方法:

1.物理方法:

水绵生殖方式为断裂生殖,即丝状体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断裂成若干短丝,每段短丝又通过细胞分裂长成长的丝状体。即物理打捞会加速水绵的生长繁殖,导致越捞越多。

2.化学方法:

目前,常用的化学制剂主要有硫酸铜、高锰酸盐、硫酸铝、高铁酸盐复合药剂、液氯、ClO2、O3?和H2O2?等。利用化学制剂无疑是一种效果显著、见效快的有效途径,但这仅仅也是一种治标方法,必须慎重使用。一是化学制剂本身往往都存在毒副作用,造成二次污染,对水体生物影响很大,使用化学药剂后的河道不利于生物恢复;二是使用化学制剂仅能在短时间内对水体中水绵有控制作用,由于不能彻底杀灭,时隔不久又死灰复燃,有时甚至变本加厉,对水体将是一种恶性循环。可以说,运用化学方法治理河道是“饮鸩止渴”。国家已经限制化学方法在河道治理中的使用。

3.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治理水绵原理:

利用Eama-11水绵生物抑藻剂快速抑制水绵的生长繁殖。它是从自然环境里筛选出来的对水绵生长有抑制效果的微生物经过驯化培养而成。极易溶解在水中,能快速扩散到水绵细胞表面,并渗透到细胞内部破坏细胞功能性蛋白基团,使细胞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细胞正常代谢终止,最终控制水绵生长。

特点1——高效抑藻

抑制水绵生长能力很强,针对已经暴发水绵的水体,该生物制剂对水绵具有90%以上的抑制效果。

特点2——施工简便,原位治理

邦源环保采用生物法治理河道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简单,不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打捞水绵,即无需将水绵转移出水体,即可在水体内消解水绵。所以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并且不会产生噪音,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特点3——产品绿色、环保、无公害

①生物产品不燃、不挥发、绿色、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

②配伍性好,该抑制剂由于无毒副作用,因此,可与其它生物制剂配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③生物降解性极佳,该抑制剂在水体中抑制水绵生长以后,不会有残留。

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生物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由于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生态—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植物操控技术,生态护堤技术,生态复氧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水生动物恢复和重建技术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按照水体污染程度,水环境现状及水体功能等考虑选用不同的技术组合,以呈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北京邦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生物方法及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先后完成北京、江苏、山东、海南、河北、云南等地数十个项目的水体生物修复治理工程,具有丰富的治理经验。能够提供系统整体的解决方案,阳光24小时全程跟踪服务机制。

由于内河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恢复,并促使系统的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因此,邦源环保所应用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有价值和最具生命力的生物处理技术。

水稻田杂草有很多,包括阔叶草、尖叶草、莎草等,区域不同,草情发生有区别,杂草的抗性也有轻重,所以,给种植户的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水稻田常见的阔叶杂草有:野慈姑、鸭舌草、节节菜、空心莲子草、眼子菜等。

水稻田常见的尖叶杂草有:稗草、千金子、双穗稗草、马唐、牛筋草、菵草、狗尾草等。

水稻田常见的莎草有:三棱草、香附子等。

为什么很多稻农们感觉杂草越来越难防治?主要的一点,杂草抗性越来越大,而除草剂更新换代较慢,多年来一直使用某些除草剂,虽然说加大用药量,会提高一些效果,但是这样做,导致后续打药时,除草剂越用越多,杂草抗性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不好,水稻还很容易出现药害。

当然,除草剂效果不好,也不排除用药方法不对、天气因素、人为因素等多种原因,不过,据小帮手所了解,不少农户都认为,自己具有多年的种植经验,只能是除草剂的原因。

目前,市面上水稻专用的除草剂并不少,针对阔叶杂草常用的除草剂有: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等。

针对尖叶杂草常用的除草剂有: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恶唑酰草胺或者嘧啶肟草醚、双草醚等。

针对莎草常用的除草剂有:二甲四氯、吡嘧磺隆、灭草松等。

以上说的都是单剂,但是,在实际除草过程中,使用单一的药剂效果可能不是很好,农户们往往选择复配药剂,二元复配、三元复配甚至更多,比如吡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苄嘧磺隆+二甲四氯来防治阔叶草;或者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双草醚+二氯喹啉酸等来防治尖叶草;再或者二甲四氯+吡嘧磺隆、二甲四氯+灭草松等来防治莎草。

复配药剂有很多,大家在农资店里也能够明显的看出来,有些农户为了提高药效,还会加入一些有机硅助剂,有兴趣的稻农们可以试试。

另外,由于区域不同,草情有差别的原因,有些地方的稻田阔叶杂草多,有些地方的稻田尖叶杂草多,甚至同一个地方,直播稻和移栽稻的杂草发生情况都有区别,因此,大家在购买除草剂的时候,一定要先分辨自家稻田中哪些杂草多,然后再去针对性的购买除草剂。

除了上述所说的除草剂因素外,大家在除草剂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下面这3点事项:

1、打药时期

不同的除草剂以及不同厂家生产的除草剂(工艺有差别),在使用时期上会有差别,有些在水稻2叶一心就可以用药,有些需等到3叶一心开始用药,但无论哪种除草剂,都不建议使用过晚,否则影响除草效果,大家购买除草剂时,标签上都有使用说明。

2、打药温度

除草剂药效的好坏和使用时的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温度过高,超过了35度,蒸发速度快,杂草吸收到除草剂药液是有限的,除草效果降低,如果温度过低,很容易导致药害出现,比如早稻种植区域,喷施双草醚时,温度低于15度,不仅药效降低,水稻还容易发生药害。

3、打药方法

打药时正确的操作对于药效的发挥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一,不要重喷和漏喷,重喷容易发生药害,漏喷起不到除草效果;其二,配药时建议二次稀释,防止药桶的药液出现不均匀现象;其三,有大风的天气,不要去喷施除草剂;其四,打除草剂时,田间不要太干旱等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