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的瓶颈有哪些?
1、二手车使用情况较差。
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汽车销售量与日俱增,伴随着大量的汽车国产化的同时,路况质量及有认证规模的汽车维护体系建立较慢。经常可以看见在大城市依然有翻浆的烂路、一两个人就可以修所有车的修理铺以及四处泛滥的假冒配件(某宝),这些造成了如果没有4s店的保养、在相对较大城市使用的车,车况普遍经历岁月难以保证。
同时目前流入市场的二手车,3-5年之内的还好,正巧赶上私家车保有量大爆发,用车强度大降;而6-10年的二手车,当时能买稍好一点的车的人,无非是做生意的或者是爱玩车的有条件的,所以使用强度较高,这很严重的制约了二手车的发展,因为正是随着审美和技术的变革才有换车的动力(土豪除外),所以目前很多上年岁的车流入市场的多属这类。
2、二手车纠纷没有职业监管部门。
像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学历或者其他证书一样,查博士发现二手车鉴定和评估也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不过很好取得,并且二手车销售的环节不需要这类资格证,这使得二手车的销售和市场入门相当低,入行素质较低的经常会对缝骗人,赚取暴利,这样很难使得二手车在交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纠纷的时候,能有有效的监管和制裁。
对于买家而言,缺少保障的同时,也缺少了信任;对于卖家而言,正规渠道的收售二手车意味着成本高、价格低,利润很难保证。现在流行的网络平台也是走马观花,以车想出手时候为例,来为我拍照的鉴定师问了问基本情况,并没有按照网站上宣传的超年限不能登记、以及全面检测,查博士认为这就是纠纷的开端。
3、二手车本身的属性和目前的销售方式。
不同于其他跳蚤市场出售的商品,二手车的属性有奢侈品属性、使用属性和安全属性。也就是说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二手车不光是代步工具,也常是陌生人主管认识新朋友的一个方式,同时行走在路上,还有安全属性,需要保证自己及其他人的安全。故目前单纯就车年限、历程和品牌销售的二手车,忽视了客户对于行驶质感和质量的需求。只有改变二手车市场目前业内形态,才会改善二手车市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2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