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风俗活动
白露节气的风俗活动
白露节气的风俗活动。相信大家对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并不陌生,白露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白露时节是有不少习俗的。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下白露节气的风俗活动的相关内容。
白露节气的风俗活动1
1、祭禹王
相传每年白露时节,蒹葭苍苍中的太湖渔家有祭拜大禹的传统。《禹贡》里大禹疏通三江,使得“震泽底定”。震泽便是太湖的古称,相传大禹治水由北而南,从黄河而至江淮,最后在太湖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消弭了水患。
虽然神话被视为虚妄,但其中却有人们最真诚的向往。从唐至清,太湖并未因为上古先王的神迹而风平浪静,反而有史可载的大水灾就高达42次。似乎鳌鱼并未甘心受缚,禹王与湖怪的恶战还在继续。太湖渔民所能做的,就是千百年如一日,为禹王举办盛大的祭典,鼓励他,也祈求他能保佑一方的平安。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这时秋水横溢,鱼蟹生膘,为了能在随后的捕捞季获得好收成,为了能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湖面,太湖两岸的渔民在白露时节赶往位于太湖中央小岛上的禹王庙进香,祈祷神灵的保佑。据清乾隆年间《太湖备考》所载,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最后一天还有送神的仪式。在祭拜时,人们许愿将把秋冬之际捕捞的第一条肥鱼献给禹王。不仅太湖两岸,苏南、浙北、上海的渔民也会前来参加,各地的渔民在庙前布置香棚分祭,互相攀比谁的祭礼更丰厚,谁的香棚更堂皇。
2、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3、打枣
白露前后农家开始收枣,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竹竿打枣,只是用力要轻,以减轻对枣树的伤害,否则来年枣树产量就堪忧了,这种情况老人家形象地称之为打聋。
打枣的技巧是起初在大枝上拍打几下,把部分枣振落。对那些未振落的枣,则顺着枝条长势的方向用杆子划过,类似捋。
打枣的三大原则为一要爱护枣树,二要打得净,三要使枣落在树荫下,不能把枣击出太远,不然就找不见了。
白露节气的风俗活动2白露过后多吃薯类食物可预防便秘
秋季天气干燥,人们容易“上火”便秘,营养专家建议,白露节气人们可适当增加薯类的摄入,一星期吃五次,每次最好在一两左右。人们常吃薯类有红薯、马铃薯和山药等。红薯又名番薯,它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红薯是一种低热量的食物,热量相当于大米的五分之一,所以它适宜减肥人士食用。
三款红薯的代表性菜肴
1、木瓜红薯
原料:红薯、木瓜、香菜叶、盐、葱段、蒜末、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将红薯清洗干净以后,去皮后再切成片状,木瓜洗净去皮、籽、瓤后切成比红薯略小的滚刀块;加油热锅以后,在四成油温下加蒜末葱段炒,在加入红薯片煸炒到五成熟时,再加进木瓜爆炒以后,加适量水、盐,等到汤汁收干,再加些香菜叶就可以啦。
2、炒红薯玉米粒
原料:红薯、玉米粒、枸杞、青椒、盐、胡椒粉、高汤、食用油、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同玉米粒大小的.方丁,玉米粒洗净用沸水焯一下待用,枸杞用水发好,青椒洗净切成丁;坐锅点火倒入油,至七成熟时,放入红薯丁,炸至皮面硬结,起锅捞出沥干油;留底油,加青椒和玉米粒小炒下,再加红薯丁翻炒,加入高汤、盐、胡椒粉至双丁熟之后,加枸杞炒匀勾芡就可以。
3、红薯糍粑
原料:红薯、红糖粉、黄油、亚麻籽、花生油、大米粉、糯米粉各适量。
做法:将半斤红薯洗净去皮切块,隔水蒸,再压成薯蓉,加入红糖粉(分量根据个人口味而定);平底锅小火加热30克黄油,然后下20克亚麻籽炒香,倒入薯蓉拌匀;令将熟红薯榨汁滤渣,然后掺入糯米粉和成粉团,包上处理好的薯蓉,往蒸笼的盘子擦上花生油,包好的糍粑也扫上少许油,入锅隔水蒸10分钟即可。
白露的由来是什么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干支历申月结束及酉月起始;时间点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的由来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以及酉月的`起始。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烤箱版的糯米糍,操作方便,软软糯糯超好吃,用传统的方法上蒸锅蒸也是可以的,我比较喜欢烤盘,大烤盘薄薄的一层十多分钟就好了 大家一定要用不粘金盘来烤哈,如果用烤箱自带烤盘一定要刷油。千万千万不能垫油纸哦,要不的话烤出来会哭的。
用料
糯米粉 260克
玉米淀粉 100克
水(或牛奶) 550克
玉米油 20克
细砂糖 120克
炼奶 50克
豆沙(内馅) 适量
椰蓉(表面) 适量
芝麻花生碎(表面) 适量
做法步骤
1、水,细砂糖,玉米油,炼乳,全部倒在大碗里。
2、用手动打蛋器搅拌均匀。
3、然后加入糯米粉和玉米淀粉,记得把糯米粉先放,然后玉米淀粉放在糯米粉的上面,因为玉米淀粉遇水容易结块,这里用到的粉可以不用过筛的。
4、全部用手动打蛋器搅拌均匀,搅拌到光滑无颗粒。
5、建议大家一定要用不粘的金盘来烤,我以前都是用不粘金盘烤的,今天金盘都在大烤箱里烤面包,所以我就用40升的小烤箱烤的,自带的烤盘四周和底部我都是刷了油的,然后把调好的面糊倒入烤盘里。
6、进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50~160度烘烤20分钟,如果是4层或5层的烤箱可以放中下层,烘烤到表面鼓起大的泡,就说明熟了,上火不要太高,表面有一点点白色的是没关系的,出炉之后趁热用刮刀全部拌在一起就均匀了。
7、出炉之后用刮刀大概拌匀,然后等冷却。冷却到有一点点不那么烫手就可以了,不要全部放到冰冷,有一点点烫手但不是很烫的时候就可以操作了。
8、我做了两种口味的,一种表面是椰蓉的,一种表面是花生芝麻碎的,花生芝麻碎的就是我们这边潮汕地区传统的吃法,花生和芝麻都是烘烤熟的,然后用料理机打碎加入细砂糖或者赤砂糖都可以,搅拌一下,嚼在嘴里可香了。
9、记得一定要带上手套操作。 然后弄一小块摊开包上豆沙馅,就像平时包包子那样大概捏合一下,内馅包上豆沙,芒果,紫薯,红薯都可以,根据个人喜欢。
10、包好之后表面沾上椰蓉。
11、这个是芝麻花生碎的,还有细砂糖。
12、软软糯糯的,传统口味的超好吃。
13、美好的人间四月天,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边吃边减肥,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小贴士
前面已经说过了,最好是用不粘金盘烤,黑色自带烤盘的一定要刷油。 内馅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温度根据自家烤箱调节,上火不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8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