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泥虫和沙虫的区别

泥虫和沙虫的生长环境不同,泥虫在泥土中生活,而沙虫在沿海滩中,并且沙虫不能在受到污染的环境中成活,非常敏感,泥虫则适应性更强。而且沙虫要比泥虫体积稍微长、粗一些。

泥虫和沙虫的区别

沙虫又叫海人参,学名方格星虫,又称为光裸星虫,俗称沙虫。它的形状很像一根肠子,呈长筒形,体长约10至20厘米,且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每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方块格子状花纹。

泥虫这种虫子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海边浅滩咸草地里或淤泥里,外形粗陋,粗如食指,细似稻茎,约有手指长短,还拖着一条长有一二寸,细如火柴梗的“尾巴”,形似钉子,故又称为土钉、泥丁、土笋等。

泥虫的养殖

泥虫是可以人工养殖的,过去主要是采捕野生泥虫,随着人们需求加大,以及无节制的采挖,野生泥虫日益减少,市场上的泥虫已供不应求,所以养殖泥丁是一个不错的商机。据了解,现在人工养殖泥虫,养殖地可以选离海较近的低产田和抛荒田,水的盐度在千分之十五左右,泥土环境以干湿适中、能钻得动且钻完后洞穴还能维持原样的最佳。

目前由于人工养殖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养殖户们投放的基本都是海滩上采捕的天然苗种,饲料主要是农家肥、豆粕等发酵所产生的微生物,正常情况下,从投苗到成熟采收只需一年时间。据养殖户反应,人工养殖泥虫,扣除苗种、饲料、人工等成本,每亩年效益不错。

沙虫是什么意思

鲎虫,俗称王八鱼、水鳖子、翻piapia(山西)、王八盖子、马蹄子,别名三眼恐龙虾。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属鳃足纲,背甲目,现在已知的大约15种鲎虫都是淡水鲎虫,栖息在湖泊、池塘中,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中国只发现丰盛鲎虫1种。鲎虫的大背壳呈椭圆形,腹部细长,柔软灵活。长尾巴成叉状。体长大约有100毫米,共分成约40节,还有些叶子一样的附属肢体。有些肢体多达70多对。

现在已知的大约15种鲎虫都是淡水鲎虫,栖息在湖泊、池塘中,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鲎虫的大背壳呈椭圆形,腹部细长,柔软灵活。 三眼恐龙虾分布的国家有:日本、苏俄、美国西北方、非洲、澳洲,以及一些比较少的分布区,如美国中部、南部,西印度群岛、夏威夷、新苏格兰、加拉巴哥群岛,及印度等地。最奇特也最著名的分布地为澳洲的艾尔岩(世界上最大的岩石)山顶。现在最常见的种类是美国产的T. longicaudatus,而欧洲的T. cancriformis和澳洲的T.australiensis在国内是弄不到种的。

鲎虫从商业渠道获得的T. longicaudatus卵一般会附带一小包植物碎屑,有些包装是和卵分开的,有些则是混合在一起。至于要T. granarius的话孵化就只能自制碎屑了……下面讲到繁殖的时候介绍方法。孵化……先准备好水。孵化的话最好用小容器,玻璃/塑料瓶就行。水不要超过半升,大概5cm深就够。因为这样食物密度才会大,有益于幼虫的生长。放入植物碎屑,上面休眠的微生物会繁殖,给幼虫提供食物。如果是和卵分开的话就在放入碎屑24小时之后放入卵,混合的话就只能一起放了。分开的碎屑在一周之后可以拿出,混合的话等能看到幼虫之后再小心舀出吧,或者留着也行。水用纯净水=蒸馏水最好,这样可以模拟新积的雨水环境,利于孵化。找不到的话矿泉水可能也行,自来水则即使再放多少天也难以保证。温度控制在20-25度左右(T.longicaudatus的数据),可以用白炽灯来加热。最好在缸里放入小温度计,买T.longicaudatus卵的话可能会带,不过自己繁殖T.granarius的话就要自己买了。最好在缸内放一小段水草,可以提供氧气和食物。最快两天就可以看到幼虫了(大概1mm长的淡橙色小点,游动是一蹦一蹦的样子)。如果有水草的话第一周基本可以不用喂食,微生物会大量繁殖,而它们稍微长个三四天就会开始啃水草了。一开始长得很快,两天内的外形就会有明显变化。喂食的话……一般买卵会附带专用食物,不过我的经验是喂啥都行。试过的有青菜,蛋白,鸡肉,胡萝卜,水蚯蚓(等它们长大才能喂),蚊子,蚂蚁等等。记住要少喂!一开始只要很少很少就行了!它们对水质变化很敏感!没吃完的食物不要留在里面超过2小时以上!孵化后就把主缸准备好,需要保持10cm以上的水深,最好放水草。据说用粗珊瑚沙铺底可以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没试过。据说把一片海带泡在水里几天可以起到加碘的作用,可以使蜕皮顺利……也没试过。大家见仁见智吧。大缸的水还是最好用纯净水,不过自来水的危害可能没那么大了,有水草处理几天的话更加如此。一般用不着过滤器。主缸装好之后放几天,让微生物繁殖起来之后才能换缸,要不然可能食物不够。大概长到0.5-1厘米长的时候就可以换到大缸里了。记住先把大/小缸放在一起一天以上,保证两缸的水温相同。小东西们很怕温度骤变的。然后就是随着成长加大喂食量了。实在觉得太脏了可以换1/4的水,而且要同温的纯净水。繁殖的话很容易,因为它们大多数都是雌雄同体。怀卵的时候可以在甲壳和尾巴交接处的足上看到卵袋。有东西铺底的话可以让卵不被成虫吃掉。寿命的话……养殖的T.longicaudatus最长可以达到90天,T.cancriformis稍长,有100天的纪录。澳洲那种和T.granarius都没有数据……靠大家了。分离卵的方法:在成虫全数寿终正寝后,把大部分水倒出(可以留着,后面有用),再把大部分的底材舀出。留下底部比较脏的水。然后灌满水(普通自来水就行),静置15秒,再倒出大部分水。再灌满,15秒,倒出……重复多次。因为新产下的卵比脏东西重,所以会下沉得较快,而脏东西会被倒出去。重复5/6次之后应该可以看到卵了,直径1mm左右的小圆球,棕色或者粉色。等剩下的大都是卵子之后就可以用滴管或者随便什么东西把卵吸/舀出,或者用多层纸巾+漏斗过滤出来也可以,不过记住要慢慢来。分离出来的卵将其晾干,不过小心不要被风吹跑了……晾干两周之后就可以使用了。这种机制是为了确保幼虫在下次雨季开始时孵化,而不是这次雨季的末尾。下面是自制植物碎屑的方法……记得上面说过分离卵子的时候把第一次倒出的水留下吗?用这水泡开一小块椰砖,然后晾干,就可以用了。在孵化第二批的时候加入一小撮就行,大概是一个茶包的量。没有椰砖的话可以用揉碎的干树叶或者干草,不过一定要无毒的种类。……上面的都是T.longicaudatus的数据……不过既然TL,TC和TA的饲养方法相近那TG应该也没问题吧……总之大家试试吧。从野外抓的话要先设好大缸,而且可能最好把它生活的水坑的水也带一些回去,倒进大缸里……为了微生物啦。然后就找上面说的养,等着它们繁殖吧。……只是理论上的-_-不过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XD谣言“外星生物”

沙虫又称光裸星虫,也叫沙肠子、方格星虫等。它生活在沿海滩涂一带沙泥底质的海域,涨潮时钻出,退潮时潜伏在沙泥洞中,故名沙虫。沙虫的幼虫或成虫均没有分节现象,但肌肉较发达,平时以吞食沙粒等为生,身体结构简单,洗去肠内沙粒,全条虫都可食用。

形态特征、体呈长筒形,很像一根肠子,体长约10-22cm,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与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方块格子状花纹。

分布范围、沙虫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中以广东、广西、海南资源较多,另据记载在福建、山东等地沿海也有分布,但以北部湾广西沿岸和粤西沿海出产的沙虫个大肉厚、品质上乘。

生存环境、沙虫生存环境在恶化,1985年中国海岸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是光裸方格星虫(俗称沙虫)的主要产地,北海又是广西的主要产地,广泛分布于沿海沙质滩涂的中、低潮区及潮下带,可捕资源面积为15.3万亩以上,

养殖要求、苗种来源。苗种可采用自然繁殖生长的未成熟个体(天然苗)或人工繁殖的苗种。

质量要求。苗种个体大小均匀、活力强,应激躯干绷紧,遇氧体色浅红,体表易粘附沙粒;个体重量大于0.3克,潜沙率在95%以上。购买种苗时取样观察量:10万条以上抽样1千克,10万条以下抽样0.5千克。

检测观察方法:目测方格星虫苗种的颜色、体壁、吻端,形态,轻触压躯干部观察活力,将苗种投放于海水齐沙的沙层计算潜沙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