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煎汤圆要先煮一下吗?
炸汤圆可以是常温汤圆直接炸,也可以将汤圆先煮熟后再进行炸制,这两种做法按照上述做法处理得当的话都不会导致汤圆露馅、爆裂、溅油等现象发生,都有很好的炸出汤圆应有的口感和味道,基本没啥差别。
但需注意在煮汤圆的过程中最好是反复几次冷水下锅,让汤圆水温似沸不沸,煮至汤圆浮起即可,这样煮出来的汤圆才能保持其完整性,由于接下来的油炸操作。
汤圆习俗文化:
1、冬至吃汤圆习俗
冬至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丰富多彩,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或“冬至圆”。据清朝文献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
2、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宁波汤圆”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又称元宵;“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陈志岁《汤圆》诗:“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拌云漫舀银缸水,抟雪轻摩玉掌肤。推入汤锅驱白鸭,捞来糖碗滚黄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节日诗》)。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
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来庆祝冬至的到来。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做好的汤圆用来祭祖以及互赠亲朋。
用清油煎汤圆可以吗
汤圆新做法。
一.红糖糯米小圆子:
1,糯米粉加开水(水少量多次)揉成面团,搓成小圆子,水烧开,圆子煮至浮起,捞出过凉水。适量清水两块红糖煮开,倒入小圆子,煮至浓稠,撒上芝麻,糯叽叽绝了。
二.红豆桂花小圆子:
1,准备糯米粉(可适量加一点白糖)糯米粉倒少量清水搅拌后揉成团,组成一个个小圆子,下锅煮至浮起后过凉水备用,冷冻的红豆倒入锅中(冷冻/浸泡一夜的红豆出沙更多)红豆熬煮大概30~40分钟。熬煮至出沙稍微压碎后,加淀粉水和冰糖,再煮三分钟即可出锅。
三.红薯银耳甜汤圆:
1,红枣,小汤圆,枸杞,红糖,银耳,红薯。
2,银耳红薯红糖红枣放锅里煮15分钟,放入小汤圆,喜欢粘稠的放点水淀粉,关火放入枸杞。
四.红糖麻薯汤圆:
1,小汤圆100克,糖适量,红糖两勺,纯牛奶250毫升,木薯淀粉20克。
2,小汤圆水开下锅煮熟,煮熟后过冷水备用,牛奶加糖加粉。搅和均匀后开火,搅拌成可以拉丝的团就行,大概需要一分钟即可,红糖加热水冲泡开,麻薯跟小圆子放入碗中即可。
五.巧克力花生碎冻汤圆:
1,汤圆开水下锅煮熟,捞出过凉水放回盒子冷冻一小时,巧克力隔水融化,加入同等比例的黄油,适量花生碎(根据个人口味也可以不放)冷冻好的汤圆裹上巧克力,它会瞬间凝固,咬一口巨巨巨香。
六.红糖酒糟酿汤圆:
1,糖块红枣冷水下锅煮开,放入汤圆煮至飘起,放入枸杞酒糟,倒入勾芡好的淀粉水搅匀煮开即可。
七.油煎汤圆:
1,水开下汤圆煮至浮起,过冷水,捞出沥干水分,下油锅,小火煎至金黄。
八.牛奶红枣汤圆:
1,水开后加入汤圆,5分钟左右汤圆浮起后捞出,涂层锅倒入牛奶,红枣,枸杞小火煮开,加入汤圆搅拌即可出锅了。
九.蛋挞包汤圆:
1,蛋挞皮,芝士碎,蛋黄液,汤圆,黑芝麻。
2,准备蛋挞皮,放入芝士碎,放入芝麻汤圆,蛋挞皮解冻后包起来,刷上蛋黄液,撒上黑芝麻,空气炸锅160度15分钟。
可以用清油煎汤圆。
1.冷冻汤圆,不用解冻,放入锅中,加点油,搅动搅动,让油包裹住汤圆。接着开小火,加入一点水,不要太多,10克的样子。然后盖上锅盖。
2.小火继续加入大约10分钟,观察汤圆体积有没有变大,汤圆体积变大了就可以开盖了,给汤圆翻个面,再轻轻压一下。
3.汤圆两面都有点金黄就可以出锅了,过程中有点爆浆也没事,也很好吃!!表面撒点熟黄豆粉开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