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池塘青虾与热带虾茬口轮养?
青虾和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等热带虾双茬轮养,可显著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
(1)轮养方式一般4~5月投放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大苗,至8月底起捕,完成第一茬养殖;7~9月投放青虾苗,至翌年4月出售,从而实现一年两茬轮养的目的。
(2)池塘选择与清整面积5~15亩,池塘保持水深1.5~1.8米,单独进排水,配备增氧设施。池塘在放苗前10天,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杀灭池塘中的野杂鱼和致病菌。如新开池要求在放苗前4~5天,施发酵有机肥200~400千克,底泥肥的老池可少施或不施。
(3)饵料投喂选用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刚开始每亩每天500克,以后平均每天增加约150克。当增加到每亩每天10千克时,保持这个投喂量,直到养殖结束。投喂次数每天2次,第1次为5:00~6:00,投喂量为全天总投喂量的1/3;第2次为17:00~18:00,投喂量为全天总投喂量的2/3。
(4)水质调节刚开始保持水深0.5米,后逐步加深至1.5米以上,以后只要视水的渗透或蒸发的数量补满即可。整个养殖期保持水色呈绿色,透明度20~30厘米。当南美白对虾养殖1个月以上时,逢阴雨天及时开启增氧设施增氧。当养至一个半月以上,特别是高温季节,需从21:00开始整夜增氧,直到翌日7:00结束。
(5)病害防治主要在虾苗放养前,施沸石粉80千克/亩和光合细菌8千克/亩,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在南美白对虾正常养殖期间,每10天用虾病康200克拌虾饲料40千克投喂,每次连喂3天,直到养殖结束。平时,视水质情况不定期泼洒底净改善养殖水质,当发现南美白对虾有细菌性疾病时,则采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治疗。
(6)起捕上市当南美白对虾养至70天以上,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用大眼地笼起捕规格达10厘米以上的成虾出售,至10月底捕捞结束。
(7)青虾苗种放养与养殖管理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每亩放养2~3厘米左右当年繁殖的青虾苗种5万~8万尾。青虾放养并正常管理后,继续用大眼地笼起捕南美白对虾,直到10月底左右捕捞结束。南美白对虾捕捞上市结束后,继续做好青虾养殖的投饲、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工作,以促进青虾生长。以后,视青虾长成规格逐步起捕上市,但主要捕捞上市时间为翌年清明前后,因这段时间青虾售价较高。南美白对虾早苗养殖池要求在4月前将青虾干池捕清,其余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可在5月上旬将青虾全部捕清。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鱼种池混养青虾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方式,可实行两茬养殖法,即春季养虾和秋季养虾。春季养虾是年底鱼种出塘后,12月放养幼虾,6月底至7月初起捕结束,利用上半年鱼种池空闲期单养青虾;秋季养虾是在7月放养虾苗,而后放养夏花至年底养成商品虾和鱼种出售。其技术要点为:
(1)池塘选择与清整
鱼种池都能混养青虾。一般要求面积10亩以下,呈长方形,东西向,保水深度2米左右,坡比1∶2.5,池底平坦,向出水口倾斜,水源充沛,进、排水设施齐全,配有增氧设施,淤泥深控制在15厘米以内。池塘中栽植适量的水生植物,以培育中上层鱼类的鱼种池为好,不宜在培育底层鱼种为主的塘口混养青虾。清塘工作分两步进行:一是冬季清塘,要求干池曝晒,用生石灰清塘;二是在放养夏花前,可采用茶粕或巴豆药塘,以杀死小杂鱼、蛙卵、蝌蚪和蚂蟥等。(2)虾巢设置
鱼种池混养青虾,应在池中适当设置水草,供青虾栖息、隐蔽和蜕壳。入池的水草应经消毒处理,以防鱼卵、小杂鱼等敌害生物带入池内。(3)进水施肥
上半年主要是以养殖青虾为主,池塘需要一定的肥度,因此,冬季清塘后10天应及时进水20厘米左右,进水时要用密筛绢过滤,以防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池塘。然后,按200~250千克/亩施有机腐熟的畜、禽粪肥。后期随季节变化,适当加深水位。水质过淡,需及时追肥,以保持水质肥、爽、活、嫩。(4)种苗放养
放养夏花鱼种,以鲢、鳙、草鱼、鳊、鲫等为主,一般青虾不能与青鱼、鲤混养,以培育银鲫鱼种为主的塘为好,其次为培育花、白鲢鱼种为主的塘。春季养虾:12月至翌年2月放养,虾种规格2~3厘米,放养量视计划产量而定,一般每亩产30千克以内,可放8~10千克;每亩产50千克以上,可放15~20千克。秋季养虾:一是利用本塘自产的虾苗,不另行放养,只增放夏花鱼种;二是将塘中青虾全部出池,药塘后重新放养虾苗和夏花鱼种,虾苗每亩放养量为1.5万~3万尾,规格为1.2~1.5厘米,放养1周后再放夏花鱼种。(5)饵料投喂
上半年因池塘中主要为青虾养殖,饵料投喂同春季虾养殖。对下半年鱼种池混养青虾,每亩产青虾30千克的塘口,一般不单独投喂,鱼种的残饵足够青虾摄食。但在9月青虾摄食高峰时,应在晚间增投1次青虾颗粒饵料、动物性饵料如轧碎螺蛳等浅滩投喂(要求先投足鱼饲料,再投青虾专用配合饲料)。每亩产青虾50千克以上的塘口,要在池塘四周浅水滩角处设置青虾食台,每晚17:00~18:00投喂青虾配合饵料(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以促进青虾生长。(6)水质管理
鱼虾混养池对水体溶氧的要求高于一般鱼池,特别在7月下旬幼虾快速生长阶段,溶氧显得特别重要,水质直接影响幼体的生长和成活率,应根据天气、水质变化,定期注、换新水和开启增氧设施,确保水质肥、活、嫩、爽,溶氧丰富。(7)病害防治
鱼种池混养青虾,鱼种发病的几率相对多些,因此应以鱼种为主,主要是采取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注重预防为主。鱼、虾病发生时,应尽早治疗,对症用药。特别提醒的是,在治疗鱼种寄生虫疾病时,应使用鱼虾混养塘专用杀虫药,不得使用对青虾有影响的药物。(8)适时捕捞
5~6月及9月采用地笼或抄网捕捞春季及秋季青虾,捕大留小,均衡上市。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及时拉网捕捞,做好成虾上市、鱼种并塘越冬工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