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罗氏沼虾成虾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罗氏沼虾养殖区早些年仅局限于我国东、南部地区,近年来,其养殖区以由原来的两广、福建、讲、浙、沪扩展到河北、河南、四川、辽宁和宁夏等北部省区也开始试养,并出现了不少高产报道。虽然各地因气候的差异而采用的技术措施有所不同,但其养殖的基本方法是相似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放养时间的确定和养殖模式的选择,各养殖模式则采用各自的管理方法。
一、放养时间的确定:罗氏沼虾原产热带,不耐寒,放养时间太早易被冻死,放养时间太迟,会缩短养殖周期影响产量。各地应根据实际气候条件确定放养时间。海南、广东、广西可在4月中下旬,福建、江西在5?月上中旬,湖南、湖北、安徽和江浙沪一带则宜在5月中下旬。原则上是水温稳定在18℃以上方可投苗。
二、两种基本养殖模式及其具体的管理措施这两种基本模式是池塘单养和池塘虾鱼混养。
1、池塘单养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养虾模式,亩产高同时技术要求也高,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虾池建造:养虾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饵料来源丰富、交通和供电便利的地方。每只虾池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池子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坡比1:2.5,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一侧略有倾斜,便于排干池水,池子要求不渗漏。虾池的建设规模可视经济状况、养虾数量、饲养管理水平以及场地自然条件决定。要建设好完善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旱涝保收。塘边保持有一定的水草,利于栖息隐蔽和遮阴,又能减少相互残杀。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做好虾池的清塘消毒。新开虾塘须暴晒2—3天后再进水;老虾塘需清除过多的淤泥,整好池埂池坡,检查渗漏情况。新老虾池都要严格池消毒,并严防野杂鱼和敌害残留在池中。其次是陪肥水质,清塘后10—15天,药性消失即可进水。同时每亩施有机肥70—80千克,用以培养浮游动物,经过7—10天后,水色转深,池中有大量浮游生物出现,即可放养虾种。
虾种放养:虾种放养密度视虾池条件、所具备的技术基础以及成虾所需达到的亩产计划而定。如计划亩产75千克以上,则每亩可放规格3—4厘米的虾种0.8—1万尾,或放淡化虾苗1.2—1.5万尾;若计划亩产在75千克以下的,每亩可放规格3—4厘米虾种0.6—0.8万尾,或放经过淡化的虾苗0.8—1.2万尾。
饵料投喂:在池养条件下应以人工投喂为主,饵料的主要种类有螺蚬、贝肉?、蚯蚓、鲜鱼肉等动物饵料,花生、麦粉等谷物饵料和切碎的新鲜蔬菜等植物饵料。由于罗氏沼虾对饵料的要求较高,幼虾饲养期饵料蛋白量要求为35—40%,成虾期饵料蛋白量为25—30%。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制成大小适口,配方科学的颗粒饵料投喂。虾料的投喂要做到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日投喂量约相当于虾体重的5—7%,但要根据虾体重的变化来确定。上午投喂量占全日饵量的30%、上午占全日饵量的70%。
追肥:为保证天然饵料的形成,要定期泼施肥料,使水质具有一定的肥度;一般每半个月施1次猪粪肥,每亩75—100千克,使浮游生物繁殖,补充人工饵料不足。
隐蔽物设置:罗氏沼虾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正常情况下,每7—10天蜕皮1次,体重也随之增加。由于刚蜕皮的虾活动能力很弱,易于被其它饥饿的虾残食,所以在虾池中投放一些树枝,种植一些水草,作为栖息、隐蔽和蜕皮的场所,这样可有效提高成活率。
水质管理:虾池早期以浅水为好,水深一般为70厘米左右,虾种放养15天后,逐渐添加新水;2个月后,池水可加深到1.5米。若发现虾活动迟钝,摄食量少,应及时向池中补充新水,严防缺氧引起死亡。
2、池塘虾鱼混养这种模式又分罗氏沼虾与成鱼混养和罗氏沼虾与鱼种混养两种常见形式,一般亩产成虾50—75千克,产鱼100—200千克。
池塘选择:与成鱼混养,虾种规格3—4厘米,放养密度每亩2000—4000尾,先放鱼种,后放虾种。与鱼种混养,先放虾种,虾种放养密度6000—8000尾,待幼虾适应新的池塘环境后再放养鱼种,以提高虾种的成活率。
饲养管理:其方法可参照单养罗氏沼虾的方法进行。饵料投喂应先满足虾的需要后再投喂鱼的饵料。发生鱼病需要进行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虾对药物的承受能力。在水质管理上,也应考虑到虾对溶解痒要求较高的特性,经常添加新水或换水,控制池水肥度,保证对溶解痒的需求。
1、目前用于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宽沟式,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虾沟,沟宽4-6米,深1.2-1.5米,成环形,坡比为1:2.5,一般不再挖田间沟。养虾沟占整块稻田面积的15-20%,另一种是垄沟式。沿稻田四周田埂开挖宽1-2米、深0.8-1米养虾沟。再在田间每隔5-6米处开挖一田间沟。沟宽1米、深0.6米,环沟与田间沟相通。采用高灌低排的形式,进排水口的库门要用密眼网封好,要求做到灌得进,排得出。
2、虾种放养放养前25天虾沟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进行清沟消毒,然后进水深0.6-0.8米,每亩施畜禽肥1000-2000公斤,同时放些螺蛳、鲫鱼等,移栽好马来眼子草、轮叶黑藻、苔草等水生植物。
3、虾种的放养量,一般每亩稻田平均产成虾20公斤以上的,可放规格1.5厘米以上的虾种2000尾左右或虾苗4000尾;亩产成虾30公斤的,则放3000尾左右或虾苗6000尾。
4、饵料投喂罗氏沼虾虽是杂食性,但更喜食动物性饵料。在幼虾饲养期,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成虾养殖期,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25-30%。有条件的可投喂螺蛳蚌肉,一般每长1公斤虾,要消耗螺蛳10-20公斤、配合饲料1-1.5公斤,没有螺蛳,可改用小杂鱼100-125克,配合饲料2-3公斤。在饲养中,要坚持定量、定质、多点、多次投喂,每天应喂3次,上午8时、下午5时和晚上8时,日投喂量,稚虾下塘15天内,可按池虾体重的60%投放;15-30天内,调整为40%;60天内降为10-15%,120天内降到6-8%,以后按5%,到10月份调整降到3%。早上和中午投喂全日饲料的一半,晚上一半。白天饵料应投在深水区,晚上投在浅水区。
5、日常管理放养初期,水深控制在0.6-0.8米,6月份水深加到1米,7-8月水深至1.5米。高温季节1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平时发现水质过浓或连续阴雨低压天气应及时冲水。平时坚持早晚各巡田1次,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严防凶猛鱼类及敌害侵入,稻田用药注意安全,敌百虫,敌敌畏禁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