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无论是饲养商品蛋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雏育成生产三个阶段。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雏鸡的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的管理技术

 无论是饲养商品蛋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雏(0~6周龄)、育成(7~20周龄)、生产(20周龄以后)三个阶段。其中育雏阶段饲养管理的优劣尤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影响成年蛋鸡的生产性能。为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生产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蛋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一)、雏鸡数量预定:

 雏鸡数量一定要按照雏鸡舍大小进行预定。比如,有些养殖户的雏鸡舍与产蛋鸡舍不配套,雏鸡舍适合养2000羽,而产蛋舍可养到3000羽,为使产蛋舍占满笼位,就预定3000羽雏鸡,结果由于育雏密度过大,导致鸡群发育不整齐,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二)、进雏前检修、清扫和消毒:要在进雏前2周检修门窗、照明设施、堵好鼠洞、保证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又有适宜的光照。对整个鸡舍、鸡笼、用具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注意事项:1、对用过的鸡笼,水槽、料槽一定要清洗掉表面的有机物质,再进行消毒。

 2、进行熏蒸消毒时要求室温在30℃左右,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熏蒸,并密闭24小时。进雏前1天通风。

 二、雏鸡饲养管理

 (一)、提供适宜温度保持适宜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可直接影响雏鸡体温的调节、运动、采食、饮水、休息、饲料的消化吸收及腹中剩余卵黄的吸收等生理环节。温度过高、过低均对雏鸡发育不利。进雏前几天,育雏温度要保持在33℃~35℃,以后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至4周龄后,可保持在21℃~23℃。

 注意事项:1.温度表悬挂的位置和刻度必须准确:温度表使用前必须核对准确,悬挂在雏鸡背部上方3~5厘米,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准确反映舍内温度;温度表分布要均匀,不能只悬挂在取暖炉附近。

 2、看鸡施温:即通过观察雏鸡的表现,正确控制育雏温度。不同品种和批次的雏鸡,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同一品种,体质差的要求温度偏高。所以要做到?看鸡施温?。具体方法为:①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睡觉分布均匀,身体舒展。②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开喘气.饮水频繁。③温度过低。雏鸡相互拥挤、扎堆,多数靠近热源。无食欲、更无饮欲。经常发生尖叫声。

 (二)、适时通风换气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尤其冬季育雏,有些养殖户重保温轻通风,把鸡舍搞得密不透风。当育雏舍通风不良时,氨气浓度升高,使鸡的抵抗力减弱。常会诱发呼吸道疾病,降低饲料转化率,影响生长发育,故应适时通风。第1周雏鸡排泄较少,以保温为主,适当打开天窗即可;第2周以后雏鸡呼吸量和排粪量逐渐增多,需适当加大通风量,通风应安排在中午温度高时进行,通风之前将室温提高2~3℃;通风时注意不要形成?贼风?和?穿堂风?,以减少对雏鸡的刺激和危害。

 (三)、提供适宜的光照光照在整个养鸡过程(特别是蛋鸡)中是至关重要.育雏期光照不足,则雏鸡觅食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光照度或光照时间过长.则易引起雏鸡的啄癖,因此适宜的光照在育雏阶段尤为重要。一般l~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育雏舍用l盏40W的白炽灯悬挂于离地面2米高的位置即可。从第4天起,每天减少l小时光照.直到采用自光照;光照强度从第二周开始改为每15平方米育雏舍用1盏25W自炽灯。

 (四)雏鸡饮水

 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尤其对长途运输的雏鸡,可有效补充运输途中所损失的水分。雏鸡到达前2小时,饮水器装1/3水,放入笼内,使雏鸡到达时饮水温度达25℃左右。雏鸡到达后,先饮水1~2小时再开食。注意观察饮水器水位,不可断水,每天换水次数不能少于3次,有条件的可用凉开水。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多维,3%葡萄糖、恩诺沙星药物;添加物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每次配制后应让雏鸡在2小时左右饮完为宜,然后换成清水。

 饮水量计算方法:一般春秋两季:给水量=投料量?2(即料水比为1:2)冬季:给水量=投料量?2~1(即料水比为1:2~1)夏季:给水量=投料量?3~5(即料水比为1:3~5)

 (五)饲料和饲喂1、饲料:在育雏期间应饲喂营养平衡的颗粒饲料,根据体重达标情况,确定更换饲料时间。

 2、饲喂方法:雏鸡先饮水2小时,再开始喂料。最初几天把饲料撒在报纸上或浅盘中,以便鸡群采食。5日龄后要换用小型料槽或料桶。饲喂时应依据?少给勤添?的原则,一般在15日龄前每3小时喂饲1次,以后每3.5~4小时喂饲1次。每次喂饲的饲料量,雏鸡能在20~30分钟内吃完。喂多了会影响雏鸡食欲,并造成饲料被污染,喂的太少则雏鸡总的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3. 饲料用量的计算方法:10日龄以内的雏鸡: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2(克)11~20日龄雏鸡: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1(克)2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克)

 51~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50+(日龄数-50)/2(克)

 (六)断喙

 一般断喙的最佳日龄为7~10日龄,断啄部位,上喙从尖端到鼻孔1/2处,下喙剪断1/3,俗称?地包天?。断喙注意事项:1、断喙前空料4小时,在前1天和后3天的饮水中加入金泰维或微囊聚合藻。2、断喙时使用电热断喙器。烧灼时间为2.5~3秒,时间太短则会止血不完全。断喙时刀片须烧于593℃,刀片呈樱桃红色,方可进行操作。3、断喙后数天内,在料槽中加入较厚的饲料层,避免雏鸡啄空料槽使伤口感染。4、断喙后三天不要进行任何免疫,断喙前后3天不要进行支原体免疫。

 5、非健康鸡群不可进行断喙。

雏鸡的饲养技巧

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但一般不应超过36小时,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雏鸡的增重。第一周的饲料放在平盘或塑料蛋盘上,不要将饲料放在报纸或塑料纸上,既浪费饲料又不易于消毒,容易造成污染。稍加拌湿的饲料为最佳,并且拌一定比例的多维素和抗菌素,若有条件还可在雏鸡料中加一些大蒜汁,可预防雏鸡消化道疾病。饲料要现拌现用,采取勤添少喂的方法,尤其是夏天,一般情况下一天喂料4-6次。一周以后可改用饲料槽装料饲喂雏鸡。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雏鸡的饮水和采食情况,不能发生抢食和抢饮的情况,若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雏鸡相互挤压,出现踩伤和踩死的现象。另外一定要注意饲料盘和饮水器的清洁,刚开食的雏鸡常常是边吃料边排便,每次添食时都要清除食盘中的粪便;饮水器每次换水时清洗一下再加水,最好每天用消毒药水清洗一次。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鸡。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雏鸡的饲养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雏鸡的饲养方式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鸡,雏鸡消化功能力弱,抗病力差,但代谢旺盛,生长快,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的效益,因此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做到认真细致,科学合理。

雏鸡的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形干燥,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之处。笼舍的高应在1.2米左右为宜,笼舍要有活动室、产蛋室(窝)、饲喂室等,饲喂室要有水槽和食槽,运动场用网封闭,以防外逃。

 二、选种

 常见品种有中国环颈雏鸡、左家雏鸡、黑化雏鸡、浅金**雏鸡、白雏鸡、特大型雏鸡等。优质雏鸡身上的黑白斑点大而稀疏,排列均匀如同花生米大小。优良雏鸡的羽毛显得松软、丰厚,给入其肉质脆软之感;年龄愈小头与体愈偏圆,嘴、足、尾愈短。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鸡苗注意保温度,1?3日龄为40?35℃,4?5日龄为34?33℃,6?8日龄33?32℃,9?12日龄32?30℃,13?20日龄为30?28℃,以后可为常温。在实际操作中,保温以在箱内自由活动、非常活泼为准。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

 开食时先用0.1%高锰酸钾水滴喂数滴,1天后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匀饲喂。根据营养、饲料需要量及饲料配方,制作质地较软的饲料。1?2周龄时,每3小时喂1次,每日喂5?7次;3?5周龄时,每4小时1次,每天喂4?5次,5周龄后每天3?4次,以后正常饲喂。

 及时调整饲养密度。1-10日龄50-60只/米2;10?20日龄30?40只/米2;20?40日龄20只/米2;40-56日龄10只/米2。用剪刀或电热断嚎器及时断嚎。

 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商品堆鸡的饲养,除发情期前后外,都以含动物蛋白质较少的饲料为好。在饲养过程中,保证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蛋用雏鸡舍10-23℃为宜,肉用堆鸡舍21-25℃为宜。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雨季节可在舍内及运动场多设栖架,避免潮湿对难鸡带来的不良影响。

 青年难鸡的最适合饲养密度为每平方来3只。公母要分群翻乔,公母比例为1:3,150日龄后合群。运动场为10米2只,每群200只。蛋用堆鸡最好在180日龄时开产。

 五、产蛋难鸡的饲养管理

 在产蛋高峰期,雏鸡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23%?26%,比普通家鸡高,饲料以全价优质配合饲料为主。应保证充足的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适当增喂沙砾,供给足49、清沽的饮水。

 产蛋期难鸡每天保证16-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设3瓦的灯泡,离地2米高。鸡舍要保持凉爽。配备足够的产蛋箱,严禁惊吓鸡群。

 六、卫生防疫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鸡舍和运动场消毒。消毒1周两次,可用氨酸钠、百毒杀、菌灭灵,水槽、食器每天用消毒水刷洗一次。

 参考免疫程序:4?5周龄进行新城疫Ⅲ系、Ⅳ系疫苗饮水接种,9?11周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滴鼻点眼或用Ⅰ系疫苗皮下接种。遇阴雨天还要注意禽霍乱、球虫病的发生。在饲料中常喂大蒜素或生姜粉末以增强抵抗力。

 3七项措施降低雏鸡早期的死亡率编辑

 调控适宜温度雏鸡的绒毛稀少,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要掌握好控温技术,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出壳后7-21天内,温度要维持在32℃-35℃之间,以后每隔7天可降低2℃-3℃。

 控制育雏密度育雏密度过大,鸡群容易生产大量有害气体,且有啄癖打斗现象,密度过小使育雏设备利用不充分,造成浪费。采用笼养设备,每平米可养40-50只;采用圈养,每平米可养20只。同时,还需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做好湿度管理10日龄内,需要保持65%的湿度,才能促进雏鸡羽毛生长,防止脱水。之后的湿度要逐渐降低,以免诱发球虫病,影响雏鸡健康。

 及时进行饮水?开食先开水?,可以促进雏鸡肠胃蠕动,吸收卵黄,促进食欲。一般来说,开水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饮水给予5%的糖水。如果是经过长途运输,一定要及时给予清洁水,否则会造成雏鸡脱水死亡。

 合理的光照光照对雏鸡的采食、饮水和活动都有影响,自然光照并不能满足雏鸡成活、发育的要求,所以要进行人工补光。一般来说,3日龄内,需要进行全天补光,4-7日龄,每天15-16小时的光照。2周龄-15周龄期间,每周递减30分钟的光照,直到每日光照为9小时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