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摘 要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为大学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世界各国都把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作为促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大学教育国际化有着自身的内涵,也有着相应的指标体系。这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大学才能更好地走向教育国际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教学改革
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运用国际视角审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国际性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样,推动大学国际化办学进程就成了合乎时代发展需要一个必然趋势。经过学者们的努力,科学、合理的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根据相关指标体系,着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成了推动大学国际化进程首要的迫切的任务。
一、大学教育国际化及其指标体系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大学面向世界发展的一种办学理念,是大学教育面向世界各民族和地区,培养国际性优秀人才的一种教育理想。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将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背景之中,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博采世界各国教育之长,努力推进本国教育现代化。
学者对于大学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有学者将大学教育国际化指标归纳为教育观念、师资队伍、教学过程、学生构成、办学和科研、办学条件和信息、成果交流国际化等7项;有学者的研究则更为详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量化标准。主要有:留学生数、教学科研人员交流项目数、外国学者和专家参与的研讨班数、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教师数、外籍教师(学者)数、中外教师比、担任外国科学院成员的学者数、任外国大学客座教授的学者数、任国际协会组织核心成员的中国学者数、组织或合作主持的国际会议数、合作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数、大学或海外的国际事务办公室数、中外机构合作经营的学校数,这些都成为中国大学国际化的评估指标。
由此,大学教育国际化应该有观念、行为、结果三个层面。就观念层面来讲: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大学资源的获取、配置和利用,以国际视野和理念制定大学发展战略;就行为层面来说: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大学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内与本国以外的其他大学的高等教育接轨,融入世界大学群体,进行人员流动、学术合作、知识移植,参与世界高等教育竞争;从结果层面来看: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大学从某项教育活动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发生联系开始,到该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演化渐进过程。
二、国际化对大学教育的要求
就目的而言,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学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培养更多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通用知识的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履行大学职能的一种策略。因此,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目,就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化的发展规划。大学要在教育教学从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课程数量、国外原版教材、双语教学课程数、师资队伍国外留学人数、海外实习实践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将大学教育国际化落到实处。
二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只有夯实这一基础,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国际化就是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内容等诸多方面嵌入国际化因素。
三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国际化,就是要求教师要具有现代化意识、国际化教育理念,吸纳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运用和创新教学手段。从国外引进师资,加强本国的师资力量,使师资队伍真正成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四是国际化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国际化是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一个标志。只有学术水平达到了一定层次,才能得到国际认可;反过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又能快速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总之,大学教育国际化要适应这些要求,就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制定措施,整体推进。
三、按照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实施教学改革
从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评价指标来看,教学过程的相关指标在这一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实施本科教学改革,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是要全方位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国际流动。学生流动的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从方向上看,学生流动方式既包括流出(本校学生参加海外学习),还包括流入(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要加大中外合作培养学生的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合作办学途径,与境外大学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增加出国学习的学生数量,实现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具有国外学习经历。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实行学分续接,同时,以丰富特色专业内涵为基础,在培养方案中融入国际化因素,注重实践环节,不断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要重视留学生教育,把留学生教育教学纳入大学正常的教学序列,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使得留学生结构得到优化,学历生占到一定比例。
二是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国际化以民族精粹和国际背景知识的兼收并蓄为主导,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融合,目的在于在培养既热爱祖国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的“全球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将其他国家有关文化、科技、社会、管理等知识和经验融入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如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的“世界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两门课程占整个通识教育课程的25%,这种关注世界、积极融入世界的课程改革无疑为未来美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际化课程的学科选择,应坚持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原则。首先,选择容易融通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其次,选择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使这些自然科学类课程能够跟踪国际前沿,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适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再次,选择与国际相关领域联系紧密、交流密切的专业,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则务会计、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提问与回答(question and anawer)、讨论(discussion)、演讲(presentation )、演示(demonstrations )、一对一辅导(tutorials)、仿真(saimulatio)、角色表演(role play)、游戏(play game)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回忆、联想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study),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学反思 (reflect learning)活动,让学生反思所学内容,培养其联想式学习的能力。
四是加大外语教学力度,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适应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核心,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外文资料的阅读能力、基本写作能力、翻译技巧和外语听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第二语言进行相应的专业交流。进一步使学生能够利用第二语言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用第二语言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为学生今后搞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的思维模式、国内专业设置的特点等,细化单元教学目标和每次课程的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外语讲授比例、专业词汇的讲授程度等,保证双语教学效果。
只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入国际化要素,扎实细致地做好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毕家驹. 中国工程专业评估的过去、现状和使命——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01).
[2]王璐,陈昌贵. 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湖北社会科学,2007(01).
[3]闵维方.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 美国、英国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
[4]徐来群. 本科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走向国际化的哈佛课程改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9).
北京外国语大学2+2国际本科!中外合办!
2005年,为了顺应国际化办学趋势,厦门大学成立了国际学院。国际学院作为厦门大学29个直属学院之一,专门从事国际留学教育,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结合厦门大学完善的教学软硬件条件,涵盖了从预科到本科的教学体系,全力培养各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2010年,与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11年正式招生。该项目是厦门大学首个列入国家计划招生(本一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项目引进都柏林商学院的本科学士学位课程、教学计划及教学模式,结合厦门大学的学科优势,制订双方共同认可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探索既有中国特色又融合国外教育特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学制四年(3+1或者4+0)。学生在厦门大学学习三年后,可选择到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学习最后一年本科课程。完成全部学习计划后,厦门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上注明“中外合作办学”),都柏林商学院颁发荣誉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 (Honours))证书。
都柏林本科项目出国(境)深造的同学中,有70%的项目毕业生进入世界排名前一百(QS排名)的海外名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于学校平均水平。除了出国(境)深造,还可保送攻读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及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水平专业大学。截至2019年7月,本项目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7%。2012年,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与厦门大学共建的出国留学培训基地由国际学院负责运行。这是目前福建省唯一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授权的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国际学院资质权威,学生所获学位认证有保障。目前,国际学院留学自主预科项目已与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60余所知名大学合作本、硕学历教育合作,专业涉及教育、经济、艺术、管理、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截至2019年6月,国际学院留学自主预科项目的不少优秀毕业生本科毕业后继续申请到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攻读硕士。千余名学成归国的学子大都进入金融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跨国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2+2国际本科!中外合办!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2+2国际本科项目,是一种国际化教育的方式,可以让高中生学习不同的专业,拿到国外大学的学士学位。
项目的过程是,学生在北外学习两年,然后去国外学习两年,完成本科。这样可以省下一些留学的时间和钱。
项目和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的大学有合作协议,有商科、计算机、传媒、会展管理、旅游酒店管理、社会科学方向、奢侈品等专业方向。
项目的招生对象是高三毕业或者高二完成会考的学生,入学考试主要考英语笔试和面试方面,不需要考雅思托福等。项目的费用是国内一年10万左右(具体看报名班型)。
项目有一些英国排名靠前院校,比如布里斯托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等。如果学生想要去英国留学,这些院校可以选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