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怎么养殖淡水石斑鱼?培育管理有什么好办法吗?

一、形态特征

怎么养殖淡水石斑鱼?培育管理有什么好办法吗?

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棰型,口上位。其躯干两侧各有八条黑纹,垂直黑条纹?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胸鳍淡**,腹鳍、背鳍、臀鳍皆具有黑色条纹,尾鳍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除黑、白条纹外,成鱼体表略带**,体色随外界水环境及?生殖期间起适应性变化。繁殖时,雄鱼体色较黑,雌鱼体色较淡,并带有**,?腹鳍胸位,尾鳍圆尾型,具生殖突。幼鱼眼眶为红色,成鱼眼眶为银**。鳞片?为圆鳞,较大。侧线鳞断续。

二、生活习性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合养殖此?种鱼类,除非有保温措施。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的小鱼苗,达到优质高效的。

三、养殖

苗种培育技术

鱼苗地要求:?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50-100m3,水深?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鱼苗放养:?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投喂:?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培育管理

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石斑鱼的养殖条件要求,石斑鱼养殖技术和环境

小溪石斑鱼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鱼池的搭建、鱼种的投放、饵料的饲喂和日常的养护工作等。将无污染的溪水引入池塘中,用流水养殖,饵料是以对虾饵料和鲤鱼饵料为主,一平米一般放养100尾幼苗,做好换水和遮光的工作。

小溪石斑鱼怎么养殖

1、搭建鱼池

想要养殖小溪石斑鱼的话,就要从鱼池的搭建开始着手准备。将无污染的溪水引入深度大约1米的池塘中,池塘底部要放上一些小块的砾石,种上一点水藻,在池塘一角搭上凉棚遮阴,然后挖掘出水口用以进行池水更换。

2、投放鱼种

小溪石斑鱼的体型远没有海水石斑鱼那么大,因此同样面积的池塘内可以容纳更多的小溪石斑鱼,同一个鱼池内投放的鱼苗大小、规格等都应该一致,放养的密度在每平米100尾左右为宜,密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3、饲喂饵料

人工养殖的小溪石斑鱼不同于野生的石斑鱼,是需要人为的饵料补给的,一般来说使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对虾饵料或是鲤鱼饵料,这种鱼是杂食性的,也可以投喂鱼糜和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注意投喂时要等吃完再投,它不吃沉底的饵料。

4、日常养护

在这种环境下养殖石斑鱼一定要注意保持水质的清澈,且每隔3-5天就要换水一次,让水体能够得以更替,达到用流水饲养小溪石斑鱼的目的,夏天光照过强时要及时的遮阴,下暴雨时要关闭进水口防止泥水流进鱼池造成水体污染。

1.苗种选择:亲鱼可用人工养殖的成鱼或自然海区捕捞的成鱼。

2.雌鱼选择体重5公斤-8公斤、腹部膨大而柔软者。

3.雄鱼选择体重8公斤以上、轻压腹部能流出精液者。

4.雌雄亲鱼按3∶1-8∶1的比例搭配,在室内水泥池中蓄养或暂养石斑鱼亲鱼,通过人工强化培育,每日换水和吸污,亲鱼不用激素催产就能自然产卵受精,可获得优质的受精卵。

5.日常管理: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

6.养殖过程中除投饵外,要经常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附着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

7.按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8.饵料投喂:正常情况下,池塘中都应保持有部分轮虫、桡足类无节幼体等饵料生物供仔鱼摄食。

9.每天早、中、下检查三次池塘水中的生物饵料密度,如发现生物饵料密度不足时,可适量补充轮虫和桡足类等生物饵料,保持池塘的饵料生物充足。

10.如果没有生物饵料时,可适当泼洒配合饵料如螺旋藻粉、虾片等根据鱼苗的大小使用200~80目的筛绢网过滤后投喂),减少鱼苗自残,提高鱼苗成活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