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蒸馏溴时,实验装置出口温度要控制在八十到九十度之间?
高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氯气装置的报告 一、改进实验的目的:1. 我们使用课本装置制氯气时,当一个集气瓶收集满之后,要换用另一个集气瓶收集,在这换瓶的时间间隔内,难免有氯气逸散出来;2.制取所需的Cl2后,气体发生装置中残余Cl2也会逸散,教室里又无通风设备,往往使老师和学生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为此,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进行了改进。二、试验仪器和试剂: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酒精灯 带铁夹的铁架台 铁圈 集气瓶 双孔胶塞 导气管 烧杯 三通玻璃导管 10ml注射器 MnO2 浓盐酸 NaOH 溶液三、实验仪器装置及仪器的组装说明:其中,蒸馏烧瓶处的双孔塞中的一孔插入一长约为10厘米的玻璃管,用乳胶管套住,图中玻璃导气管连接处用止水夹A、B、C将乳胶管夹住。 四、实验操作部分:1. 实验开始时,将A、B 两处止水夹关闭,打开C处止水夹,加热,待烧杯中导气管出口处的气泡连续均匀发出时,将C关闭,打开B,集气管即可收集到Cl2;2. 当Cl2集满后(可观察黄绿色气体是否充满集气瓶),打开C,关闭B,Cl2可通过导气管进入烧杯中被NaOH溶液吸收。3.再继续收集时,又可打开B关闭C;4. 所需的Cl2收集好后,关闭B和C,移走酒精灯。将吸有15% NaOH溶液的注射器插入A处乳胶管内,打开A处止水夹,使 NaOH 溶液进入烧瓶中,以中和没有反应的盐酸和吸收瓶内残留的Cl2 。因一次滴入 NaOH 溶液的量不够,故要再加入2或3次,当加入NaOH溶液时应关闭A,否则仍有 Cl2 从A处逸出。五、装置改进的义: 其一, 更换集气瓶时,不须撤离酒精灯,可连接操作;其二,尾气始终被 NaOH 溶液吸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丝毫污染;其三, 反应发生装置中残留的Cl2 被 NaOH 溶液吸收,有效的控制了Cl2的扩散;其四,上述制气装置也可用于SO2的制取。
如何制造食用酒精?
硅胶管和橡胶管之间的区别主要是:
1、具有硅胶的特性,有一定的张力、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耐压,耐高温,耐低温。
2、化学性质稳定、环保安全、无异味,食品级硅胶管具有无毒无味,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是一种高活性的绿色产品。
3、食品级硅胶管具有与生俱来的热稳定性(-40℃-230℃).适用于不同场合。产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满足不同需求,硅胶管根据起良好的特性,广泛运用于电子,工业,家居。
硅胶管:又名矽胶管。用做液体、气体以及其他材料流通与包覆载体。
橡胶管:橡胶管的特性有生理惰性、耐紫外线、耐臭氧、耐高低温(-80至300度)、透明度高、回弹力强,耐压缩永久不变形、耐油、耐冲压、耐酸碱、耐磨、难燃、耐电压、导电等性能。
酿造方法
白酒
低温啤酒酿造设备
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2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酯类、挥发性游离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啤酒
以大麦为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麦芽糖化和啤酒酵母酒精发酵制成。含有丰富的CO2和少量酒精。由于发酵工艺与一般酒精生产不同,啤酒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解的营养物,从而增加了啤酒的香味。啤酒中酒精含量一般为15度,或更低。
嘉绒酒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东部丹巴等地和雅安市宝兴及阿坝州的金川、马尔康、小金等县,而丹巴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的源头。是嘉绒藏族聚居地,当地藏族群众多有自制藏酒习俗,且所制藏酒风味独佳。由于酿酒全过程及所有原料为本地独有,使嘉绒藏酒风味与众不同,其酿酒方法有以下过程:
首先,具备酒曲(当地语称“吾俄基”)。在每年的夏季、采集当地的一种叫“吾俄基麦朵”的花草,采集时须在手上涂摸少许酒,否则会被刺,采集后蒸熟、晒干、碾成粉或干砣砣备用。
其次,煮料。酿酒原料由玉米、小麦、青稞、高粮等组成。将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锅煮成半生熟备用。
再次,将煮后的原料在竹制平筛内摊开,待稍凉后加入酒曲拌匀,趁热放入发酵缸(多为土陶罐内),加盖并外包毪衫或棉被保温,发酵2—3天即可。
然后,生酒。当有酒味溢出后,去掉保温毪衫、棉被,再静置15一20天,即可有酒香味或酒液出现,当地称“杂酒”。
再后,蒸酒。在锅庄上置一口大生铁锅,加入适量水和麦草(隔垫用)及猪骨(可去异味、改善酒的品味等),内置个土陶罐(密闭式的,用于酒液较多的酒料)或木质蒸茏(开放式,用于干酒料,须在蒸隔上铺一层麦杆,以防酒料下漏),加盖后在锅庄内加带火的灶灰将大铁锅内水煮沸并使笼内有水蒸汽溢出,加入发酵完全的酒料,装好集酒器及引流管(一般是竹子的),在笼上放置一口生铁尖底锅,并用沙布或毛巾沿周围密封(此时,传统习惯上在蒸笼上吊一把刀镇邪),在笼顶铁锅内加入冷水或冰块,并随时更换以保持低水温,继续蒸煮出酒。
最后,酒质控制。蒸馏出的酒,浓度可达50——60度,蒸馏期间要定时品洒,至酒味出现微酸时应分装以区别酒质,大约在50度以下和50度以上的酒分别装罐密封备用即可。
葡萄酒
主要原料 葡萄。
设备用具 盆、陶瓷缸、乳胶管、竹筛子、豆包纱布、罐或陶瓷缸、纱布等。
制作方法 选择成熟前15~20天未喷洒农药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烂果及其它杂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为葡萄皮表面存在着野生酵母,在清汁发酵时发挥酵母作用。选好后,把手洗净,用两手在盘里用力揉搓葡萄,挤出葡萄汁。在已准备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筛子,将挤出的葡萄汁滤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筛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纱布包好,用力挤压出残余的果汁,挤出的汁也装入缸或罐中。正常情况下,葡萄出汁率为70%左右。将装有葡萄汁的缸、罐静置12~20个小时,用乳胶管或无毒塑料管将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发酵。为防止发酵时汁液外溢,发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装得过满,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经过两昼夜,葡萄汁开始发酵,特别旺盛时,可听到沙沙声,同时可以嗅到酒香味。
发酵过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适时补糖和控制品温。
控制酒度的方法是每100毫升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上附有的野生酵母发酵酿酒,1克糖份可产生0.56度酒,如果葡萄含糖量为15%,出酒度为 15 X 0.56=8.4;如果含糖量为20%,出酒度则为20 x 0.56=11.2,说明葡萄含糖量大的,出酒度就高些。但靠葡萄本身的糖分,来提高成酒度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添加白糖。白糖的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例如,酿制含酒12度的葡萄酒(葡萄含糖量为15%),需添加白糖数量(12-8.4)X1.8=6.48克。如葡萄含糖量为20%,则加糖量为(12-11.2)X1.8=1.44克(这里的1.8是按理论推算出来的,即酿成1度酒需要白糖1.8克)。所得出的6.48克和1.44克都是100毫升葡萄汁的用量,如果是1公斤葡萄汁(即1000毫升),则加糖量分别为64.8克和14.4克。以此为基数,根据葡萄汁量来计算。适时补糖。一般在发酵旺期添加为好。根据酿酒时所用葡萄汁中糖分的含量和生产酒要求的酒度决定白糖的添加量。控制品温。品温是葡萄汁的发酵温度。最宜温度为18℃-22℃。温度过低,不易发酵;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杂菌感染。在这个温度下维持12天左右,葡萄汁中的糖分基本耗尽,还要静放2~3天,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一次分离。将上清液抽出,装入事先洗净的缸、坛里、密封陈化。要装满,不留空隙,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也可在葡萄酒上喷洒一点食用酒精(因为酒精比重小于葡萄酒,所以飘在葡萄酒面上,可以起隔绝空气和防杂菌污染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酒面上生白膜)。经过20天后,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二次分离,分离后仍需陈贮3-5个月即成。
工艺流程 选料→揉搓→滤汁→静置→吸上清液→在18℃~22℃温度下加糖发酵→静置→吸上清液陈化→分离陈贮→成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7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