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4浙南闽北隐匿在山水间的廊桥王国
浙南闽北隐匿在山水间的廊桥王国
薛宅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三魁镇薛宅村锦溪,古称“锦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清成丰七年(1857年)复建。叠梁木拱廊桥长51米,跨径29米。高10.5米,15开问。桥面拱矢斜度较大。
在浙南闽北的山区流传着一种说法:浙江景宁、泰顺、庆元三县与福建寿宁县。全都置县于明景泰年间,合在一起正好是“景泰庆寿”四个字,这是景泰皇帝以县名为自己庆寿。事实上。景宁、泰顺、寿宁确实建县于明景泰年间,但庆元建县早在南宋庆元三年,所以这种说法显然不成立。
而真正让这四个县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其实是廊桥。中国廊桥最密集、最精彩的区域,就坐落在浙南闽北地区,具体来讲,就是“景泰庆寿”加上屏南、周宁、龙泉、政和等县。
木拱廊廊桥世界桥梁史上的绝品
在北宋末年的河南汴梁城,画家张择端站在塔楼上,顺着城楼、宫阙、市井向前望去,一座虹桥横跨汴河两岸,高高的木拱上人流如织,桥下舳舻相衔、桥头商肆连裰……眼前沸腾的场景令他过目不忘,于是将虹桥描绘进了《清明上河图》.虹桥也因此而旷世。
张择端并不知道,当他精心描绘虹桥时,一座结构精巧的木拱桥——双门桥。已先于虹桥一百年兀然挺立在浙江庆元一个叫大济的小山村中。我不禁心生疑问: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木拱廊桥会诞生在浙南?双门桥与虹桥之间有什么关联?木拱桥建造技艺又有哪些鬼斧神工的奥妙?
2014年11月7日,庆元县文联主席范敏姿与我取得联系,告之造桥师傅吴复勇正在大济村建造一座结构与虹桥极为相似的木拱廊桥。第二天,我立即驱车赶往庆元,某种意义上,这座新桥为我寻找尘封的木拱廊桥建桥技术提供了参照。在大济村的济川溪上,我见到了吴复勇。吴复勇是庆元少数几个能建造大跨度木拱廊桥的师傅之一,此刻,三个木匠在他的指挥下正在拼接木料,而一座崭新的廊桥骨架已在他们手中搭建成型。这座新桥的拱架结构由上下两层组成,视觉上非常简约,但并不代表着技术上的简单。因为它不用寸钉片铁,完全用木头榫、桁嵌桁地紧密衔接而成。
所有的廊桥之中,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最复杂,建造工艺最顶尖,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绝品。它绝妙在拱架的核心技术——以数百根较短的木材,通过直木穿插。纵横相贯,榫铆对接,相互编织,利用建筑力学科学地解决了大幅度拱跨受力难题。吴师傅告诉我:“建造木拱廊桥,最好的材料是油杉,油杉具有防腐功能,以50到70年树龄、直径28到32厘米、长度12米的木材为最佳。桥两端拱趾支撑在块石垒筑的桥台上,或直接建筑于两岸山崖之上。为了保护梁柱不受风雨侵蚀,还要在桥上建廊屋,桥身两侧安装挡雨板,桥建好后用生桐油上漆,在桥面铺石头稳固桥身。连续完成上百道工序后,一座木拱廊桥才算竣工。”
告别吴师傅后,我来到双门桥。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屡次提到的进士村便是大济村,从宋至明,该村涌现了26名进士,吴氏伯仲双双蟾宫折桂,成就了双门桥。双门桥始建于公元1024年,位于济川溪的上游百米处,与那些长度几十米、上百米的廊桥相比。这是我见过的姿态最低的木拱廊桥,低平、简约、质朴、木料稀疏。作为木拱廊桥的始祖,双门桥是庆元人在木拱廊桥建造上跨出的第一步。随着耕读时代远去,大济村辉煌不再,名字隐于浙南山水之中,能再次见证一代荣华的,唯有从宋代就屹立在村中的双门桥了。
学者一般认为,今天浙南闽北地区的木拱廊桥是汴水虹桥的改进型桥梁,是随着宋室南渡来的工匠将先进的造桥技术传到南方。不过,长期从事木构建筑研究的刘杰先生却认为,编木拱梁桥的桥式是在浙闽山区一步一步,由简到繁,独立发展起来的,而且从木拱桥的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上看,也存在从浙闽山区往中原传播的可能性。到底是从北到南。还是从南到北?木拱廊桥的技术源地扑朔迷离,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存史料记载最早的木拱廊桥就在浙南的大济村。作为大济村人,吴复勇并没有研究过那座名冠天下的虹桥,但他与虹桥的建造者灵犀相通,正在建造的这座真实的木质拱桥,与那座千年前的画中虹桥,是他们跨越时空的对白。
别有洞天的廊桥王国山水之中的古典之美
在浙闽山区,仙霞岭、洞宫山、武夷山脉在此交汇,山峦叠嶂,岭峻沟深,溪流纵横。闭塞的山地困住了当地山民,为了打通与外界的通道,山民们竭尽全力修桥铺路,历经数百年,终于全方位连接上了京都的驿道系统。调查资料显示。浙闽山区拥有各类廊桥约500座,可以说。走进这一地区,便进入了一个个别有洞天的“廊桥王国”。
庆元是浙闽廊桥谱系最完整的县,庆元廊桥有多个“之最”,其中就有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一如龙桥。如龙桥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第一次遇见它时。我并没有过多的惊愕,倒有恍若隔世的错觉。如龙桥好似生长于层峦叠嶂之中,一条泛着青光的卵石路从画面中蜿蜓而来,穿过廊桥伸展到溪流对岸,婆娑的树影,成片的修竹,盛开的美人蕉,地里的耕牛,一切自然天成,与古老的廊桥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廊桥流水人家图”。
与庆元相比,泰顺廊桥更加闻名遐迩。在我眼中,泰顺县的北涧桥是最美的木拱廊桥。北涧桥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40多年历史。北涧桥横跨在古村与古樟之间,桥体呈大幅度的拱形,屋顶微微向上反曲,形成柔和的凹曲面,屋檐相交处上翘弧度增大,状如飞鸟展翅状态,轻盈灵动。远远望去,北涧桥丰盈的弧度跨过泗溪上空,一格一格的桥窗如同折扇一样徐徐展开.枣红色的桥身炽热地倒映在水面,与树木翠绿的倒影相互交错,犹如一幅晕染开的水彩画,当夕阳的余晖缓缓染过桥身,此刻的廊桥透露出美人迟暮—般的凄美。
同样是木拱廊桥,福建寿宁县的鸾峰桥是中国单孔跨度最长的廊桥,鸾峰桥桥长47.6米,孔跨37.6米,溪水的倒影中出现上下两道长弧。凝望着廊桥优雅的轮廓,山水在这一刻彷佛突然隐退,天空中浮现出“长虹饮涧”的奇观。人在这样的场景中会突然失语,那些文绉绉的词汇在鸾峰桥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驱车穿过福建屏南县城古峰镇,向北再走10多公里就是棠口村,村里飞架着一座始建于南宋的千乘桥。一座高耸的桥墩,两边大幅度的拱跨,看起来如同三只大鹏欲展翅腾飞。此外,屏南县还有一个以桥为名的古镇——长桥镇,古镇里一座俗称长桥的廊桥真名叫“万安桥”,始建于北宋元佑五年(1090)。全长98米多,是我国现存最长的石墩木拱廊桥。万安桥下河水哗哗流淌,走在古老的桥上仿佛穿越汹涌的岁月长河。桥屋里。152根桥柱井然有序地排列,桥柱与横梁如同天然的经纬度,组成了时间的另一番模样。
一切景语皆情语,浙闽木拱廊桥融汇在山水主题下,延绵出千年的古典审美情趣。它们深藏在高山峡谷、田间地头,或坐落在通衢大道、村前屋后,没有一丝骄纵,以恬淡、从容的姿态静观花开花落、世事变迁。
桥庙结合廊桥上的信仰空间
廊桥不仅是交通建筑,同时也是宗教建筑。浙南闽北的乡民们为祈求神明保佑乡间太平、五谷丰登,在廊桥上设神龛、摆祭坛,而且桥两侧常常会出现一座或多座庙宇。桥与庙宛如孪生同胞,形成了“桥庙—体”的独特景观。比如泰顺县的泗溪桥连着马仙宫庙、庆元县的兰溪桥连着西洋殿、莲都区的佛堂桥连着佛堂、屏南县的千乘桥连着祥峰寺……
浙闽廊桥中,大部分的桥屋里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每年正月,是廊桥祭祀活动最隆重的时候,虔诚的乡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桥上,依次进行祭祀。人们摆上整只猪头。奉上酒、茶。再端上几盘菜肴、水果,插上几炷香,磕头作揖,祷告祈福。此外。每月初一、十五,也常常有善男信女前来行祀。廊桥四时香火缭绕。祈福声不断,成为乡人的精神依托。
800年前,一个叫吴三公的庆元人发明了原木砍花法,成功栽培出世上最早的人工香菇,庆元从此成为世界香菇培植技术的发源地,而吴三公也被奉为“菇神”。菇民上山采菇或是外出闯荡。临行前都要上廊桥祭拜菇神,平安回乡时还要到桥上还愿,有的还唱还愿戏。我曾在庆元的潆淤桥邂逅过一场为神演绎的“二都戏”,农民演员摆开架势,罗衫、水袖、折扇、花钿、小碎步必不可少,火光映着每一张朴实的脸。戏曲保留着唐宋古韵,乐声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将我带入一方神秘的境地。
一桥数佛,百桥千佛,一时间,浙闽大地佛光普照,梵音轻唱。在福建寿宁县,有一座毫不起眼的木拱廊桥,名为“寿春桥”,不足20米长的桥上祭祀着多尊神像。桥中的神龛供奉着观音,右侧是临水夫人,在桥南面一座很旧的神龛里,端坐着三眼灵官。右侧陪祀土地神,左侧陪祀文昌君。我探访这座桥时,碰到一位得子的乡民挑着一担祭品来还愿,男人乐呵呵地摆放各类供品,烧上高香。燃放鞭炮,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子跪在垫子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口中喃喃有语。神情虔诚而温柔。
在浙南景宁县大漈村,也有一座信仰气息浓郁的廊桥。这座廊桥位于村南水口处,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屋顶勾勒出飞扬的线条,好似一座水上宫殿,让人忘却了它是一座廊桥。这座“水上宫殿”其实是“桥楼”,意思是建在廊桥上的楼房。从外表看,它的确像是一座高大的楼阁——三层重檐歇山顶,27米长的廊桥上置有9间廊屋,三层建筑由下向上收缩,分别建有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文武三庙三位一体,桥、庙、风水建筑三者合一。廊桥与始建于南宋时期的时思寺只有一墙之隔,桥与庞大的寺院连接在一起,如同寺院的延伸部分。组成一组高低错落的歇山顶、硬山顶建筑群,形成了典型的桥庙一体格局。
因为深厚的信仰文化,浙南闽北的百姓对村里的廊桥百般呵护。这也是众多廊桥能够留存至今的原因。只要廊桥上有一瓦一板被风吹落或腐烂。马上会有人更换。廊桥毁了就再建,捐建廊桥成为公共美德,因为廊桥是每一个村民的精神支柱,是亘古不变的心灵寄托之地。
桃花岛·射雕英雄传旅游城交通指南:外部交通
A:到宁波过车渡至舟山鸭蛋山,再经沈家门乘船抵桃;
B:到宁波郭巨乘车直达桃花岛。
C:宁波汽车北站(早上6:50)乘班车直达桃花岛。
D:从宁波、沈家门、定海、普陀山、朱家尖等地,每天都有较频繁的班船前往桃花岛。
内部交通
《射雕英雄传》旅游城坐落在金庸笔下桃花岛风光迷人的散花峰下,占地2.5平方公里。由宁波华东物资城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整体建筑具宋代风格且艺术精湛,巧妙结合了山、岩、洞、水、林自然景观,让你自然地融入武侠意境,追寻神奇多彩的武侠生活。
旅游城主要包括黄药师山庄、牛家村、东邪船埠、归云庄、八卦书屋、、黄蓉房、冯氏墓、临安街、京城广场、南帝庙、清音洞、大佛岩、听雨居等景点。
2001年金秋桂月,内地版《射雕英雄传》电视剧在本城开拍,金庸先生专程观看了旅游城美景后,欣然命笔书题了"射雕英雄传旅游城"。2002年11月,内地版《天龙八部》也在此拍摄。射雕城成为集影视拍摄、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著名风景点。
大佛岩
屹立在散花峰顶部,高70米,是桃花岛的标志。近观远眺皆壮观。人说,不论远在百里,近在咫尺从任何角度观看,其大小始终如一。夕阳西下时,大佛岩与散花峰叠映,如一尊仰卧的女佛,令人陶醉相传,天上有位神仙下凡巡视,路经东海,为桃花岛的旖旎景色所迷恋,不愿返回天庭,化身为石,永住于此。沿岩身有两条缝路,可攀援至岩顶,岩顶有150平方米的凹地,可站立近100人。
清音洞一线天
提起清音洞,大家马上会想到《射雕英雄传》的某些片段。如老顽童周伯通被困十五年的石窟,并在此洞内练就"双手互搏"的绝技。黄药师处出归岛,在岸边就可通过此小洞与250余米高的清音洞内的妻、女通话。黄药师在清音洞期间,练就了他独创的"凌波步法"和"凌波剑法",后传给女儿黄蓉,黄蓉在离岛去大陆时将"凌波剑法"遗留在洞内这些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桃花岛的清音洞,是大佛岩下部的一个自然岩洞,传说是安期生上桃花岛的第一个居所。右侧有一条石缝,长20余米,宽仅为12厘米,人称一线天,据说是黄药师用"凌波剑法"所劈。早上太阳升起,五光十色,别有情趣,左侧有一小洞口,直往洞底延伸,与海边一出口相通,两人分别在洞口对话,可听到清晰的语音,故称"清音洞"。
八卦书屋
八卦书屋也是归云庄的建筑群体之一,书屋门楣上钉有八片铁片,排作八卦图形,是陆庄主用来练"劈空掌"的工具。屋内藏有南宋时期的诗词书画珍品,奇货异物。周末的时候邀上几位知心好友,告别城市听喧嚣,来此小坐片刻,屋外云雾缭绕,定会让你感到心旷神怡,似乎是来到了一个琼楼玉宇之中。
归云庄
归云庄是太湖群雄之首陆乘风修身养性之所。当年陆乘风经桃花岛师拜黄药师学武,却因师兄师姐偷情盗经面泱及从弟子,被震断脚筋后逐出桃花岛。后返回太湖在此建庄立业。庄内亭台楼榭,布局精巧,窗中有画,门内有园,尽现宋时江南建筑风情。十八年后陆乘风与黄药师师徒重逢,庄内高手云集,又发生了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
临安街
汉文化经过汉、唐盛世的数世积累,到宋朝方臻大成境界。所以,宋朝的琴、棋、书、画以及建筑物都是历代中成就最高的。临安街就是模仿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而建造的。大家看,街道两旁的雕栏玉栋,工艺精湛,不难想象南宋时期商贾云集,精英荟粹的景象。当年,怀负定国安邦之才的黄药师手持玉箫初来临安街,就与太湖美女阿衡一见钟情,为《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
水榭
散花湖畔最有特色的景点之一。"凭栏处,潇潇雨歇"。水榭背水朝湖,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闲庭信步,来到水榭茶馆小憩片刻,品茶论艺,以茶会友,体会一下当年归云庄庄主陆乘风在此会天下英雄的豪迈气概是否另有
黄药师庄
黄药师庄是东邪黄药师怡养天年,习武练剑之所。山庄四周山坡绿树掩映,依山傍水,红楼画阁,绣门朱户,结构奇巧,工艺精湛。富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屋内的竹箫、围棋等摆设,无不体现黄药师精于奇门五行,琴棋书画的性格特点。卧室内挂有爱妻冯氏的画像,充分体现了这位江湖豪侠对已故妻子的无尽哀思。屋后有一厨房,黄蓉曾经就是在这里给洪七公做了世间绝无仅有的各式菜点,使这位丐帮帮主大饱口福。这里曾经高手云集,引发了几代人的恩怨情仇
南帝寺
南帝寺是大理南帝段皇爷隐居之所,该寺按照中国佛教建筑传统构型建造而成。寺分三厢,黄墙绿瓦。当年黄蓉中了铁砂掌生命垂危,经瑛姑指点,郭靖陪黄蓉前来找南帝疗伤。并与渔、樵、耕、读斗智斗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感动了南帝,才使黄蓉身心得以康复。大家进入寺中,也可以来当一回郭靖,接受一次渔、樵、耕、读的考验。
八角亭
八角亭为归云庄整个建筑群体的一部份,是太湖群雄陆乘风仿黄药师的八卦厅建筑结构而建,供少庄主陆冠英练功习武之用。在此亭的结构建设中,八卦玄机蕴含其中,深奥无穷。
观澜亭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观澜亭,可以俯瞰散花湖。雨天,从观澜亭遥望散花湖,远处的东邪船埠,水榭,桃源坊诸景烟雨蒙蒙,若隐若现。晴天则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用"奇、巧、灵"三字来形容真是恰到好处。观澜亭是太湖之滨归云庄建筑群体之一,也是监察太湖群雄各寨舟船进出活动的重要场所。
京城广场
当年杨铁心携义女穆念慈在京城广场比武招亲,想让女儿嫁一个武功高强的好汉,谁料遇到了杨康,从而注定了穆念慈一生的苦难命运。在这里,疾恶如仇的郭靖因不满杨康的出尔反尔,与杨康第一次交手。这里每天有比武招亲表演,可以让大家一饱眼福。
杨铁心家
进了牛家村后向左是杨铁心家。郭啸天与杨铁心曾在此邀丘处机在此同饮,畅谈当时局势。丘处机为郭杨两家将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杨康,将两柄长短形状完全相同的短剑上分别刻上"郭靖"和"杨康"的名字,赠于郭、杨兄弟,意在不忘"靖康之耻"。但在十八年后,杨康却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人生之路。,当年包惜弱心地仁慈,在在杨家厨房救了大金国六王子--完颜洪烈,才有了郭靖和杨康十八年后在醉仙楼比试武艺的一幕。
养生堂
养生堂是归云庄的主体建筑之一。四周山坡绿树成荫,清风徐徐,富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境。实在是一个修身养性的佳境。故被陆乘风看中,在此怡养天年,名之"养生堂"。黄药师曾在此向陆乘风传受药理,陆乘风潜心研制,调配成数十颗"九花玉露丸",后赐赠于黄蓉郭靖。
积翠亭
又名"试剑亭",亭上对联"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系金庸先生于2001年来到旅游城时亲笔书题。桃花岛主黄药师在此亭练功舞剑吹箫,练就了"凌波剑法","兰花拂穴指","落英神剑掌"等绝世武功。无论是清晨傍晚,顺着石阶来到积翠亭,登高望远,岛上美景尽收眼底。远处桃花岛海岸潮起潮落,潮声此起彼伏,碧海金沙美不胜收。
黄蓉房
《射雕英雄传》中家喻户晓的女主角黄蓉的闺房。黄蓉一出世就失去母亲,黄药师视其为掌上明珠,这也就注定了黄蓉刁蛮任性,机智伶俐的个性特点。此闺房紧挨黄药师卧房,房内备有铜镜,简明细腻,是典型的古代千金**的卧房,四季花香不绝。
冯氏墓道
当年《九阴真经》的上卷被黑风双煞偷了去,黄夫人为了安慰丈夫想把经文再默写出来,苦思几天几夜写下七八千字,终于心智耗竭,到了油尽灯枯之境,在产下黄蓉后与世长辞。黄药师悲痛欲绝,发誓要永远守着黄夫人,不再离开桃花岛半步。并将爱妻冯氏遗体入棺葬于山间墓道,陪葬书画古玩,珠宝玉器无数,内部机关重重。黄药师万万没有想到这墓道在十八年后竟也成了"江南六怪"的葬身之地
八卦厅
八卦厅是黄药师庄建筑群体之一,自华山论剑,《九阴真经》被弟子盗走之后,黄药师从居隐居山庄,将所有弟子逐出师门,不再过问江湖世事,潜心在此厅修练"凌波步法","旋风扫叶腿","弹指神功"等自创的独家武功。此厅按八卦图形建筑,与太湖畔归云庄的八角亭的建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蒙古大帐曾经雄霸天下,纵横无敌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宫殿--蒙古大帐。郭靖随母亲李萍在此生活了十八年,造就了郭大侠刻意求善,希冀和平,胸襟博大,勤奋顽强的精神。在这里,郭靖与华筝公主青梅竹马,最后成为蒙古帝国的金刀附马。在这里,郭靖与拖雷手足情深,一同随"江南七怪"习武练剑。在这里,郭靖与哲别师徒情深,联手击破花刺模国刺杀成吉思汗的阴谋。这里重现了"风吹草地现牛羊"感觉,也可亲身体验一下坐骑格斗,举弓射雕的大漠生活。
牛家村
公元1200年,宋庆元六年,金起于极北,蒙古称雄大漠,中华大地河山破碎,半入敌手,奸邪当道,百姓民不聊生,庆元皇帝移都临安,不思靖康之耻,过起了"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迷醉生涯。当年郭啸天、杨铁心兄弟因对当时朝廷不满,从山东逃难来到牛家村,隐居在此。曲灵风被黄药师打折双腿后逐出桃花岛后开了"曲三酒店",以酒会友,过起了隐居生活。当年郭杨两家离得很近,过着鸡犬相闻的日子。全真教大侠丘处机杀了朝廷奸人被官兵追杀至此,从此打破了牛家村的平静,随之展开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引发了《射雕英雄传》的故事。
顶首庵
顶首庵为清时建筑,在清音洞下方50米处。众说是大佛岩即佛首,顶上即佛首故名。早期为岛人进香膜拜安期圣人之所,初建于明末清初。请看这只宣德炉,底部铸字"大明宣德年造"据专家分析,这只宣德炉与安期生居住过的大佛洞有关。在一九九六年移址重建过程中,清除塌方积土时,挖出这只青铜香炉,说明明清时岛上就有人在此朝香膜拜,这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