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鱼在安徽宣城适合养殖吗
一、安徽宣城适合养殖在安徽宣城适合养殖。
二、鸭嘴鱼生活习性
1、鸭嘴鱼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性情温顺,食物链短,是所有鲟鱼中惟一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其饵料来源广,且易养易捕,适合于水库、湖泊和池塘等水域养殖。
2、鸭嘴鱼的食性与花鲢(即四大家鱼中的鳙鱼,各地叫法不一样,也有的叫大头鱼)相似,是一种滤食性鱼类,主食浮游动物、枝角类动物,特别喜食水蚤,也偶尔摄食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鱼体长在12厘米以下的匙吻鲟鱼,能逐个蚕食浮游动物,也蚕食小鱼、小虾;鱼体长超过12厘米,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能捕捉游泳很快的桡足类动物。3、随着匙吻鲟个体的长大,也摄食颗粒饲料。幼鱼阶段,因其有一种长吻,形体奇特,摄食商品配合颗粒饲料时,腹部向上,动作独特,逗人喜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一种高档观赏鱼类饲养。
三、安徽宣城气候特征
1、宣城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宣城地处中纬度地带,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天气高温多雨,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控制,天气寒冷少雨,雨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
2、一年中夏季最长,约121天,5月21日至9月18日,平均气温>22℃;冬季次之,约102天,11月27日至次年3月8日,平均气温<1O℃;春季较短,约73天,3月9日至5月20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之间;秋季最短,约69天,9月19日至11月26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之间。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 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日照与温度的年内变化趋向一致,降水集中在暖热季节。
3、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宣城年平均温度为15.6℃,最热月平均28.1℃,最冷月平均2.7℃,气温年较差25.4℃,气候变化温和。干燥度在0.68~0.90之间,即可能蒸发量小于实际降水量,属湿润气候区。雨量丰沛,年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间,气候湿润温和,无霜期长达8个月。
4、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梅雨是宣城的一种重要天气现象。每年约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日数25天左右。平均梅雨量200~350毫米,一般约占全年雨量的四分之一。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一般夏季降水500~60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0%左右。
5、宣城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温差大、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偏东风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0℃,1 月平均气温3.3℃, 极端最低气温-16.0℃;7 月平均气温28.0℃,极端最高气温41.5℃。平均气温年较差24.7℃, 最大日较差26.9℃。按平均气温划分,宣城四季分别如下:春季3 月16 日—5 月25 日,夏季5月26 日—9 月20 日,秋季9 月21 日—11 月20 日,冬季11月21 日—3 月15 日。生长期年平均234 天,无霜期年平均228 天, 最长达242 天, 最短为224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84.1 小时。0℃以上持续期355 天。年平均降水量1429.6毫米,地理分布呈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特点。
6、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6 天,最多达179 天,最少为104 天。极端年最大雨量2308.2 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695.0 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 月至10 月,6 月最多。
自家在安徽淮北农村离淮北市没有多远,自家有25亩鱼塘,不知道养什么鱼好,还想准备开塘,希望有经验的
脆肉皖鱼的养殖方法为:在池塘中或网箱中进行、饲料以高蛋白的蚕豆为主、加强水质管理。
1.在池塘中或网箱中进行。
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面积1330~2000平方米、水深2米左右。
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平均尾重0.75~1千克的草鱼做鱼种,池塘放养量为150~250千克/亩、网箱放养量为15~20千克/平方米。从春季水温15℃以上开始摄食一直到冬季停食前都可以进行脆化养殖处理,每轮(批)脆化养殖的时间不得少于60~70天。
2.饲料以高蛋白的蚕豆为主
饲料以高蛋白的蚕豆为主,外加少量青草,但不能添加其他任何饲料。开始时,可停食2~3天,然后投喂少量浸泡后的蚕豆(可将蚕豆用1%的食盐水浸泡12~24小时),等到草鱼能正常摄食后才能定时、定量投喂。
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午8~9时左右、下午3~5时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投饵以1.5小时~2小时内吃完为度。
3. 加强水质管理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证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及时清除残饵,严禁投喂变质饲料。定期防治鱼病,及时解救浮头 ,防止死鱼。这样经60天~70天的脆化饲养,即可达上市质量要求。一般每亩还可增产成鱼 100千克左右。此时可将塘鱼全部捕出,进行下一批的脆化。
养鸭养鹅,养鲫鱼鲤鱼 鲢鱼 鳙鱼都可以的亲,挖新池塘注意事项也挺多的
一、新塘的选址及修建
1.周边环境的选择
(1)安静的环境。养鱼池塘应选择交通便捷的乡村,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商品鱼的运输;但又要远离交通要道和居民区,避免养殖鱼类受到惊吓,使鱼类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有利于鱼类生长发育。
(2)充足的阳光。周围最好没有高层建筑和高大的树木,开放的空间便于饲养管理,也能使养殖水体光照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促进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于水体环境饵料和溶氧充足。
2.养殖水源的条件
(1)良好的水质。良好的水质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水源及用水系统是养殖鱼类疾病病原传入和扩散的第一途径,清洁无污染、“肥而不浊”是对水质的基本要求。
(2)充足的水源。充足的水源可以及时为鱼塘补水,避免因干旱或者缺氧造成鱼类死亡。
3.修建池塘的要求
(1)土质:池塘的土质最好是壤土,保水和通气性较好,适宜养鱼。砂土保水性差,不宜养鱼;粘土虽然保水性能好,但是通气性差,养殖水体容易缺氧。
(2)形状:池塘最好是长方形,面积6000㎡左右,东西长,南北宽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深2m左右,有利于池塘水体的稳定,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小。
4.养殖设施的完善
(1)修建进排水渠:配备排灌水渠便于及时注水和排水,有利于池塘的管理,能控制池塘的水质。每个养殖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管道,避免水流把病原体带入。
(2)机械设施:安装增氧机是改善水质的必要条件,增氧机有利于保持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在3.5mg/L以上,防止池塘缺氧引起泛塘。
二、新塘的消毒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时节,气温的回升也促使有害病菌大量繁殖。尤其是新开挖的池塘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必须彻底消毒才能保证放养鱼类的健康生长。每667㎡可用生石灰50kg,水溶解后均匀泼洒池底,曝晒3d后,用耙子将池底泥土松动,可以更好发挥消毒作用,药性一般维持7d.
三、新塘的施肥
水是鱼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水质和充足的营养是鱼长得好、长得快的必要条件,所以要想养好鱼必须先养好水,确保池塘水质“肥、活、嫩、爽”.新开挖的池塘缺乏营养,必须要施肥才能保证养殖鱼类的正常生长。施肥可以用有机肥或者生物肥,有机肥肥效长,营养全面,生物肥见效快,根据池塘水质是否符合肥水条件可以进行多次施肥。
1.有机肥
池塘每667㎡用发酵后的禽、畜粪肥500kg,均匀铺洒池底,随后注水培育浮游生物。粪肥发酵分解后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还可直接作吃食性鱼的饵料,同时浮游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池水的溶氧量。
2.生物肥
池塘注水后可以用含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几种益富源em菌肥水产生物肥进行肥水。
四、鱼种的放养
1.放养鱼种
要求体表完整,无病害,活力强的鱼种,规格要求一致,最好40g/尾以上。较小鱼种摄食量小,成活率较低,影响养殖产量。
2.放养条件
放养鱼种要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及早放养。在3、4月份,水温达到10℃左右,天晴无风的日子进行。早放养,早开食,提高鱼体抗病力,有利于鱼种生长发育。
3.注意事项
放养密度要合理,一般选择混养,有利于利用水体的上、中、下层水域进行立体养殖。例如主养草鱼的鱼塘每亩水体放养草鱼200尾、鲢鳙150尾、鲤50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