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景区介绍
1、贵州省黎平县水口镇大道村邮政编码是什么2、黎平县属于贵州哪个市3、黎平县属于贵州哪个市?4、贵州黎平穷吗5、黎平县是属于哪个市6、贵州省黎平县历史概况贵州省黎平县有什么历史概况贵州省黎平县水口镇大道村邮政编码是什么
贵州省黎平县水口镇大道村邮政编码是557305。水口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水口镇是一个包含了38个村庄的乡镇。
黎平县属于贵州哪个市
黎平县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
黎平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总面积444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黎平县下辖3个街道、14个镇、7个乡、2个民族乡。2021年,黎平县户籍人口58点04万人。
明朝,设黎平府。1956年,划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黎平县地区生产总值103点85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五点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点7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点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4点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267元。
黎平县风景名胜: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
翘街,又称东门街,尚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全长近1千米,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木扁担,因此称为“翘街”。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总面积5475公顷,其中:德顺楠竹林场太平山景区面积4573公顷,东风林场景区面积902公顷。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四点五,海拔500至1256米之间。有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物76个科,224个属,521种。
黎平县地方特产:
黎平香禾糯,贵州省黎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黎平香禾糯具有米粒大、色泽洁白、糯性强、口感好、香味特浓等特点,富含维生素B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2009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黎平香禾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黎平茯苓,贵州省黎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黎平茯苓体重坚实,色白细腻,粘牙力强。2014年0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黎平茯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黎平县属于贵州哪个市?
黎平县不是属于哪个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东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西连黔东南州榕江县、从江县,北接黔东南州锦屏县、剑河县,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
相关信息
黎平县政府驻地德凤街道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历经700余年历史,古城保留完好,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截至2020年底,茶叶种植面积26.1万亩,其中投产面积22.6万亩。是中国南方28个重点林业县、国家11个退耕还林示范县、全国百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全国林改百佳县、中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之一,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有”杉海粮仓油壶”等称号。
贵州黎平穷吗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贵州黎平相对于正常地方还是比较穷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差,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也摘帽国家级贫困县。黎平,位于贵州黔东南边缘,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地理上形成侗乡腹地,自古以来都是侗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知识拓展:黎平县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其中侗族约占全县总人口71%,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黎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政府驻德凤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府城,古城保留完好,有"杉海粮仓油壶"、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称号。
黎平县是属于哪个市
贵州黎平县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也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中主要居住的是侗族,也是侗族文化的发源地,有“侗族之都”的美称。黎平县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还有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翘街。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茶叶终止面积很广。除此以外黎平县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为主,其中也有很多著名景点,例如黎平会议会址、肇兴侗寨、黎平翘街、黄岗侗寨、天生桥、八舟河、南泉山等,是一个旅游胜地。
贵州省黎平县历史概况贵州省黎平县有什么历史概况
1、黎平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东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西连黔东南州榕江县、从江县,北接黔东南州锦屏县、剑河县,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
2、黎平县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其中侗族约占全县总人口71%,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黎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政府驻德凤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府城,古城保留完好,有”杉海粮仓油壶”、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称号。
3、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截止2012年底,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8万亩。黎平县是中国28个重点林区县和国家11个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4、黎平得名源自1322年(元至治二年设上黎平长官司。黎平府自1413年设置始至1913年废除,有500年的历史。
5、黎平,侗语音译。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黎平境内开始建土司,置福禄永从长官司。元至元中,于里坪寨置上里坪长官司(‘里’,原是侗族人民祭祀的处所。
6、1283年,置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古州,今黎平罗里。至治二年(1322年,废除总管府,里坪寨更名黎平寨,上里坪长官司改为上黎平长官司,辖12个长官司,隶属湖广行省思州安抚司(思州,今岑巩,黎平始得名。
7、1385年,废除上黎平长官司,建五开卫指挥司,军政总管,辖15所2屯、14个长官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除思州安抚司,设黎平府于黎平寨之官团,隶属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辖潭溪、八舟、古州、曹滴(后废、洪州泊里、福禄永从、西山阳洞(后废7个长官司,境内实行军民分治;五开卫辖所、屯,隶属湖广。
8、1434年,并新化府入黎平府,府辖区扩大,为有效管理新辖湖耳、欧阳、新化、龙(隆里、亮寨、中林验洞、赤溪_洞7个蛮夷府城驻地由官团迁至五开卫城(五脑寨,府卫同城。
9、1441年,明正统六年,废除福禄永从长官司,设永从县,隶属黎平府。1582年(明万历十年,黎平府改为军民府,兼治五开卫事,知府归沅辰道节制。1600年黎平府隶属湖广行省,1603年复隶属贵州。
10、1725年,楚省的五开、铜鼓二卫改属黎平府。1727年,五开卫改设开泰县,铜鼓卫改设锦屏县,隶属黎平府,改楚省靖州的天柱县属黎平府。
11、1730年,设古州厅同知,属黎平府。
12、1733年,天柱县改隶属镇远府。
13、1913年,原府、州、厅一律改为县,废府设黎平县和洪州分县,改开泰县为锦屏县,属黔东道。
14、1935年,黎平县为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地;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同年撤销洪州分县,并入黎平县;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5、1950年,黎平县属独山专区,1952年属都匀专区,1956年划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6、2013年,黎平县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直管县试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