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母猪自动化饲喂系统的系统优点

(一)、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控制

母猪自动化饲喂系统的系统优点

(1)自动供料:整个系统采用储料塔+自动下料+自动识别的自动饲喂装置,实现了完全的自动供料。

(2)自动管理:通过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设定,实现了发情鉴定、舍内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卷帘等的全自动管理。

(3)数据自动传输:所有生产数据都可以实时传输显示在农场主的个人手机上。

(4)自动报警:场内配备由电脑控制的自动报警系统,出现任何问题电脑都会自动报警。

(二)生产效率高

(1)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高:对于一个母猪群体规模为750头的种母猪场,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实现对猪场的管理。

(2)管理人员的工作很轻松:管理人员平均每天进场时间不超过1小时,进场的后的工作主要是进行配种、转群、观察、处理等必须由人来完成的操作。

(3)母猪的繁殖生产效率高:通过运用母猪智能化精确饲喂系统,可以使群体获得优秀的繁殖生产成绩。在采用26-28天断奶的生产模式下,使用该系统的母猪场内平均年产胎次可以增加到2.40胎/年,平均胎产活仔猪数可以达到12.32头,母猪的平均年产断奶仔猪数(母猪年生产力)可以达到26.83头,全群平均返情率仅为7.40%,母猪利用年限平均提高1.5年。即对母猪实施自动化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母猪群体的繁殖生产效率。使用母猪自动饲喂系统后,我国母猪生产力在最优化的情况下可从16头提高到26头。以商品猪场为例,我国一个万头猪场的基础母猪数大约为650头,使用自动母猪饲喂系统以后,只需养400头母猪就能满足年产万头商品猪的生产目标,即母猪存栏数可减少41%。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全群爆发疾病的风险,当然也因减少存栏数而节约了饲养成本。

(4)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率高:通过高度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了对群养母猪的个体化管理,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养猪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得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根据欧洲的平均生产水平计算,使用HHIS母猪智能化精确饲喂系统的猪场内平均每头商品猪可以实现50-120欧元的盈利。

(三)饲养过程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猪性化”

(1)扩大了每头母猪的活动面积:按照动物福利的要求,全面放弃定位栏,采用大群养殖的模式,让母猪随意运动,每头母猪的活动面积扩大到2.5㎡/头。

(2)自由分群,随意组合,个性化采食时间:通过自动饲喂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在大群饲养条件下的个体精确控制。群体内的母猪可以自由分群,随意组合,并且自由选择采食时间。

(3)自动(非人干扰)实现特殊个体的识别和隔离:在自动饲养管理系统中,通过对特定行为学特征的自动监控,配合特殊的个体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对特殊个体(例如发情母猪、返情母猪等)的自动隔离,从而减少了人为观察的工作量和主观性误差的产生。

(4)为猪提供了宽松的生活环境:在一系列减少应激措施的基础上,各猪场还通过播放轻松音乐等方式来为猪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

上述措施除了可以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外,还有利于减少饲养过程中对母猪产生的应激,从而确保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实现了生产数据管理的高度智能化

(1)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对每一头母猪体重的监控并通过制图的形式加以反应,为管理者提供最精确的数据。

(2)对于群体每一个阶段的生产数据,系统还可以通过中心控制电脑进行辅助分析并制作各种生产报表,为管理者提供群体的数据。

(3)对于和市场相关的各种供销信息,由养猪协会统一协调管理。

5、降低防疫的风险

从防疫角度看,可以减少饲料在运输和饲喂过程汇总的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减少人员进入猪舍的次数,减少人员与猪的接触机会。可以减少饲养人员的劳动量,减少饲养人员,降低饲养的成本,可以有效的控制猪的日粮,有利于实现饲养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饲养管理的水平。(河华科技)

5月份,万科公开招聘养猪岗位,并宣布了第一期先养25万头的计划。一时之间这个新闻刷屏了各大媒体,网络上也都是议论纷纷。但事实上,万科并不是第一家跨界参与到养猪业的企业。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都有涉足。为何有这么多大佬纷纷选择涉足养猪行业?他们打的是什么算盘?

17年前,那位著名的北大毕业生选择卖猪肉时,他一定没有想到生猪行业将引一众商业大佬竞折腰的局面。事实上,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加入养猪业当然不是万科一家。在万科之前,碧桂园、万达、恒大等头部房企也均纷纷宣布进军农畜业。

2018年5月,碧桂园微信公众号曾发布一则招聘养猪专家的信息。彼时,碧桂园称目前正在招聘养猪事业部负责人,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职责包括主持事业部全面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事业部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等。“凤场”养猪,一时间引起行业热议。万达和恒大的养猪时间线则更早。2014年底,王健林曾宣布去贵州养猪,万达提供猪仔和饲料,后续猪肉通过万达广场卖到全国。2016年许家印则投资3亿,在贵州援建110多个养猪为主的农牧基地。不过,当时万达和恒大都将养猪的目的定位于“扶贫”。

而互联网大佬们,养猪走的都是高 科技 的路子。最先下场的是网易丁磊,2009年就已经开始了养猪,凭借住公寓、听音乐、不吃抗生素、慢养300天等独创的养殖模式和高品质的特性获得了大量关注。在2015年的时候,还把自己养的猪在乌镇宴请了一众联网大佬;网易丁磊之后,2018年3月,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达成合作,通过人工智能系统“ET大脑”实现全方位的智能养猪。据阿里云介绍,到2020年双方合作的生猪产出或将达到1000万头。

与阿里差不多的时间,京东在2018数字 科技 全球 探索 者大会上,刘强东宣布成立京东农牧,正式向养猪业进发。京东农牧通过与大学、科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形式,发布了“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神农系统(SaaS)”三大模块的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就是让养猪变得更加机械化和智能化,比如猪脸识别摄像头、喂猪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伸缩式猪栏等等高 科技 都应用上。2019年618前夕,京东数科旗下京东农牧更是推出与吉林精气神合作的首批AI养殖猪,全渠道联合上线“AI鲜肉铺”。通过京东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帮助大中型养殖企业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节省饲料8-10%,缩短出栏时间5-8天。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整个中国养殖业应用这一解决方案,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业成本500亿元。

而在中国一众地产和互联网大佬入市之前,国际投行就已将眼光瞄向了中国的生猪产业。先是高盛斥资近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一带大手笔全资收购养猪场,后是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获取上海宏博集团公司养猪场30%的股份。当时,外资投行“炒猪”的言论同样令市场咋舌不已。

养猪会成为万科以及那么多 科技 和互联网公司的新选择,归根到底还是养猪挣钱,特别是在疫情之后,猪肉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利润就更高了。就养猪产业而言,说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并不为过。

2019年,猪肉价格大涨,国内龙头企业河南牧原股份的股价一路走高,董事长秦英林也因此成为河南首富。在2019年的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上,秦英林家族以1174亿元的财富值,跃升至榜单第9位,超过了张一鸣。秦英林也是唯一跻身榜单前十的食品类企业家。要知道在一年前,他在这个榜单上仅排名第68位。而如今,他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了许多互联网以及地产大佬,是雷军的1.91倍,是孙宏斌的1.66倍。目前养猪行业就是造富的摇篮,一大批养猪的企业成绩都很不错。今年第一季度,另一家龙头企业温氏股份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倍;新晋头部企业新希望,净利润同比增长125—140%。其他的中小型企业,有的净利润甚至是去年的7倍。湖南的养殖企业唐人神,每卖出一头猪,就可以赚1750元。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中国人生活里,猪肉是如此的重要。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猪肉消费国,也是第一大猪肉生产国,每年出栏的猪约有7亿头。整个猪肉产业的市值达到3万亿元,与猪肉直接相关的产业有1.4万亿元,是智能手机市场的2-3倍。比养殖市场规模更庞大的是国内猪肉的消费市场,消费量约占到世界猪肉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中国,猪肉人均年消费量约59公斤,平均每人每天要吃掉3两多的猪肉,需求量是世界平均量的两倍。

然而与欧美国家 科技 化程度高、信息化管理的养殖生产模式相比,中国的农业发展仍处于以劳动力养殖为主的低水平状态。在大佬们下场之前,在养猪行业,中国的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几乎一片空白,生猪个体数据却长期空缺。这也给了一众大佬介入的机会。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大佬在养猪业方面是要把 科技 实力运用到极致。互联网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系统,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养猪,卖猪,而是创新技术与传统相结合的科学养猪。

事实上,猪肉价格高居不下,暴利,或许才刚刚开始。本来按照往年的情况,大家过年回家也就能呆个7天-10天。谁能想到今年受疫情影响,无数人被封城。这让去年本就受“猪瘟”影响,库存不多的猪,又一次库存加急。然而,没想到的是紧接着又来了第二个暴击。国外也一下爆发了疫情。特别是巴西,美国出口最多猪肉给我们的几个国家,而我国对猪肉需求并没有因此减少。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目前的猪肉价格只会长不会跌。这样一来,未来跨界养猪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多。在杀入养猪产业的巨头们不断增加之际,养猪市场将有哪些新玩法值得期待。

谢谢观看,敬请期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