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
《除蝗疏》中记载道:?国家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者也。?自古以来在中国,蝗灾的出现都是一件危害国家的大事,尤其是中国古代。
蝗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蚂蚱,是一种非常有名的农业害虫。它不仅生命力非常顽强,而且繁殖能力也非常强悍。只要条件合适,它们的数量便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激增的情况。一旦蝗虫的数量变多,就容易导致蝗灾的出现。因为这些蝗虫要生存,就只能不断啃食农作物和侵占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可以说破坏力是十分强大的。
正如2020年年初出现在非洲的蝗灾一样,自其出现开始,规模就在不断扩大。据说目前已蔓延至亚洲的印度境内,大有持续朝亚洲其他国家蔓延的趋势。为了尽快让蝗灾消失,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两个问题,即蝗灾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和我们该如何进行应对?建议大家快来了解一下,日后可以当成是知识点来进行记忆哦!
一、蝗灾出现的原因。
首先,蝗灾的出现跟旱灾有较大的关系。每当有旱灾情况出现的时候,就容易爆发蝗灾。因为此时的土壤状况较为干燥松软,而这恰巧就给蝗虫进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产房?。若是旱灾情况持续时间较长,那蝗虫就有机会大量繁殖。
如此一来,过不了多长时间,蝗虫的数量就能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而在气候较为湿润一些的情况下,由于土壤会因此变得湿润黏稠,不利于蝗虫的虫卵生存。所以即便蝗虫能在此时产下大量虫卵,这些虫卵将来也没办法发育成成虫。既如此,自然成灾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其次,蝗灾的出现跟蝗虫本身具有的超强繁殖能力和惊人的生长速度有关。前面我们说过,蝗虫是一种繁殖能力非常强悍的农业害虫。平均一只雌虫一次就能产下百十来颗虫卵,而且每隔三个星期它们就能繁殖一次,可以说繁殖能力有些过于惊人了。此外,一只蝗虫从虫卵状态到成虫状态仅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惊人的虫卵数量,成灾自然就会变成一件极其容易出现的事情。
二、应对蝗虫的方法。
我国的很多人从新闻上得知了非洲和印度的蝗灾情况后,都曾积极为消灭蝗灾进言献策。其中呼声较高的一种消灭蝗灾的方法,就是由人类直接将蝗虫烹饪成美食吃掉。毕竟在我们国家的不少地区,确实存在将蝗虫当美食食材处理的情况。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大。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此次非洲和印度出现的蝗虫为沙漠蝗虫,它们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毒性,并不适合人类食用。二是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吃光蝗虫。而且就算我们加快吃蝗虫的速度,也不一定能消灭蝗灾,毕竟并非所有国人都能吃得下这种?美食?的。
除了由人类来吃蝗虫这个方法之外,人们还想到了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从根源上治理的办法。徐光启的《除蝗疏》和《农政全书》中都曾记载道:?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而要根治蝗虫,则?必须郡邑之协心,必须千万人同力。一家一身无戳力自免之理必合群力共除之然后易。?
善待蝗虫的天敌,适度增加它们的数量。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蝗虫的天敌。比如鸟类、蛙类和家禽等,它们都将蝗虫视若美食。若是它们的数量能够适度增加的话,那蝗虫的群体数量便能得到相应的控制。此外,还有人觉得,做好植被养护,增大植被覆盖面积,也能起到较好的消灭蝗虫的作用。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但这两种方法在蝗灾已经爆发的情况下使用的话,收效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飞机进行播撒农药。这个方法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的蝗虫殒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蝗虫的繁殖速度。当然了,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人们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比较多。比如说,使用的农药必须既有效又不会对环境和其他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伤害。再比如,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若是不先将这些问题解决好,那此方法即便能够有效地消灭蝗灾,也照样会产生其他较为严重的后果。
关于蝗灾的事情,我们今天就先给大家介绍这么多。若是大家想到了什么消灭蝗灾的好方法的话,也可以积极发表评论以便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蝗灾能够尽快得到控制,不要再让更多的地区遭受它的摧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再过一个多月,雨季就要到了。即便在这之前那些蝗虫们能逍遥快活上一段时间,等一进入雨季,它们的末日估计也就到来了。只是若能在此之前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还是希望蝗灾被消灭的那一天能够更快点来临
中科院揭秘蝗灾罪魁祸首,是否对治理蝗虫带来极大的作用?
蝗灾会让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赤地千里。
蝗灾是与水旱灾害并列的重大自然灾害,蝗灾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蝗灾的频繁发生可以把原本肥沃的耕地变成不毛之地,人民生活贫困。蝗虫吃掉所有能吃的食物和草根。当然,蝗虫所到之处,不仅危害农作物,还会进入屋内将里面的纸张、木质桌椅、横梁等吃掉,甚至一些农民饲养的家畜也会被成群包围,很多家畜也会被这些成群轮流攻击吃掉。蝗虫能到的地方,寸草不生,植被和农作物损失最大。当然,如果蝗灾造成的伤害只是在过境期间,人们是可以避免的,但往往是蝗虫过境的后遗症?饥饿,往往是最绝望的。在古代,农民本身是靠天吃饭的,蝗虫吃光了农民的粮食和庄稼,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难民潮和暴乱。
蝗灾爆发后,怎样治理?如果仅靠喷洒药物消灭蝗灾,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除了农药,抗击蝗灾有三招:一是珍珠?斗鸡?,这种鸡并不非凡,珍珠鸡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训练斗鸡的方法是把它饿着,然后把食物挂在高处让它跳来跳去啄来啄去,这样可以锻炼肌肉,增强抓蝗虫的能力。一只斗鸡每天可以杀死上百只蝗虫,成群饲养然后派队战斗,几天之内就可以清除农田里的蝗虫。
鸭子是蝗虫的天敌相比斗鸡,鸭的体型稍大,食量也大。在与蝗虫的斗争中,鸭和鸡是相辅相成的,鸭子有自己的绝活。在高草的战场上,它们可以灵活地伸长脖子完成战斗动作。再次,改造土地,从源头上遏制蝗灾,把土地改造成不适合蝗虫生存繁衍的状态。方法是保护植被,50%以下的植被覆盖率是蝗虫繁殖的条件。如果没有光秃秃的土地,它就无法繁殖。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确实有非常大的作用,现在我们发现了蝗虫的信息素以后,就可以不用农药灭杀蝗虫了。以前用农药灭杀的时候,因为农药的毒副作用特别大,所以对人体危害超级大,那个时候杀蝗虫也是在对人体造成伤害。
现在用这种信息素可以直接将方圆几十公里之内的蝗虫诱导过来,再进行集中灭杀。可以使用灭像蚊灯一类的东西或者是在外面罩一个电网,就可以大批量的捕杀蝗虫。
并且可以将蝗虫进行工业化生产做成肥料给来喂养各种动物,这样既起到了灭虫的作用,又起到了生产经营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尤其是对于需要大规模种植蝗虫喜欢吃的植物的地方,比如小麦稻谷等。这些地方遭遇蝗虫的时候,可以大大的节约农药成本。只要在一亩的土地上放这么一个带有信息素的诱捕装置,这一片区域的粮食作物都能够安然无恙了。
如果是遇到某些能吃的蝗虫品种,使用这种诱捕装置,可以轻轻松松大批量的收获蝗虫,这些蝗虫还是天然无公害的,走向餐桌也更加的安全。所以这种信息素被研究出来之后,对人类的帮助是非常之大的。不单单是在农业方面,可能在餐饮方面也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
如果对蝗虫进行进一步的科研,以后就可以不用再去田野进行人工捕捉的困难操作了。直接用这种信息素去诱导,就可以了解到这片区域的蝗虫数量以及种类。
总而言之,这种信息素被研究出来之后,对人类的帮助是非常之巨大的。我们如果能够将其批量化的生产,并且用于农业方面。那就可以大批量的降低农药使用成本,提高农作物的安全等级,对农民朋友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