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设三个农业项目
乡村发展多年,启动的惠民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了,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咱们国家在“三通”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也按照指定的目标推进工作。现如今,农村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咱们国家在农业改革这方面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了一系列农业生产设施。
今年,新的目标已经下发,在建设农业强国这方面,咱们国家也将全面启动新一轮的农业设施建设工程,并且也会加大力度对耕地实施保护。在今年发布的举措中也可以确定今年要组织开展的政策和要启动的惠民工程,其中有三个农业项目是2023年的加强建设的。
1、设施农业现代提升项目
在农村地区,这几年,随着农业的改革发展,咱们国家也开始在农业设施这方面发力,在一些果蔬种植大省,这几年也建设了不少大棚设施,国家在这方面也给予了资金支持,并且也在原来的设施上增加了许多农业设施,方便村民种植,同时也可以促进农业信息化、智慧化发展。
现如今,咱们国家已经要研究制定了设施农业发展指导意见,并且也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启动新一轮的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项目,全面推进大棚设施提档升级项目。另外,据了解,在此次设施提升行动中,会重点提升农村之前修建的老旧大棚,并且也会在周边增加输配电,基础信息网络设施等等配套设施。
2、水利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都知道,耕地是生产粮食的基本资源,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虽然说现在的农业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这几年也增加了不少新型设施,但大家也发现了,一些地方依旧存在灌溉用水短缺的问题。
灌区和田间的水利设施的确有必要全面升级,如果按照国家的部署,今年,在农业这方面还是会增加一些水利设施的,据了解,今年除了启动重大水利工程之外,还要建设一些田间沟渠,这些沟渠也会和灌区的骨干工程连接在一起,方便村民灌溉。同时也有利于各地区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等项目。
3、农田高效生产设施项目
这几年,大家也看到了,咱们国家在农业这方面已经建设了许多高标准农田,这些农田基本都配置了路、水、电、林等配套设施,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农业增效、方便各地区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让大家可以效益、利益最大化。
而今年部署的农业设施建设项目中,咱们国家也说了,会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村启动新一轮的农田改造和新建工程,这次会以高质量,高效生产为主,将一些分散的农田改造成为集中连片的优质良田。另外,还会将一些永久基本农田全部改造成为整区域连片的高标准农田,这两个农田改造项目也是今年要加强建设的。
目前,要解决农业发展,除了科学合理开发水源外,在灌溉过程中减少水损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事关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是以渠道防渗配套为主的输水、配水过程节水,同时进行微灌、喷灌小区示范。本示范项目根据取水方式和灌区规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
大型提、引水工程和大田灌溉,应用渠道防渗、渠系附属建筑物配套技术,具有输水量大,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建设成本低等优点。示范工程采用衬砌、抹光渠道,在岩溶发育土层渗透性强的岩溶区,采用渠道防渗技术:采用混凝土护面、浆砌石衬砌、塑料薄膜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渗处理,与土渠相比,渠道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60%~90%,并加快了输水速度,水利用率可提高30%~40%。
在小型提水灌区,或采用固定喷、滴灌等灌溉方式时,应用管道输水技术:用塑料或混凝土等管道输水代替土渠输水,可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输配水的利用率可达到95%。另外还能有效提高输水速度,减少渠道占地。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已经普及,但在岩溶区尚处于试点阶段。本项目示范主要应用于果园灌溉和岩溶山地灌溉。
在蔬菜示范基地、甘蔗灌区和苗圃采用了喷灌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喷灌技术应用具有节水、省劳、节地、增产、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一种机械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节水30%~50%,增产10%~30%,示范实施中,蔬菜灌溉可采用移动喷灌和固定微喷技术;水果种植区优先选择小管出流或微灌技术;苗圃采用固定微喷技术;大面积甘蔗区采用大型的移动喷灌技术。
在目前条件下,地面灌溉仍将是农田主要灌溉方式。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对于需水量较大的作物品种或新建大规模的蔬菜基地,推广沟、畦灌水技术,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并加强管理,其田间水利用率可以达到70%以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