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早春甘蓝的种植技术

 甘蓝我国各地已普遍栽培,已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之一,主要以秋冬和春季甘蓝栽培为主。早春甘蓝如何种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早春甘蓝的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早春甘蓝的种植技术

早春甘蓝的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选用冬性强、耐抽薹的早中熟品种。根据华北地区消费习惯,圆球形、绿叶层多、中心 柱短的优质品种更受市场欢迎。因此,推荐?豫艺富贵?、?绿秀2号?等优质甘蓝品种。

 2.栽培模式及设施 春甘蓝栽培依据上市时间早晚,可分为温室栽培、大棚栽培、中小拱棚、露地地 膜覆盖栽培等模式。不同设施的保温性能不同,定植时间不同,上市时间也有差别。

 3.确定适宜播期 春甘蓝不宜过早播种育苗,因为秧苗长得过大,容易春化造成先期抽薹。春早熟甘 蓝在温室育苗的适宜苗龄约40天左右,冷床育苗的苗龄约60天左右,定植时要求栽培田地下10cm地温稳 定在5℃以上,最低气温稳定在12℃以上。根据上述要求,以及期望的上市时间,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保 护设施的性能,在确定定植期的基础上,向前推苗龄时间,即为适宜的播种期。

 4.培育壮苗 采用干籽直播,育苗畦要耙平并浇足底水,撒籽要匀。播后覆盖过筛细土保墒,出苗前 苗床温度尽量保持在20-25℃,夜间15℃左右,促进迅速出苗。一般5天左右出齐苗后,要注意及时逐渐 放风,使温度逐渐保持在白天18-20℃,夜间10-15℃。夜温过高易造成幼苗徒长,若遇上长期低温很容 易春化。如果苗子过密,需及时间苗,当幼苗长到2-3片左右真叶时,要分苗至营养钵,苗床温室一般控 制在8-20℃。也可采用50孔、或72孔穴盘一次育成,不用分苗。定植前7-10天苗床逐渐放大风,降温练 苗,以提高幼苗对定植环境的适应能力。

 5.适时定植 选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施好底肥,耕翻耙细。保温性能好的温室、大棚 拱棚方 式可在2月上中旬定植;小拱棚 地膜可在2月下旬定植,地膜覆盖在3月上中旬定植。

 建议起垄定植,按行距45-50cm做成宽30cm、高15cm的龟背垄。定植前15天垄面覆盖无色地膜提升地温。选晴好天气,在垄上按株距打孔、浇穴水定植。参考定植密度:传奇二号小球型极早熟品种4500- 5000株,中早熟品种每亩3500-4000株,中熟品种每亩3000株左右。

 6.田间管理 保护地栽培的定植缓苗后,利用设施的升温性能,及时随水冲施速效氮肥,促棵早发。开始包心时要供应改冲复合肥,每亩20-25kg,促使叶球膨大,收获前7-10天控制浇水,以防后期裂球。 随着气温的升高,要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等虫害。

 7.及时收获 春季甘蓝后期生长速度较快,采收不及时易发生裂球。在结球紧实,充分表现品种特征 时就应及时采收。

早春甘蓝的种植要点

 一、整地施肥。甘蓝是一种高产型蔬菜品种,早春冷棚保种植一般亩产4000-5000公斤,要实现优质高产,需要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为改善品质,提高抗逆性,可结合施用优质钙肥,可以起到预防干烧心的效果。将肥料均匀撒施在田间,造墒,翻耕,打碎坷垃,整平畦面。

 二、适时定植。甘蓝是一种喜冷凉,耐低温农作物,采用冷棚种植,一般在3月底前栽植完毕。栽植过迟,保护地提早上市的优势不能显现,经济效益不高,就失去了提早栽培的意义。一般早中熟类品种亩密度在2500-2800棵,密度过大,单株重量下降,密度过小,总体产量也会下降。选择连续有3-5天晴朗高温天气定植,定植后单株浇定植水,水量不宜过大。

 三、田间管理。甘蓝刚定植缓苗时需要较高的温度,冷棚白天温度掌握在25-28℃的温度,夜间不低于10℃,以利于促进根系快速生长。一般3-5天后即可缓苗。之后进入蹲苗期,适当降低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控制水量,蹲苗10天左右。进入莲座期,根据土壤墒情和苗子长势浇小水追施尿素15公斤,促进叶片快速生长。当进入结球期时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对水分需求量较大,要追施磷钾肥20公斤,田间以见干见湿为好,不宜浇大水。结球期温度不宜过高,根据外界气温的升高逐渐加大放风量,白天最高不超过28℃。

 四、防治病害。冷棚甘蓝生产因生长环境湿度大,常会发生霜霉病和黑腐病,甘蓝霜霉病的病症是叶片的正面有**的多角形不规则病斑,严重的有穿孔,背面有一层灰色的霉层。一般在结球中期高湿环境下高发,可选用银法利在发病初期防治,连续用药两次。黑腐病以根基部叶片腐烂,有恶臭味,有黑色版块,可选用万佳喷施两次即可。

 五、适时收获。早春冷棚甘蓝的采收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当甘蓝叶球顶部变平,叶球紧实即可收获。早熟类品种一般单球净菜重量在1-1.5公斤。采收时在叶球下部保留两到三片老叶,以保护叶球,防治在运输中遭遇机械挤压,提高叶球商品性,实现优质增效。

以往大白菜多在秋季栽培,春季种植的较少,但随着蔬菜品种周年供应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白菜周年供应愈来愈迫切。另外春播大白菜具有省工、低成本、占地时间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受到了农民朋友的青睐。现将大白菜的春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春季早期受低温影响易于花芽分化,后期又受高温和长日照影响,难以形成叶球。所以春播大白菜必须选择前期耐低温、后期有一定的耐热性、生长期短的早熟专用品种。如外叶与球叶生长速度并进,结球期短,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即可包心的品种,如北京小杂56、北京小白口、北京小杂65。

二、选择适宜播种期

春播大白菜播种期过早温度低容易通过春化,出现未熟抽薹,并有幼苗受冻的危险。晚播种,虽然不易抽薹,但夏季温度高,超过日均温25℃以上,就难以形成叶球,而且后期虫害严重,伴随着雨季来临后软腐病害严重,有全田毁灭的危险。所以春播白菜适宜播种期的把握,一般要求苗期的日平均气温在13℃以上时,可以避免春化和早期抽薹现象的发生;结球期应处在25℃到来以前,使叶球生长的速度超过花茎生长的速度,以保证获得优质的叶球。

三、保温育苗

为了避免苗期遇到低温,发生早期抽薹现象,保证苗期有较高的温度,结球期有适于叶球生长和充实的条件,可采用阳畦、拱棚或日光温室等保护地进行育苗,可将生长期提早1个月左右,这样既可免受前期低温的影响,又可躲开后期的高温,这是春播白菜获得成功的重要措施。

在利用保护地育苗时,苗床内温度白天控制到20℃~25℃,夜间最低时不低于13℃。当外界日平均气温达到5℃时,并具有塑料薄膜、草苫等保温设备,可以进行播种。春播大白菜的苗龄30天左右。播种时采用直径7~10厘米的育苗钵,培育4~5片叶的壮苗,避免移栽伤根。若在苗床直接播种,则应切方再播,而且不要过密,以免造成幼苗徒长。

四、定植

春播大白菜的土地应在冬前翻耕晒土,早春化冻后施入腐熟厩肥3000~4500公斤做基肥,再浅翻耕一次,使粪土掺和均匀。然后整地做畦。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13℃时,夜间最低温度仍会低于10℃,白菜还会通过春化。若采用地膜覆盖,可使地温提高2℃~5℃,能有效地降低抽薹率。同时,覆盖地膜可起到保水作用,减少因浇水造成的降温;后期还可减少田间杂草的危害,春播大白菜定植时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一般宽1.2米的畦种2行,株距40厘米左右。

五、田间管理

春播大白菜浇水的原则是前期少浇,后期多浇。在前期地温较低,少浇水可以避免降低地温,有利于大白菜根系生长;后期多浇水,能够充分供给大白菜包心时对水分的需要,但每次浇水时要注意浇水质量,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发生腐烂。定植时还可用开沟灌溉方法,避免水量过多。二三日后,可再浇缓苗水一次,随即中耕保墒,促进根系生长。春播大白菜栽培不进行蹲苗,莲座期发育较快,同时春季气候干燥降雨少,土壤蒸发量大,所以不宜过多地控制水分。但浇水量亦不可过多,以免降低地温。在开始包心时缺水最为不利,一般隔4~5天浇水一次,并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灌溉。为了避免软腐病的蔓延,特别要控制浇水量,切忌大水漫灌。春播大白菜生长期短,在叶球生长的前、中、后期要加强水肥管理,促使球叶尽快发育,争取营养生长速度超过生殖生长的速度,在高温雨季到来前能顺利形成叶球。除施用基肥外,还应注意早施追肥,定植缓苗后追肥一次,包心前期可追施人粪尿一次,每亩700~800公斤。以后追施2~3次化肥,每次每亩施用硫酸铵10~15公斤。高温时期勿施人粪尿,以免加剧病害的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