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怎么种植(黄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黄瓜是我国常见的蔬菜,其营养成分丰富,食用价值高,且食用方法多样,广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发现传统的栽培管理技术已满足不了高产量的要求,黄瓜生产需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产量。不少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果,即当前提倡的黄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现阶段,黄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已在国内各大农业示范区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但整体来看普及度不高,还需继续深入推广。
追肥
黄瓜属于喜肥农作物,但纵观其整个生长过程,黄瓜在幼苗期肥料吸收能力较弱,而当其进入中期、后期生长阶段,吸收肥料能力会大幅提升,需肥量较大,若满足不了营养供给,很可能会导致黄瓜减产。因此,田间管理中应做好追肥工作,要遵从“先稀后浓”的原则进行追肥。
1)在黄瓜幼苗的3叶、6叶期分别喷洒1次175mg·kg-1乙烯利,提高黄瓜雌花数量,而后可在黄瓜移栽后的第4d,即出现卷须前进行追肥,选择8%~10%的尿水,采用淋施方式追肥,间隔为3d,每亩用量约为1200kg。当黄瓜出现卷须后将尿水浓度提升10%,直至黄瓜开花,而后继续提升尿水浓度10%,此时需每4d施1次,每亩用量需达到1500kg。2)黄瓜采摘后的追肥方式有所不同,黄瓜在结果期需要大量的氮、钾,因此第1次采摘后需重新追肥1次,此时所使用的肥料为硫酸钾复合肥,每亩施肥20kg即可;而当进入盛收期,则需在畦中间开沟,施硫酸钾复合肥15kg,施肥完成后立即覆土。
可结合药物进行根外追肥,药物主要使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硼等,若条件有限也可选择浓度1%以下的尿素溶液,保障黄瓜采摘后生长态势依然旺盛,提高黄瓜产量。3)追肥次数与肥料用量,具体需根据黄瓜的生长态势确认,基本原则是长势旺盛则适当减少追肥次数与数量,反之增多。
水分管理
黄瓜对于水分的要求同样很高,如果自然环境中的水分充足,可不浇水,如春季黄瓜可如此培育,盲目浇水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但若水分不足,就需浇水,注意适度控制水量,一般与蒸腾作用下水分损失速率相当即可,或略高于水分损失速率,但不可低于水分损失速率。当黄瓜长势变得旺盛或进入开花结果期时,由于黄瓜此时存在较大的茎叶生长需求,水分需求较大,因此建议在自然界水分不够时,白天保持半沟水,晚间再排水,傍晚则在畦面淋水,可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利于增加黄瓜雌花数量。
后期管理
黄瓜生长进入后期时黄瓜长势旺盛,由于环境因素会影响土壤养分、水分流失速度,因此需关注肥水管理。若实际环境较干旱,可每隔2d浇1次水,每亩追肥20kg。需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后期管理的方式可能需要改变,如气温较高但频繁降水,由于降水后田间都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温度大幅提升,因此需做好排水防涝工作,且每次降水后都需浇灌井水进行降温。此外,为了尽可能延长黄瓜盛果期,建议每5d进行1次磷酸二氢钾、多元复合有机肥喷施作业,喷施时需使用500倍液,针对叶片进行3次喷洒即可,可有效提高黄瓜产量。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黄瓜等蔬果外贸量巨大,支撑着国家经济发展,而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黄瓜产量需要大幅提升,不仅要满足国家内需,也要满足国家出口贸易外需。从这一角度出发,黄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能够实现此目的,使蔬菜整体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的推动力。
黄瓜种植管理技术,是农民朋友并不陌生的种植技术,农民朋友在作物生长期间补充营养元素,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黄瓜种植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黄瓜种植管理技术
品种选择,早春栽培的品种应选择早熟、耐寒性强、果实发育快的品种,适宜品种有津优10号、博杰10号、德瑞特721、中农大21号、中农大22号、中农16号等。秋延后茬的品种应选择抗病性强、结瓜集中的品种,适宜品种有农大23号、德瑞特166、中农12号、津优1号、津优5号等。
黄瓜种植技术值育苗定植,早春茬育苗苗龄宜大,定植前充分低温锻炼,用营养杯或纸袋育苗。秋延后茬可采用直播的方法。提早扣棚,定植前20-30天扣盖棚膜,旧棚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磷酸三钠或次氯酸钠喷立柱和棚膜,也可用百菌清等烟剂进行熏蒸。化冻后及时翻耕土地并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在确保幼苗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棚内10厘米地温大于12℃,最低夜温不低于5℃。适度密植,每亩4000株左右,要适度浅栽。
定植后的管理,早春栽培的黄瓜前期主要是保温防寒,一般缓苗期前不放风加强夜间防寒,缓苗大约需要7天左右,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夜温促进缓苗。缓苗后到根瓜坐瓜阶段大约20天,要适当控制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6℃,防治徒长。盛果期要适当控温白天25-30℃,夜间16-18℃。早春栽培地温较低,定植水要适当的小,缓苗后浇缓苗水,浇水后进行中耕,并进行蹲苗。采收根瓜后进行浇水,以后每隔5天浇水一次,浇水最好在晴天早上进行,夏季暴雨忽晴后要浇一次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定植至根瓜采收可追肥1-2次,结瓜盛期7-10天一次。磷酸二铵和硝酸铵交替使用,也可用冲施肥随浇水冲施。
采收,春黄瓜一般在定植后25-30天左右开始采瓜,采收期40-60天左右。一般亩产量3500-4500公斤。采瓜要适时,当瓜条顶端由尖变圆时采收。此时瓜条已充分长大,又不老,是采收适期。采收过早,产量低,虽嫩,但汁液少,风味差;采收过晚,皮厚硬,质量差,不好销售,且坠秧,妨碍其它瓜的生长。采收时,既要看瓜的生长情况,又要看整个植株生长和坐瓜情况。采根瓜时,因瓜秧还小,根系还在生长,根瓜着生节位低,若不及时采摘,会影响植株生长,所以要适当早采,不仅可提早上市,还能防止坠秧和化瓜。
黄瓜的生长习性温度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光照
华南型品种对短日照较为敏感,而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多数品种在 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水分
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
土壤
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 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