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葡萄开花后掉果的原因

1、品种特性。如巨峰品种在遗传上有胚珠发育不完全的特性,胚珠异常率高达百分之48,且其花丝向背面反卷,不利于授粉。有的品种是雌花结构有缺陷,有的是雄蕊退化,雌能花品种授粉树配置不合理,都会造成落花落果。

葡萄开花后掉果的原因

2、树体贮存营养不足。葡萄的生长前期树体贮存营养不足,使得不完全花期增多,胚株发育不良,花粉发芽率低,造成落果。在葡萄花期缺少微量元素尤其是钾、磷、硼等元素时,花的受精能力会下降,导致落花落果。

3、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不当。施肥方案不合理,花前氮肥用量过多,花期过量灌水,整形修剪、新梢引缚、摘心、整穗等技术措施实施不当,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争夺养分,导致落花落果。

4、气象因素。花期气温。葡萄花期最适温度为20到25摄氏度,若开花前气温低于10摄氏度,影响花芽的正常分化。花期气温低于14摄氏度,花器发育不良而脱落。花期气温超过35摄氏度,易造成花器萎蔫坏死导致落果。

(1)重视秋季施肥,尤其要施足基肥,巧用氮肥

葡萄冬季追肥是保障树体营养贮存,保持树体健壮,保证春季开花、坐果,减少生理落果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根据葡萄的需肥规律,不同产量的需肥数量,在9~10月施足基肥。秋施基肥要结合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发酵腐熟的农家肥或优质商品有机肥为主。如果需要配加少量的氮素肥料,要结合秋施基肥施入。葡萄开花的时间分别比大樱桃、杏、桃、苹果、梨等果树晚20~50天不等,而且,葡萄正值枝条旺长的时期才开花坐果。所以,葡萄如果秋施基肥不足,在春季必须进行追肥,并配加少量氮肥,对提高坐果率、减少生理落果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葡萄开花后即6~8月为高温多雨季节,追肥应以高钾低氮肥料为主,要控制尿素或高氮肥料施用,防止枝条徒长,造成生理落果,影响果实膨大和花芽形成。

(2)叶面喷肥,补充营养

葡萄发芽前用普利登鱼蛋白500倍液加2%尿素;发芽后、谢花后结合喷中性农药,多次加喷普利登鱼蛋白500~600倍液和0.3%~0.5%尿素。缺硼、缺钙的葡萄园,配加硼砂0.3%、硝酸钙0.3%,能够补充树体贮存营养,促进提高坐果率,减少葡萄生理落果现象。

(3)科学浇水,防止因水造成生理落果

葡萄为防旱浇水,应在发芽前、开花前浇足水。进入开花期和谢花后的营养转换期的30~40天内,应注意控水。如果花前未浇水而旱情严重,只能浇小水,不能大水漫灌。如果花期或谢花后30~40天内,浇大水或遇到大雨,即会造成枝条徒长而争夺养分,出现严重的生理落果现象,这也是造成葡萄落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4)减少消耗,尽量节省树体贮存养分

平时管理葡萄应随时掐除葡萄须。待抽生果穗以后,果穗前留7~8片大叶,及时摘心、除副穗、掐穗尖(1/3~1/4)。结果新枝果穗前留7~8片大叶,摘心后顶端只留两个副梢,其下部副梢及时抹除。进入开花期可通过人工或放蜂授粉提高坐果,谢花后7~10天及时进行疏果定果。通过上述疏花、葡萄摘心、抹副梢、除副穗、掐穗尖及早疏果等措施,减少贮存养分的消耗,能减轻葡萄生理落果现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