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黄花菜栽培技术|黄花菜什么时候种植

黄花菜也叫金针菜,为多种生宿根草本植物。以花蕾为食用部位。花蕾中富含多种营养成份,深受人们喜爱。黄花菜多以花蕾干制品食用,鲜黄花采也可用热水焯后炒食,但因含有生物碱,所以鲜食不宜食用过多。黄花菜的干制品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之一,是北方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蔬菜。黄花菜特别适宜山区、半山区或地角、荒地边种植,也可作为果树的间作物。因其根系很深,所以有一定的固土保水作用,可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黄花菜栽培技术|黄花菜什么时候种植

1 生物学特征

1.1 黄花菜对温度的适应性广,地上部不耐寒,下霜后枯萎。地下部的短缩茎和根耐寒性很强,能耐-30℃低温。因此在我市各地都可安全越冬。抽苔开花期需较高的温度,一般20-25℃,昼夜温差大,则生长旺盛,花苔粗壮,发生的花蕾多。

1.2 黄花菜的根系发达,根深可达1.3-1.7米以上,肉质根内又有较多的水份,所以耐旱力强,可在山坡岗地上种植。但抽苔后,需土壤湿润,盛花期需水量最多,所以有条件的地方在开花期应灌水,以提高花蕾产量。田间长期积水,会影响根系生长,并容易发生病害,因此,低洼、易涝地块要注意雨季排水。

1.3 黄花菜对光照强度适应性广,在半阴的地方能正常生长,所以可与高棵作物间作。种在果树行间还能充分利用土地。但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更旺,尤其进入花期,阳光充足,则花蕾多、肥大;在开花期连续阴雨则会造成大量落蕾。

1.4 黄花菜对土壤适应性广,并耐瘠薄,甚至轻碱土也能生长。但在土质疏松,肥力高的土壤中种值,生长旺盛,产量高。

2 栽培技术

2.1 繁殖

黄花菜繁殖方法有两种,即分株法和种子播种法,但生产上多采用分株法繁殖。具体方法为:在春季花苔抽出前或花蕾产生后分株。选取生长旺盛、花蕾多、品质好、无病虫害的株从,把一部分株带根从短缩茎上割下来,剪掉衰老的根和块状肉质根,并把根适当剪短即可栽植。在挖掘时尽量少伤留下的株丛。一般分株割下来的部分占整个株丛的一侧,过几年后可在株丛的另一侧割分株。也可利用己经衰老的植株,全部掘出进行分株繁殖,但生长势不强,产量偏低。

2.2 定植

黄花菜对栽培地的土壤要求虽不严,但一经栽植就要生长10年以上,所以应重视栽植地的选择,一般应选择地下水位低的平地或排灌条件好的坡地。定植前深翻土地30cm以上。在山坡种植,为了起到保持水土作用,应修筑梯田。整地应整平耙细,起大垄,宽70cm,挖25cm深的定植坑,坑直径30cm,坑内施有机肥,与土拌匀。6月上旬把种株栽上,每个坑栽2―3株,浇透底水,水渗后盖土,使根部埋入土中10―15cm。亩栽培黄花菜3500―4000株。

2.3 田间管理

定植缓苗后,经常中耕除草,防止草荒铲趟结合。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出苗前应中耕1次,深约12―13cm,并施一次速效肥料,可使苗粗壮整齐。在抽苔前,行间进行1次浅中耕,深6―7cm,并用速效肥进行第二次追肥,使花苔粗壮,分枝多,早现蕾。在采收旺盛期进行第三次追肥,仍用速效性肥料,尤其在土层瘠薄的地块,这次追肥对增产有明显的效果。每次追肥以速效氮为主,但需配合磷、钾肥。不能偏施氮肥,否则叶丛过嫩,会引起病害的发生。

每年7―8月正值黄花菜盛蕾期,对水分反应非常繁感,此时若土壤水份不足易导致花蕾短瘦,落蕾率高。因此,此时应保证水分供应。干旱期每7天灌水一次,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在伏旱前,锄松表土减少水分蒸发,增强保水力。此外在黄花菜现蕾以后喷施激素和叶面肥,对保蕾壮蕾也十分有利。

黄花菜种植后第八年至第十五年产量最高而稳定,十八年后产量下降,需更新复壮。采收应及时,必须在开花前4小时采收才能获得高产。

2.4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2.4.1 病害防治

黄花菜在生长过程中易发生锈病、叶枯病和根腐病。这些病害多在温暖、阴雨、田间湿度大时发生。因此,不可种植过密,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则易发病;排水不良、土壤板结、偏施氮肥、叶太嫩等均易感染病害。

锈病:发病初期,先在叶上发现小斑点,以后扩展到全株,花苔上布满铁锈色粉末,用15%粉锈宁1500倍液防除。

叶枯病: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中部边缘发生水浸状小点,逐渐向上、向下蔓延,形成褐色条斑,最后变成灰白色,严重时全叶枯死。可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也可用百菌清、杀毒矾、扑海因等加以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但在采花期不可喷药。

根腐病:发病时在植株茎部出现菌丝体和菌核,根和短缩茎腐烂,造成植株枯死。可在发病初期喷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合液喷施防治。

2.4.2 虫害防治:黄花菜主要虫害是红蜘蛛和蚜虫。红蜘蛛可用虫螨克防治,蚜虫可用氧化乐果、大功臣、康福多加以防治。

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项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到淡季的蔬菜。下面介绍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需要怎么做:

1.土地平整与平衡施肥 温室蔬菜种植在土壤质量和肥料管理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选择种植蔬菜的土地要平整、精细无石块,平整过后在地面上进行种植整修、施肥、除草等。由于温室与室外的温差,需要适量施肥,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退化。适当增加磷肥钾肥的施用,减少氮肥的使用。

2.择合理的棚体结构 一般来说,棚架的跨度选择在8~12m,棚架的长度选择在60~120m,三面墙,三排柱,柱上最好使用竹子或钢材。在棚架表面使用无滴涂层,以提高棚架内的温度。

3.品种选择 最佳选择可以是耐低温、低光照要求、抗性强、耐高湿、高产、种植时间短的品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种植高产优质的大棚蔬菜。如种植黄瓜、番茄、青椒等。

4.合理使用“棚内温室气体”,控制温度和湿度 温室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温室封闭,容易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损害蔬菜的生长速度。因此,应正确控制和合理利用温室气体。早晨温室蔬菜都缺乏二氧化碳,应适当补充二氧化碳气体肥料,促进蔬菜生长。中午温度较高时,应适当打开风口通风,避免有害气体伤害蔬菜。温室蔬菜以喜温蔬菜为主,最佳温度为25℃~33℃,最高存活温度不能超过44℃,最低存活温度不能低于0°。当温度超过33℃时给予降温处理,可采用定期开棚通风、换气、喷淋等;当温度低于0℃时进行加热处理,如热风加热等。控制棚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影响蔬菜生长。因此,需要频繁通风以改善温室内的湿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