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树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中应该怎样科学使用农药?
(1)首先要对症用药、准确选择用药 选择哪些药品,要针对作物发生的病虫害种类,选用对其防治效果优良的农药品种,同时还要注意所选农药对作物安全无药害,或基本无药害;对人畜禽毒性小或基本无毒;对生态环境无污染或基本无污染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例如防治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可选用2%天达阿维菌素、3%天达啶虫脒、2.5%高效氯氟氰菊酯、48%毒死蜱、蚜虱速克、虫螨克、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防治螨类、飞虱、木虱、介壳虫等害虫可选用2%天达阿维菌素、3%天达啶虫脒、蚜虱速克、尼索朗、阿维柴油乳剂、石硫合剂等药剂防治。
防治鳞翅目害虫,应选用25%天达灭幼脲3号、20%天达虫酰肼、2.5%高效氯氟氰菊酯、2%天达阿维菌素、48%毒死蜱等药剂防治。
防治疫病、霜霉病等病害,可选用天达裕丰、克露、普力克、阿米西达、恶霉灵、杀毒矾、百菌清、大生、乙磷铝、瑞毒霉、克霜氰等药剂防治。
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白绢病等,可选用恶霉灵、腐霉利(速克灵)、扑海因、阿米西达、爱苗乳油、万霉灵等药剂防治。
防治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可用天达裕丰、粉锈宁、石硫合剂、40%福星、10%世高、30%阿米西达、30%爱苗乳油、粉必清等药剂防治。
防治枯萎病、根腐病、黄萎病、猝倒病、立枯病等土传真菌性病害以及炭疽、褐斑、灰斑等病害,应选用恶霉灵、甲基托布津、杀确爽、敌克松、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防治细菌性角斑、穿孔、缘枯、叶枯、青枯、溃疡、疮痂、髓部坏死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天达诺杀、百痢停、春雷霉素、氟派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多宁、多抗霉素、消菌灵、DT杀菌剂、克杀得、络氨铜等药剂防治。
防治病毒性病害,应选用天达裕丰、消菌灵、病毒特、盛之丰、菌毒清、植病灵等药剂防治。
防治枣树枣疯病应选用土霉素、四环素、百痢停、天达裕丰、病毒特等药剂防治。
(2)用药要适时、及时 要在病虫害预防期与初发生达标期使用,真正做到防重于治,以免给病虫有可乘之机,造成危害。
(3)喷药要细致、周密、不漏喷、不重复喷 以免防治不彻底,引起病虫害再度发展或造成药害。
(4)要交替使用农药 切勿一种或几种农药混配连续使用,以免使病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5)阴雨天气要用粉尘剂喷粉防治 不可使用水剂喷洒,以防湿度提高,为病害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6)使用浓度要合理 既要保障作物的安全,不发生药害,又能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严禁不经试验,随意提高使用浓度,既增加了防治成本,又引起了药害现象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7)喷药时应配合“天达2116”共同使用 以利提高农药活性,增强药效,减少农药使用量与使用次数,防止药害发生,提高防治效果。
(8)稀释农药用水须用洁净中性水 药剂要现用现兑制,应选用洁净的中性水稀释药剂,不可用碱性水或刚刚取出的井水稀释农药,如用井水需要事先晒水,提高水温,增加其含氧量方可用于稀释药剂。操作时须先用少量水把药剂稀释成母液,再徐徐兑水充分搅拌均匀方能喷洒。
如何正确使用农药防治蔬菜害虫
答:科学使用农药是提高农药防治病虫效果的关键。农药品种很多,剂型、功能、用途不同,有的农药只具备一种功能,如杀虫剂,只能用来防治虫害而不能防治病害。近年来为方便使用和提高防治效果,复配农药品种增多,如有机磷与菊酯类农药复配,扩大了杀虫范围,提高了防治效果,延迟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只有了解农药的性能、特点,才能做到农药使用正确、适时、适量。
为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除了保护天敌,实行生物防治病虫外,必要时采取农药防治病虫仍是目前生产无公害果品可行的应急措施。因此,根据农药的特性和病虫为害特点选择相应的药剂非常重要。如防治红蜘蛛、绿盲蝽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就必须选用有内吸和触杀作用的药剂才能奏效,用有胃毒作用的农药效果不好。相反,防治桃小食心虫、棉铃虫、刺蛾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就要选用有胃毒作用的药剂来除治。再如,有的农药只杀成虫、若虫,不杀卵,因此,当某种害虫成虫和卵同时存在时,就要选择既杀成虫又杀卵的药剂,才能收到良好防治效果。再如有的农药对温度敏感,如双甲脒防治红蜘蛛,在20℃以上效果好,但超过32℃易产生药害,使用双甲脒时应避免早春使用,夏天使用时应在傍晚时喷药。
适时用药是提高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如防治病害要在病菌侵染期用药,后期可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喷药保持其防治效果,如发现症状再防治,只能控制不蔓延,已丧失根治的用药期。如防治棉铃虫,抓其幼虫1~2龄用药效果最好,到5龄再防治不仅增加用药量,提高了防治成本,加重了环境污染,而且增加了防治难度。此外,还要根据药性决定施药时间。如采用灭幼脲3号防治1~2龄棉铃虫,因其药效慢,必须提前3~4天使用。适时用药还含有选择喷药时间的问题,如防治绿肓椿象,最好在傍晚喷药,因为绿盲蝽喜欢傍晚、夜间活动,白天在黑暗处藏匿,傍晚喷药可直接喷到害虫身上,再是夜间蒸发量少,药液保湿时间长,害虫出来活动,粘上药液即可死亡,从而提高了防治效果。
交替使用农药:延缓病虫耐药力的产生是提高病虫防治效果的重要原则。如已禁用的一六〇五防治红蜘蛛,在20世纪60年代用2000倍防治效果很好,到80年代用800倍防治基本无效,多菌灵也不如刚开始使用时的效果好,其原因是多年连续使用造成害虫、病原菌耐药性提高的结果。为减少病虫耐药性的产生,每种农药不能连续使用,要与其他类型农药交替使用,同类型的农药交替使用无效。如多菌灵不能与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因二者属于同类型药物,与波尔多液、代森锰锌交替使用,可以减少其耐药性的产生。
正确地混合使用农药是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又一技术: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既能杀菌又能灭虫,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成本,治虫、防病效果不减。杀成虫效果好与杀卵效果好的农药混合使用,可以起到药效互补的作用。如红蜘蛛发生期一般是成螨、若螨、卵同时存在,单用阿维菌素防治就不如和四螨嗪一起混用的效果好,因为阿维菌素防治成螨和若螨效果好,但不杀卵;而四螨嗪杀卵和若螨的效果好,二者混用药效互补,提高了防治效果。
目前,农药大部分是触杀和有渗透作用,内吸农药较少,只有将农药喷到病斑或虫体上防治效果才好,因此要了解病虫为害部位,如防治山楂红蜘蛛,该虫主要是为害叶背面,因此喷药重点是叶背面。再如防治会飞的害虫,采用挤压式喷药,对一株树要从树冠的最上面依次向下喷药直至地面,连树下的作物一起周密喷洒;对一片果园最好从园边缘同时向园内喷,防止害虫的逃逸,保证防治效果。目前生产上也存在用药的误区,有的农民朋友认为农药混合得越多越好,将5~6种农药混在一起使用,既增加了用药成本,效果又不好。如把辛硫磷与马拉硫磷一起混用其意义不大,因为同属有机磷农药且作用相同,如马拉硫磷与乙酰甲胺磷混用,虽然同是有机磷农药,但一个是胃毒型,一个是内吸型,二者混用能起到药效叠加的作用,扩大了防治范围。还有的果农认为,用药浓度越浓疗效越高,其实不然,农药浓度高引起人、畜中毒,造成植物药害事例屡见不鲜。在该种农药的要求浓度范围内,只要喷药适时均匀周到,完全能达到防治要求。过高的浓度只能加快病虫耐药性的产生和农药更替速度,增加了病虫防治难度。总之,人们在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科学地使用农药,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既要控制病虫为害,又不给环境和果品造成污染,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红枣。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其优点,即化学农药可大规模地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范围广、收效快,已成为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草害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但是,化学防治又有缺点,即长期单纯的使用化学农药,产生了不少副作用。例如害虫、病菌产生了抗药性,结果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在杀伤病菌、害虫同时,也杀伤了害虫的天敌和有益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越来越重;同时还污染了环境、污染了蔬菜,直接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所以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1.尽量选用无公害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如小苏打可防治白粉病;高锰酸钾可防治蔬菜病毒病;噻菌灵(特克多)可防治灰霉病;喷洒氮糖液(叫营养防治)可防治霜霉病;爱福丁乳油可防治根结线虫病和斑潜蝇等;扑虱灵可防治白粉虱;抗蚜威可防治蚜虫;灭幼脲3号、抑太保、噻嗪酮、农梦特、卡死克等农药可防治菜青虫、菜蛾等害虫。
2.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用药蔬菜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用药,如果严重了才用药,效果不好。有的病害,如灰霉病,病菌主要侵染花瓣,其次是柱头、小果。根据病菌侵染规律,防治提前到花期,效果很好。又如防治害虫,一般根据防治指标用药,而对鳞翅目幼虫,喷药要在3龄以前,否则效果差。
3.不要随意提高用药浓度,喷药间隔天数要严格执行一般化学防治病害,隔6-7天喷1次药剂,防治害虫10-15天喷1次;注意喷药质量,各个部位都要喷上,不能遗漏,特别是下部的叶子。要求正反面喷药的,叶子反面也要喷上,绝不能马虎,否则效果不好;使用2,4-D蘸花药蘸花时要特别注意,浓度不能大,也不能重复蘸花,否则果实产生畸形,如果不小心 2,4-D喷在叶上,即使浓度很小,也会出现药害,叶子成鸡爪形。
4.要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因为农药有残留问题,不能今天打药,明天就采收蔬菜上市,所以在蔬菜收获期喷药还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不同的农药要求的安全间隔期不一样。例如奎硫磷农药安全间隔期是14天;代森锌、代森锰锌、多菌灵农药间隔期是15天;乐果、敌百虫、甲霜灵(瑞毒霉)、粉锈宁、百菌清、克螨特等农药间隔期为7天;辛硫磷、敌敌畏、速灭杀丁、托布津等农药间隔期5天;乙磷铝农药间隔期为3天。
5、保护地蔬菜多选用烟剂或粉尘剂农药因为保护地湿度大,而用烟剂、粉尘剂农药防治病虫害时不加水,不会增加湿度,效果好;阴天、雨天可照常防治,效果不受影响。而喷药液则不同,必须选晴天,否则效果不好。而且使用烟剂或粉尘剂农药省工、残留一般不超标,在保护地蔬菜上应用优点不少。
6.看天、看苗用药喷药液一般要选晴天、无风(或风很小很小)的天气。气温高时,浓度要适当降低,以免发生药害(特别是保护地蔬菜)。有的农药(如有些有机磷)气温高时使用药效提高。苗小时,喷药液量应减少,而且浓度不宜高,因幼苗嫩易产生药害。有的菜对某种药敏感,如50%滴涕农药,在黄瓜上使用,300倍液有药害,500倍液没有药害,但500倍液在白菜上使用就产生药害。因此,白菜上使用浓度就要降低,要求800倍以上。
7.不能盲目混合农药使用 农民为了节省劳力,和考虑防治多种病害,或又防病又防虫,常常把几种农药混在一起喷洒,结果有的产生药害,有的失效(酸碱中和),有的毒性提高,造成人员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应科学用药。
8.要注意喷药安全喷药时,应戴口罩、塑料手套、风镜,严禁用手拌药。喷雾器出现毛病时,不能直接用嘴咬,用口吸。喷完药后,手要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干净。若出现头晕、恶心,应停止喷药,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如果中毒了,应到医院对症治疗。农药要保管好,使用完的瓶子应深埋,不宜用于装盛其他物品。
9.要遵守法规对高毒农药,如三九一一、苏化203、一六○五、甲基一六○五、一○五九、杀螟威、久效灵、磷胺、甲胺磷、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呋喃丹、氟乙酰胺、砒霜、杀虫脒、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溴氯丙烷等。和高残留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农药,国家已明文规定,不准在蔬菜上使用。但有的农民仍偷偷使用一六○五防治韭菜蛆、使用甲胺磷防治菜蛾、使用呋喃丹防治蚜虫等,结果消费者吃了这些蔬菜后,造成中毒,后果严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