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花生的种植方法

花生种植方法(技术)

花生的种植方法

花生的适应性较强,耐肥耐瘠耐旱,既可在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光照热量较优的冲积平原沙质土壤中生长,也可以在河滩洲地、山区丘陵、开荒地和红壤地种植。

1 花生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5 cm地温≥12 ℃时,种子可发芽。对于早熟品种如“粤油116号”,其全生育期为90~110 d,需≥0 ℃积温2 450 ℃左右;中熟品种如“提粒”,其全生育期120~140 d,需≥0 ℃积温2 900 ℃左右;晚熟品种如“汕油71号”,其全生育期>150 d,需≥0 ℃积温3 250 ℃左右。

2 影响花生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

2.1 低温冷害

3月份遇强冷空气侵袭,最低气温≤-l ℃时,幼苗受冻害死亡;秋季日平均气温<12 ℃,且连续3 d以上时,则授粉不良,果实停止发育,籽粒不饱满,空壳增加。

2.2 伏秋干旱

若连续7 d无雨,则花药开始受旱,影响授粉;连续10 d以上无雨时,则花药干枯,空粒多;如连续干旱无雨20 d以上,则花药干枯凋谢,基本绝收。

2.3 雨季涝渍

 4~6月日降水量>10 mm连续达7 d以上时,花生根系土壤水份过饱和引发霉烂,导致死苗或病害。在收获季节日雨量>10 mm连续达5 d以上时,则会引起土壤中花生籽粒部分膨大发芽变质,不能食用。

2.4 高温低湿

 当日平均气温≥28 ℃、日最高气温≥35 ℃、日最小相对湿度<40%时,会造成叶面蒸腾过大,根部水份供应不足,引起植株萎缩,叶片枯落,甚至死蔸。

3 对策

3.1 选用早熟抗旱的优良品种

花生的开花、结荚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期间雨量的多少,是关系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早熟花生在我县7月中旬前后可完成结荚,中、晚熟花生要推迟到8月~9月上旬。吉水县汛期结束期一般在7月上旬中期,汛期结束后,除少数年份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出现。早熟花生在7月中旬前完成开花、结荚,总的受旱机率小,约18%以下;而中熟、晚熟花生生育后期,总受旱机率在70%以上。因此,我县种植花生在品种上应选用早熟、耐旱的优良品种。

3.2 适时早播

日平均气温≥12 ℃、5 cm地温≥15 ℃、有3~5 d晴暖天气时,有利花生播种。吉水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 ℃初日平均日期是3月28日,80%保证率日期是4月6日。因此,一般年份可在3月下旬后期的晴好天气播种;遇有不利天气时,可延至4月上旬播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力争早播,以增加有效积温,提早开花,绕开伏旱,有利丰产。

3.3 保持水土

本县汛期(4~6月)平均雨量为710 mm左右,占年雨量的48%。由于这段时间降水集中、强度大,易对土壤造成冲刷,不利花生下针和结荚。因此,种植花生应注意保水保土,尤其是丘陵山区的种植地。

3.4 实行轮作

我县花生种植地,每年均要进行轮换,这样有利于花生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也有利于防治病虫害,确保花生稳产高产。

3.5 清棵蹲苗

为促使花生下部结荚最多的第一对侧枝裸露,接受阳光照射,促进有效花芽及早分化,应在花生齐苗时,利用睛好天气清棵。清棵深度以子叶刚露出地面为宜。我县八都等地实践表明,经清棵蹲苗的花生主基呈紫色,且节间短,节数多,结实也多,籽粒饱满。

3.6 推广地膜覆盖

推广花生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地温,增加积温,保持土壤养分,防渍保墒。

3.7 适时灌溉

本县花生开花结荚后期常有干旱出现,以丘陵山地、红壤坡地尤为严重。即使选用早熟品种,仍有20%的年份受干旱影响。因此,应尽力创造灌溉条件,及时浇灌,减轻干旱损失。

3.8 合理密植

白沙等乡镇几年的花生种植密度对比实验证明,合理密植,增加单位面积总株数,扩大总叶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是花生增产的一条重要途径。以每666.7 m2 10 000~12 000穴,每穴2株,666.7m2株数20 000~24 000为宜。

1、选种

应选当年产花生,在种子剥壳时将病粒、瘪粒、破粒剔除,留下粒大、籽粒饱满、色泽新鲜、表皮光滑、形状一致的种子。

2、浸种

花生种子在吸水量达自身重量40%以上时,才能开始萌动。浸种时间不宜过长,在20℃温水中,浸种12~20个小时。浸种完毕后,在清水中淘洗1~2次。

3、催芽

花生种仁在10℃时不能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在3~4天后发芽率可达95%。催芽时用平底浅口塑料网眼容器或塑料苗盘,种子厚度不超过4cm,每天淋水2~3次,每次淋水要淋透、,以免种子过热发生烂种。

4、二次催芽

在第一次催芽2~3天后,将催好芽的种子进行一次挑选,去除未发芽的种子,将已发芽的种子进行二次催芽,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生长虽快,但芽体细弱,易老化;温度过低,则生长慢,时间长易烂芽或子叶开张离瓣,品质差。

苗盘叠放,每5盘为一摞,最上面放一空盘,空盘上盖湿麻袋或黑色薄膜保湿。每天淋水3~4次,务必使苗盘内种子浇透,以便带走呼吸热,保证花生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氧气,同时进行“倒盘”。盘内不能积水,以免烂种。6~7天后即可采收。

花生芽生长期间始终保持黑暗,播种后将苗盘叠起,盖上黑色薄膜遮光,在芽体上压一层木板,给芽体一定压力,可使芽体长得肥壮。

5、采收

发芽时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同时胚轴也向上伸长、变粗。食用标准为:根长为0.1~1.5cm,乳白色,无须根。下胚轴象牙白色,长1.5cm左右,粗0.4~0.5cm。种皮未脱落,剥去种皮,可见乳白色略带浅棕色花斑纹的肥厚子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每1kg种子可产3kg的果芽。

扩展资料

我国花生分布范围虽然广泛,但是由于其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适宜的生育期,因此生产布局又相对集中。2008~2012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的省份有豫、鲁、冀、粤、辽、川、皖、桂、鄂、赣、吉、湘、苏、闽14个,

它们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3.5%,总产占全国的96.0%,成为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地。其中,南方9个省区的花生年种植面积超过150万亩,种植面积总计占全国的35. 8%;总产占全国的30.3%。

花生宜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在我国,山东生长最佳

百度百科-花生

百度百科-花生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