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是什么时候建的?是谁建的?有什麽意义?背景?
苏州古典园林,简称“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苏州古典园林现保存完整有60多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古典园林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一、建筑规模
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至今保存完好的尚存数十处,代表了中国江南园林风格。
苏州古典园林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
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艺术特色
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
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
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地区传统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
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在美化居住环境,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百度百科-苏州园林
想要苏州园林里面的建筑的大体描述,只要建筑也就是房子屋子有什么类型风格特点
苏州园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精致细腻:苏州园林注重细节,讲究精致,常常运用微缩手法,将大自然的景观缩小到园林中,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2. 布局合理:苏州园林的布局非常合理,常常运用错落有致的手法,使园林中的景观互相呼应,相得益彰。
3. 意境深远:苏州园林常常运用诗词、书画等文化元素,使园林中的景观具有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到身心愉悦。
4. 水景为主:苏州园林以水景为主,常常运用池塘、湖泊、小溪等水景元素,使园林中的景观更加生动。
5. 园林与建筑相融:苏州园林与建筑相融合,常常运用亭、台、楼、阁等建筑元素,使园林中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就是中国古典式啊!
因为主要是明清时代修建的,有比较明显的明清建筑特色。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建筑一般是木结构、青砖墙或白粉墙、小青瓦。建筑屋檐出挑较小,但卷挑较高,屋顶坡度较大(举折较大),飞檐翘而卷。所用屋顶形式多为攒尖、卷篷、悬山、硬山。斗拱小而繁复。
建筑大量与园林相融、以折廊相连。
建筑中的彩绘以花鸟鱼虫、民间故事为主题,用色素雅。本身就是中国建筑彩绘两个流派之一的“苏式彩画”(另一个是和玺彩画,专门给皇室绘的卷云龙凤为主题的彩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