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栽种方法
一、选好品种,做好种子、土壤、空气消毒
秋播、冬春采摘。一般可选取用株高、果实肥大的中晚熟品种,也可采用早熟自封顶品种,但它不如晚熟品种抗病力强。所以,要选择了适宜本地生长的以色列品种。
土壤、各子、空气消毒是播种前的基础消毒工作,这几项消毒工作做好了,可以防止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减少了用药和药害,同时又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措施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药剂浸种:用30%代森铵200倍液或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500倍液浸泡1小时,药剂浸种杀菌消毒后随即将种子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也可用25%的多菌灵溶液浸种半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也可用福尔马林浸薰结合,具体操作是先用清水予浸种子3—4小时,然后再将湿籽倒入福尔马林(即40%甲醛溶液)100倍液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后用湿纱布包裹好放入盆缸内密闭2—3小时薰蒸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种子消毒以后可置放于25--30℃处进行催芽,待种子有半数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
二、采用综合措施,培育无病壮苗
西红柿同茄科中的黄瓜一样,培育好无病壮苗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反之如果苗子细弱,高嫩则后期很难管理,且不易获得高产。要想培育好壮苗可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筛好营养土做好育苗床并适期播种。将发酵好的猪圈肥晒干碾细过筛,然后用已过筛的无菌熟土按3:1的土肥比拌好(80米长的棚用营养土5M3)。每立方米土肥中加入过磷酸钙1公斤,草大杰5—10公斤,掺和50%托布津或50%
2、掌握好适宜的温湿度,防止幼苗徒长
出苗时的温度应在25--30℃,幼苗70%的出土后去掉地膜放风,床温可维护在20—25℃,幼苗子叶伸展后,床温15--20℃,1—2片真叶后,白天25--30℃,夜间15--20℃,维持15—20天,并在1片真叶后间苗,株距3—4公分。 苗期可分苗1—1次。分苗前基本不浇水,出苗后到2—3片真叶时用分次复土法,共三次,每次约1公分。如果采用一次分苗法可采用此法。
3、适时分苗
在幼苗2—3片真叶后进行分苗。行距10—13公分,株距10公分,分苗时节用泥匙在已做好的苗床顶端开沟,开沟要浅并垂直,用水瓢浇小水,水掺后埋土,保持原来深度,要注意苗子茎叶干净,用水瓢小水,水掺后埋土,保持原来深度,要注意苗子茎叶干净,不要沾染泥水。
苗后,根据天气搭拱棚架,上扣塑料膜,使其床温在30--35℃,地温在20℃以上,以利于缓苗生长。同时,也可以采用基质穴盘育苗,效果更好。
4、化学控制
分苗前即可应用化学控制法防止幼苗徒长。一般可应用50%矮壮素原液1毫升加水4—5斤用洒水壶浇在苗床中,每平方米用兑好药水1—2斤(有效期一个月)也可用1000PPM单位浓度的矮壮素,每7—10天喷雾一次,喷3—4次。
三、积极备足肥料,科学配方施肥,为高产打下一个好基础
每亩除优质圈肥1万公斤外,还要结合深翻或起垅增施硫酸钾30—40公斤或草木灰20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要想夺取高产,每亩可施1500—2000斤饼肥,但对饼肥要充分腐熟发酵,结合起垅施底肥或移栽时窝里放炮,或在开花以前及早追施。
四、适时定植,促使壮苗早发 在苗高20公分,6—7片真叶或苗龄50天后选择晴天及时定植,为使壮苗早发,定植前后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1、起垅定植:采取大小行小高垅方式,即大行70—80公分,小行40公分,垅高10—15公分,每垅定植两行,每穴0.5—1斤。
2、定植前,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如果采用饼肥,可将豆饼砸成砖头大小,放于缸内浸泡几天,用手攥细待水发酵,缸中起泡沫,发酵好后,窝里放炮,每穴0.4—0.5斤。如果是圈肥可在起垅时包于埂内,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在起垅或定植时增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每亩20—30斤。如果穴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时要与饼肥一起撒施,并充分与穴中土壤混合,以免烧根。移栽前一天,要注意将苗床提前浇足水,做到挖大垛8—10立方厘米,挖垛时做到不伤根,不散垛,苗子分级进行定植。
3、定植时与定植后座果前忌浇大水。定植后,要注意将地温控制在20℃以上,气温保持在30--35℃,以利于缓苗生长。
4、定植后喷施一次300倍的马姆兰营养保护剂以后,每10—15天喷施一次。 5、喷施助壮素或矮壮素。定植缓苗后,可喷施两次1000PPM的助壮素(丰产灵),助壮素的兑法是50公斤清水中兑上含有效成份25%的助壮素20毫升;
用矮壮素时是50公斤清水兑上矮壮素50毫升,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两次,并严格用药浓度。
五、加强中后期的技术管理,促使果实早、大、香。
1、根据密度定好果穗数量,根据果穗数量定好果实大小。每株可留8—10个果穗,不可过多,每个果穗应留3—4个果。这样才利于促使长大果。在整枝方面,一般采用单干整枝,竹芽绑蔓。
2、注意定植后的蹲苗。定植后至第一花序着果,主要是蹲苗,促使根系下扎,促下控上为丰产打好基础。如果是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上时,千万不要浇水时,如因土壤、空气等条件造成的特殊旱象,需用磷酸二铵或复合肥适量用水化开,飘浇每株1—1.5斤。
3、凡起垅定植的,垅上不中耕,但要注意对大行适时松土,防止板结。对于普撒基肥深翻而未起垅的可多次中耕,深度10—15公分。可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性。但要注意既深中耕又不要伤根。
4、掌握好温度,及时浇好第一水。当一序果核桃大,二序果蚕豆大,三序果花蕾刚开花时结束蹲苗,开始灌水,每10—15天一次,结合追施尿素,每次每亩15—20公斤,并注意经常增施二氧化碳。如遇旺长现象可适当喷施矮壮素或助壮素。浇水前后应保持地温20℃以上,并注意放风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根系生长。
5、防止落果和畸形果
引起落花落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水份缺乏及伤根造成的营养不良等。如果是由于温度这个因素引起的,则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用的是2.4—D点花柄,浓度为10—20PPM,以当天开放的花最好,以上午9时到下午3时以前。另外了可用25%防落素1毫升,兑水一斤喷花用。如果是由于其他条件造成的,那就注意从性病光照、调节土壤水份进行根外追赶肥,增施二氧化碳等因素考虑。
2.4—D点花柄以毛笔为好,点时不可过重或次数太多,另外一定注意适当浓度,以防造成畸形果。
6、盛果期的综合措施:
①适宜的温度:气温25--28℃,地温24--25℃,要注意适宜的放风时间(待地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时再放);
②适宜的土壤含水量20—25%,10—15天浇水一次;
③充足的光照,经常揩擦塑料薄膜,对草帘早拉晚盖;
④经常增施二氧化碳可至5月份结束;
⑤喷施磷酸二氢钾300倍7—10天一次,或用K100有机液体肥300—500倍或施尔得液体肥400倍液7—10天,喷7—8次。
⑥高产棚室或植株缺氮棚室也可采用喷施赤霉素(920)的办法促使植株健壮,叶处片肥厚,7—10天一次。每克赤霉素兑水200斤另加0.5—2%的尿素喷洒4—5次;
⑦浇水前用药喷雾防病,浇水后用百菌清烟雾剂或粉尘法防病;
⑧清除病残叶及时采收待熟果实;
⑨多种药物交替应用,认真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粉虱和蚜虫。
7、不需催熟,让其自然成熟,符合无公害生产,品质颇佳。
西红柿栽培技术
1、催芽播种:将番茄种子用50度温水加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后即可播种。2、育苗栽种:幼苗长出真叶后移栽,然后施加复合肥,喷洒生根水。3、日常管理:种植番茄后要定期浇水,施加磷钾肥。4、防治病虫害:番茄容易感染早疫病,可喷洒青菊青溶液。
西红柿如何种植
1、催芽播种
选取优质高产的西红柿品种,将种子放入5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再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杀菌,种子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播种,播种后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肥,幼苗长出真叶后即可移植。
2、育苗栽种
栽种番茄幼苗前,应当对土地疏松晾晒,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然后施加复合肥、过磷酸钙、植物灰等,增加土壤肥力,然后将幼苗按照间距60到70厘米依次栽种,保证植株生长空间,栽种后喷洒生根水促进生根。
3、日常管理
日常养殖番茄时要经常疏散土壤,清理杂草,定期浇水施肥,后期番茄幼苗适应性提高,需要减少浇水,根据土壤缺水情况浇水,避免浇水过多造成养分流失,延迟开花结果,番茄结果后需要钙元素,因此日常施肥可以少量喷洒过磷酸钙。
4、防治病虫害
番茄生长期间容易感染早疫病,此时要喷洒青菊青,严重时需要喷洒飓风加上青恒,此外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防范病虫害的侵染,在春冬两季要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多通风,减少病虫害发病率,夏天要做好遮阳工作,避免强光直晒。
一、关于西红柿西红柿原产美洲,16世纪传到欧洲,初作为观赏,后来才作为蔬菜食用。它属于茄科作物,与茄子、辣椒、马铃薯同科。西红柿性喜温喜阳光,但又怕高温酷暑。在光照不足条件下易徒长、病多、果小,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都不易座果,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西红柿营养生长期的适宜温度为20—25℃,开花结果期稍为高些,昼夜温差5—10℃有利于生长发育。西红柿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适宜,土壤粘重或沙性太重都不利于获得高产,排水不良则易发生各种病害。西红柿耐旱力较弱,越夏栽培时最好选择有水灌溉的田地。西红柿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钾第一、氮第二、磷第三。但在生长过程中,磷具有特殊地位,磷可促进根系生长,促进花器和种子正常发育。二、关于播种期与适栽范围千万不要认为只有600米以上海拔的地方才能种西红柿,只要心不太大,我县1200米以下海拔地区都可以进行西红柿的商品生产。海拔过高,采收期太短,经济效益不高,不宜大面积栽培。根据海拔由低到高,我县西红柿可安排在3月初至5月上旬播种,但900米以上海拔区域宜在4月上旬播种,太迟了会严重影响产量,没有产量而想追求效益是不现实的。城郊还可以在11月份播种,次年春暖时移栽。三、关于品种的选择西红柿品种可以说成百上千、良莠不齐、贵贱不一。优良的西红柿品种应具有优越生物学性状(抗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和良好的商品性状(果实硬、果面光、色泽红亮、整齐高)。从近两三年各地种植情况看,百利、红禧、奥丽斯、石头、耐莫尼塔、英雄、金锄头8号都可以,并各有其优势。在今年我区试种的品种中,也有一些品种脱颖而出,比如斗牛士、金百利、夏利、杰农101等等,有可能成为将来发展的重要品种。四、种植前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美国攻打伊拉克进行了数年的作战准备,我们种西红柿虽不能与它相提并论,但至少也要做2个月的准备。一是准备投资款(每亩约需1600-2000元);二是备肥(农家肥40~50担1亩);三是砍插条(2000条/亩);四是冬翻晒田或种绿肥。此外,心理素质教育也很重要,千万不要抱着发横财的梦想去种,市场是变化的,也是无情的。只有脚踏实地做事,量力而行而又敢于开拓的人才适宜种植西红柿,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在种植西红柿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惠。五、栽培技术(一)嫁接苗的培育苗床规格:以下是种1亩西红柿的苗床,种植面积不同,请按比例增减。砧木宽0.9米长12—14米 人行道宽0.6米 砧木宽0.9米长12--14米 人行道宽0.6米 接穗苗宽0.9米长6—8米
说明:(1)一定要用没有种过菜的水田;长度不要大于15米;播种前10天左右撒30市斤生石灰。(2)砧木:要求既亲和又抗病。目前表现较好的砧木有理想106、砧木一号和砧木二号等。(3)接穗:优良番茄品种。在上述苗床内,施腐熟猪牛栏粪3--4担、磷肥30市斤、复合肥5--6市斤。提前5—10天施下,与表土混匀,淋透水,5—10天后播种。(苗床面积不同,请按比例增减用肥量。)播种密度和方法:种子处理:选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浸种吸胀后(冬春 4--5 小时,夏秋 2--3 小时),再用消毒剂浸种 40-50 分钟消毒。洗净后于 25-30 ℃下催芽。播种前再整一次苗床,苗床要细、平。嫁接番茄育苗应比正常育苗提前日 7-10 天,以利及时定植。( 1 )砧木:采用营养杯育苗或苗床假植育苗(苗床宽度 1.2 米)。即播种出苗后,当幼苗生长至 2-3 片真叶时,选择晴好天气将幼苗移植到营养杯中,或按 15 × 10cm 移栽到育苗床,需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 2 )接穗:根据砧木和气候条件不同,接穗苗应比砧木晚播 5-7 天。如果计划做一批嫁接,接穗宜与砧木同时播种。密度(规格):1、砧木----每平方米播100—120株,即行距12厘米、株距8厘米。2、接穗----每平方米播200株左右,即行距8厘米、株距6--7厘米。全部采用点播。播种后用土皮灰盖种,不能盖厚,以不超过1cm为宜。盖种后用杀菌剂消毒。最后盖上农膜。由于天气变化等原因,砧木、接穗生长速度差异大时,应采取调节水分、温度、施肥量等措施,促进其生长速度的一致,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危害幼苗。嫁接:番茄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和插接,生产应用以劈接为主。在砧木 4.5--6 片真叶时嫁接。嫁接应选择在气温适宜的晴天或阴间多云的无风天气进行,干热、阴雨天和刮风天不宜嫁接。晴天应在遮光条件下工作,植株上露水未干时不要接。 ( 1 )嫁接用工具:双面刀片、嫁接荚、盛接穗的盘、盖接穗的纱(棉)布、弓条、农用塑料膜、遮光网等。( 2 )嫁接方法:将砧木在保留基部 2-3 片真叶处(或离地面 12 公分处)切断,并在横茎中央垂直向下切 1.5-2cm 切口,然后,将接穗保留顶部 2-3 片真叶,相反方向各斜削一刀,削口呈小“ V ”字形,小心插入砧木切口,对齐后用嫁接夹固定。嫁接人员严禁抽烟!刀具要严格消毒。( 3 )嫁接苗的管理:要随接随盖膜、遮光网,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棚内温度超过 30 ℃,相对湿度大于 90% 时,应适时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随着接后天数增加,通风时间相应增长, 3--5 天后,可增加透光量。 接后 5--7 天,视天气及接口愈合情况,可取除嫁接荚,同时降低遮光率。当完全撤去棚膜和遮光网后苗子也不萎蔫时尽快移栽。嫁接荚也可在定植后再取。(二)定植及管理1、基肥 亩施厩肥1500--2500Kg,磷肥150--200Kg,三元复合肥100Kg,生石灰200Kg。2、整厢 一厢一沟总宽度130--150cm,其中厢面宽80--100cm、沟底宽20--30cm,沟深以利排水为准。3、种植 根据土地肥力高低确定种植密度,一般亩栽1400--1700株。方法是 1厢栽种2 行,种植点离厢边15--20cm,株距50--60cm。嫁接口要离土10厘米。4、插杆固蔓 无限生长型品种苗架高、生长量大,插杆要求比一般品种的要粗一些,长度2m以上。定植后10天左右插杆,一株一杆,杆插于植株外侧10cm左右。每两根杆于上端交叉绑好,再用棍条将之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抗倒性。5、整枝 采用双杆整枝。多余侧芽在3--5cm时抹掉。雨水未干时不要进行抹芽。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海拔800米以上地区于8月上旬)在最后一穗果上方留2片叶打顶。6、疏果 在肥水不足或结果过多的情况下,必须进行疏果,每穗只保留4--5个果。7、肥水管理 番茄生育期内需肥水量大,要抓住关键时期施肥灌水。第一花序开花时,应适当控制肥水,特别是控制N肥施用,以后在每一簇果实迅速膨大期都应及时追肥、灌水。采收期一般5—10天追肥1次,到采收结束前20天为止。 8、病虫害防治番茄主要病害为苗期猝倒病、晚疫病、叶斑病、芝麻斑点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青枯病、溃疡病、脐腐病等。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美洲斑潜蝇、小地老虎等。猝倒病、晚疫病、叶斑病、芝麻斑点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属真菌性病害,青枯病、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大体上有六种类型,属病毒性病害,这些都是病原性病害,是可传染的。脐腐病、裂果、花头果、畸形果、着色不良以及生理卷叶是非病原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害),是由缺素或不良受环境条件影响造成的,是不可传染的。番茄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由于种类较多、时间有限、篇幅有限,下面仅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病虫害的防治做点简单介绍。番茄溃疡病番茄溃疡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既可从根部感染,也可由地上部份尤其是打芽的伤口侵染,主要防治措施如下:a)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b)采用嫁接栽培。定植时和初果期清土分别灌根1次。c)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雨水未干时整枝打杈,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清除病株并烧毁。d)发病初期选用龙克菌、细菌快猎克、双辛烷胺、博医、可杀得2000、农用链霉素或中生菌素按其说明书使用,对控制病害发生有一定的效果。番茄病毒病a)栽培综合防病:这是目前防治番茄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措施是选用生地栽培或5—6年大区轮作,培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定植后及早追足磷钾肥,追施锌肥和硼肥,打杈时用手推杈,减少伤口,不带露水打杈,修剪工具消毒,及时消灭蚜虫、粉虱等传毒害虫会获得满意的效果。 b)发病初期可选用病叶毒消、病毒酰胺、毒尔、病毒A、病毒必克等按其说明使用。番茄晚疫病病菌主要靠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遇适宜条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20摄氏度,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多雨中温天气,露水大,早晚多雾,病害即有可能流行。防治方法:a)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b)雨季及时排涝,降低田间湿度。c)加强田间检查,发现中心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全田喷药。可用的药剂有百思特、普力克、甲霜灵锰锌、甲霜铜、施得益、金雷、……以上各种药剂可轮换选用,视病情每隔4--7天1次,特别严重时每天1次,连续防治2~3次。脐腐病发病症状:脐腐病在番茄如拇指大小到着色成熟前均可发病,病斑只发生在果实顶端的脐部,故称脐腐病。发病原因:1.水分供应失调。干旱时果实脐部最易失去水分引起组织坏死。在大量供水时,由于蒂部细胞膨压过大而使细胞破裂、细胞内充水,最后变色坏死。即水分过多、过少或忽多忽少造成。 2.缺钙。过量使用氮、磷肥,都会抑制对钙的吸收。果实中钙含量低于0.2%时易导致脐腐病发生。 3.土壤。土壤层浅、沙性大、盐碱土发病重。防治方法:a)灌水防止土壤时干时湿,特别不要使土壤过分干旱。b)选富含有机质,保水强的壤土种番茄。对缺钙的土壤亩用生石灰150—200公斤、钙镁磷100—200公斤均匀撒于地面并翻入耕层中。c)避免施氮过多,特别是速效氮,不要一次施用过量,注意氮、磷、钾适当,要多施腐熟有机肥。d)座果期或发病时,用0.2%硝酸钙或其它补钙剂进行根外施肥,每7天1次,具有良好防效。此外也可以用口服钙片喷施。 棉铃虫棉铃虫又称为钻心虫,一头幼虫可危害几个果实(又称为转果危害),造成番茄植株大量落花、落果或果实腐烂。a)黄板诱捕成虫。b)点多功能诱虫灯杀灭成虫。c)确定喷药期:番茄结第一穗果后可开始喷药。d)选择适当药剂。①生物药剂:B.t乳剂200-300倍液。②化学药剂:功夫乳油、高效氟氯氰菊酯(保得)乳油、杀必得、功力1号、功力2号等等按说明兑水等喷洒,每隔5-7天喷1次,交替使用。对大龄幼虫要人工捕捉。一般在早、晚无露水时,进行喷药,番茄植株顶部的嫩叶和果实等部位是重点喷药区。要轮换用药,连片番茄地喷药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用药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施药技术、统一调查方法、统一施药人员。注意所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