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嫁接育苗有哪些关键技术?
番茄的设施栽培实施嫁接栽培是解决土传病害严重、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可以显著提高产量。
(1)砧木选择 应选择根系发达、不定根少,对青枯病、黄萎病、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等主要土传病害具有抗性,同时又具有适宜长季节栽培的砧木。
(2)接穗选择 接穗可依据各自栽培的时间和目的而定。
(3)嫁接方法 有劈接法、靠接法和插接法,最常用的是劈接法。
(4)嫁接苗的环境调控 嫁接苗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不利于接口愈合,影响成活率。嫁接后育苗场所要封闭保湿,嫁接苗定植后要充分浇水,保证嫁接后3~5天内空气湿度为99%。嫁接后2~3天可不进行通风,第3天以后选择温暖而空气湿度较高的傍晚和清晨通风,每天通风1~2次。开始通风要小,逐渐加大。通风期间棚内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地面要经常浇水,完全成活后转入正常管理。成活后及时摘除砧木萌发的侧芽,待接口愈合牢固后去掉夹子。
嫁接茄子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茄科,茄属植物。果可供蔬食。根,茎和叶入药,为收敛剂,有利尿之效。叶子也可以作麻醉剂。种子为消肿药,也用为刺激剂,但容易引起胃弱和便秘,果生食可解食菌中毒。
蔬菜嫁接可以培育出新品种的蔬菜,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茄子嫁接番茄,即是其中一种。
1、嫁接时间
由于植物的性质,品种,种类的不同,以及各地气候,嫁接方法和方式不同,嫁接时间的选择也不能求同存一。就番茄嫁接而言,过去一般在4月进行,但根据栽培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可以全年育苗栽培,因此没有固定的时间来嫁接番茄。接接时间应根据育苗早晚和砧木、接穗的生长情况而定。即:砧木(定植后)和接穗(间苗后)长到如同筷子粗时就可进行嫁接。露天栽培嫁接应在阴天无雨或晴天下午4点钟以后进行(大棚栽培嫁接不受此限制),返苗快,成活率高。
2、嫁接方法
采用劈枝法。也就是说,将砧木离地面6厘米左右处把头剪去,然后在砧木横切面的中央用嫁接刀垂直切下,切口长约3厘米,再剪一接穗(长4—5厘米),将其下端削成楔形(长短与砧木切口相当)后,将其插入已打开的砧木中,插入时二者的形成层(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的一层细胞)必须对准密合,如果接穗细于(不能粗于)砧木,必须使接穗靠在砧木切口的一边,使二者一边的形成层对准密合,最后用一个柳条鼻扭(略长于切口)套上即可。
茄子嫁接育苗的技术性比较强,费工费事,育苗成本较高,加上目前茄子嫁接用砧木品种数量少,购买困难,以及茄子土壤传播病害的发病程度不及西瓜、甜瓜严重等原因,目前我国的茄子嫁接栽培规模明显不如西瓜、黄瓜与甜瓜的大。
保护地茄子栽培区由于常年连作原因,各类病害均比较严重,嫁接栽培技术的使用率也比较高,在重病区,嫁接栽培率接近100%。露地茄子栽培区由于栽培时间比较短、适合进行间套作、发病率不高等原因,较少应用嫁接栽培技术。
从长远来看,随着茄子保护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茄子专业化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病害不断加重,茄子防病嫁接栽培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嫁接技术也将成为冬春茄子保护地栽培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