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种植技术
葫芦的果实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在成熟后收割加工为容器或者烟斗。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葫芦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葫芦种植技术
选茬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忌西瓜等瓜类重迎茬。整地:顶浆打垅,及时镇压保墒。移植垄为长口垄。垄宽9~13厘米,中间7~8条空垄也要打垄利于灭草
葫芦种植方法
浸种、催芽品种选用日本青皮葫芦,用40℃温水浸种12~24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甩干,并嗑开浸好的甜葫芦种子。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垫一层消毒的锯末或沙子,再垫上一层纱布,将浸好的种子均匀地放在纱布上,上面盖上拧干的新毛巾,盖上盖帘,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掸水2次。催芽温度一般在25~28℃。要求每天捡出已出芽的种子,放在另外的盆里,置于室内阴凉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长。
苗床播种
①苗床准备。苗床底垫8~10厘米马粪或碎草,上面铺一层土,踩平。同时用70%的0.3~0.6克/平方米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消毒,同时扣棚。待播完种子后,在苗床上再扣小棚。
②营养土准备。选择没有使用过普施特、豆磺隆等除草剂的土壤,并筛好,与筛好的腐熟农家肥按7∶2比例混拌。
③装袋播种。将营养土装入10厘米?15厘米的塑料袋中,并在塑料袋底1/3处放入20~30粒二铵作底肥,装满墩实,并将营养袋底角剪开或者在底部扎孔径为8~10毫米的眼2~4个以便透水。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季节为准。用木棒在营养袋中间扎3~4厘米深的眼,将催好芽的种子,芽眼朝下放好,复完土后进行一次浇水。
苗床管理适当浇水,不能过涝;防治鼠害、虫害:可用辛硫磷、敌百虫拌麦麸子(毒饵)均可;及时锄草,喷施叶面肥;在真叶长到3~4片时开始定心,防止徒长;苗床适宜温度25~28℃,夜间不低于15℃。一般苗龄35~40天,栽前5~7天炼苗
适时移栽
(1)挖大穴。移栽前挖20厘米?20厘米大穴,株距1.3~1.6米,亩保苗80~100株左右,每穴施5~7.5公斤农家肥和100~250克化肥(二铵、钾肥、镁粉比例为3∶1∶1)做底肥。
(2)人工移栽。移栽前把营养袋浇足水,将苗移植穴中,盖土,并浇足水。同时覆膜,抠眼放苗。也可选择双膜移栽,即移栽后加盖拱膜。
.田间管理
(1)人工锄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2)结合追肥耢平空垄并铺草。每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秸1公斤左右,防止草荒。在主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最好结合灌水,每株追施尿素100~250克,追肥不要距主根太近,防止烧根。不要将尿素散落于叶面上,防止烧叶。
(3)顺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顺蔓,每株留两个主蔓。两条主蔓均横向摆在空垄上,可培一次定向土。掐尖:一级分杈,长到3片叶时,开始掐尖,看住并掐调二、三级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23日以后。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芦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时开始授粉,过了处暑以后就可停止授粉,一般两条主蔓结瓜6~8个。
葫芦的食用价值瓠瓜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 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可见古人是把葫芦作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瓠瓜还是它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瓠瓜食部:每100g含蛋白质0.7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2.7g、膳食纤维0.8g、胡萝卜素40?g、硫 胺素0.02mg、核黄素0.01mg、尼克酸0.4mg、抗坏血酸11mg、钾87mg、钠0.6mg、钙16mg、镁7mg、铁0.4mg、锌0.14mg、硒0.49?g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瓠瓜具有清热利水、止渴、解毒功效,适应于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肺炎、肠炎、糖尿病等症。其治病之剂,如:治湿热型急性肠炎,用瓠瓜150g、马齿苋70g、薏苡仁50g、粳米100g、煮粥食。治肺炎:用瓠瓜80g、玄参12g、鱼腥草30g、白茅根20g、甘草8g,水煎服,每日2次。
瓠瓜幼果含水量达95%,每100克鲜重约含维生素C10~15毫克,以及少量的糖和磷、钙等。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不宜生吃。有些品种,因果肉中含瓠瓜苷的配糖体而带苦味。生产上选用无苦味的双亲本并控制授粉,所结种子的后代即无苦味。
在食用上,瓠瓜分为甜瓠瓜和苦瓠瓜。
甜瓠瓜营养丰富,是夏季受市民喜食的蔬菜。 瓠瓜的食法有炒、烩、做汤、制馅,如:辣炒瓠瓜条、瓠瓜烧肉块、瓠瓜汤等等。 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
营养: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瓠瓜性平,味甘淡;入肺、脾、肾经;
具有利水消肿,止渴除烦,通淋散结的功效;
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渴,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
?
种植西葫芦想要高产,都该掌握哪些种植技巧?
葫芦是一种很受众人欢迎的蔬菜,它的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病虫害怎么防治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探讨葫芦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葫芦的栽培技术
葫芦的栽培技术:栽培环境
种皮较厚,发芽较慢。为使主蔓早生侧蔓,多生雌花,当主蔓生出4~6节后,即可将主蔓的顶芽摘去。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促使主蔓早生雌花,提早结果。瓠瓜对肥料及水分要求较高,要施足基肥,并多次追施速效氮肥。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栽培季节瓠瓜一般春季播种,夏季收获。在保护地中栽培,可适当提早或延后。
葫芦的栽培技术:种植方式
瓠瓜可在终霜前露地直播,或在保护地中育苗后再定植。播种前,种子需要处理。需浸种24?48小时,然后播种,每亩地用种量为250克。瓠瓜苗期的管理同春黄瓜相同。可参照黄瓜育苗技术。
葫芦的栽培技术:播种育苗
用温床育苗。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每hm2用种量3.75 kg(667 m2用量0.25 kg)。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 min,然后放入25~30 ℃的恒温下催芽,待芽出齐后播人营养钵中。苗期要保温防寒,通风透光,保持土壤干湿得当。苗龄约30~35 d。定植前10 d左右进行低温炼苗。
葫芦的栽培技术:整地施肥
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油沙土作栽培田,该田要求2~3年未种过瓜类作物。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20~25 cm,并施足基肥,每hm2施腐熟有机肥30 000~45 000 kg(667 m2施2 000~3 000 kg),人粪尿15 000~22 500 kg(667 m2施1 000~1 500 kg)或饼肥1 500~1 875 kg(667 m2施100~125 kg),过磷酸钙300~400 kg(667 m2施20~30 kg)。定植前10 d按畦高20~25 cm、畦宽100 cm,沟宽50 cm作畦,然后铺地膜待栽。
定植株距0.67米,挖穴栽单苗,浇水定根。翻耕前用克芜踪除草1次,整好地后再喷丁草胺1次,然后才进行移植。
植株调整:瓠瓜可分为搭架或不搭架栽培,地爬不搭架需压蔓,以防风害、搭架的,当苗长到30厘米高时,用2~3米的长竹竿设立人字架,约在1.3米处交叉,为了便于侧蔓攀缘和人工分层绑蔓,需横架2~3条。随着秧苗的生长,将蔓数次绑在支架上,并使其分布均匀。瓠瓜主要由子蔓、孙蔓结瓜,故应进行植株调整,常实行2~3次摘心,促使子蔓及孙蔓发生。如果喷洒2次,连续着生的节数更多,雄花的发生大大减少。
葫芦的栽培技术:肥水管理
瓠瓜生长势较其他瓜类弱,生长期短,结果集中,除施基肥外,还要追肥灌水。追肥宜薄施勤施。在定植成 活和摘心后、果实膨大期分别施1次肥。开始采收后分期追肥1~2次,促使后熟瓜生长。瓠瓜需水较多,应及时浇水,结果期间天旱可1~2天浇1次水,但如果雨水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追肥依据地力,结合浇水进行,一般移植后6天每667平方米施豆麸浸液15千克、生物磷1.5千克、生物钾1.5千克,混合粪水淋施,每隔7~10天淋施1次,种植后 10--15天进行插竿搭架。整枝打杈,摘心。去老叶,调节空间,使其通风透光。在植株具4~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2次1.5 -6的乙烯利,可使雌花早日形成和增多,提高产量。
葫芦的栽培技术:采收
适时采收可提高果实品质,促使上部继续结瓜和后续瓜的生长,这是早熟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当幼瓜茸毛基本脱落,皮色变淡时为适收期,一般第一批瓜的采收时间是开花后15?20天,旺果期为开花后10?12天,果实过老采收影响食用价值。
果实:秋季采摘已成熟但外皮尚未木质化的果实,去皮用。种子: 秋季收成熟的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果壳: 秋末冬初采取老熟果实,切开,出去瓤心种子,打碎,晒干。茎、叶、花、须: 夏、秋季采收,晒干。
葫芦的病虫害防治苦味原因
瓠瓜是一种很受居民欢迎的蔬菜,以色泽绿白光亮、形体匀称、密生白色茸毛者为上品,但有时会出现苦味瓠瓜。瓠瓜之所以有苦味,是由于苦味瓜中含有苦瓠子甙。苦味瓠瓜不能食用,食用了毒素含量多的瓠瓜会导致中毒。出现苦味瓜的主要原因是种子遗传原因,也就是种子携带有苦味基因,使得植株所结的瓜为苦味瓜。菜农在留种时,若留种株雌花接受了携带苦味基因的花粉,来年种子播种育苗长成的植株所结的瓜仍是苦味瓜。因此,农民在留种时,若发现苦味瓜,应及早拔除该植株,杜绝花粉的传播,把好种子质量关。
瓠瓜病害有病毒病和白粉病。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13克药粉对水50千克喷雾,或50%多硫胶悬剂300~400倍液或农用抗毒菌素12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病害
①枯萎病
病症:
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叶片严重萎蔫,开花结瓜后初病外观似缺水状,中午明显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根部变褐或腐烂,患部溢出琥珀胶状物。
防治方法:
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70%托布津600倍稀释液、黄腐酸盐800倍稀释液、特效黄萎灵1 500倍稀释液、50%敌克松500倍稀释液,或灭病威600倍稀释液之一或农用链霉素等灌根。
②炭疽病
病症:
初病病斑为淡**近圆形,后病斑中央破裂。严重时叶片枯死,叶柄出现淡褐色条斑,果实染病呈淡绿色水渍状,后出现中间凹陷近圆形深褐色病斑,有时表面溢出橙色粘稠物或腐烂。
防治方法:
可选用70%托布津600倍稀释液、75%百菌清500倍稀释液、灭病威600倍稀释液、克霉灵l000倍稀释液、丰护氨1000倍稀释液、硫悬浮剂500倍稀释液之一交叉喷雾防治。
③霜霉病
病症:
受害叶片出现淡**小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淡紫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
可选用58%瑞毒霉500倍稀释液、乙酸锰锌500倍稀释液、60%杀毒矾500倍稀释液、克霉灵1删倍稀释液、倍得力600倍稀释液、70%代森锰锌500倍稀释液、疫霜灵500倍稀释液之一喷雾防治。
虫害
主要有瓜蚜、瓜蝇、黄守瓜、夜蛾等。
防治方法:
用米乐尔深施或撒施以及菊酯类农药混合杀虫双喷施即可防治。
猜你感兴趣:
1.如何栽培葫芦
2.如何种植葫芦
3.手捻葫芦种植过程
4.盆栽葫芦种植技术
5.怎么种植小葫芦
6.葫芦的种植技术有什么
西葫芦作为一种在19世纪中叶引进的“外来物种”以其内在拥有着维生素、钙和充足的水分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西葫芦作为一种蔬菜中比较耐寒的存在,最好进行催芽育苗,选晴天上午播种。浇透水然后覆膜盖土保湿保温。齐苗以后,揭去地膜根据幼苗长势适时浇水施肥,必要时候还可以喷施一定量叶面肥。
播种育苗。 棚内地温稳定在10℃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5℃就可定植。育苗期间要注意加强温度和光照的管理,温度过低出苗不齐,易形成小老苗,反之成了徒长苗,温度保持在25℃左右为宜西葫芦根系强大,分布直径可达两米以上。吸收能力强,耐旱耐涝 ,生长速度快。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再生能力弱,育苗移栽须加强根系保护。果实形状、颜色因品种而不同,。
它是一种喜湿,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很低的植株在种植前必须的施足底肥,这样苗子在小的时候,就不会因为缺少营养,而造成生长速度慢或苗黄杆瘦等状况。实际上西葫芦有两种收获和吃法,一种是收获嫩西葫芦奢侈的吃法炒着吃,另一种是收获老西葫芦经济的吃法做馅吃。嫩西葫芦只一斤左右,在娃娃时就把它饕餮了。
不能让徒长,光长叶子不长果是不行的。我们小时候学过我要的是葫芦,所以不管叶子。但是呢,现在很多农户啊,只一味的追求叶子,往往忽略了果。所以,注意氮肥不要过量,追肥时候就更好管理。西葫芦第一次上肥在栽的时候,第二次上肥是选择在上市采摘一段时间后再施肥,保证营养进一步跟上,让后面结果有营养需求,同时还可以喷雾叶面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