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管理方法
12月份有“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天气开始由冷转冻,气温显著下降,冷空气频繁侵袭,可能出现大雪、寒潮、冰冻等天气。 专家建议,本月农事的重点是保温和防冻害。主要农事安排,一是春播瓜果蔬菜播种育苗;二是以农作物安全越冬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三是利用农闲时期开展冬季积肥和清洁田园工作。 大棚蔬菜育苗与管理 1、大棚春夏瓜类蔬菜育苗。一是采用温床育苗。二是采用营养土块、塑料营养钵或塑料穴盘育苗,提高出壮苗率。三是播种前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提高播种出苗质量。四是抓好苗期管理,重点是及时揭盖棚膜和小拱棚覆盖物,防止秧苗徒长和发生冻害。西瓜、甜瓜等提倡嫁接育苗。 2、大棚春茄果类蔬菜定植和管理。一是定植前10-15天搭好大棚、扣好棚膜,大棚以南北走向为好,有利于增加光照、提高棚温。二是精细整地,深沟高畦栽培,棚外四周挖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畦面及沟内地膜覆盖,灌溉和施肥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三是施基肥,若酸性土壤,亩施石灰100-150公斤调节土壤pH值。四是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然后覆盖地膜、搭小拱棚,闷棚一周左右,促进早缓苗。五是缓苗后,根据天气变化和植株生长情况,做好棚内温湿度调控。白天适当通风降湿,排出有害气体,晚间温度过低时需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遮阳网、无纺布等覆盖物保温。 3、大棚冬春菜培育管理。一是采用多层覆盖保温,满足开花结果期所需较高的温度条件。二是重视大棚通风换气,排出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棚内湿度。通风应选择晴天中午进行,在大棚避风向阳处开通风口。三是应用防落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四是在果实膨大期或采收后,及时追施肥水。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禁用碳酸氢铵;追施肥水应在晴天中午进行,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五是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病虫害,为减轻农药残留,尽量少乳剂,多用烟熏剂和粉剂防病。 本月如出现大雪天气,生产上应重点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及时采收、抢收部分露地蔬菜,避免受冻害和雪压。 2、覆盖稻草,保暖防冻。抓紧给大棚蔬菜等覆盖保温,防止冻害。大棚蔬菜采用覆盖草帘、无纺布、遮阳网或多层覆盖等保温措施,可采取电热线加温、燃烟等措施;露地蔬菜可浮面覆盖稻草、遮阳网等,减轻冻害发生。 3、及时扫雪,减轻冻害。连栋大棚可采取扫雪、铲雪、棚内加温化雪等措施。加固大棚设施,专人管护蔬菜大棚,晚上要及时扒除大棚上积雪,防止大棚倒塌。如大雪过猛,应及时揭除棚内覆盖物,利用土壤相对较高温度增加棚内气温来化雪。 4、严格控制用水,防止病害发生。大棚内尽量少浇水和不浇水,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5、雪后骤晴,大棚应注意及时回帘,防止凋萎。若叶片正常,再逐步增加揭草帘数量,直到全部揭开;若有萎蔫现象,应及时再盖上几条草帘,让作物适应。有条件的,大棚内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并注意保温防寒,在双大棚内再加一拱棚,防止冻害。
蔬菜保护地就是利用人工保护设施,封闭局部环境进行蔬菜生产的地块。
比如说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拱棚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蔬菜保护地具有隔绝外来不良天气影响的作用,可以常年提供新鲜蔬菜。
但是由于蔬菜保护地具有高温、高湿、透气不好的特性,所以病虫害也比较严重,那么该怎么防治呢?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张志勇博士介绍,一般来说,在保护地生产中,首先注意选用适宜保护地的品种,比如说品种优良的抗病虫品种;其次要合理使用肥料,尤其要加大农家肥、有机肥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尤其要减少氮肥、硝态氮肥的使用量。
要防治保护地蔬菜的病虫害,首先应该种植一些自身比较强健的蔬菜品种。
张志勇介绍说,只有植物生长健壮了,才有可能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在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
引种时做好植物检疫,不要让危险性病虫害和有害生物伴随蔬菜种子、秧苗传播到田块,引进的种子要进行消毒;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生产季节、栽培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病虫品种;及时深翻土地,清洁田园,也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不是同一科的蔬菜3年以上轮作一回,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气肥,既可以提高保护地蔬菜的产量,又可以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由于大多数病原菌、害虫可以在土壤中越冬,所以在蔬菜保护地中,不要用老苗床育苗,最好用营养钵、无土栽培育苗,或者换土育苗;对于难以防治的瓜类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等可以采取嫁接的方法控制,比如说,用南瓜作砧木嫁接黄瓜,用番茄作砧木嫁接茄子,都是好办法。
张志勇说,在保护地栽种蔬菜要尽量调节栽培的环境,尤其是浇水、控制温度、控制湿度问题,这个问题要是解决好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