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葡萄的坐果率和均匀度?

葡萄营养价值高,既能够鲜食,又可以做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等副产物,是有着很高经济价值的新鲜水果。在大规模的葡萄栽种中,果穗挂果多,果实紧,对葡萄的产量,品质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葡萄坐果率和均匀度呢?

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葡萄的坐果率和均匀度?

芽前施肥

葡萄茎蔓从地底刨出上架后,就需要施肥了。1亩(667平方米)施硝酸钾35—40Kg。为推动化肥迅速充分发挥肥力,可在施肥后立刻灌一次水。通过此次的施肥注水,可推动葡萄树干存储充裕营养,有利于提高株型,使出芽的顶芽更为圆润,分裂出的花蕾更为健硕,那样不但为葡萄的挂果奠定了较好的基本,同时大小粒的出现也有一定的缓解。

抹芽

新抽生的枝条摆满主杆后,这时候就需要逐渐抹芽了。抹芽的基本原则是株型弱的重抹,株型强的轻抹。抹芽主要是清掉柔弱芽,双芽,歪芽和害虫芽,保存圆口圆润芽。根据抹芽可以让不足的营养集合提供这种健壮的枝条,进而减少了花落掉果的概率,防止了多少粒的产生。

修剪整枝

当新枝长到5公分以上时,就需要开始整枝了。最先是疏梢,也就是主干高度一肢一节位上的再生枝条,假如在2个以上,要只留一个。疏梢后就需要对上端的果梢绑票了,先即将捆扎的枝杈拉到适宜的部位,使阳光照射可以进到树干内部,随后将枝杈用绳索固定不动在细铁丝架子上。在绑稍的同时,对生长充沛的枝条还需要开展摘顶,便是在花序之上5—7片叶处,将以上部分剪掉,以缓解枝杈黄叶病。

疏花

疏花的办法是针对长势旺的枝条,能够留2个花序。针对中等结果枝,要将长势较差的花序去除,一般只留一个花序。针对主干尖部的结果枝上的花序,一般涨势都较为弱,可将它与结果枝一起除掉。根据疏花能够使每一个果子可以得到充裕营养,降低了多少粒的产生,也就是拥有充分的健康确保,花落掉果的概率也就降低了。

开花期叶片喷施肥料

从开花期逐渐,葡萄对养分的要求逐渐提升,这时候应融合防蛀预防疾病喷一次0.2%—0.3%的硼砂溶液。

除副稍

喷施肥料7—10天之后,从之前疏梢的地区又会流出一些次生枝条,这时候应将这种次生枝条全打去。在此次疏叶的另外还需要将这种与叶对生的卷须立即除掉,以防止它们到处攀登。从开花期之后那样的实际操作每半月就需要反复一次。

梳果

伴随着葡萄的生长,当葡萄果子早已长到黑豆至黄豆粒大小,果穗上的果子也看起来更为繁密时,就需要对于太密的果穗开展一次梳果了。对干瘦的果穗应当坚决疏除。发觉中等枝上有两个果穗的,应当除掉在其中较小的一个。

施肥浇灌

在梳果后应立刻开展施肥浇灌,施肥可选用穴施的方式,1亩(667平方米)能施磷酸二氢钾12—15Kg。针对株型较差的主茎,还能够每棵加施基肥40—50克。葡萄进到结果期之后,伴随着果子的持续彭大,对水的需要量也在快速提升,假如这期内不立即补水保湿,葡萄挂果率便会遭受危害,葡萄尺寸粒状况也将越来越比较严重。因此施肥后要开展注水,灌水流量应再1亩(667平方米)20立方左右。从那个阶段之后,施肥浇灌应当每8—10天一次,到获得前一共开展3—4次。

无公害水果生产栽培技术

修剪果树要想取得最佳效果,需要有全面、系统的修剪知识与技术。从具体的修剪方法上来说,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的修剪方法,而且也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用好一些具有保证性作用的特殊保护方法。这里分别介绍基本修剪方法和辅助修剪方法。

一、基本修剪方法:短截又称短剪,是指对一年生以内的枝梢剪掉一部分,从而缩短其总长度的剪法。其作用,主要是刺激下位侧芽萌发,促进分生新枝,并增加枝轴粗度和改变枝条延伸方向。多用于骨干枝和大、中型结果枝组的培养。幼树在一年中连续多次的短截,可削弱根系和枝梢的生长,使树体矮化。大、老结果树多用短剪,可更新复壮衰弱的枝组,强化树势,从而增强结果能力,提高果品质量,延长树体寿命。

1.技术要求:短截的技术要求包括剪口芽的选留和剪口的剪法。在操作时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尽量地达到正确合理,才能使发枝方向与类型符合修剪者的意图,使剪截伤口尽快愈合,从而获得最理想的剪截效果。(1)剪口芽的选留:剪口芽是指枝条短截后离剪口位置最接近的芽子。选留剪口芽时首先应考虑的是芽尖方向,因为剪口芽的方向决定着以后枝头的发展趋向。一般说,剪口芽的方向应主要考虑枝条原来的姿势和将来要做调整的姿势。若枝条原来的姿势过于直立,为了防止树上长树和冠内光照不足,就应选留外芽作其剪口芽,以使新发出的枝头趋向开张。若原枝的姿势过于开张,甚至枝头有下垂衰弱的趋势,则剪口芽就应选留壮上芽,以使新发出的枝头趋向直立,恢复其生长势力。若枝条之间相互碰头交叉时,枝头可用左、右侧芽当头剪截,使新发出的枝头分别向两侧发展,避免互相争夺空间和挡风遮光

剪口芽的选留

(2)剪口的剪法:剪口的剪法与其伤口愈合的速度及效果关系较大。正确的剪法应是,在芽的对侧稍作斜面下剪,芽的同侧高,对侧低,斜面的上端高处与芽尖相齐,下端低处与芽基相平。这样剪截的伤口面较小,容易愈合,愈合后的伤疤与剪口芽发出的枝梢也比较平滑,而且剪口芽发枝后生长也好。也有人为了考虑修剪效率,统统采用在芽顶平截的剪法。实际上,生长期带叶的新梢采用平剪也无妨,但对落了叶的枝条平剪,其伤口愈合的速度和与剪口芽新生枝梢的平滑程度都不如以上稍作斜面的剪法。当然,斜面太大其低面越过芽的基部时也不行,因为伤口太大不仅难以愈合,而且大量跑失水分、养分,则影响剪口芽的新梢生长,在严寒多风的地区还会造成剪口芽的死亡。所以,大斜面剪截枝条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乱用,只是在“里芽外蹬”需要削弱剪口芽萌梢时,在不干死剪口芽的前提下才有意加大伤口斜面而偶尔一用。在芽上留桩剪截,无论平、斜剪和伤口大小,都会因为养分不易流入而难以愈合形成干桩。只是在冬季严寒多风地区为了保护剪口芽不受冻伤和葡萄树在埋土前修剪时,才可暂时留短桩剪截。留桩剪截,还需在来春萌芽后再行复剪,去掉残桩

短截时剪口的剪法

2.技术方法:短截的技术方法主要是根据枝条被短截的轻重来进行分类。冬剪上包括轻截、中截、重截、超重截、戴帽截和破台截。夏剪上包括剪梢和摘心。

(1)轻截:也称轻剪,是指只剪去枝条的顶部一小段,因而又称轻过头。如果只剪掉顶芽称为去顶或打头。如果只剪去顶芽的一部分称为破顶或破芽,通常剪掉芽的1/3~1/2为宜。轻截的部位由于多是芽体较小的半饱满芽,所以形成的新枝多为中、短枝,利于缓和长势成花结果。此法多用于萌芽率高的品种,萌芽率低的品种应用后易发生下部无枝的“光腿”现象。轻截是幼旺树上培养分枝型结果枝组的主要用法之一。

短截的轻重及其反应①

(2)中截:也称中剪,是指在枝条中部饱满芽处的短截。枝条中截后容易萌发中、长枝,利于枝条的生长和树冠的扩大。所以中截可提高萌发新梢的成枝力,并使其母枝很快加粗。中截的方法通常用于骨干枝延长头的培养和衰弱结果枝组的更新方面

短截的轻重及其反应②

(3)重截:也称重剪,是指在枝条中、下部约1/4处的剪截。虽然此剪法对枝条刺激较大,但由于此部位的芽多是芽体较小的半饱满芽,剪截后仍以发中、短枝为主,上部可发少数长枝。所以,重截是幼树上培养紧凑型结果枝组的重要手法,一般多用于萌芽率比较低的品种。在大老树上,为了合理地控制树体开花结果和促进树体发枝长叶,萌芽率高的品种也可应用

短截的轻重及其反应③

(4)超重截:也称超重剪和台剪,是指在枝条基部的瘪芽处留很少一部分短橛的剪截。这种剪法一般成枝力低,只发2~3个中、短枝,利于削弱枝势、降低枝位,培养更紧凑的中、小型结果枝组,常用于诱发预备枝和改造强旺枝的场合。对有些发枝力强的品种,有时进行超重截可能发出旺枝,甚至跑条。这样需在下年修剪时,进行“挖心”处理,去直留斜,去强留弱。也可以利用生长期连续超重截修剪,培养更紧凑的结果枝组,这叫短枝化修剪

短截的轻重及其反应

(5)戴帽截:也称戴帽修剪,是指在单条枝的年界轮痕或春、秋梢交界轮痕处盲芽附近的剪截技术。戴帽截是一种抑前促后造生中、短枝的剪法,多用于小型结果枝组的培养。根据枝条生长势强弱在其轮痕以上剪留的长度,戴帽截又可分为“戴死帽”、“戴活帽”、“戴低帽”、“戴高帽”、“戴歪帽”五种。“戴死帽”是指在枝条中部轮痕正中剪截的方法,多用于中庸偏弱的单条枝。其修剪反应的特点是,新发枝容易集中在“帽子”附近。有些果农为了促使下部多发枝,还在“帽子”下增做剪口,发枝后再剪掉残桩,效果良好。“戴活帽”是指在轮痕以上留几个瘪芽进行剪截的方法,多用于长势较强的单条枝。特点是可加多下部发中、短枝,减少冒长枝。“戴低帽”是指在轮痕以上留瘪芽较少的活帽剪法。“戴高帽”是指在轮痕以上留瘪芽较多的活帽剪法,“戴活帽”越高越利于缓和枝势,增发中、短枝,越适合于强旺单条枝戴帽剪截。“戴歪帽”是疏去中心枝后在侧生甩辫枝的基部再行超重截的方法

戴帽截和破台截修剪反应

(6)破台截:又称破台剪,是指在结果枝上着果处发生膨大的瘤状果台部位的剪截。剪截果台的方法一般是剪掉果台的1/3~1/2,这样可使果台上的潜伏芽萌发形成新枝,这新枝称为果台副梢或果台枝。营养好的果台副梢当年可形成花芽,下年结果。破台剪常用于苹果、梨树上短果枝群中无果台副梢的光秃果台的缩剪更新

戴帽截和破台截修剪反应

(7)剪梢和摘心:以上五种短截方法是从休眠期冬剪的角度上讲的,在生长期夏、秋季对带叶新梢的短截一般称剪梢。剪梢如果十分轻微,只是用手摘掉新梢顶端幼嫩的生长点部分,在修剪上称为摘心。剪梢和摘心可通过改变新梢内生长素和营养物质的分配运输方向,削弱顶端优势,控制新梢旺长,增加枝梢的粗度,提高枝梢的发育质量,并促使当年新侧芽萌发形成副梢结果枝组

剪梢和摘心修剪反应

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无公害水果生产栽培技术的实用资料,更多资讯尽在。

 无公害水果生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水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水果产品。无公害水果包含果品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营养丰富等内容。

 1.高标准建园

 1.1 园地的选择与规划

 园地应选在背风向阳的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并符合以下4个方面技术要求的农业生产区域。

 (1)产地必须选择在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围无工业和矿山的直接污染(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上风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要距离公路50~100m以外。气候与立地条件、土壤质地最适宜或适合果树生长,有灌溉条件,有机肥来源充足,品种优良,树势健壮,栽培管理比较先进。

 (2)该地域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氟化物等4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3)该园地的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最好选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较肥沃的微酸到微碱性土壤。并且土壤中农药六六六、滴滴涕、类金属元素砷,重金属元素镉、汞、铅、铬、铜8项技术指标均要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4)该园地的灌溉水经检测,水中的pH、化学需氧量、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石油类、总汞、总砷、总铅、总镉、六价铬、总铜、挥发酚、粪大肠菌群等14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的要求。

 园地的规划要做好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作业区及建筑设施的规划,重点是排水系统良好。

 1.2 选择适宜的砧木与优良品种

 砧木应选抗寒、抗旱、适应性强的野生种作良种砧木。

 品种应选用适应性广、抗旱、耐寒,适宜当地栽植的新优品种。

 1.3 合理搭配授粉树种

 授粉树种应选能在花期相遇,可相互授粉,树体相近,且商品价值高的品种。授粉树种与主栽品种的搭配比例为1:2~1:4。

 1.4 合理密植

 栽植密度应视树种、品种类型、立地条件、株形而定。一般苹果以每667m2栽33~111株、梨以每667m222~55株、桃以每667m244~84株、葡萄以每667m2111~333株、杏李以每667m255~111株为宜。山、旱、坡、梁、肥水条件差的园地,可适当密些;平、水、肥地可适当稀些。以长方形方式配置,平地以南北行,山地以等高线栽植为好。

 1.5 壮苗栽植

 苗木一定要选品种纯正,合乎国家一级标准的优质、无病毒壮苗,要求苗高1.2m以上,苗粗1.2cm以上,有0.45cm以上粗度的根5条以上,枝条光亮无伤,整形带内芽体健全饱满,接合部愈合完全。

 1.6 秋季定植

 栽前工作能准备充分的园地及干旱地区以秋栽为好。因秋栽土壤墒情好,栽后根系有较长的恢复时间,翌年春季发芽早,生长旺,成活率高,但需弯倒埋土越冬。

 1.7 精细栽植

 栽前,首先挖1m宽、0.8m深的定植沟,生、熟土分放,每株按50kg有机肥、1kg过磷酸钙作底肥,取其2/3与熟土混合填入沟底,1/3与生土混合将沟填平,浇水沉实;根系修剪后,生根粉液或清水浸根1昼夜待栽。栽时,挖直径50cm、深30cm的小坑,坑底修成馒头状,然后将苗根蘸3%的氮、磷、钾混5%的有机肥泥浆,垂直放在坑底,使根系舒展,苗木接口与地面平齐,埋实、整盘、浇水;栽时还应留10%~20%的后备苗假植,以备补植。栽后,树盘覆以1m见方的地膜;萌芽后将整形带以下萌芽抹除;以后随时检查成活,及时补植。

 2.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管理

 对于土质差的果园通常要采用改良土壤的办法改善土壤条件。

 改良土壤:在沙荒、粘重、盐碱土壤上建立的果园,可采取沙土压淤、粘土掺沙、浇排水洗碱、深翻改土等措施改良土壤。

 深翻扩穴:结合秋施基肥,从第1年开始,每年秋沿栽植沟外缘从两侧向外各扩宽30~40cm,深60~80cm,3~4年将全园扩通。

 土壤耕作:前3年采用间作-覆盖制,行间间作豆类、花生等低秆作物,树盘地膜覆盖或生物覆盖,生物覆盖厚约10~25cm,春盖秋翻压,覆盖地膜的果园,要及时清除果园内的农用塑料薄膜,不使其进入土壤。3年后采用清耕-生物覆盖制,清耕要做到每年早春顶凌刨园30cm深,浇水和雨后及时中耕锄草,秋季全园耕翻深30cm。

 2.2 科学施肥

 无公害水果生产中,施肥应坚持6个“原则”、实行1个“限量”、3个“禁止”。坚持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原则,坚持以底肥为主的原则,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坚持以农田土壤中养分输入输出相平衡的原则,坚持农家渣肥及人、畜粪便以腐熟达到无公害应用标准的原则,坚持施用经农业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化肥和叶面肥的原则。限量使用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磷肥、钾肥、硼、钼、锌等化肥及微肥。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垃圾,禁止使用含氯复合肥、硝态氮肥和未腐熟的人粪尿,禁止使用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

 2.2.1 早施基肥

 每年于9月份结合扩穴、秋耕,每株按1kg果1kg有机肥、全年1/2~1/3的追肥(果树专用复合肥)的标准,与熟土、覆草混合作基肥施入根部。施肥方法是前3年采用条沟施,3年后采用撒施或放射状沟施。

 2.2.2 巧施追肥

 前2年以促进生长,扩大树冠为主,可在发芽前或春梢旺长前追施氮素,在秋梢旺长前追施果树专用肥,每次株施0.1~0.2kg;2年后,以促花结果为主,可在萌芽前、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秋梢停长后追施,全年2~4次,5月下旬前以氮肥为主,中期氮磷钾配合,7月后以磷钾肥为主,每次株施0.5~1kg,采用环状浅沟施或环穴沟施。

 2.2.3 根外追肥

 从展叶开始,每隔20d左右进行1次,结合喷药全年可进行6~8次。6月前以喷0.3%~0.5%尿素为主,后期以喷0.3%~0.5%的磷酸二氢钾为主,最后一次必须在果品收获前20d施用,防止对果品的污染。

 2.3 合理灌水

 有灌溉条件的果园,每年浇灌3~5次。结合施肥,可分别在萌芽前、落花后、果实膨大期、秋施基肥后、封冻前进行。萌芽水、封冻水要灌足;花前、花后水要适量,以解除旱象为度;果实膨大水和秋施基肥水,视天气而定,有雨不灌,无雨时灌。灌溉方法多采用畦灌,有条件的可用喷灌、渗灌等。旱地果园可采用果园覆盖保水和穴贮肥水方法追肥、浇水。地势低洼的果园,注意在雨季疏通渠道,及时排水。

 3.合理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要以增加树冠内的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为主。目前,有主干型果树多采用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缍形等小冠树形整形,最常见的是自由纺锤形,该树型结构简单,干高40~50cm,树高2~3m。中央干较直立,在中央干上分布10~15个小主枝,向四周均衡伸展,插空排列,无明显层次,主枝角度70°~ 90°,下层主枝枝长1~2m,上层依次递减;相邻两主枝间隔20cm左右,同一方向主枝间隔50~60cm,主枝单轴延伸,其上直接着生中小型枝组。桃、樱桃等喜光性无主干型树种宜选用自然开心形、改良杯状形整形。葡萄、弥猴桃等藤蔓型树种宜采用篱、棚架整形。

 修剪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苹果、梨、杏、李等有干型果树,冬剪时除在1~3年内,对中庸、偏弱骨干枝适度短剪,对竞争枝、背上直立枝、过密枝适当间疏外,其余枝一律缓放不剪。夏剪主要采取在生长季及时运用对骨干枝刻芽和开角技术,使之及早成形;运用对辅养枝和临时枝拉平或下垂、环剥、多道环割、捋枝,对背上枝间疏、扭梢、连续摘心、夹枝、别枝、多次拿枝、秋季戴活帽短截等措施促花早果。桃、葡萄无干型和藤蔓树种,冬剪主要视枝短截,夏剪桃主要是疏枝、付梢摘心;葡萄主要是枝蔓引绑、抹芽、定枝、处理副梢、新梢摘心、去卷须、掐穗尖等措施通风保果。

 4.严格花果管理

 4.1 促花保果

 在花量少的树和年份,可在花期、花后、生理落果期,叶面喷0.2%~0.3%的硼砂加0.3%的尿素或0.4%的蔗糖提高坐果率。另外还可采用花前追肥、花枝环割、长枝和果台枝摘心(葡萄的新梢摘心、掐穗尖)、花期放蜂、人工授粉等措施提高果树的坐果率。

 4.2 疏花疏果

 在花量大的树及年份,对仁果类树种在花序分离期进行疏花,每花序只保留1个中心花或1个边健花,亦可采用在果树盛花期喷打1度石硫合剂等进行药剂疏花;落花后7~25d,按叶果比60:1~80:1或枝果比3:1、干周法(留果量kg等于主干周长的平方乘以0.2)或果间距20~25cm留1个好果的标准疏果。为了提高果形指数,可在花期和幼果期各喷1次600倍液的普洛马林。对核果类可在大蕾期进行疏花,一般以短、中、长果枝分别留2、3、4个花蕾,徒长性果枝留5~6个花蕾为宜。落花后两周开始疏果定果,疏果时先疏除萎黄果、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再疏除短圆形果、朝上朝下果,保留长形果、侧生果。定果时一般长果枝留3~5个果,中果枝、副梢果枝留1~3个果,短果枝2~3枝留1~2个果,预备枝、花束状枝上不留果,延长枝上适当留果;大果型品种相对少留,中、小果型适当多留。对浆果类树种可在花序伸出期疏穗,每一结果枝留1~2穗果为度,壮枝留2穗,中庸枝留1穗,弱枝、预备蔓上不留果。每平方米架面留果6~7穗为宜。

 4.3 果实套袋

 无公害果品生产中,提倡果实套袋,以减少防治果实病虫害农药的使用,避免果实与农药的接触,降低果实中的农药残留,同时可改善果品的外观品质。为确保果实质量,在定果后,可对幼果进行果实套袋,套袋前要喷1次杀虫杀菌剂,套袋后要每隔10d随机解袋检查1次,采收前1个月放风除袋。为弥补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的不足,可在果实生长后期,结合喷药喷肥加喷200倍高效增糖灵等增糖增质剂2~3次。

 5.及时防治病虫害

 5.1 防治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和物理防治;积极进行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生态调控作用;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选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并注意轮换使用,改进施药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用量,以减少污染和残留。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保证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果品。

 5.2 农业防治

 栽植优质无病毒苗木;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负载保持树体健壮,提高抗病力;合理修剪,保证树体通风透光,恶化病虫生长环境;剪除病虫叶、果、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翘裂皮,人工捕捉、翻树盘、覆草、铺地膜,减少病虫源,降低病虫基数;果实套袋,减少病虫、农药感染;不与不同种果树混栽,以防次要病虫上升为害;果园周围5km范围内不栽植桧柏,以防锈病流行等。

 5.3 物理防治

 根据病虫害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黑光灯、树干缠草把、涂粘着剂、遮防虫网等诱杀害虫。

 5.4 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昆虫天敌。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如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5.5 化学防治

 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和无“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号)的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①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适时用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虫与害虫比例合理的情况下不使用农药。②根据天敌发生特点,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保护天敌。③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④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每年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施用,施药均匀周到。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有:有机氯类的六六六,滴滴涕(包括含滴滴涕的三氯杀螨醇),毒杀芬,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甲基甲脒类的杀虫脒;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有机胂类杀菌剂,如福美胂)、铅类,敌枯双,氟乙酞胺,氟乙酸钠,甘氟,毒鼠强,毒鼠硅等农药。⑥不得在果树上使用的农药有: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1605)、久效磷、磷胺、甲拌磷(3911)、乙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有机磷类农药和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氧化乐果、砒霜、赛力散等。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比久、萘乙酸、2,4—D等。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有:苯氧乙酸类(2,4—D、MCPA和它们的酯类、盐类)、二苯醚类(除草醚、草枯醚)、取代苯类除草类(五氯酚钠)除草剂。

 6.无公害水果生产配套技术

 主要有:增大果个,端正果形,提高果形指数,增加着色(铺反光膜、摘叶、转果等),提高果光洁度(套袋),提高果实贮藏性(喷施钙肥),改善果品风味(喷施增质剂)等。

 7.果品采收、分级、包装、贮运

 第一,果品的采收要依品种特性、生态条件、果实用途来确定,要适时、按要求保质采收。采收时的感官要求要达到表现出本品种特有的大小、色泽、糖度、硬度、风味等特点,且无异常气味。成熟度达到充分发育和市场或贮存要求的成熟度。

 第二,要确保水果贮运质量,果品采后必须经过预贮方可进入贮藏窖,贮期不得使用禁用的化学药品保鲜,要运用常温自发气调贮藏和土窑洞加简易气调贮藏技术,重点采用恒温和气调贮藏库;运输要改用集装箱,车内要清洁卫生,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

 第三,必须进行商品化处理,采后或贮藏后的水果必须按要求、按标准严格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后,方可运输、销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