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旅游景点整体介绍
兰州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甘肃省博物馆、五泉山公园、黄河母亲雕塑、白塔山公园、雁滩公园。
1、甘肃省博物馆:通过丰富精彩的展品了解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多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大名鼎鼎的马踏飞燕、驿使图等国宝级文物都可以在这里见到。
2、五泉山公园:五泉山的历史很是悠久,因传说霍去病将军曾在山上鞭打五下打出五眼泉水而得名。如今的五泉山上泉水已经很小,但是山间修建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和寺庙等,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古朴优雅。
3、黄河母亲雕塑: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
4、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中心附近的黄河北岸,入口处与中山桥连接,是兰州市内的重要景点。白塔山以山顶的古老白塔最为著名,山间还有多座宫殿式的建筑,在建筑周围种植了很多树木,在此登山锻炼、摄影拍照都十分不错。
5、雁滩公园:位于南滨河东路,靠近水车博览园,原本是黄河中的十八个沙岛,因常年有大雁来此栖息而得名。园中林木茂密,风光明媚,建有楼台亭阁,与黄河景色互相映衬,十分壮美。
兰州的景点介绍
兰州的景点介绍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为甘肃省省会,又称金城,是中国西北第二大城市。以下是我整理的兰州的景点介绍,欢迎阅读。
1. 兰州五泉山景点介绍
兰州五泉山地理位置
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兰州五泉山名称由来
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汩汩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土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百姓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今天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新五泉山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原有的亭台楼阁都已修葺一新,经过绿化和建设,园内曲径通幽,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五泉山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游览指南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五泉山可分西、中、东三路游览,三路均有楼台亭阁、长栈虹桥、清泉飞瀑,但
布局各异,自成体系,各有独到之处。
若从西路前行,第一个风景点为“翠幽新圃”,圃内有梅花洞,洞内有几汪清池,几丈回廊,一座凌波轩,一座八角亭,一座地下游艺场。池中飞檐红柱的倒影,和青幽山色相映,景致优美迷人。循西长廊而上,有一形似一轮初上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穿半月亭即到企桥,五泉之一的“惠泉”就紧依在企桥边。泉圆形,四周绿树掩映,芳草环绕,泉水清澈见底,味甘甜,宜于烹茶,且有灌溉之利,非常实惠,故名“惠泉”。
离开惠泉,踏着一道道青石阶回旋而上,就到了久负盛名的“嘛尼寺”。这里古槐浓郁,寺院清幽,一排悬楼横压寺门,东为瞰霞楼,西为延月楼,楼下前方有依依径、仄仄门、重重院、叠叠园、曲曲亭,小巧玲珑,曲折有致。出嘛尼寺,向高处继行,只见一面削壁上有涓涓清瀑直泻壁下一汪清潭中,这便是西龙口。这里距甘露泉很近。“甘露泉”是五泉中最高的一眼泉,地处文昌宫西边,孤亭掩护,源流纤细,久雨不*,大旱不干,饮之犹如甘露。相传此泉合“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意而得名。
出甘露泉就到了文昌宫。宫东侧有一垣花墙,其花瓶状小门的门楣上,大书着三个淡灰的隶字——掬月泉。此泉和其它几眼泉迥然不同,说它是泉,其实更象井,泉水聚在一眼井样的深洞中,距地面深约1.6米。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盘中,“掬月”雅名由此而来。这里还是西、中、东三条上山路径的汇合处。 与文昌宫毗邻的'是旷观楼。登楼俯瞰,兰州市容尽收眼底。楼下有一深约10米的古洞,洞底聚有一汪泉水,水底布有花石瓦砾,这就是五泉中的“摸子泉”。常有信男善女钻进洞中,用手在泉水中摸索,摸着石头则得男,摸着瓦片则生女,刘尔_曾在洞门口书一对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出旷观楼榜着山岩再向高处登攀,就到了千佛阁。它修筑在东龙口的飞瀑上面,气势雄伟壮观,地形险要惊人,为五泉山最高的建筑物。凭栏下望,只见东长廊凌空而下,跨重岩,绕清流,环亭榭,把半壁园林团团围起,象捍卫林泉的长城。 迈出千佛阁沿东长廊缓步而下,就到了子午台和八卦台。这儿上临东龙口,下濒蒙泉。仰视可观东龙口飞泻而下的瀑布,俯瞰则可饱览五泉之冠的“蒙泉”。“蒙”为卦名,是六十四卦之一,坎上艮下,坎为水,艮为山,用“蒙”字概括东谷面貌,含山下有险之意。明人李文曾有诗赞美蒙泉:“上人邀我烹新茗,水汲山中第五泉。”
由东长廊西望,在那高耸、陡峭的青云梯下有一个四角钟亭雄立山腰。亭内悬挂一个高约3米,口宽2米,计重10000斤的泰和钟,系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由待鉴镐监视铸造。此钟造型雄伟,声音洪亮,所铸铭文,清晰可辨。原悬于普照寺(兰园旧址)钟鼓楼,为兰州最早的金石文物之一。解放后移置五泉山,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从钟亭而下,过万源阁, 大雄宝殿,就到了“金刚殿”(即明崇庆寺中殿)。大殿系歇山式屋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结构精巧,气势庄严。殿内原塑四大金刚,今已荡然无存,只有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所铸的一尊铜接引佛和铁筹的莲花基座尚存。佛像高5.3米,围阔2.7米,重20000余斤,站立在莲花铁座之上,面目丰腴,微露笑容,衣褶清晰,左手托钵,右手轻扬,似向中外游客致招手礼。
历史传说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南,皋兰山北麓。层楼叠阁,沿山铺阵,溪流如带,绿树掩映,好一派清幽山色。五泉山因山上有五眼山泉而得名。相传武帝时,霍去病西征匈奴,曾屯兵此山,士卒疲渴,霍去病“着鞭出泉”。这五眼泉至今犹在。一为甘露泉,在文昌宫西边,孤亭掩蔽,清泉涓涓,久雨不*,大旱不干,饮之如甘露。二为掬月泉,在文昌宫东面,泉宽约尺许,深约五尺,形如井状,中秋之夜,月出东山,这里得月最早,月影投泉心,如掬月盘中。三为摸子泉旷观楼下的摸子洞中。过去善男信女,用手在泉水中摸索,说摸着石子的生男孩,摸着瓦片的生女孩。清末学者刘尔欣曾在洞口书写一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四为蒙泉,在东龙口下。这里悬崖凌空,有瀑布泻下,如挂练,如扬丝,坠入乱石丛中,溅起无数明珠,流到草坡间,积成一片明镜。“蒙”为卦名,寓意东谷山下有险之意。五为惠泉,在西龙口下的企桥南端谷底,泉圆形,水净沙明,清澈见底,味甘美,宜于烹菜,且有灌溉之利,有惠于民,故而得名。
五泉山是兰州市内著名的名胜之地,在唐,宋时代这里就建有寺庙,后毁于兵火。现在建筑一万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嘛尼寺、卧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时代建筑。古建筑群多集中于中峰。进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殿宇层叠,楼阁错落,甚为壮观。中峰两侧为东西龙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荫如盖,廊榭亭阁环绕。东龙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碧波荡漾的莲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桥,池边伫立二龙戏珠釉壁。240多级,97盈的长廊盘旋而上,将东龙口与中峰连通。西龙口依山就势,建成高阁横秀,飞泉挂碧的“小蓬莱”和碧水,亭台,绿树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西龙口西侧的动物园,辟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等。五泉山的“铜接引佛”,“泰和铁钟”是公园的“镇山之宝”,现为国家级的保护文物。
“铜接引佛”原在兰州东关接引寺内安放,现移至五泉山金刚殿。这是一件明洪武年(公元1370年)所铸的铜佛,身高一丈六尺,身围八尺。重约万余斤。造型优美,衣褶显晰,面部神态敦厚丰韵,怡静庄重,面含微笑,左手托钵,右手舒展,一副悲天悯人、接引众生普渡的形态。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
“泰和铁钟”原为普照寺物,后安放在五泉山钟厅内。这座铁钟为金代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所铸造,钟高九尺,直径六尺,重一万斤。造型宏伟肃穆,声音浑厚洪亮。
交通信息
兰州市动物园也在这里, 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大象馆等, 有相当数量的珍惜保护动物
交通:8,18,117,124,149,12,2,114,120,15,17,139路公共汽车直抵山门口;31,33,34路电车和106,108,141,140路公共汽车通至五泉山站,南行数百米即到了。
2. 黄河母亲像
母亲(象征黄河)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象征中华人民),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象征着黄河母亲爱护保护着中华人民。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
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说明了中国人内在的实力。雕塑前面另立一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于1984年8月所立“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碑。
黄河母亲像雕塑选材一说到花岗岩有很多朋友就会问了,为什么不用质地更好的汉白玉或其他材料来雕塑,反而要用普通的花岗岩呢?那我们不妨来看看黄河水是什么颜色?再看看我们的皮肤是什么颜色呢?现在大家明白了吧!选用花岗岩是因为它能更好的表现出黄河的颜色,表现出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肤色,同时花岗岩粗糙的质感似乎也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经历的沧桑与巨变。
交通信息
市内乘坐公交25路、142路到黄河母亲站下,或乘坐18路、56路、58路、103路、106路、107路、111路、118路、120路、130路、137路、139路、302路、313路西湖公园站下,也可乘坐15路、105路、109路、142路到水车园站下,然后步行到达。
3. 兰州白塔山公园
兰州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古与黄河一道构成天然屏障,为军事战略要地。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 ,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 ,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园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山高1,700米,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和裕固族接待帐房为别处少见,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使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景点介绍
白塔寺在山巅,相传为纪念元代以为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西藏著名喇嘛而建。据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统一大元帝国的疆域时,曾致书西藏喇嘛教的萨迦派法王。法王即派一著名喇嘛去觐见成吉思汗,该喇嘛途经兰州时不幸病逝,于是元朝下令修塔纪念。元代所修白塔今已不存,现存塔为明景泰年间(1450-1456)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在旧址上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慈恩寺,但百姓仍呼之为白塔寺。白塔八面七级,高17米,各级每面都有佛像。角檐有铜马,微风吹过,清脆动听,上冠绿顶,下筑圆基。清人秦维岳有诗云:“北上环拥势嵯峨,塔影巍然最上坡。布地散金名宝刹,擎天一柱俯黄河。”描绘出白塔雄姿。
出白塔寺门西下右转,有水濂观音洞。在洞西北台上,建有关帝庙、驻春亭、兰台,至山巅处建有一亭曰“牡丹亭”。白塔寺西南稍低处,有峰突起,号称凤岭山,清康熙时在上面修建了三官殿和观音洞。嘉庆时又添建了药王殿和财神殿及三间灵官楼等建筑。寺东南有三教道统祠,祠东为三皇殿,祠前有石拱桥,石拱为门,可通来往。过牌楼而下,便是罗汉殿,殿前有悬楼10余间,供游人凭眺及休息。三教祠再东南另一山峰有三星殿,出殿是“凤林香袅”牌楼,其背面是“秀映三台”,大约是指东有凤林古关,南望皋兰山三台阁之意。沿曲径南下直达四台大厅,这也是上山最主要的一条道路。山下东侧原有文昌宫,中为魁星阁,是旧时秀才们祈祷
登科的去处,现改为百花茶厅,为游客饮食休息之处。从白塔寺南直线下山,昔人就山势分为十级,每级有一小小的殿宇,统称“十王殿”。十王殿南为四圣宫,宫南有拱桥,桥南便是玉皇阁,阁南是祖师殿。在改建中十王殿多已拆除,唯在崖头上尚存一个。山顶的古建筑物还有迎旭客阁,东、西、北三山之巅还有有东风亭、喜雨亭。登临诸殿阁,可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山树高林密,曲径通幽。站在山上,便可一瞰全市景观及九曲连环的母亲河。又因有一元代白塔而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每年6月初到9月中旬是避暑、休闲的最佳时节。逢至周六、周日,更是人们聚集之地。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6:00-18:00
交通提示
白塔山公园的线路可分为以下三种:1. 乘坐公交车20路、35路、53路、131路到白塔山公园站下车,下车即到。2. 也可乘坐9路、11路、15路、26路、34路、136路公交车到黄河铁桥站下车,顺便欣赏黄河两岸的美丽景色,然后步行过黄河铁桥即到。3. 乘坐1路、6路、4路、75路、106路、107路、113路、137路等公交车到达兰州最繁华的商业区——西关什字,往北步行只需15分钟就可以到达白塔山公园了。
;
兰州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兰州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兰州哪里好玩?兰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有许多名胜古迹,并曾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本文编辑为大家带来兰州好玩的旅游景点,包括兰州水车博览园、兰州极地海洋世界、兴隆山、西部欢乐园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安宁大青山滑雪场
安宁大青山滑雪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孔家崖,占地面积600亩,集滑雪、健身娱乐、高尔夫运动场馆、度假休闲、景观园林、度假山庄为一体,可容纳2000多人次滑雪。滑雪场用4台喷雪机造出了占地70亩、厚度50厘米—80厘米的雪地,一共有6条雪道,雪道两边分别是500米、1000米的2条雪上电梯。除了滑雪,场内还有雪地摩托车、雪圈等游乐项目。
2、什川梨园
什川梨园位于兰州市什川镇,景色以春秋两季为佳。春到什川,最先看到的是沿河的梨花迎风怒放,给古老的黄河镶上两道雪白的花边,林间雪涛滚滚,彩蝶纷飞,远山近野浸在一片花香中。登山远眺,只见梨花,不见古镇。金秋时节,霜叶火红,层林尽染,金黄的梨子挂满枝头,摇摇欲坠,家家果园里是欢乐的人们,各种载满梨子的车辆,忙着把甜蜜送到城市乡村。
3、西部恐龙园
西部恐龙园位于兰州市新区凤凰山路,占地面积约3400亩,开发建设园区项目有西部恐龙园欢乐水世界、西部恐龙园、恐龙主题酒店、儿童梦幻王国、温泉度假酒店、丝绸之路风情商业街等,是集观光、旅游、度假、科技体验展示为一体的一站式乐园项目,是丝绸之路西部(国际)商旅文生态产业区的核心部分。
4、兴隆山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境内奇峰叠翠,飞泉流湍,林木苍郁,风光旖旎,动植物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分为兴龙山、栖云山、官滩沟、马衔山、二龙山五大景区。著名景点有:云龙桥、太白泉、成吉思汗文物陈列馆、喜松亭、蒋公楼等五十余处。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景区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兴隆山金秋红叶旅游节”。
5、五泉山公园
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南路,地处皋兰山北麓,占地267000平方米,海拔1600多米,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五泉山公园内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此外,公园辟有动物园,还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
6、兰山公园
兰山风景区位于兰州市区正南皋兰山上,占地5200亩,曲径蜿蜒,游乐城有很多娱乐项目,小跑车、八卦阵、迷宫、彩宫、魔窟等游乐设施使人们流连忘返。公园内依次建有山门、蝴蝶楼、龙尾山庄、小牌楼、叠翠园、望河楼、钟院、六角亭、三角亭、石牌坊、游乐城、跑马场、龙首山庄等仿古建筑群。编辑温馨提示:登上山顶,远眺俯瞰,兰州全景可尽收眼底。
7、西部欢乐园
西部欢乐园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占地面积约300多亩,是一个开放式休闲、游乐主题乐园,是兰州最好玩的地方之一。乐园有刺激好玩的游乐项目及设施,比如飓风飞椅、空中脚踏车、飞旋、旋风骑士等,使游客们享受到了现代游乐设施带来的快乐。园区的室内冰场(爱斯基摩村)和室内水上乐园(夏威夷海滨世界),更是得到了众多游客的好评和青睐。
8、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总面积5848.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9.2%,海拔1998--3165米,风光秀丽,植被垂直分布极为明显,顶部是丰富的草场,辽阔的牧场,山腰林木矗立,山脚农田覆盖。园内地貌起伏剧烈,山势嶙峋,可充分欣赏自然风光,被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据我了解,全园可划分为前吐鲁沟森林风景区、三岔旅游村、大吐鲁沟地貌风景区、小吐鲁沟森林风景区和吐鲁沟掌草原游乐区五大景区。
9、兰州水车博览园
兰州水车博览园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展现水车文化的主题公园。水车园内,12轮巨型兰州水车顺黄河一字排开,黄河奔腾,水车旋转,渠水蜿蜒,再现了黄河、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水车广场以兰州水车为主体,并荟萃中外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水车数十轮;文化广场由旅游纪念品商店、黄河奇石馆、兰州近代历史博览馆、演出广场等场馆组成,以、文字资料、实物、文艺演出等形式多角度反映水车文化。
10、兰州极地海洋世界
兰州极地海洋世界位于七里河区西站建西东路,设置了热带海洋区、河流湖泊区、梦幻水母区、海底潜游区、冰河世纪区、沙滩海洋区、热带雨林区,是兰州最好玩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突破传统水族馆的规划理念,并参考主题游乐园游乐模式,让游览游乐并行。根据游客特别是儿童心理特征设计,通过科学的立体组合,集娱乐、互动、科普、游览为一体,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观赏各种奇趣的海洋生物的同时,学习到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
11、兰州植物园
兰州植物园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占地面积550亩,林木繁茂,树种多达100余种,有银杏、丝棉木等珍贵树木十余种。植物研究所占地50亩,花卉温室7000多平方米,培育花草100多个品种,室内观赏花卉50多个品种,培育新品种70种以上,是兰州市主要花卉研种培养基地。植物园内还设有划船、垂钓、小型儿童游乐场等休闲娱乐项目,设有7处风格不同的茶园。节假日带上家人、亲戚或朋友到植物园享受鲜花、绿色,呼吸新鲜空气,品味八宝茶碗的清香,放松紧张的身心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12、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山树高林密,曲径通幽。站在山上,便可一瞰全市景观及九曲连环的母亲河。又因有一元代白塔而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每年6月初到9月中旬是避暑、休闲的理想时节。逢至周六、周日,更是人们聚集之地。
兰州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中心附近的黄河北岸,入口处与中山桥连接,是兰州市内的重要景点。白塔山以山顶的古老白塔最为著名,山间还有多座宫殿式的建筑。河对岸有缆车可以乘坐,到山顶再走20分钟左右即到白塔,塔顶上可一览兰州市全貌,山脚下便是黄河。
2、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最大的博物馆,珍藏文物丰富,可以全面了解甘肃各地和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二楼丝绸之路展览是全馆精华,镇馆之宝“马踏飞燕”、中国邮政标志驿使图画砖都在这里。
3、中山桥: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黄河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桥梁所有的建材都为德国原产,至今有百余年历史。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站在桥上可远眺白塔入云,母亲河奔腾流过。
4、青城古镇:这是兰州地区保护的比较好的古镇,目前旅游业也比较发达,到这里既可以体验兰州生活,更可以吃到正宗美食。
5、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可以说是兰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这里收藏的文物十分齐全。
6、兰山山地生态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个公园的生态保护做的比较好,经常可以在这里看到各种野生动物。
兰州市的旅游景点
1、兰州黄河铁桥,俗称中山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2、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为东部祁连山山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园内地貌景观奇特,享有华山之险、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之美誉;
3、什川古梨园,是黄河文化孕育的杰作,总面积40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气候湿润,风光秀丽,盛产瓜果蔬菜,是有名的瓜果之乡;
4、水车博览园,在新建的南黄河风情线上,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组成,是以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已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5、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更多关于兰州市的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毛竹 -
毛竹
歧义词。
一指生物界的植物。
又名“楠竹”、“孟宗竹”“江南竹”、“茅竹”。
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
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
毛竹秆高,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
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
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
又无毛无花粉,在精密仪器厂、钟表厂也极适宜。
毛竹林面积大、分布广、经济价值较高,生产潜力很大,发展毛竹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自然习性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Camelliadeoleifera)、拎本(Enryajaponica)、姜子(Neolitseasp.)、鹅掌楸(Seheffleroctophylle)、山矾、悬钩子、紫金牛(Ardisiajaponica)、柔毛绣球(Hydrangeavillosp.),还有木荷,丝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蕨类植物如里白(Hicriopterisglauca)、铁芒箕(Diranopterisdichotoma)等。
有时,毛竹亦与杉木、马尾松、长柄水青冈、头状四照花等组成各种类型的混交林。
在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层,L层为形体较高大的马尾松等。
根据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生产上把毛竹林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竹林为集约经营的竹林,主要措施有松土、施肥等,每亩立竹度200株以上;第二类为一般经营的竹林,主要措施有劈山抚育等,立竹度100~200株;第三类为粗放经营的竹林,一般不采取任何经营措施,有的砍伐量过度而立竹仅在100株以下,在竹林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加以经营,逐步扩大第一类竹林的比例。
生长习
毛竹的生长过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
该竹在种植期前5年丝毫不长,到了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窜15天左右,最后大约可以长到90英尺高,并成为中国最高的竹子。
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生长的那段日子里,处在它周围方圆10多米内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长,等到它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力。
在好事者“寻根问缘”的过程中这一奇观的谜底被揭开。
原来它前5年不是没有长,甚至没有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发觉的方式在生长------向地下生根。
经过5年的地下工作,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雏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围发展了十多米,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真可谓“博大精深”。
这样的生长方式不仅为它5年后长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悄悄地“侵占”了周围其它植物的根系发展空间,使它们无法获得生长所必需的水份及养料,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能够几乎以资源垄断的方式独自急长。
影响毛竹林产量的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不仅有其本身的直接影响,还有其因子间的相互配合产生综合影响。
研究证明,立竹株数(N)、胸径、叶面积指数、整齐度等对毛竹林产量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以前两项为主导因子
适生环境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
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
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
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
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厚层肥沃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良好。
在土质粘重而干燥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则生长不良。
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
地理分布
中国是毛竹的故乡,长江以南,生长着世界上85%的毛竹。
它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山麓地带,以长宁、江安、兴文等县最为集中,著名的蜀南竹海楠竹面积达6万余亩。
种植技术
12月至2月下旬
(1)选地和整地。
山区、丘陵、平地都可以造林。
要选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呈酸性壤土为造林地。
全面整地,然后挖穴,穴长1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
穴底施放基肥。
(2)移竹造林。
选择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厘米,2-3年生的母竹。
竹鞭应选绿**,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
挖掘母竹。
一般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
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厘米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
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
在挖好穴的林地上栽植母竹,栽竹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
每亩栽植20-35株。
栽后设立支柱。
(3)移兜造林。
栽植方法和选择母竹都与移造造林相同,只是截去竹竿,用兜栽植。
(4)实生分蘖苗(小母竹)造林。
从圃地将分蘖苗整丛挖起,带土,留根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
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每亩40-6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穴长、宽、深各30厘米。
将竹苗分为3-4株一丛栽植,壅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苗根际约低3厘米,并壅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5)冬季采伐。
一般用材竹林要留三度竹(6年生),砍四度竹。
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两年采伐一次,换叶当年冬季不能伐竹。
年年出笋换叶的花年竹林,每年冬季伐竹,砍去竹叶发黄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
砍伐后每亩应150-200株。
(6)钩梢整枝防止雪害。
3月
播种育苗。
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害。
要选择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作圃地和细致整地做床。
播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小时后即可播种。
条播、撒播、穴播均可。
穴播的株行距为30厘米左右,每穴均匀点播8-10粒,用细焦泥灰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淋水。
条播时,条距30厘米左右。
亩用种2千克左右。
播后要注意鼠、雀、虫和蚯蚓为害。
4月至5月
1)竹圃管理。
竹苗出土后要分批适量揭草。
在向阳地方的春播苗,揭草后要搭棚遮荫。
透光度为50%-60%。
要经常除草松土,适当培土壅根。
利用阴雨天,把过密的竹苗带土间苗,移植在缺苗穴中,每穴1-2株。
(2)护笋养竹。
冬笋是春笋的前身,都能成竹,要做到冬笋不挖,保护春笋。
6月至7月
(1)竹圃管理。
除草松土,培土壅根,分次施肥。
高温干旱期,要适量浇水灌溉。
(2)幼林扶育。
除草松土,竹农间作扶育、施肥盖土,灌溉排涝和间伐扶育。
(3)成林扶育。
主要是松土施肥和护笋养竹。
这期间是竹鞭生长旺期,不能挖鞭笋,以免影响竹鞭蔓延和成竹量。
8月至9月
(1)采种。
毛竹种实8-9月成熟脱落,要及时连枝采下,经过干燥、脱粒、扬净,即可装运或贮藏,宜用干藏。
也可随采随播。
每千克带壳种子为3.6-6.6千粒。
(2)秋季播种苗。
霜冻前即全部成苗,入冬后搭暖棚防寒。
(3)苗圃管理。
松土除草、浇水施肥。
进入9月停止施肥,并除去荫棚。
(4)幼林扶育。
除草松土,浇孕笋水,促进笋芽膨大生长。
防治病虫害。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连喷二三次防治枯梢病,发现新竹枝叶枯黄,及时钩去病梢,加以烧毁。
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喷杀竹螟、竹蝗等害虫。
10月至11月
(1)统计产苗量。
到了秋末冬初,每穴有分蘖苗数株至十数株,一般高度30-40厘米,形成小竹丛,根据穴数及每丛苗数,进行调查统计。
(2)开始钩梢修枝。
钩梢强度应不超过竹冠总长的1/3。
每株留枝不少于15-20盘。
毛竹主要害虫有竹螟、竹蝗、竹斑蛾、笋夜蛾、笋蝇、竹象虫等。
前三种虫吃竹叶,以致植株的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营养不良,竹笋产量减少。
后三种虫为害竹笋,幼虫蛀入笋内,轻则抑制竹笋生长,重则造成腐烂。
防治竹螟、竹蝗、竹斑蛾和笋蝇,可喷敌百虫杀灭,或敌敌畏烟剂熏杀。
对竹夜蛾和竹象虫要及时挖除受害的竹笋,杀死幼虫。
冬季松土除草可消灭躲在草中和土中的害虫。
毛竹的主要病害有枯梢病和水枯病等。
防治枯梢病要对种竹进行严格检疫,杜绝病源。
发现新竹竹梢发病,立即在病部以下1~2节处截除竹梢,不让病菌向下蔓延。
在发病严重的地区,从新竹发枝展叶期开始,喷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对竹水枯病要挖掉病株连根带鞭烧毁。
并在病竹或病区四周开沟隔离,防止蔓延。
施肥要点
我国竹林面积约为世界竹林的1/3,其中约47%是毛竹。
根据经营目的,毛竹林可分为材用竹、笋用竹、笋材两用竹、纸浆竹等多种类型,在施肥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各有不同要求。
施肥还与林地土壤条件有关,其中以60~80厘米土层的施肥量最高,大于80厘米的因土壤肥力较高,施肥量可少一些,土层浅薄的因增产潜力有限,施肥量更少一些。
笋用竹林施肥新建笋用林以中耕除草、重施氮肥为主,亩施5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每年5~6月埋青50担,施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9月施腐熟人畜粪1000公斤。
对高产型笋用林,可在6月客土埋青200担,亩施尿素4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氯化钾20公斤;9月亩施人畜粪1000公斤;11月亩施圈粪80担;12月浇水100担后覆盖30厘米厚的竹叶、草糠等物,再泼施3%的尿素水700公斤。
笋材两用竹林施肥氮磷钾肥养分配比为5∶1∶2,强调“以有机肥为主,冬肥足,春肥早,夏秋肥巧”。
亩施饼肥、猪牛粪、圈粪等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尿素35~40公斤(一次不少于12公斤),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30公斤,在笋前、笋后、孕笋、越冬期分4次施用。
另外客土埋青约2000公斤,铺盖垃圾3000公斤以上。
材用竹林施肥每年7~8月深翻垦复后结合除草松土,在3月、7月与11月分3~4次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尿素、饼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硅肥各50公斤。
有条件的还可客土埋青50担,铺盖垃圾5000公斤以上,或30厘米厚度竹叶、杂草等。
纸浆毛竹林施肥施肥对竹材化学成分影响不大,但每亩客土埋青50~100担,笋前亩施30公斤化肥能显著增产。
施肥仅仅是毛竹丰产措施之一,还必需与护笋养竹、疏笋育竹、合理采伐、保持合理立竹结构等综合管理措施相结合。
病虫防治
黄脊竹蝗
黄脊竹蝗是我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分布于安徽、江苏以南各地,喜爱取食毛竹叶。
成虫取食叶片,将叶片食成缺刻,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
跳蝻有较强的喜阳性,上竹跳蝻多集中在竹梢上部取食,竹梢被吃成一片枯黄。
黄脊竹蝗天敌颇多,捕食蝗蝻及成虫的鸟类有小噪鸟、画眉、燕子、竹鸡、红嘴蓝雀、喜鹊等;另外,红头芫菁幼虫捕食蝗卵,步甲、食虫蝽、食虫虻、蚂蚁捕食跳蝻,螳螂、胡蜂捕食成虫及跳蝻;还有,黑卵蜂寄生蝗卵,小寄蝇寄生跳蝻,追寄蝇寄生成虫。
还有一种抱草瘟的寄生菌,寄生竹蝗抱竹而死。
防治方法 (1)保护与利用天敌。
黄脊竹蝗天地种类众多,要合理加以利用,并注意保护。
(2)农业防治。
科学肥水,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中耕翻卵,挖出卵块置于纱笼中,以便卵寄生蜂飞出;还可在大多数跳蝻出土但又未上大竹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手持竹扫把,在小竹、杂草或灌木上捕打跳蝻。
(3)药剂防治。
加强监测,防治初孵若虫,可用2.5%溴氰菊酯乳剂8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5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或90%敌百虫2000倍液,喷雾,效果均好;如果成虫多已上大竹,只能烟雾剂熏杀。
安阳林药厂生产竹蝗等用烟剂,效果尚好。
毛竹故乡
毛竹故乡之一邵武市
历史沿革
邵武是福建八府之一,是一座千年府城。
如其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昭武县,属建安郡。
晋元康元年(291)改名邵武县,曾名昭阳、武阳、邵阳、昭武。
隋开是九年(589)废县,归泉州(州治今福州);
隋开是十二年(592)复置邵武县,属抚州。
唐武德四年(621)属建州。
五代晋天福元年(936)改名昭武县,
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复名邵武。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属邵武军。
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邵武路。
明洪武元年(1368)属邵武府。
清亦同。
民国初属建安道。
1932年曾建苏维埃 *** ,
1949年5月19日解放,属建瓯专区、建阳专区、南平专区、建阳地区、南平地区。
1983年8月撤县设省辖县级邵武市,现由南平市代管。
建置沿革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吴主孙休罢都尉,置建安郡,立昭武镇,后升为昭武县。
西晋元康元年(291),惠帝司马衷为避其祖司马昭讳,改名邵武县。
其时建安郡属江州管辖。
东晋太宁元提(323),又改邵武县为昭阳县(一作武阳)。
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又改邵武县,仍属建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
全国郡、县俱废,邵武改属泉州(即今福州)。
开皇十二年(592),恢复邵武县,并将绥城县(今泰宁县)并入邵武。
其时,建安郡属抚州。
大业元年(605),抚州改为临川郡,邵武属临川。
唐武德四年(621),绥城从邵武分出,复立为县,邵武属建州。
贞观元年(627)。
建州归江西道管辖。
后晋天福元年(936)。
改邵武县为昭武县。
后汉乾祐元年(948),改昭武县为邵武县。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邵武设军,县为军治,军属福建路辖。
同年划邵武财演镇为光泽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县为路治,路属福建道管辖。
明洪武元年(1368),改邵武路为邵武府,县为府治,府属福建布政使司管辖。
清隶属关系不变。
民国2年(1913),废府存县,属福建省建安道。
民国16年废道后直属福建省。
民国23年,邵武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24年9月,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邵武县属福建省建阳专区。
1956年建阳专区改南平专区,属之。
1970年复名建阳地区,属之。
1983年10月,改县为市。
1988年建阳专区又改南平专区,属之。
乡镇地理分布
2000年,撤销大竹乡,设立大竹镇;吴家塘农场改制设立吴家塘镇,吴家塘镇辖吴家塘居委会和坊上、行岭、杨家圩、铁罗、庄坛5个村;吴家塘镇人民 *** 驻吴家塘。
2000年底,邵武市辖4街道12镇3乡:昭阳街道、通泰街道、水北街道、晒口街道、拿口镇、和平镇、水北镇、大埠岗镇、沿山镇、洪墩镇、城郊镇、下沙镇、卫闽镇、肖家坊镇、大竹镇、吴家塘镇、张厝乡、桂林乡、金坑乡。
人口分布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88401人。
昭阳街道35198人、通泰街道39861人、水北街道35127人、晒口街道8055人、城郊镇12899人、
水北镇19045人、下沙镇8421人、卫闽镇7433人、沿山镇15322人、拿口镇21853人、
洪墩镇13790人、大埠岗镇11312人、和平镇14443人、肖家坊镇9845人、大竹镇7467人、
吴家塘镇7075人、桂林乡9666人、张厝乡5699人、金坑乡5890人。
2003年,邵武市辖4个街道、12个镇、3个乡:昭阳街道、通泰街道、水北街道、晒口街道、拿口镇、和平镇、水北镇、大埠岗镇、沿山镇、洪墩镇、城郊镇、下沙镇、卫闽镇、肖家坊镇、大竹镇、吴家塘镇、张厝乡、桂林乡、金坑乡。
基本概况
邮编:354000 代码:350781 区号:0599 拼音:ShaowuShi
地理位置
邵武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位于武夷山南麓,史称“铁城”。
北纬26°55′-27°36′,东经117°02′-117°50′。
总面积2851.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8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32.13万人(2007年末),其中市区人口17万人。
通行闽赣方言邵武话。
1983年10月撤县建市,现辖12镇3乡4个街道,134个行政村,43个居委会。
邵武是历史文化古城。
自三国吴王孙权置昭武县,因晋朝避司马昭讳改名邵武,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为福建八府之一,历史上曾出2个宰相、7个兵部尚书,宋代民族英雄李纲,著名文学评论家严羽出生于邵武。
邵武是闽北革命根据地。
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邵武解放,这里先后设立过 *** 闽赣省委、福建省委等党的领导机关,创建了112个老区基点村。
熙春山公园还树立着福建省委旧址纪念碑。
交通
邵武市是入闽重要通道。
兵家必争之地,因地势险固,易守难攻,故名“铁城”。
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水陆空交通俱全,距武夷山机场76公里,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鹰厦铁路纵贯全境,邵武站是铁路入闽第一大站;境内316国道全长83.7公里,南北穿越县境,沿途经过10个乡(镇)、街道;京福高速公路入闽第一个互通口设在我市肖家坊镇;省道301线和204线纵贯东北--西南向,三条交通干线在县城交汇,与一些交通支线交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游客进得来,散得去,对外旅游交通方便
自然资源
邵武是闽北“林海粮仓”。
是全国、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森林面积319万亩,林木蓄积量1402万立方米,是福建重点林区和四大林产加工中心之一。
同时,境内水利资源理论蕴藏总量30.4万千瓦,地下矿藏20余种,莹石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娱乐文化
邵武是武夷旅游胜地。
地处闽西北“绿三角之旅”的中心,北距离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仅71公里,南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泰宁金湖仅74公里,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将乐玉华洞141公里。
是沟通闽西北“绿三角”武夷山、金湖、玉华洞三个“角”的必经交通枢纽。
境内有天成岩、和平古镇、千岭度假区、千年银杏树、音乐喷泉、黄氏峭公祠、民俗馆、李纲祠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吃住、娱、购等基础设施齐全。
使邵武市处在闽西北旅游线路的中心位置,因而旅游区位尤为突出。
文明城市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邵武市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计生协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省双拥模范城、全省“八闽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竞赛活动优胜城市、全省环境最优美县(市)、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一级达标”城市、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
2002年,邵武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邵武作为全省武夷游、金湖游两大重点线路的中间点,发展旅游产业,填补了两大旅游区间的空白,有效拉近旅游区间的距离,整合闽西北旅游资源,从而有助于促进闽西北绿三角旅游经济走廊的形成。
已建成通车的武(夷山)—邵(武)高速公路
即将开通建设的邵(武)—光(泽)和邵(武)—南(平)高速公路吉武高速铁路和浦建龙梅高速铁路
交通十分便利
毛竹故乡之一建瓯市
建瓯 毛竹林面积123.5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毛竹采伐量1678万根,鲜笋产量23.3万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
木竹、茶果、畜禽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食用菌、锥栗等十三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
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40.52亿元。
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和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45万亩,粮食总产量21.99万吨;为“全国重点林业县(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现有林地面积529.06万亩,林分总蓄积量2208.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7%,其中用材林面积185万亩,商品材采伐量49.32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123.5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毛竹采伐量1678万根,鲜笋产量23.3万吨;为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和闽北乌龙茶发源地,茶叶面积9.2万亩,产量7685吨;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水果面积22.8万亩,产量24.38万吨,其中柑桔面积17万亩,产量20.36万吨;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面积41万亩,产量2.09万吨,居全国首位,建瓯锥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此外,还盛产食用菌、莲子、泽泻、仙草、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
笋制品、茶叶、莲子、芦柑、葡萄、大米等13个农产品获绿色或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
全年肉类总产量2.33万吨。
奶牛存栏4003头,生猪存栏17.16万头,肉羊存栏2.44万头,肉兔存栏6.11万只,各类家禽存栏166.73万羽。
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县(市),淡水养殖面积2.8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58万吨。
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122家,其中明良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明良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成茂农产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茗苑茶叶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被确认为南平市农业龙头企业。
水资源总量44.6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7.9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30万千瓦。
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22种
建瓯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上游,北纬26°38′-27°21′,东经117°58′-118°57′。
总面积4214平方千米。
人口52万人(2006年)。
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
全市辖4个街道、10个镇、4个乡:建安街道、通济街道、瓯宁街道、芝山街道、徐墩镇、吉阳镇、房道镇、南雅镇、迪口镇、小桥镇、玉山镇、东游镇、东峰镇、小松镇、顺阳乡、水源乡、川石乡、龙村乡。
地理位置
建瓯市简称芝城,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
地处东经117°58'-118°57'、北纬26°38'-27°20'之间。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1600—1800毫米,日照1612小时,无霜期286天。
疆域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635万亩),乃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其中山地519万亩,耕地49.2万亩;建瓯市地处南平旅游生态经济区的"一线",距南平60公里,距武夷山机场110公里。
横南(江西横峰至福建南平)铁路贯穿境内100公里,设五个车站,已开通货、客运输。
205国道、两条省道贯通全境,是江浙入闽的咽喉要地和闽北主要交通枢纽。
随着交通格局的改变,建瓯南与福州市的经济互补的空间距离缩短,成为福州城市经济三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城镇;北与上海、浙江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交流空间也大大拓展,成为福建沿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陆地交通的连结点。
2008年12月24日浦南高速公路的通车使建瓯到福州的行车时间进一步缩短,还有在建的京台高速建瓯至闽侯段也将加速建瓯的交通环境的改进。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