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葱的方法
1、种植时间。大葱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春季的3-4月或者秋季的9-10月份,因为此时的温度能稳定在10℃C以上,且湿度和光照较为适宜,有利于大葱快速发芽,但是具体的种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整。
2、土壤条件。大葱的根系较为纤细,适宜生长在松软的土壤中,种植大葱时,需要选择排水性较为良好的砂质壤土,再翻耕30-35厘米的土壤,将其中的碎石和草根去除,而且要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促进大葱旺盛生长。
3、种植方法。种植大葱时,需要选择饱满圆润且无虫点的种子,再将种子与细沙与1:3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把其均匀地播撒在土壤表面,并且要覆盖一层地膜,为大葱保温保湿,等待大葱出苗后,即可将地膜划破,让植株幼苗露出。
4、养护管理。大葱喜肥,养殖大葱时,需要在植株生长旺期追施1-2次的腐熟有机肥料,为其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而且大葱不耐水涝,需要在雨季前为植株挖掘排水沟,使雨水快速从沟内流出,维持大葱正常生长。
大葱是葱类蔬菜之一,产量高,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既耐贮藏又耐运输。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蔬菜和重要的调味品,不仅畅销全国,并可大量出口换回外汇。 一、播种 大葱种子细小,种皮坚厚,子叶出土,幼苗生长较缓慢,苗期长。为缩短占地时间,便于管理均进行育苗移栽。苗床地不可重茬。前作收获后,深翻施肥,一般做成宽(连沟)1.4米的高畦。苗床应精细整理,播前床面渗透水,用新籽撒播,每亩大田用种量为75—100克。播种后覆土2厘米,然后覆盖稻草或薄膜,以增温保湿,加快出苗。 二、苗期管理 一般播后6—8天苗出齐时揭去覆盖物。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少,叶片蒸腾小。出苗后到三叶期,要控制肥水,使根系发育健壮。幼苗期要间苗1—2次,除去过密的弱苗,苗距7—10厘米,并拔除杂草。 三、定植 大葱定植一般在(6月上旬)到小暑(7月上旬)期间。当葱秧长到高30—40厘米,横径粗1—1.5厘米时正适于移植。移栽前1—2次苗床渗透水,起苗时要对种苗进行选择及分级。摘去枯叶,剔除病虫伤苗,选粗壮、不分叉的苗,并按苗大小分别栽植,定植密度,一般行距100—120厘米,株距2.5—3厘米。苗株数2.2万株。载植的深度以露心为宜 。 四、田间管理 定植后进入炎夏季节,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理机能减弱,生长缓慢。此时,如不过于干旱不宜多浇水。雨后排水防涝,以免引起烂根、黄叶和死苗。应多次中耕、松土、除草,促进根系发育。 秋季是葱叶和葱白生长盛期,须及时浇水、追肥、培土,促进葱白迅速生长。浇水应勤,要经常保持葱田土壤湿润,收获前1周停止浇水。为了葱白的生长和软化,8—9月份要追肥和培土3—4次。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过磷酸钙和草木灰,一般每隔15天左右施1次。每次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培土须在上午露水干后,但土壤尚凉爽时进行,每隔半个月培土1次。最后培成高垄,每次培土以不埋没葱的心叶为度。 大葱主要病害有紫班病和霜霉病等,主要虫害有葱蓟马和葱蝇等,发生后要及时用药防治。 五、收获 大葱收获时,可用四齿或铁锨将葱垄一侧挖深,露出葱白,用手轻拔即可拔出葱株。收获时忌猛拔猛拉,避免损伤假茎,拉断茎盘或断根,而降低商品葱的质量。收获后的大葱应抖净泥土,摊放在地里,每两沟葱并成1排,在地里晾晒2—3天。待叶片柔软,须根和葱白表层半干时,除去枯叶,分级棒捆,每捆7—10千克。不可随便堆放,以防发热腐烂。大葱收获时还应避开早晨霜冻,应待日间气温上升,葱叶解冻时再收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