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这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

(1)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都江堰。

这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

(2)它是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3)江中修建“分水鱼嘴”,使江水从两边分流。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飞沙堰”是都江堰泄洪排沙设施,夏季雨水大时,内江的水可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障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内江的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

(4)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都江堰会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从材料中看出,以色列灌溉农田采用滴灌方式,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办法,还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

(2)由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此类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而兴建水库,则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时间的变化;

(3)从图中看出,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这项工程规模巨大,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4)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其缺水的原因是耕地多,水资源少,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工业发达,用水多;

(5)我国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有开源和节流;开源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新水源,节流就是要节约用水,节流是缓解水资源缺乏的重要措施,因此“开源”与“节流”相比较节流更具现实意义;

(6)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其农业生产节方面节水措施主要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生活中节水方法有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故答案为:(1)滴灌;浪费;科学;(2)地区;时间;(3)长江;华北;西北;东;中;西;(4)耕地多,水资源少;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5)节流;(6)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