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形态特征与养护方法介绍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又名为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一般生长于草地、河滩、田野、山坡等中低海拔地区。蒲公英在每年的4到9月开花,5到10月结果,种子伴着白色冠毛绒球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出新生命。
一、蒲公英的形态特征
1、果:蒲公英的瘦果个头很小,长度约为4-5mm,宽度约为1-1.5mm,其形状为倒卵状披针形,外表呈暗褐色。
2、花:蒲公英一般在每年的4到9月份开花,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上部为紫红色,头状花序为淡绿色,舌状花为**,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都为暗绿色。
3、叶:蒲公英的叶子呈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度为4-20cm,宽度为1-5cm,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
4、根:蒲公英的根部略呈圆锥状并弯曲,长度为4-10cm,表面为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
二、蒲公英的养护方法
1、光照:蒲公英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的最快且最好,非常有利其开花结果。由此,蒲公英在养殖期间,应该将其摆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
2、温度:蒲公英虽然喜光,但不建议暴晒。最好的养护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最高不要超过30℃,否则它的生长状态就会受影响,长势变差。
3、水分:蒲公英养护时一定要保证土壤带有湿度,浇水见干见湿即可,切忌出现干涸干旱情况,特别是夏天,严冬来临时可少浇水。
水产养殖中用野生小草作防病的添加料,既省钱又方便,既安全又有效,现将其应用方法进行介绍:
马齿苋马齿苋别名马蛇菜、长寿菜、酱瓣苋、猪母菜等,为马齿苋科草本植物。马齿苋叶青、花黄、根白、子黑故又叫五行草。马齿苋多生于田间路旁和园圃沟边的向阳处。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马齿苋一般于夏秋采挖全草,采后洗净可鲜用或用沸水烫后晒干打成草粉,草粉细度要求80目过筛。
应用方法马齿苋味酸性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在龟、鳖、鱼类的养殖生产中,马齿苋不但是龟、鳖、鱼类的好饲料,也是预防龟、鳖、鱼类疾病的好中药,如龟鳖的腐皮病、烂眼病和龟、鳖、鱼类的肠炎病等。用法:预防龟、鳖鱼的肠炎病、腐皮病,鲜用内服,马齿苋50%、蒲公英30%、地锦草20%合剂以当日干饲料量的10%的比例打成草浆,去渣取汁伴入饲料中制成颗粒状,每月连喂7~10天。如用细干粉,则以当日干饲料量1.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每月连喂8天。但细粉在拌入前须用温水浸泡2小时。
荠菜荠菜别名粽子菜、荠荠菜、地菜等,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冬季茎短不明显,嫩叶平铺地上。夏秋茎直立,基出叶丛生,开小白花,短角果,种子长椭圆形。荠菜多生于路旁、沟边或菜地,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荠菜春秋采集,洗净后鲜用或晒干打成80目过筛的细粉。
应用方法荠菜味甘性平,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在龟、鳖、鱼类的疾病预防中,主要用来预防龟、鳖、鱼类的出血性肠炎,因出血性肠炎在龟、鳖、鱼类中一旦爆发,死亡率会很高。应用时可和马齿苋、仙鹤草合用,方法是,荠菜50%、马齿苋30%、仙鹤草20%合剂,鲜用时可以当日干饲料量10%的比例打浆去渣取汁拌入饲料中投喂。如是细干粉,则以当日干饲料量1.5%的比例配入饲料中投喂,细粉在拌入前须用温水浸泡2小时。预防时间一般在池塘鱼种放养后与龟鳖个体重200克以上时每月一次,每次连续10天,连用3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