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请问:“净用水量”和“毛用水量”的概念和区别?

不是吧。这个很好理解的呀。

请问:“净用水量”和“毛用水量”的概念和区别?

净用水量。毛用水量。我们先用数学公式。把相同的数字去掉。

也就是。净和毛。从用水量也就是用水的重量。

净重与毛重。

比如说你穿衣服的情况下去量体重。是65KG。这就是毛重65KG。

如果你光着身子的情况去量体重。是60KG。这就是净重。60KG。

不好意思。俺初中没上完。在家种地。这个我知道。经常称大米。

灌溉水平高低一般有哪些评价指标

(一)灌溉水源的分析与计算

1.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来源主要为天然降水,地表水水量按照地形条件分布,根据地形条件由低到高呈递减趋势。根据甘溪水文站陈家坝水文点实测,2008年9月22日降雨101.5毫米,9月23日降雨255.5毫米,9月24日降雨98.8毫米,致使形成“9·24”特大泥石流灾害,说明项目区全年地表水水量较大。由于汶川地震后项目区许多基础资料丢失,所以参考邻近地区江油县多年平均径流深417毫米作为项目区平均径流深度。项目区面积3128.56亩,地表水资源总量为86.97×104立方米。

都坝河从项目区东侧流过,年均径流量4.7米3/秒,年均径流总量1.48亿立方米,可作为项目区小河村主要耕地的灌溉水源。

2.地下水资源量

项目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由地表径流补充,其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类型为碎屑岩类裂隙水,地震前常有山泉出露,地震后仅有两处出露,其中一处在大竹村3组西北方向,由于受硫化物污染(可见析出硫磺),不能饮用,仅能用于灌溉;另一处位于大竹村2组正西方向,山泉汇集呈瀑布形式进入项目区,该水源质量较好,可用于饮用,水量较大,流量估计0.05~0.10米3/秒。

(二)需水量分析

1.灌溉制度设计

陈家坝乡农业灌溉没有需水量试验资料,灌溉制度参考相邻地区和县内中小型水利工程编制的灌溉制度及灌溉定额进行综合分析,制定设计方案。

项目区内旱地作物包括玉米、小麦、油菜、红薯、蔬菜和其他豆类作物。根据作物生育期和降雨年内分配情况,确定玉米、小麦、油菜和蔬菜为主要灌溉作物。

玉米是大春粮食作物,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收获,全生育期130天,拟定全生育期灌水三次:4月上旬、5月中旬和6月下旬各一次,灌水定额20.0米3/亩,灌溉定额60.0米3/亩,雨季不灌水。

红薯灌水两次,6月下旬和7月下旬各一次,灌水定额20.0米3/亩,灌溉定额40.0米3/亩,雨季不灌水。

小麦是小春粮食作物,其生长期一般为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下旬。拟定全生育期灌水四次,灌水定额20.0米3/亩,灌溉定额80.0米3/亩,雨季不灌水。

油菜是小春粮食作物,其生长期一般为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拟定全生育期灌水三次,灌水定额20.0~25.0米3/亩,灌溉定额70.0米3/亩,雨季不灌水。

蔬菜多为全年性多品种交替种植作物,项目区内大春蔬菜品种有葱头、莴笋、白菜和萝卜等;冬早蔬菜品种有茄子、青椒、黄瓜、番茄等。供水过程按旱季勤供水,雨季不灌水。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见表10-3。

表10-3 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表

2.需水量计算

(1)规划种植结构。项目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适当种植经济作物。在确定灌区作物种类及种植比例时,主要考虑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项目区通过土地复垦后,有效耕地面积为838.68亩(不含田坎),全部为旱地。在小河村3组都坝河边的耕地,种植2年以后,可根据情况,改种水稻。结合北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农业区划,复种指数考虑为200%,现规划种植结构,见表10-4。

表10-4 项目区作物组成规划表 单位:亩

(2)灌水率的确定。灌水率是指项目区内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是计算灌溉设计流量的依据。净灌水率用下式计算:

q=α·m/8.64T (10-1)

式中:q——灌水率,米3/(秒·万亩);

α——作物种植比例,%;

m——灌水定额,米3/亩;

T——灌水持续时间,天。

灌水率计算成果与综合定额表,见表10-5。

(3)灌溉用水量计算。根据灌水模数图推算灌溉用水量。计算公式为:

Wi=qiA总Ti/η水 (10-2)

式中:Wi——某时段的灌溉用水量,立方米;

qi——某时段的净灌水率,米3/(秒·万亩);

A总——某时段的长度,秒;

Ti——设计灌溉面积,按土地复垦后耕地面积838.68亩计算;

η水——灌溉水利用系数,η水=η1η2。

η1为田间水利用系数,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田间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低于0.95,而项目区主要旱作物,采用管道输水,因此,η1取0.95。η2为渠系水利用系数,根据四川省土地整理中心土地整理技术培训资料,项目区所有输水渠道整治为混凝土衬砌和浆砌条石衬砌,渠系水利用系数≥0.75,因此,选用0.90,则灌溉水利用系数0.86。

灌区净灌溉用水量与毛灌溉用水量可分别采用公式(10-3)和(10-4)计算;净流量与毛流量可分别采用公式(10-5)和(10-6)计算。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式中:Wj——某时段灌区净灌溉用水量,立方米;

A——灌区灌溉面积,公顷;

——灌区净综合灌水定额,米3/公顷;3]]

αi——第i种作物的种植比,其值为第i种作物的灌溉面积与灌区灌溉面积之比;

mi——第i种作物在该时段的灌水定额,米3/公顷;

W——某时段灌区毛灌溉用水量,立方米;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Qj——某时段灌区净灌溉流量,米3/秒;

q——灌水率,米3/(秒·100公顷);

Q——某时段灌区毛灌溉流量,米3/秒。

表10-5 需水量表

3.水利工程供水量

可供水量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项目区小河村3组从都坝河引水,可保证灌溉小河村1组、3组靠都坝河边的土地,同时从青林沟引水,可灌溉青林沟旁的耕地。两处引水可保证灌溉300亩土地,每年向项目区供水6.00×104立方米。

(2)内部蓄水工程蓄水及补充来源。项目区需水工程主要保障838.68亩耕地灌溉。需新建蓄水池27 口,其中容积为200立方米的4 口,容积为100立方米的23口,复蓄指数按1.5计算,每年可供利用水量为0.47×104立方米。项目区蓄水工程除降雨补充外,全部由大竹村2组一条自然瀑布补充,该瀑布流量保守估计0.05米3/秒,全年供水能力达157.68×104立方米,全部供向项目区或流经项目区,但由于蓄水工程有限,该瀑布水实际利用系数为0.2,可利用水为31.53×104立方米,多余水排向都坝河。

项目区内有效农业可以利用水源量为38.00×104立方米。

(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项目区可供水量38.00×104立方米,项目区需水14.04×104立方米,供水量大于需水量,可满足项目区灌溉的需求,但由于复垦前没有蓄水设施和有效输水设施,现有耕地只能靠大气降水,所以,本次复垦过程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与完善,以解决耕地需水问题。

具体措施为:

(1)新建蓄水池:项目区新建100立方米蓄水池23口,200立方米蓄水池4口,复蓄指数按1.5计算,共可供水0.47×104立方米,配备有管道输水,可保证蓄水池蓄水及耕地常年用水需求。

(2)瀑布全年向项目区供水31.53×104立方米。

(3)维修及新建灌溉渠,从都坝河及青林沟引水,根据需求,每年可引水6×104立方米。

通过土地复垦后,项目区保障供水38.00×104立方米,大于项目区需水量14.04×104立方米,能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用水需要。

? 1、田间灌溉用水管理指标

一是定额灌水.主要反映田间灌溉时,是否按计划或设计的灌水定额实施灌水,田间是否有水量损失和浪费[。二是毛灌溉定额。是指灌溉用水过程中,农田单位面积的年引用水量。毛灌溉定额可按每种作物分别计算,也可按多种作物计算综合毛灌溉定额[3-4]。

2、灌溉工程状况评估指标

一是田间工程配套率。是指已配套完备的田间渠系实际控制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田间工程配套率是衡量田间渠系配套及其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是田间工程设施完好率。是指田间工程建筑物完好的座数或完好渠道的长度占田间工程建筑物总数或渠道总长度的比重。对于田间渠系建筑物,完好是指整体安全,无较大损坏,各种建筑物能正常运用,各种闸门可正常地启、闭等。对于田间渠道,完好是指无较大的坍塌,无严重淤积,能正常运行,并能达到设计的过水能力。其是标志田间工程设施完好程度及其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3、 灌溉面积及产量指标

一是计划灌溉面积完成率。为田间实际灌溉面积占当年计划灌溉面积的比重。计划灌溉面积完成率,表征用水单位或田间工程实际灌水能力以及工程状况、农业生产配合与水土资源利用潜力状况。二是单方水产量。指农业灌区灌溉用水量中,1 m3用水量可生产的农作物产量,是衡量灌溉农业田间灌溉用水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灌溉管理水平指标。

4、 灌溉效益指标

一是单位水量灌溉效益。指农业灌区每1 m3灌溉用水量所产生的农作物经济产量效益。单位水量灌溉效益可反映田间用水的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二是水费征收率。指供水管理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水费征收标准,应收的水费与实际征收的水费比率。该指标反映了水利供水管理单位的经济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益情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