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样种植红薯产量高

红薯是高产稳产的一种作物,它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等特点,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一般亩产可达春薯亩产可达2000--3000公斤、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的差异单产水平也极不平衡,为充分发挥红薯的增产潜力,达到优质高产,特提出红薯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怎样种植红薯产量高

一、 苗床育苗:

催芽育苗是整个反季节栽培的重要环节,育苗时间适当提早于2月中旬把种薯,移入保护地苗床育苗。苗床使用双层薄膜保护,种薯整齐排列,盖一层细土后平铺一层地膜,再拱架盖一层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温。及时在平铺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温烧坏嫩苗。苗床第1个月每7天喷1次水,l个月后每星期喷2次水肥,(株高达15厘米时)每7-10天剪一批,自第1次剪菌开始每星期喷2次水肥,浓度适当加大,保证再生幼苗养分供给。

二、施足基肥

选择沙壤土地块,早春结合耕翻亩施农家肥2-3吨,尿素15公斤,磷肥20公斤。

三、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以起到增温保墒作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昼夜温差,种植红薯一般可采用高垄覆盖双行交错栽插方式,整距60厘米,覆盖面50厘米,小行40厘米,株间交错,株距33厘米,亩留4000株左右,垄高适中,如栽植期间过于干旱,可采用平盖平栽,以利幼苗生长。

四、适时早栽

适时早插,合理密植: 4月中旬是幼苗插植适期,此时常年早春气温回暖基本稳定,栽秧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15℃以上时即可开始栽秧,上年冬或当年初提早翻耕晒白,种植时再起垄整畦。畦带为宽50cm,4月上、中旬根据苗床出苗速度陆续剪苗插植,采用线平插方式,增加薯苗入土节数以提高结薯数。每亩插3500-4000株,株距33cm左右。插植时间不宜超过4月20日,否则收获时间推迟,将影响连作晚稻的插秧季节

适时早栽是红薯增产的关键,在适宜的条件下,栽秧越早,生长期越长,结薯早,结薯多,块根膨大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栽秧过晚,生长期缩短,红薯少而小,产量低品质差,栽秧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15℃以上时,(4月中旬左右)地膜覆盖可适当提早、即可开始栽秧,为提高栽秧质理确保苗旺,栽秧时要剔除“老硬苗”和弱病苗,选用壮苗栽插,栽时最好将大小苗进行分级,分别栽插,使其均衡生长,为防治红薯黑班病,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秧苗基部2-3寸、10分钟。红薯应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争取浅栽,栽插深度一般以5-6厘米为宜,栽插时要求封土严密,深浅一致,使叶片露出地面,浇水时不沾泥浆,秧苗露头要直,秧不宜露的过长,以防大风甩苗影响成活。

四、田间管理

1、扎根缓苗阶段的管理,扎根缓苗阶段是从栽后长出新根到块根开始形成,历时1个月左右。红薯定栽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栽秧后,如遇大旱,应及时浇缓苗水,以利扎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后,要浇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松土,提温,消除杂草,促进植株迅速生长利于根形成。

2、分枝结薯阶段管理,栽插后30-40天随着温度升高,茎叶生长加快,块根继续形成膨大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随水亩追5-8斤尿素,浇后要及早中耕松土保墒,

3、茎叶盛长块根膨大阶段的管理,7月上半旬至8月下旬此期茎叶盛长块根膨大,叶面积系数达到最大,一般在这一时期,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此期正值雨季,温度高,植株生长快,为防止徒长,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在田间均匀喷打,以叶面沾满药液而不流为佳,在此期,地下部块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为促进薯块膨大,可亩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兑水15公斤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4、茎叶衰退块根膨大阶段的管理,8月中下旬后,红薯生长后期,茎叶由缓慢生长直至停滞;养分输向块根,生长中心由地上转到地下,管理上要保护茎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块根迅速膨大。管理措施,保证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如天气久旱无雨,土壤干旱,会使茎叶早衰影响碳水化物的形成、积累,造成减产,因此要及时浇小水,但在红薯收刨前20天内不宜浇水,若遇秋涝,要及时排水,以防硬心与腐烂,在处暑前后红薯叶进入回秧期。为防止早衰,延长和增强叶中的光合作用,促进薯块肥大,进行叶面喷肥,亩用磷酸二氢钾半斤兑水30-40公斤进行喷打,每隔15天喷一次共喷两次,如配合使用膨大素效果更好。

5、摘顶。当红薯主茎长至50厘米时,选晴好天气上午摘去顶芽;分枝长至35厘米时继续把顶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茎蔓徒长,避免养分消耗,促进根块膨大,可增产20%~30%。

6、裂缝灌肥。红薯进入块根膨大期,表土层会出现裂缝。此时,每亩用清水粪肥750~1000公斤,对磷酸二氢钾500克(也可用过磷酸钙5公斤、草木灰50公斤,分别用水浸泡过滤),混合在粪肥中,早晨或傍晚沿裂缝灌施,灌后用土填塞裂缝,可增产20%~30%。

四、喷缩节胺。当红薯秧长至50~60厘米长时,每亩喷缩节胺10毫升或助壮素20~25毫升,能起到控上部促下部、促使块根迅速生长作用,可增产15%~20%。

五、适时收获

红薯的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的早晚对红薯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轮作倒茬都有密切的关系,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会受低温冷害的影响,红薯的收获适期,一般是在气温下降到15℃时开始收刨,气温在10℃以上或地温在 12℃以上即在枯霜前收刨完毕,一般在寒露前后收刨完毕

近年来,葡萄种植前景良好。很多果农都有转种葡萄的想法,但要想获得高产却不那么容易。葡萄的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让我们来学习葡萄的田间管理技术。

苗木管理

葡萄的田间管理一般在葡萄种苗后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葡萄的成活率,促进种苗后的生长速度。葡萄种苗时,如果没有降雨,则需要根据天气干旱程度合理浇水,以促进葡萄新根的生长。其次,根据葡萄幼苗生长情况,合理施用追肥促进幼苗生长,特别是当幼苗叶片出现发黄现象时,应进行追肥补充营养。苗期追肥主要遵循勤施稀肥的原则,同时以氮肥为主,配施有机肥。最后,要及时除草。一般来说,浅耕是避免破坏植物根系的主要方式,同时应进行合理的修剪。

生长期管理

葡萄的生长期是促进葡萄幼苗生长,使其迅速进入花果期,缩短其生长周期。在这一时期,我们主要以施肥为主要管理技术,同时施肥以氮肥为主。此时,需要配合施用磷钾肥。如果土壤中缺乏钙或其他微量元素,还需要合理补充微肥。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搭好支架,把葡萄苗拉到支架上攀爬生长,这样可以提高田间透气性,同时进行合理的掐插,促进侧枝的生长。最后,根据需水量情况,合理浇水,结合栽培,可促进养分的吸收。

结果期管理

结果期的管理一般需要分成几个步骤,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在春季发芽期,要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辅以磷钾肥,促进葡萄枝叶的生长和发芽。二是等到葡萄幼苗开花后,进行追肥,主要是磷钾肥,目的是保护花果。当然,在这个时候,我们也需要进行合理的疏花疏果,这也是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减少生理落果。最后,葡萄长成大豆大小时,需要施用强果肥,以叶面肥为主,通常用硼砂来达到强果的目的。

收获后管理

采摘葡萄后,要对地里进行清洁消毒,这样既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也可以从根上减少一些病原体。在这个阶段,我们还可以适当修剪葡萄藤,如老枝、枯枝、病虫害枝等。最后,在花园清洁后进行施肥,主要是堆肥,为葡萄越冬和来年高产做好准备。

以上是葡萄田间管理的四个重点,如果你有更好的内容,可以继续补充,希望对葡萄种植的新手有所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