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果玉米栽种方法

1、水果玉米的播种时间: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水果玉米栽种方法

2、水果玉米土壤选择:土地应为排灌好,均匀性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水果玉米是无法进行自花授粉的,而且在花期的时候也不能与普通玉米授粉,否则对其品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选择种植土壤的时候,周围尽量避免有普通玉米的种植。如果有的话也要距离其至少300米左右,错开与普通玉米的花期。土壤要有充足的肥力、通透性强,然后做好整地工作,挖好排灌沟,暴晒土壤进行熟化。在移栽前一周的时候要施足基肥,将其与土壤充分搅拌,再整齐土壤。

3、水果玉米种子的选择:水果玉米不宜连作。合理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减少草荒,恢复地力。

4、品种选择: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优质、高产且商品价值高的品种。

5、发芽率的提高:做好浸种催芽工作可有效的提高水果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首先我们需要将种子放在3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5个小时左右,然后将其捞出风干。再用湿布包裹,将其放在33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催芽,催芽时间控制在3天左右,当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在浸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催芽时间,时间过短的话催芽效果不佳,发芽率低。而时间过长的话则会导致烂籽率增加,同样降低发芽率

6、育苗:水果玉米的种子发芽率是比较低的,而且比较贵,因此我们在催芽后最好是使用育苗钵进行育苗。提高齐苗率,保证全苗。首先要在苗床施足基肥,在播种前7天左右时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与食量的复合肥。然后将土壤精整细耙,每个营养钵播种一粒种子。播种后覆盖一厘米左右的细土,再盖一层膜,提高保温性能。在出苗后揭开地膜,加强管理,适当浇水,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7、肥水管理:在移栽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定植密度,保证有足够的通透性。移栽的时候每个种植穴要施入适量的复合肥再浇足水,提高移栽成活率。成活后每亩施入适量的农家肥,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然后做好中耕除草工作,田间水分不宜过多,要及时排出积水,防止沤根。在管理第二茬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虽然管理方法不变,但是要适当提早时间,增加施肥量,保证产量。

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拉丁文名:Strawberry.是一种红色的花果。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 ,有帮助消化的功效,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吃点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草莓的栽培技术:草莓园的选择与整地草莓园应选光照充足,地势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前茬作物为豆类或葱蒜类蔬菜地为宜,园地应先行除杂草、灭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湿润土层5-6厘米),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1周后,亩基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氯化钾50千克。结合深翻园地,精细整地,做成高20厘米,宽50厘米的畦面,畦沟宽30厘米。大棚长度以20米为限,内有4畦。移栽技术为争取元月底至2月初草莓上市,繁育圃草莓苗移栽大棚畦面的时间应在9月上旬。要随起苗,随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7厘米,穴距20厘米,亩栽12000株。栽植时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预定生长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系平展埋入疏松土层,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草莓园的管理1、中耕与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1.2 米,便于人员操作。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5-6片叶。草莓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温度,促进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时间有月余。3、灌排方法。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宜用沟灌,使水灌到沟高2/3处为好,让水渐渐渗入畦土,沟内余水排出。若天旱,应5-7天灌水1次。用橡胶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属管进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松。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早做排水沟道,使棚内畦沟水能排尽。4、加盖塑膜。10月至11月上旬,是草莓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阳网。江准地区,“立冬”后盖地膜,“大雪”前覆盖大棚膜,使棚内气温保持在28-30℃。“暖冬”年份,“冬至”时节加盖中棚塑膜。“冷冬”年份则应同时盖上大、中棚塑膜。总之,“小寒”至“大寒”时节,棚内气温应保持在25℃以上,至少也在23℃以上,只有满足以上气温,草莓才能正常生长。5、通风操作。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因此,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11月至12月应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揭开大棚及中棚两头塑膜通风。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花期棚内放养蜜蜂,可在大、中棚两头另做尼龙丝网,便于顺利通风。大棚通风的另一作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6、采收。草莓苗开花、坐果到浆果着色,软化,释放特有香味,时间约 30天。草莓浆果成熟后,应分批采收上市。一般亩产草莓1500千克。[3]草莓园病害防治1、黄萎病。发病时,1-2片叶变黄,弯曲畸形,逐渐枯死。防治方法:可在春季于园内多施切碎稻草、木屑,加农家粪肥,翻耕,并耕入土壤中,作畦,充分灌水后,覆盖地膜,通过太阳能使之彻底发酵。既增加了有机质,又彻底消毒。此法,也可防治根腐凋萎病。2、灰霉病 为草莓花期病害,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生。果实发病则密生灰霉,严重减产。防治方法:发病初,可亩喷洒10% 多氯霉素100克,对水100--110千克,每7天喷1次,连喷3-4次。3、草莓蛇眼病又称叶斑病,是草莓的常见病害,发生普遍。发病较轻时生产无明显影响,严重时发病率60%,部分叶片坏死干枯,明显影响草莓产量。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防治方法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被害叶集中烧毁。定植时淘汰发病苗。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专家提示:草莓蛇眼病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在枯叶病斑上越冬,第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生育适温18~22℃,低于7℃或高于23℃发育迟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