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鱼缸养的鱼总死?
为什么鱼缸养的鱼总死?
金鱼饲养前辈很早就有“养鱼先养水”的经验之谈,这说明水质的好坏是会直接影响金鱼正常的生长发育。换水的目的也就在于清除水中污物(垃圾、鱼便及剩余饲料、陈腐杂质),保持水的清洁,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氧气,从而 *** 金鱼的生长发育。
想养好金鱼,必须对养鱼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生水
指刚放出而未经晾晒处理过的自来水或井水。其水温常与养鱼池(缸)中的水温相差较大,里面含的氯气较多,这种水对金鱼危害极大。
2.新水
就是自来水或井水、泉水,经过晾晒静置沉淀2—3天左右的,并且与鱼池(缸)水温相等或相似的干净水。
3.陈水
就是鱼池(缸)中底部含有粪便、污物的脏水。包括池(缸)中长期未换的饲水。
4.老水
就是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的水的统称。其中以嫩绿色水为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绿藻较多,它们也是金鱼很好的辅助饲料。这种水中腐败分解的有机质少,溶氧较多,常以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鱼,养出来的鱼食欲最为旺盛,鱼体健壮,色泽鲜艳,发育很快。
5、回清水
如果发现原来池(缸)中的老绿水突然变成了澄清水,许多绿藻沉淀缸底,这种现象称之回清水。这种水容易引发鱼病,需全部更换。
(一)一般换水 正常的情况下,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每天只要坚持将鱼池(缸)底部的粪便和脏物连同陈水,用胶管轻轻吸出1/10—1/5,清除水面灰尘及浮出的粪便,然后沿池(缸)壁徐徐注入等温的新水,保持水质的清洁。这种换水方法不易伤及鱼体,方法简便而安全,最适用于家庭鱼缸或小池养鱼者应用。
(二)部分换水 这种换水方法主要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种情况在炎热的夏季和初秋,鱼池(缸)中的饲水换了没有几天,而水色转绿极快(饲料投喂量偏少的缘故),水质尚清洁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金鱼烫尾,所以,可把池(缸)中的金鱼全部捞出来,然后把池(缸)中的水成螺旋形转动,待静止片刻后,把池(缸)中央的污物和陈水用橡皮管吸去1/3—1/2,然后注入等温、等量的新水,再把金鱼捞入原池(缸)内饲养。
另一种情况是池(缸)中的水才换没有几天,水色尚好,可因为当天喂食量过多,出现浮头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应急措施。换水的办法和上面讲的相同。
如果是鱼场的大鱼池,就不必把金鱼捞出来,而用摺叠式拦网把鱼拦围在一边,再把池中的水用捞网轻轻旋转数十秒钟,待水静止片刻随后开动排水闸慢慢放水或用吸管吸除池(缸)中央过剩的鱼虫、粪便和陈水,或用捞鱼网兜从中央捞去过剩鱼虫后,再放去1/4—1/2的陈水,最后注入等量、等温新水,这种方法常见于鱼场或家庭因投食量过多的时候所采用的急救方法。
(三)彻底换水 这种换水往往是结合翻池(缸),挑选幼鱼或成鱼的同时进行的一种换水法。常常是由于水质严重败坏或青苔过长,鱼过密的情况下才采用的。具体有两种方法:
1.在没有空闲池的情况下,只好将全部金鱼捞入盆内或者把网箱放入邻池水中暂养,在盆内或网箱内加入增氧头增氧。然后,刷去原池壁上的青苔,彻底冲洗干净以后,重新注入等温新水,静置片刻待水温相等后将鱼捞入原池(缸)内。
2.如果有空闲池和新水时,则只要将全部金鱼捞入盆或网箱内,分别挑选处理好,该分池的分池,不分池的待水温相等后就可将金鱼移入新水内饲养。这种换水方法应特别注意水温,最好要选择晴天的早晨9时前进行。不过此法一般只适用于成鱼或较大的幼鱼,仔鱼不宜使用。如果条件许可,在彻底换水前,可先在备用的池(缸)中盛满伏水,然后把鱼直接捞入备用池(缸)内为好。这样水温变化小,鱼群容易适应新环境,使鱼免受盆内或网箱内挤轧之苦。这种换水方法,在春、秋季节一般每隔半月左右进行1次。夏季大伏天气、水温高达28℃以上,在水色极易浓色,水质很易混浊的情况下,一般5—7天应彻底换水1次。冬季水温降至4℃左右,金鱼活动缓慢,食欲减少,水质不易败坏,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全部换水。
在南方春季是金鱼的繁殖产卵季节,北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春分节后清明节前才可以把金鱼从越冬室内移出,于露天场地饲养,俗称“出盆”。这时气温变化较大,金鱼最易患病,而且死亡率也较高。这一阶段,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晚上必须用苇帘盖上以防寒,白天将帘掀起向阳饱晒。
金鱼如在低温条件下越冬,一般是不给喂食的,出盆后开始喂食,但不宜喂得太多。每天上午把鱼虫捞回来,漂洗干净除去杂垢,然后喂给金鱼。开始少喂,1周之后,可以多喂。每天下午3时左右,把浮在水面上的灰尘等脏物用布兜捞除,俗称“打皮”。再用布兜轻轻地沿鱼缸、池边的水转动2—3圈,等水中的脏物沉淀到缸、池底部后,再用橡皮管将沉淀物吸出来,吸水量约为总量的10%一40%。金色如是低温过冬,出盆后鱼体比较瘦弱,吸水时要特别小心。然后再加入等量的新鲜水,约达盆深的4/5,藉以保持一定的水温。换水通常是2周左右1次。换水时,先将鱼捞出,洗刷鱼盆后,全部换上新水,再把鱼放入盆中。如容器较大,可先将污水放出一部分,然后捞鱼,洗刷容器,除去污物。用陶瓷制作的盆或水泥边壁上所积的青苔不要彻底除掉,刷洗时只把表面的杂质粘液之类清除掉,保护好苔底。因为青苔绒壁在白天光合作用下能产生氧气,还可以保护鱼体表面不被擦伤,金鱼体表的粘膜,有防止病菌入侵的保护作用。光滑柔软的苔绒,还能调节水温,美化金鱼游弋环境,有利于金鱼的生息。池、盆水发绿是正常的现象。
金鱼属杂食性种类,对饵料要求不高,除人工配合饵料外,一些天然饵料,如红虫、蚯蚓、小虾、蛋黄、面条、饭粒、面包等都可作为饵料投喂,只是注意不要污染水质。最好喂给动物性饵料,喂食要科学,做到一保三定。
(一)保质:所喂饵料保证新鲜,营养平衡,腐败变质的不能喂,天然饵料可用高猛酸钾消毒,经清水冲清干净后再投喂。
(二)定时:金鱼喂食每天1次或2次,每天固定时间喂食,不要更改时间,一般春季可在中午暖和时投喂,夏季在早晚凉爽时投喂。
(三)定量:金鱼比较贪食,每次投喂八成饱即可,室外养鱼,阴天时少投喂或不喂。
(四)定位:每次投喂时应选在固定的位置,具体选择按照环境而定。
金鱼在我国养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期,皇宫中和达官贵人宫邸中庭院饲养金鱼已广泛流行,那时金鱼只是皇宫贵族的高档宠物,还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中。随着社会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鱼饲养普及到千家万户,到近代已成为大众宠物。
家庭养殖金鱼根据形式、位置不同,一般为分三类:庭院式养殖、阳台屋顶养殖和水族箱养殖。
庭院式养殖:是指在别墅区和家庭农庄中开辟小池塘养殖金鱼,配上奇石,种植植物,不仅修身养性,而且还美化了环境,让人赏心悦目。
水族箱养殖:一般金鱼爱好者都愿意选择水族箱养鱼,一来价格经济实惠,二来便于欣赏,在家中居住面积不宽余的情况下,在角落放置一个鱼缸,可给居室增添许多情趣。
祝你养鱼成功
为什么鱼缸养的鲫鱼总死1:鱼多,相对的就会缺氧,或则说你的鱼缸很小,或则没有增氧泵。我的1M x1M x 0.5M鱼缸养啥都不会死。
2:如果用自来水养的话要提前晒一晒,把水中的漂白粉挥发掉
最关键的是你照顾的不好
为什么鱼缸养的孔雀鱼总死死鱼普遍是由于水质不好引起的
孔雀鱼是热带鱼,水温要保持恒定,控制在22-28度左右都能很好的存活
每周要有规律的换水,见缸里脏了及时的清理鱼便,2天清洗一次滤棉,滤棉用久了要更换。
做好这几点养好孔雀鱼是没问题的,很容易
孔雀鱼死亡一般就缺氧,温度不合适和水质的问题了
孔雀鱼耗氧很低,如果不是饲养密度太大的话是不会缺氧的
温度的话最好保持在20到25之间,孔雀鱼适应能力很强的,十七八度也不会死
感觉应该是水质的问题,看看你的鱼有没有生病,建议用高锰酸钾对鱼缸和鱼浸泡进行消毒,然后整缸换水,养鱼必须养好水,最好就是弄个好的过滤这样很省事不用经常换水
鱼缸养的鱼老是死为什么什么鱼
家里的鱼缸养的鱼为什么总是死以下供参考
导致鱼生病、死亡的几个原因:
1、水温激烈变化———要避免水温的急剧变化,一般允许变化的温度范围为3度.
2、放养密度太大———如果在饲养鱼时,必须考虑每种鱼适存的空间,减少鱼的数目。不管什么种类,缸小鱼多,决不是好事。要求饲养水面比较宽阔,并且要与饲养的数目保持正常的比例,以保证鱼具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3、饲料的种类———鱼的食性因种类而异,大致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杂食性3种类别。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水缸内的鱼,喜欢吃什么食物,分类饲养。
4、疾病———热带鱼生病原因很多,包括由买来的病鱼传染,因温度太低引发的白点病及水质因残食腐败或鱼粪污物分解变坏所致等。
家里刚买的鱼缸,为什么养的鱼总是死,是鱼缸的问题吗?刚买的鱼缸,养的鱼总是死,应该不是鱼缸的问题,而是水的问题。新鱼缸消毒后,一般直接用自来来加入鱼缸,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所有一般应该困水2-3天。
鱼、水龟等水生动物,容易受到自来水中的氯气和化学物质的 *** 和伤害,直接用自来水饲养水生动物,生病率和死亡率会升高,同时动物生长会放缓。大多数水生生物对于城市中自来水中的各种残留化学物没有抵抗力,所以在水产养殖和观赏鱼的饲养中补充的新鲜水体就需要经过“困水”过程,使水中的化学物质——氯等进行自然挥发和分解。未经“困水”的水体会对水生生物的呼吸系统和内脏造成致命伤害!水生生物内脏系统遭受污染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养水生动物,必须要困水。
困水是指借助于空气的流通和阳光的照射,使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和化学物质挥发,同时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使自来水变为适宜饲养水生动物的水。这个过程称为“困水”,自来水经过上述处理后就是“困水”。
为什么鱼缸养的垃圾鱼老是死水质不符合这个鱼的生活要求,就容易死。比如盐含量高,氨氮含量高等。
另外这鱼对清理鱼缸的作用其实名不符实。
为什么养的金鱼总会跳出鱼缸可能是没换水,氧气太少.金鱼为了获得氧气就跳了出来
生理原因,大多数鱼缺氧就会跳上水面寻求更多的氧气。
一个盆子放一条鱼,水量太少,鱼会缺氧的。
此外鱼跳和鱼的种类有关
有些鱼在生殖期会有这种现象
外面通风好,情况好一点,可能就不跳了。
要及时换水,并尽量用大而深的盆子装。
或者是缸太浅或是水太满了!鱼遇到恐吓或被别的鱼欺负就容易跳出来,所以你不要把水放的太满防止它跳出来!
回复楼主补充的问题
因为水放多了就容易从缸里跳出来的```
水产养殖小妙招
水产养殖小妙招,生活中是有很多水产店的,而且现在去逛超市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水产区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但要是保鲜、养殖技术不行的话,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看看水产养殖小妙招及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小妙招11、 观察水质及养殖环境
很多时候,鱼会因为鱼缸的密度太高而缺氧,会出现很多泡沫盖缸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养殖环境的清洁度太差。解决方法就是先把泡沫捞出,将鱼缸中的水放出三分之一,同时注入干净的水,加氧气、片冰(降温)和盐(5-8克)综合一下水质,提高养分,提升水中含氧量帮助鱼提升活度。
2、 鱼的死因
缺氧窒息;染病(缸里有病菌);鱼狂躁;换环境不适应;水质不好;海水鱼盐度不够;鱼缸和过滤缸(积累的细菌过多)长期不消毒;循环不畅,水里的含氧量过低;低温(超市里的水温一般在15度左右(冬夏不一样,而罗非鱼和和鲈鱼等水温在20-22度);嘈杂声造成的鱼死亡。
3、鱼进入新环境不适应
鱼体进入新的养殖环境不适应而引起行动失调,漂浮水面、失去游泳能力的感冒症状,严重会引起死亡。防治方法:鱼体进入新的养殖环境之前检查水温,调节水质,避免温差过大。
4、 其它原因
造成鱼死亡的原因还有很多,水质、温度、密度、含氧量、盐度的不合适都将成为影响水产商品活度下降,甚至死亡的原因。比如温度突然变化,或者低温针对热带鱼(比如罗非鱼、河鲈鱼等)会死。异物落入水中(如杀虫剂)等偶然原因均可造成鱼的死亡。
那么,水产养殖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我们一一梳理:
1、吸收养殖经验
首先进货时,采购人员可以向上游供应商了解商品的现有的盐度及养殖温度等养殖注意事项,可能来自自然海域,可能是人工养殖,养殖环境不同。鱼的温度、水的酸碱度、硬度等都必须注意,这些条件达不到要求也会容易造成鱼死亡。另外也可以跟供应商咨询,他们是怎样养殖鱼的,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2、每日清洁
每日清洁可有效提升活鲜商品的活度。首先,在早、中、晚用捞网捞出缸内的鳞片和杂物,或者用吸水管将杂物吸出,保证水质清洁干净,缸体若有粘液,可使用小海绵进行擦拭。每日对缸体的清洁一定要做到位,不仅可以为水产商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美化了向顾客展示商品的窗口。
如果需要换水时,替换1/2或2/3的水,之后加氧气,降温可以加片冰,增加水的氧分,留一部分陈水用来中和水质,使鱼缸内的商品可以较好、较快的适应新的水质。
3、鱼缸消毒
(1、新买的鱼缸要用百分之二的盐水进行刷洗。
(2、使用过的鱼缸要用千分之三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并打开循环系统和增氧系统。
(3、对发过病的鱼缸要使用千分之一的漂白粉全缸遍洒。
(4)海水缸最少6个月或8个月消毒一次,贝蛤缸基本一个月或半个月消毒一次。
(5、消毒频率的把握也将影响商品的鲜活,高频次的消毒可能对一些高端水产造成影响,适应程度不好会造成死亡,需特别注意。
4、夜间养殖
夜间养殖是水产经营中的重点和难点操作时段。由于工作独立性强、夜间工作难度较大等因素,易出现设备突然跳闸或烧坏、氧气管松动脱落、水温异常、鱼跳到地面等情况,如不能及时发现解决,也将造成商品损失。
5、养殖关键点
水质:确保养殖池内水质清洁,及时换水,并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
温度:根据每种商品的特性以及季节的不同,不断调整以达合适。
密度:根据门店鱼池实际大小,合理调整鱼的密度,避免因养殖过多,导致缺氧。
含氧量:合理调整养殖池氧气,避免因氧气过大或过小造成鱼类死亡。
盐度:了解商品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特性,不断调整以达到合适。
水产的养殖要比其他生鲜商品的管理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加倍的细心和耐心来“呵护”商品,一时的疏忽和大意都将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一篇文章无法概括全面,希望大家能通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摸索出适合的方式,少走一些弯路。
水产养殖小妙招2高端贝类养殖
1、 控制好水质、水温、盐度等,调节到位。
1、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水质的干净、清澈;
2、一般高贝养殖的水温要控制在13-15℃;
3、盐度要达到23度以上。
这样养殖出来的高贝存活率较高,而且可以养到2-3天,甚至有的一个星期都没问题。
2、 经常性做好挑选、清洗工作。
1、在售卖过程中如在水池里面有看到破损、破壳、瑕疵、甚至死亡的,一定要及时挑选出来,保证其他活体不被感染;
2、要定期、定时对海鲜底下的过滤池进行灌水清洗(包括过滤池下面的过滤石、海绵也要过滤、清洗,一般一周洗2-3次)。
淡水活鱼类养殖
淡水鱼和海水鱼是要分开养殖的,有鳞鱼和无鳞鱼要分开养,热带鱼要单独饲养。
总体要求:养殖池的'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放鱼之前需打氧半小时使其蒸发。要做到勤换水,勤清洁,保持水质清新,无污物。活鱼转移至新的环境时,要求温差不能超过2℃至5℃(这一点在早上收货以及营业中换水时尤其需要注意)。
如超过此标准,就会造成鱼类的非正常死亡;此外,活鱼类对水体要求偏弱碱性,需放入适量的大苏打。海鱼类的养殖池需加入一定比例的海水晶调制成海水,提高鱼类存活率。
虾类养殖
现在市面上有三种虾,一种是纯淡水虾,对盐度要求较低;第二种是海水淡水混养,盐度在17度左右,最好养;第三种是纯海水虾,盐度要在24度以上。采购的时候一定问清商品的品种,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总体要求:A、勤换水;B、虾类对水体要求为弱碱性,故应放入适量的大苏打。
夜间的养殖工作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夜间活泼的鱼会跳出鱼缸,或者跳闸导致断电,氧气管松动,鱼缸漏水,水温升高等……这就需要我们的员工在夜间经常巡查,员工也要学习一些面对夜间应急措施,经常在冰箱冷冻一些冰块,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给水池降温,有准备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养殖中还有很多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希望大家在养殖的时候多积累经验,我们只有认真负责地进行水产养殖工作,才能真正把水产这个品类的潜力发挥出来。
水产养殖小妙招3红糖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1、稳定水质
如果池塘里的水质不好,过多肥足,PH值超标,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红糖,促进碳元素生成,稳定水质,防止倒塌应力问题的发生。
2、控制有害物
可以维持水中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控制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保持平衡的生态结构。
3、抗病增免
鱼食用红糖以后,补充了机体所需的碳源和能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水产动物的抵抗力,防护疾病的发生。
4、安全治理
可以代替某些药物解毒的功能,治疗鱼掉鳞或脱黏的小问题,减少病原菌的发生,使养殖更加安全。
5、增效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使用光合细菌时,加入些红糖可以重新激活菌体,发挥最大的功效。
在水产行业的很多物质中,含碳的有机物是很重要的,而红糖富含的碳,不光是人类使用,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也会进行一定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