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弧菌是什么,水产养殖中它有什么危害吗

弧菌是整个海洋环境当中最常见的菌群之一

弧菌是什么,水产养殖中它有什么危害吗

在我们养殖环境中,它更是丰度非常高的弧菌群,而且由于我们现代的这种航运、洋流,还有水产品的国际贸易,导致弧菌的地域株之间的交换非常频繁。弧菌有一些特点:首先,它的宿主范围非常广,从鱼、虾、贝,甚至到人类都会感染,在美国FDA标定,有13种弧菌可以引起人类的肠胃炎、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一系列的症状。弧菌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分布具有全球性。可以说,目前,随着全球变暖,弧菌病的分布向冷水区域开始发展。2012年,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北部一些国家由于弧菌的感染导致了肠胃炎,还有伤口感染和败血症有所增加。而且他们研究发现,温度每上升1℃,弧菌的数量提高200倍。对于这样一个丰度非常高,在我们整个生态系统当中又非常常见,不管是鱼、虾、贝都会感染的一种菌群,作为病害防控者,我们一直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弧菌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细菌与我们的机体是相互依存的

在这里,我首先要讲出一个理念: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细菌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祖先。那么,细菌和病毒的出现是在38-25亿年以前,叫前寒武纪的太古宙时代,而鱼类的出现是在奥陶纪中期,也就是大约5亿年以前,哺乳类的出现仅仅有6400万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在鱼类还有哺乳类包括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细菌或者病毒已经在这地球上存活了几十亿年,而现在我们却要把它杀灭,把它清除。

我们想一想,这可能吗?举一个例子,就拿细菌来说,我们自然界当中大约有1013个原核生物,它们与环境、与我们的宿主都是在共同进化的;再举个例子,就说我们人,人的消化管当中有1012个细胞,但是,却有1014个微生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有这么多微生物,多数是因为它们是不致病的,这是一个事实,它们不致病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们与宿主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过程,我们平时说的病毒实际上仅仅关注了它们相互斗争的一面。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细菌与肝脏、肾脏等一样,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另外,在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当中流传的一句话:肠道菌群是个体拥有细胞数量最多的、独特的“功能器官”。你们可能觉得这个有些太夸张,事实上,在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刚刚提出来时,一些科学家就预测到菌群也和我们的肝脏、肾脏一样有生物钟,遵循人体的生物规律,在24小时之内,它都有所变化。这个预测在去年2014由以色列的专家得到了论证,也就是说经常出差、做一些国际旅行的、经常倒时差的人,他的肠道菌群会失调,从而异致肥胖。从近十年以来,在《自然》、《科学》、《细胞》这种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肠道菌群与疾病和健康关系的论文已经达上百篇,其他的论文也有上千篇。

现在,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超过50多种疾病都证明其和菌群失调有关,所以说,细菌与我们的机体是相互依存的。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报道:假设证明这个小的人是我们人的细胞,那么外围就是细菌的细胞;假设证明这个大的人是ATCG组成的DNA,那么外围这个大圈就是体内细菌的DNA。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我们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实际上确切地说我们“十分之一的人”都不到。

危害——细菌和宿主相互斗争的的结果

然而,细菌总有和宿主相互斗争的一面,这就是病害,我们要关注。但是,我们要考虑这么一个微小的细菌,它是如何攻克宿主?相对于宿主来说,细菌是非常微小的,可以说像蚂蚁和大像的这种比例差不多,然而我们知道,蚂蚁也可以绊倒大象,这种就是靠群众的力量。在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的发现者最初做的实验是用海洋中的发光弧菌——费氏弧菌。他们发现,单个培养或低浓度培养的费氏弧菌是不发光的,而高浓度培养的费氏弧菌就会突然集中地发生荧光。所以,可能存在一种触发机制,这种触发机制使得细菌在进入机体时暂时不攻击宿主。我们可以想一想,假设一个细菌或者少量细菌去攻击宿主时,它的下场只有被我们的免疫系统所清除,所以它所能做的就是繁殖,繁殖,再繁殖。当繁殖到一定数量之后,所有的细菌同时攻击宿主,这时就会产生疾病。

水产用乳酸菌种哪个牌子好

什么水产养泥鳅专用的em菌种菌液应用非常普遍,因为它是天然、没毒、没副作用、没有污染、没残留的微生物产品,并且农盛乐水产em菌价格不贵、效果明显、安全可靠的优越性决定了它广泛应用的必然性。想要水产养泥鳅健康高-效的养殖,水产养泥鳅专用的农盛乐em菌种菌液是好的选择。

专用em菌益生菌微生物制剂:调水净水、改底改水、预防泥鳅类疾病、促长增重、降解亚-盐、氨-氮、硫-化-氢、调PH值、增加溶氧量、解决不良藻类问题等。

适用于各种泥鳅养殖方式:水泥池暂养、网箱暂养、木桶暂养、鱼篓暂养、布斗暂养、藕池养殖泥鳅、稻田繁殖和养殖泥鳅、池养泥鳅、木箱高密度养泥鳅等.

利用水产养泥鳅专用农盛乐em菌液养殖泥鳅的功能作用:

1、稳定水体质量,防止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

2、增强泥鳅的免疫抗病能力,降低赤-鳍-病、水-霉-病、腐-鳍-病、白-鳍-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不良、生长缓慢、瘦弱无力等病害的发病率;

3、降低泥鳅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对防止泥鳅苗幼体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现象有特效,延长泥鳅的鲜活期;

4、降低饲料和泥鳅体内有害物质残留,提高泥鳅品质;

5、抑制有-害-藻-类、真-菌的生长繁殖,促进有益单细胞藻类的繁殖,保持水体微生态平衡;

泥鳅养殖池塘水质调控难度不小,在养殖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池塘水质发黑,水面上有许多的泡沫,各项水质指标严重超标,很容易出现泥鳅大量死亡现象,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在如何管理泥鳅养殖池的水质吧!

泥鳅养殖池的水质管理方法:

1、要注意天气变化,控制池塘水温。由于泥鳅养殖的水位普遍都不深,在盛夏季节应控制水温在30℃以内,可采用搭建阴篷。遮阳网、加注温度较低的水来加以调节。前期可以通过栽种水葫芦或水滑石等水生植物,净化池的水葫芦主要是为了净化水质,养殖池的水葫芦既能遮阳,又能为泥鳅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不仅如此,水葫芦又是很好的饲料和肥料,成了泥鳅无土养殖的“功臣”。水葫芦稍微加工一下就是很好的青饲料,可以喂猪、喂鹅,从水中捞起来放一段时间之后,又是很好的农家肥。

2、要加强水质控制,避免水质恶化。泥鳅养殖过程中既要保持水色黄绿,有充足的活饵料,又不能使水质过肥缺氧。前期保持水位约30厘米,每5天交换一部分水量。通过控制施肥、投饵保持水色,不能过量投喂。随着鳅苗生长到后期,逐步加深水位达50厘米。

3、要关注水源变化,防范污染中-毒事件发生。泥鳅养殖户要密切注视水源水质的变化,随时注意水源的水色、气味、悬浮物、浑浊度等理化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进水,避免污染中-毒事件的发生。平时可施用水产EM菌液来预防这些现象的产生。水质管理起来会更方便。

暴雨后及时调节水质:

暴雨过后山区池塘的水质一般pH值偏低,应对养殖水体定期施用生石灰,每20天用一次,亩用量20-30千克,并配合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及底质。农盛乐水产EM菌种菌液即是微生物制剂,针对池底改良起到很好的作用。

很多养殖户以为,泥鳅是臭水沟里都可以生长的鱼类,养殖方面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泥鳅养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活!从亲本的选育,到苗种的培育,再到成鳅的养殖;从水处理,到疾病防控;从日常管理到饲料营养配方,林林总总,方方面面,无一不是技术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泥鳅养殖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养殖户对相关技术的把握。

选择水产用乳酸菌种,并不是看牌子来决定的,需要根据你所养殖的水产种类和水质情况来选择。以下几点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

1. 适用范围:不同品牌的乳酸菌种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和不同水质下的使用。因此需要根据所养殖的水产种类和水质情况进行选择。

2. 存活率:选择乳酸菌种时,存活率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较高存活率的乳酸菌种可以更好地发酵,因此选择时要对不同品牌的存活率进行比较。

3. 生产厂家和信誉:应选择正规、有良好信誉的生产厂家生产的乳酸菌种,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目前比较知名的几个水产用乳酸菌种品牌有:日本山口乳业、大成、北海道乳业等。选择哪个品牌更好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参考别人的使用经验,或者通过与生产商或其他养殖户的交流来做出决策。同时,还应注意存放乳酸菌种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乳酸菌种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建议咨询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士,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