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山冈的成语山冈的成语是什么

山冈的成语有:大山小山,沓冈复岭,巴山越岭。

山冈的成语山冈的成语是什么

山冈的成语有:升山采珠,沓冈复岭,巴山越岭。2:注音是、ㄕㄢㄍㄤ。3:拼音是、shāngāng。4:词性是、名词。5:结构是、山(独体结构)冈(半包围结构)。

山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山冈shāngāng。(1)较矮的山。(2)亦称“山岗子”。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山岗”。较低的山。引《诗·大雅·卷阿》“梧桐生矣”毛传:“梧桐不生山冈。”汉王粲《七哀诗》之二:“山岗有__,_阿增重阴。”《水浒传》第四七回:“此间独龙冈前面,有三座山冈,列着三个村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一章:“邓军和周仆的团指挥所设在一座山冈的背坡。”

三、国语词典

不高的山。

四、网络解释

山冈(较低的山)山冈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较低的山。

关于山冈的近义词

山丘山岭

关于山冈的诗词

《从军行·贼盗布山冈》《西山冈得步奉怀蹈元》《见山冈诗》

关于山冈的诗句

俯首听命于说教仿效争斗和他们的尊严寻找激情的旅行者穿过候鸟荒凉的栖息地石膏像打开窗户艺术家从背后用工具狠狠地敲碎它们22弱音器弄哑了的小号忽然响亮地哭喊那伟大悲剧的导演正悄悄地死去两只装着滑轮的狮子仍在固定的轨道上东奔西撞曙光瘫痪在大街上很多地址和名字和心事在邮筒在夜里避雨货车场的鸭子喧哗窗户打着哈欠一个来苏水味的早晨值班医生正填写着死亡报告悲剧的伟大意义呵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23在昼与夜之间出现了裂缝语言突然变得陈旧象第一场雪那些用黑布蒙面的证人紧紧包围了你你把一根根松枝插在地上默默点燃它们那是一种祭奠的仪式从死亡的山冈上我居高临下你是谁要和我交换什么白鹤展开一张飘动的纸上面写着你的回答而我一无所知你没有如期归来独步登山冈掀起了波浪敲响的是八月八月的正午没有太阳涨满乳汁的三角帆高耸在漂浮的尸体上高耸的是八月八月的苹果滚下山冈熄灭已久的灯塔被水手们的目光照亮照亮的是八月八月的集市又临霜降海底的石钟敲响敲响

关于山冈的单词

hill

关于山冈的词语

升山采珠山陵崩拔山盖世表里山河中山狼沓冈复岭_冈复岭半壁山河巴山越岭

关于山冈的造句

1、我盛放在山间平地中,绿油油的青草被我点缀得更加美丽。风儿拂过山冈,我和姐妹们一起欢跳,似乎在为一个神圣的日子庆祝着。

2、皑皑的白雪覆盖着大地和山冈。

3、夕阳下山冈,工作放一放;整理好行装,下班别匆忙;烦恼务必忘,快乐记心上;好运绕身旁,幸福第一桩;朋友情谊长,祝福请收藏。下班快乐!

4、对面山冈上树木长得茂盛,一片翠绿。

5、依然拿着横笛站在山冈上,把黄昏吹得悠长。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山冈的详细信息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危害二、会导致患者蛋白质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遗失。因为患有疒鲜脱落大量的银屑,所以会导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由于疒鲜大量脱屑,构成皮肤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等物质随之遗失。若皮损迁延多年不愈且泛发全身,会导致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表现为乏力、倦怠、面色苍白,易于感冒等疒鲜症状。可使 磖yào物如(萲 (改为廯)?萶 ? 膏===========

===========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1]?墙身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6.5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5.8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城墙构造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125%。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7、8米,底部厚约6、7米,墙顶宽约4、5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1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1]?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1.版筑夯土墙;2.土坯垒砌墙;3.青砖砌墙;4.石砌墙;5.砖石混合砌筑;6.条石;7.泥土连接砖。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烽燧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式。古代边防报警有两种信号,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是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看见,烟雾相对瞩目;而夜间烟雾不显,火光在很远处就能看见,这是很科学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还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可迅速传达千里之外。按明朝制度,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烽燧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烽燧可以分为四组:设在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发出警讯的最前线,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向沿线传递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与长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烽燧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长城之上。烽燧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烽燧的布局也十分重要,关键为要将其布置在高山险处或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临近的三个烽燧都在彼此的视野范围内,以便于随时查看和传递消息。烽燧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1]?城堡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9里,千户所城周长4—5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视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或称边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城下雄关——嘉峪关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1]?度辑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的是明长城的长度。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八达岭长城,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此次长城的调查和认定,不仅认定了2009年测定的明长城长度,还开展了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的资源调查。[30]?要关海关1580年城关口有: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峪关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等。表地海关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位于河北省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全长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1]?山岭长城山岭长城位于密云县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交界的燕山山脉中。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全线10.5千米。沿线有建筑各异的敌楼67座,烽火台2座,大小关隘5处,这里长城上敌楼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墙体以巨石为基,高5-8米,并设有拦马墙、垛墙和障墙,形式多样,各具特色。[3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先后修复城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1986年,八达岭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联合国接受万里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8月,八达岭长城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文化遗产证书。1991年12月,八达岭成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34]?境门长城境门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市区,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门命名的关口,长城四大关口之一大境门长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间,坐落在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间,据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大境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西侧有明万历年间开凿的西境门(小境门)。景区有西太平山长城公园,来远堡,小境门,关帝庙,二郎庙,山神庙等众多明清历史遗迹。山长城山长城距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北约3千米,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万里长城第一山”。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10米,宽度平均4-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外侧十分险峻,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35]?山关水门山关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北部,因关口两侧的大青山而得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把守的道路外达塞北草原,内地直抵蓟州镇府三屯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关城两侧高山对拱,万里长城从南腾空而来,由此蜿蜒西去,更显得青山关地形险要,气势雄伟。据史料记载,青山关建关后又多次重修,尤其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部与蒙古朵颜部在此发生两次战役后,戚继光在原有基础上亲自督修了青山关长城,形成了现有格局。山关水门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门,是至今长城沿线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提拉式水门。经过修缮后的水门,安放提拉式大门的槽只剩下一半。[36]?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区境内,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其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著名的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02年被评为4A级风景区。田峪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此段长城西接北京昌平县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为明代所修筑,被称为“危岭雄关”。[37]?司马台长城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千米。台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千米,共有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38]?北口长城古北口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重要。[39]?箭扣长城箭扣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县(原属河北省承德市)西北八道河乡境内,距怀柔县城约30千米,山势非常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长城是北京一段最险峻、雄奇的长城,自然风化严重,没有任何人工修饰,自牛犄角边、南大楼、鬼门关、箭扣梁、东西缩脖楼、东西油篓顶、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九眼楼、北京结到望京楼绵延20多千米。[40]?镇北台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距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榆林市三千米,是万里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也是万里长城上最雄伟的军事要塞和观察所,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天下第一台”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42]镇北台据险临下,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峪关长城峪关长城位于嘉峪关市西南隅,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长城西端起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关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的完整防御体系,黄土夯筑而成,外包城砖,坚固雄伟。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500余平方米,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面阔三间,周围有廊,三层歇山顶高17米,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塞外风光尽收眼底。[43]?虎山长城虎山长城位于辽宁丹东市城东十五千米的鸭绿江畔虎山景区,虎山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44]?门口长城九门口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距山海关15千米,全长1704米。其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自此长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当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宽达百米的九江河上,筑起规模巨大的过河城桥,以此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间。“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是人们对九门口长城的形象描述。[45]同长同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重要。大同长城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全长335千米。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城776个;火路墩833个。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庸关“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居庸关是万里长城上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关隘之一。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48千米处的关沟峡谷之中。这里两山夹寺,山形陡峭,一水中流。关城内庙宇、署馆、亭坊、仓房层叠错落。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以险著称。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乾隆也在此御笔亲提“居庸叠翠”四字,成为著名的“燕山八景”之首。[47]雁门关长城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千米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建雁门关“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物保编辑52年,中国政府组织开展了居庸关、八达岭和山海关长城维修工程,这是新中国第一批长城保护维修工程。[48]?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八达岭,万里长城-山海关,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9]?006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长城保护条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50]?2008年,山东启动“齐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经过近4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完成了早期长城的田野调查工作,首次实现了对齐长城的全面踏察,最终确认齐长城总长度为641322.40?米。依据齐长城资源调查获得的详细资料,编制完成《齐长城总体保护规划》。[16]?2011年,国家文物局基本完成明长城“四有”工作,完善长城资源信息系统。[51]?长城012年,国家文物局完成长城量测和数据公布。[52]013年,国家文物局印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开展1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试点;指导各地做好长城保护维修和“四有”基础工作。[53]?015年04月27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牡丹江边墙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请示》(黑文管字〔2014〕17号),同意牡丹江边墙保护规划编制立项。[54]?015年04月30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榆林卫城北门广榆门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陕文物字〔2014〕81号),同意陕西省榆林卫城北门广榆门修缮工程立项(长城认定编码:610802353102170029)。[55]?015年04月30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黄岛史家夼东山至山周村西山段抢救性保护方案〉的请示》(鲁文发〔2014〕459号),原则同意所报齐长城黄岛史家夼东山至山周村西山段保护方案。[56]?2015年04月30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明长城清水河石胡梁段长城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立项的请示》(内文物发〔2014〕282号),同意明长城清水河石胡梁段保护维修工程立项。[57]?015年05月0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上报赫甸城城址东城墙、北城墙修缮工程方案的请示》(辽文物〔2015〕49号),原则同意所报赫甸城遗址(长城认定编码:210624353102170007)东城墙、北城墙修缮工程方案。[58]?015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上报大茂堡长城抢险加固工程——东墙、南墙方案的请示》(辽文物〔2015〕54号),原则同意所报大茂堡长城(长城认定编码:210781353102170002)东墙、南墙抢险加固工程方案。[59]?15年06月12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嘉峪关市饮用水水源地迁建工程供水管道穿越长城文物保护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183号),原则同意所报嘉峪关市饮用水水源地迁建工程供水管道2、4、5、6号线采用顶管方式从地下通过长城的B方案。[60]?长城2015年6月0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明长城临泽段修缮(一期)工程立项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70号)收悉,同意明长城临泽段修缮(一期)工程立项。[61]?015年6月09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明长城北京门头沟段沿字7号-11号敌台抢险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京文物〔2015〕42号),同意明长城北京门头沟段沿字7号-11号敌台抢险修缮工程立项。[62]?15年09月24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集疏运系统靖边至神木集运铁路建设工程穿越长城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5〕172号)。[63]?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项目跨越燕北长城遗址的请示》(内文物发〔2015〕205号)。[64]?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北京市延庆县下阪泉楼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京文物〔2015〕381号)。[65]?2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遗址(安丘大车山段)保护修缮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鲁文发〔2015〕86号)。[66]?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水泉溜西山段抢险加固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鲁文发〔2015〕13号),同意齐长城水泉溜西山段加固保护工程立项。[67]?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淄川区青龙山至城子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鲁文发〔2015〕14号),同意齐长城淄川区青龙山至城子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68]?2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民勤(县城)至红沙岗一级公路建设工程通过长城文物保护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218号)。[69]?城015年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兰渝电铁杨家川牵引站110千伏供电工程通过临洮县战国秦长城消失段文物保护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219号)。[70]?2015年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审批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跨越北齐长城代县长城村1段文物保护方案的请示》(晋文物〔2015〕234号)。[71]?015年10月26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博山区两平至西沟峪北山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鲁文发〔2015〕81号),同意齐长城博山区两平至西沟峪北山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72]?15年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申请明长城繁峙县茨沟营段应关城东门保护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晋文物[2015]47号),同意明长城繁峙县茨沟营段应关城东门保护修缮工程立项。[73]?015年11月24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怀柔区箭扣146号敌楼至150号敌楼及长城(天梯至鹰飞倒仰)修缮工程方案的请示》(京文物[2015]504号),原则同意所报怀柔区箭扣146号敌楼至150号敌楼及长城(天梯至鹰飞倒仰)修缮工程方案。[74]?16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新建崇礼铁路穿越长城遗址设计方案的请示》(冀文物字〔2016〕68号),原则同意所报新建崇礼铁路以隧道方式通过大尖山长城1段、正盘台村长城第4段、小口梁东北侧长城、营岔二号烽火台、转山一号烽火台的方案。[75]?016年5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环县战国秦长城黑风口段保护维修加固工程设计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319号)。[76]?16年5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淄川青龙山及护宝泉村南山段抢修保护方案〉的请示》(鲁文发〔2016〕20号)。[77]

属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

凌云县城有四条河流纵横交错会聚于城中,四周群山苍茫高耸;公共设施大都由本县的石材加工的石条、石块、石柱、石凳等建造而成,享有“山上水乡石头城”的美誉。

凌云,地处云贵高原延伸带。全县总面积2037.46平方公里,海拔在210至2062米之间。人口18万人,境内主要居住着壮、汉、瑶、苗、侗、哈尼、仫佬、水、满、高山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5.8%。县辖3镇7乡,其中5个是瑶族乡,199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凌云县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

茶叶、八角是凌云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凌云白毫茶远销世界五大洲,市场前景较好。茶叶生产,突出无公害茶叶品牌,大力发展有机茶,抓好八角的低产改造。开发水电资源,走电矿结合之路。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加快交通、电力、城建、旅游、生态环境建设。城建要与旅游、乡土文化、民族风情、园林建筑、生态环境相结合。

凌云县交通、邮电、电力事业发展迅速。交通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村,省道20341、20342线经境内,有乡村公路65条,总里程531.1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凌云县在二十世纪末的那场乡村公路大会战中建造的弄福公路堪称人间奇迹。

凌云旅游资源很有开发潜力。其资源类型复杂,具备乡土性、古特性、奇异性和美感性。仅就美感性而言,这里集奇山、秀水、异洞、石壁之美,县境内山峦起伏,群峰叠翠,莽莽山岗,石山森森,石海漫漫,溶洞幽幽。加上高原风光与亚热带情调的柔和,造化出凌云独具神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凌云的一景一物都有一个感人的传说,每一个传说都深藏着厚重的文化。县境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景观风光各异,纳灵洞、水源洞、博物馆、茶山绿色金字塔、岩流瑶寨、逻楼新寨、中山纪念堂、石钟山、云台寺、弄福公路等旅游景点备受游客青睐。

行政区划

凌云县辖3个镇、2个乡、5个民族乡:泗城镇、逻楼镇、加尤镇、下甲乡、伶站瑶族乡、朝里瑶族乡、沙里瑶族乡、东和乡、玉洪瑶族乡、力洪瑶族乡。

建制沿革

凌云建制历史悠久,古称泗城,历代为州、府、县建制重镇之地。秦时属桂林郡;两汉属郁林郡;三国属吴;南北朝时,宋、齐属晋兴郡;隋属郁林郡;唐属横山郡羁縻县地;五代十国属邕、黔两州;宋、元、明、清设置为泗城州,利州、安隆州、上林岗、程县均属泗城州管辖;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泗城州改置凌云县,凌云、乐业两县全部及天峨、凤山、田林、百色四县(区)的一部分均属当时凌云县领辖;民国时期建制辖地多有变迁;1950年1月,凌云全境解放;1952年与乐业县合并为凌乐县:196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凌乐县,恢复凌云县、乐业县,从此凌云地域才固定下来,沿袭至今。

地理气候

凌云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麓,距首府南宁360公里,东连凤山县、巴马县,西接田林县,南邻右江区,北与乐业县枕连。地理位置为北纬24°06′—25°37′,东经106°23′—106°55′,土地总面积3024720亩,林业用地面积2254048.5亩;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日照1443.7小时,无霜期长达343天,年平均气温20.5°C,极端最低温-2.4°C,极端最高气温38.4°C,大于等于10°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6000°c; 1月最冷,月均温11.4°C;7月最热,月均温26.4°C。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集中在5—10月份,年均蒸发量1406.9毫米,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夏热多雨,间有涝灾,冬温凉而干燥,偶有低温霜冻,高山地区常有冷冻积雪,秋高气爽,常有春旱、冬旱发生,四季明显。

主要河流有澄碧河、布柳河,河网密度0.134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8亿立方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中山地貌类型。全县群山起伏,地貌由土山和石灰岩喀斯特山地两大类型构成。土山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60%,居住着全县40%的人口,而40%的石山地区却居住着全县人口的60%。

土壤母岩主要有砂页岩、石炭岩。土壤类型主要有黄红壤,占45%,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至1200米地带,肥力高:黄壤占11%,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带,土壤湿润、疏松、肥力高;棕色石灰土占34%,分布在石山地区:红壤占10%,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高丘深谷地带,土壤干燥,肥力一般。

资源状况

凌云有耕地1.3万公顷,可供开垦的荒地3.5万公顷,有林面积1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1%。凌云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各种名特优土特产资源。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已探明的有水晶、锑、铜、钻、锌、钨、煤、镁、铁、磷、金、铀等20多个品种。水力资源蕴藏量为11.7万千瓦,可开发4万千瓦, 已开发1.1万千瓦。主要农产品和土特产有白毫茶、八角、板栗、茶油、桃、牛心李、川木瓜等。工业有建材、制药、木材加工、石材加工、冶炼等行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黄金、水泥、白毫茶、石材工艺品等。境内公路总长1439公里。全部乡镇和行政村均通汽车。电话用户1.2万户。村村均可收到广播电视。

水资源

凌云县最大的河流--澄碧河,流面积1326平方公里,县境流长56.8公里,年平均流量为11.581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8.02万千瓦,年发电量7亿度;布柳河是县内第二大河,其流向与澄碧河背道而驰,县境内长63.5公里,年平均流量3.49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7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度。

凌云县有水库14座,其中小(一)型水库6座,总库容144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36万立方米,灌溉1.14万亩。小(二)型水库有8座,总库容3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65.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231万亩。

◎ 凌云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

矿 产

凌云地处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川滇“之”字型构造尾部北侧,南岭纬向构造带西部,地质构造发育,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有金、锑、水晶、铜、铅、锌、煤、黄铁矿、磷、芒硝、铝土矿、白云石、辉绿岩、硅石、灰岩、粘土、雄黄矿计19种,本县最高海拔为2062米,优势矿产为金、锑、水晶矿、硅石、白云石、石英斑岩(陶瓷粘土)、辉绿岩、灰岩和煤炭及铁矿,近几年来,矿产得到一定的开发的发展,和矿产相关的产业年生产总值在5000成万元以上。

1、微粒金矿

主要分部于凌云穹窿构造隆起的四周的中三叠统砂泥岩中;而凌云穹窿隆起的四周都被中三叠统地层所环绕,故在其边缘存在着金矿赋存的地层条件,从构造形态来看,凌云隆起区四周皆被环形断裂控制,这些断裂有的可成为矿液通道,有的直接可形成赋矿场所,此环形带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是成矿的有利条件。

自1985年发现逻楼金矿,相继发现明山金矿、猫老壳金矿、红卜楼金矿、现年产黄金100公斤左右,最高达120公斤,产值800多万元以上,现对明山含金原生矿进行选治试验,若取得成功,其前景将十分广阔,据地质工作队工作后推测,其矿区黄金储量近20吨,潜在价值近15个亿。

2、砂金

主要分布于下甲—泗城坡脸—东和一带的泥盆统地层的岩溶洼地之第四层残坡积层中。县金矿已在下甲上陇咪和下陇咪、岩洞等进行采矿,已生产黄金近100公斤。

3、水晶矿

主要产于陇救、陇凤—洞新弄劳,浩坤—弄福—坪山及坡脸等地,原生矿形成于方解石—古英脉中,矿石晶体大,质量好,是良好的压电及工艺品,1967—1975,651地质队对下甲陇凤矿区进行勘探,证实:原生矿、砂矿均属大型矿床。

4、锑矿

锑矿的形成与褶皱、断裂有着密切的关系,各种构造型式控制着矿带的展布,主干压扭性断裂控制着矿体的生成和空间分布,其两侧之次级构造中赋存着矿体。

锑矿主要分布于泗城、加尤、逻楼、沙里、下甲、伶站、玉洪等地、大小锑矿点,矿化点近百处。最好的为逻楼新洛老里洞矿区,最高年产量近900吨锑矿石。

5、铁矿

主要分布于县城—逻楼、滥村—磨贤—上伞等地,属次淋虑堆积型矿床,产于岩溶洼地之第四系残坡积层中,堆积面积10—50平方米,厚度0.5—10余米,含铁最高达56.95%,埋层浅,易开采。

6、石英斑岩(陶瓷土)

石英斑岩风化后形成理想的陶瓷粘土。分布于巴合兴隆坳、央八、仓洋等到地的石英斑岩出露区。含SIO273.85%、AL2O315—16%,Fe2O3、TiO2、CaD、MgO含量均达技术标准,为高级日用陶瓷和卫生陶瓷制品的原料,可引资开发和利用。

7、白云石

主要产于凌云穹窿之中石碳统及中泥盆统和下二迭统的灰岩中,呈层状产出,沿走向矿层厚度品的位变化稳定,MgO含量>18%,储量4.6亿吨,是冶炼金属镁的基本原料,现在每吨金属镁的市场售价在22000元左右,我县白云石矿达特大型规模,原圹每吨15元,潜在价值近7亿元。

8、硅石

主要产于三迭系切割较深的沟谷中,在玉洪、朝里、伶站、下甲均有可供开采矿体赋存,沿公路进行线路地质调查,储量可达30万吨以上,潜在价值1500万元,开采条件良好,是冶炼铁合金产品中的金属硅,硅铁的基础原料之一。矿体厚0.8—3米,最厚达50米,矿石质量好。含SIO298.20%,Fe0.52% P9、辉绿岩

产于力洪乡那洪村上游,岩体出露面积为2.5平方公里,颜色艳丽,是加工饰面材的好材料,电、路、水都方便,可作火山岩石建材制品生产基地。

10、煤炭

分布于逻楼敏村—洞村之间及磨贤等地。

逻楼煤田面积50平方公里,分5个矿区,即新洛、歌磨、陇朗、弄胜、降仰矿段,含煤岩系主要为上二迭统,经地质队钻探普查,提交C2 级和D级储量共106万吨,发热量一般在2000—4500大卡,是生产水泥的燃料。(凌云县地质矿产管理局 电话:0776-7612002)

土 地

凌云为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境内由山峦迭障,岩溶广布,属喀斯特地貌。全县总面积306万亩,耕地面积16.75万多亩,其中水田5万多亩,旱地12万多亩。全县有荒山60多万亩,其中宜牧宜林荒山40多万亩。

动植物

植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2%,自然植被属南亚热带植被类型。全县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主要有香果树、福建柏、巴尾树等。经济树种有八角、油茶、油桐、板栗、核桃、蝴蝶果、麻竹、白毫茶等。其中八角以质量好、高产、高效著称广西;凌云白毫茶以品质独特,天然保健而驰名中外,被评为中国名茶。用材树种主要有杉木、马尾松、红松、红椿、香樟、苦楝、酸枣、华木等。果树有柑、橙、桃、李、黄皮、枇杷、柿子、川木瓜等30多个品种,药用植物主要有金银花、何首乌、黄精、黄柏、山克根、昆明鸡、血藤等150多个品种。

动物:常能见到的野生动物有山鸡、画眉、飞虎等飞禽;山猪、箭猪、猴子等走兽;樟子、蛤蚧、蛇类、穿山甲等山珍;鲤鱼、白甲鱼、例刺鲐、长尾唇鲱等多种鱼类,还有最近几年发现的育眼金钱鱼和娃娃鱼。家畜以马、羊驰名。凌云马善行走山路,体小灵活,性格温和,食少耐劳;凌云羊肉质鲜美,皮厚毛细,为传统出口产品。

交通条件

凌云县辖3镇7乡109个村(街)委员会,行政区域面积2073平方公里。目前全县公路里程530.4公里(不包括屯级公路)。凌云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向着高质量、高层次的方向铺开。

农村公路网络的建设也初具规模,大部分的村屯都已通了简易公路,我们将抓住西部开发的一切可能机会和有利因素,争取把村屯公路提上一个新的等级。把交通基础建设搞好,是促进经济腾飞,是实现富民兴县的基本前提。

在交通基础的建设中,无私奉献的交通人用血与汗铸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下甲的弄福公路,就被誉为人们奇迹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佐证。

地方特产

凌云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因其叶背长满白毫而得名,主产于广西凌云县四季云雾缭绕的岑王老山、青龙山一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之自然无公害而特具风味,成为茗中上品。

1915年 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二等奖

1965年 中国农业部农业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认定为中国茶树优良品种

1984年 在全国农业区划会上作为优良茶树品种资源 展出

1985年 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

1990年 载入《中国土特产品辞典》、《中国茶树优良品种集》

1991年 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鉴评,获 全国优质名茶称号

1992年 载入《中国茶经》

1994年 载入《中国名优茶选集》、《华茶大观》、《广西茶叶史》

1999年 荣获全国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称号

2000年 荣获韩国茶人联合会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红 茶类金奖、绿茶类银奖

大红八角:大红八角香味浓,果大籽粒饱满,远销港澳、东南亚,全县拥有14.5万亩;凌云大红八角素称香料之王,是凌云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凌云八角风格独特,果型比一般八角大,肉质肥厚,芳香特别浓郁持久。八角叶可制茴油,茴油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特别是化妆品更离不开茴油。八角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香料,在医学上有寒温,理直止痛,止咳健胃的功效,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川木瓜属蔷薇科,灌木,系果药兼用型水果,为名特优稀水果,凌云特产。其果味清酸,含极丰富的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能舒筋活胳,和胃化温,有防血管硬化、降低血压、减肥的作用。

牛心李是凌云李果中的一个优质品种,因其果形似牛心而得名。果实向阳为红色或粉红色,果肉橙**,可食率高,味甘甜,具有独特风味。6月下旬成熟是鲜食或加工应子、果脯、罐头的绝好原料。

油茶:凌云油茶种植面积已达19万,茶油油色澄亮,香纯味正,因营养丰富,素称食用油之王。

麻竹:麻竹是凌云县传统经济林种之一,在凌云已有200多年种植历史,竹笋是凌云县久负盛名的特产之一,营养特别丰富,是一种高纤维素,低脂肪又富含氨基酸的绿色食品。

芭蕉芋粉:芭蕉芋粉由凌云特产芭蕉芋淀粉所制,其透明度、耐煮度高,韧性好,口感爽滑,易于消化。

广西岑王天然山泉

泉水位于广西第四高峰王老山(2062米)南麓之凌云县力洪乡那洪村西,其出露点周围近两公里范围内无村屯,山上植被发育,天然原始状态尚好,未发现任何污染。

泉水以天然上升形势补给地表水,于地表见泉水由地下岩石裂隙潜出。据当地村民介绍,泉水春复秋冬,水量大致相同,不因丰水和枯水季节的变化而引起水量的增减。泉水从不混浊、呈无色透明状,无异味、口感好。经实地调查,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分析,推测属裂隙泉水,其补给源可能为三叠系灰岩裂隙水,其水经辉绿岩破碎带之裂隙潜出,从而使泉水具有良好的品质。1996年12月13日和1999年9月22日两次观察测定,日涌量1300立方米。

一、泉水物理特征

泉水为无色透明,有清凉爽口之感,水温21.5C0,经瓶装不封口在天然室温环境中观察,15天内无任何杂质及其他沉淀物及析出物,1996年12月取两瓶水样放置室内至1999年7月5日两年多时间,仍无任何沉淀物及析出物出现.水仍透明如镜,未有变质现象。

二、泉水化学特征

1996年12月20日取水样送地质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心实验室测定PH值为7、Na=1.1mg/L、H2SIO3=12.73mg/L、游离C02=5.48/L、Sr=0.11mg/L、Br=0.30mg/L、I=0.005mg/L 属中性低纳水。属中性低纳水.

三、泉水饮用效果

饮用泉水的那洪百户人家,也程度不同地受益于泉水的神奇效果,有多人曾考取全国重点大学;80多岁以上的健在老人比比皆是;百岁以上正寝的老人就有十余人之多。

神奇的天然泉水,期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互动,更期待精英顺天应民的开发,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蓝靛瑶腰带

蓝靛瑶腰带是凌云少数民族——蓝靛瑶老幼女性必备佩饰之一,无论休闲还是劳作时都紧系腰中。它做工精细、考究。共用了黑、白、黄、绿、粉红、大红六种颜色的细纱线手工精织而成,一般制作一条腰带需费时两天。蓝靛瑶腰带还与蓝靛瑶族热情好客密不可分。

民族风情

凌云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县份,境内有13个民族,即汉族、壮族、瑶族、回族、苗族、侗族、哈尼族、黎族、仫佬族、水族、满族、高山族等。

凌云壮族自称"布楼"、"布依",壮族是古代骆越民族的后裔,秦汉称傣、狸,唐朝称蛮,解放后称僮-壮。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

凌云瑶族分为兰靛瑶、背陇瑶和盘古瑶三支。背陇瑶自称"布努",因头帕喜用红绣、红须,又称红头瑶,又因住高峒峻岭,女人常年背笼干活,故现称背陇瑶。背陇瑶系古时长江武陵蛮的一支系,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语支。兰靛瑶自称"谦门",原称"山子瑶",因种植南板兰泡制兰靛漂染土布,又称"兰靛瑶",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支的绵荆方言荆门土语。盘古瑶自称"勉",因崇敬盘古王为祖先,故称"盘古瑶",他们以"过山榜"为族著,又称"过山瑶",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文绵荆方言尤绵土语。县境盘古瑶很少,仅有280多人,分布在力洪乡靠近田林县边界地带。

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这里少数民族特殊的土著风情。壮族夜婚、朝里歌圩、新寨蓝靛节、春节对歌等民俗风情古朴有趣,多姿多彩。

旅游资源

凌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古今凌云有"二十八景"之论,奇山秀水,文化石城,景色众多。境内山、水、洞、林、瀑、庙、民俗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而独特,漫步在山间水畔,处处可见绝佳的景致。

作为旅游山城,县城郊已开发的有峰峦峻秀的云台山,有怪石嶙峋、擂辟罄响的石钟山,有瑰丽奇绝、鬼斧神工的纳灵洞,有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澄碧河之父"水源洞,有独具特色的淘金旅游乐园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各级党委、政府将不断致力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凌云,这块有着860年州府治地历史的古老而文明的土地,将成为桂西北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

旅游线路

凌云一日游

A线:弄林风光—岩流瑶—弄福公路—纳灵洞—淘金乐园—水源洞—(百花庄圆)。行程结束。

B:茶山绿色金字塔—纳灵洞—淘金乐圆—水源洞—(百花庄圆)—弄福公路奇观。行程结束。

凌云二日游

第一天:下午在迎晖山庄或其它酒店接团,游览纳灵洞,晚餐后参与壮族民俗篝火歌舞或凌云小吃一条街。

第二天:上午乘车上万亩茶圆,观茶山绿色金字塔,瑶家妹仔陪您采茶、制茶、品茶、选购茶。下午游览水源洞、弄福公路奇观、岩流瑶寨、弄林风光,行程结束。

凌云三日游

第一天:下午在迎晖山庄或其他酒店接团,游览纳灵洞,晚餐后参与壮瑶民俗篝火歌舞或凌云小吃一条街。

第二天:上午乘汽车上万亩茶园,观茶山绿色金字塔、参与采茶、制茶、品茶、选购茶。下午游览水源洞、博物馆、中山纪念堂、云台山或独秀峰,晚上自由活动。

第三天:乘汽车往逻楼,观赏壮观宏伟的坪洞梁峰丛画廊,午餐于逻楼镇春风楼,乘车沿途观赏自然风光回县城,弄福公路奇观、岩流瑶寨、弄林风光。行程结束。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凌云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3月,凌云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左右江片区)。

2018年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授予凌云县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8年12月,凌云县上榜广西2018年度自治区级生态县(市、区)名单。

2018年2月22日,凌云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2年2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凌云县为2011年国家园林县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