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6旬老人用神器翻晒玉米是怎么做的?

近日,9月29日下午,摄影师在山西临猗一条尚未通车的马路上看到,一位老年妇女用电动三轮车拉着一个状如耙子的物件,在一大片正晾晒着的玉米上来回转圈,所过之处,玉米被一道道翻起,而上万斤的玉米,老人一个人用了不到半小时就翻完了,这要是像以前用人工来翻,这样的速度是绝对做不到的。

6旬老人用神器翻晒玉米是怎么做的?

据了解,老人今年60岁,当天在给侄子帮忙。30岁的侄子种了100多亩的玉米,最近刚刚收完,大约收了7万多斤的玉米,趁着晴天,拉了上万斤出来晾晒。为了能将玉米晒得均匀,侄子找人做了一个专用工具,挂到三轮车后用来翻晒玉米。“只要会开电三轮,坐在车上不费丁点力就把事情给做了,比用耙子手工翻快的不是一点,这东西好用!

电三轮后面的翻晒“神器”。神器的结构类似耙子,用角铁焊接而成,把尾钻了一个小孔,用一根折弯的钢筋与三轮车相连,整体看着非常简单。

“听侄子说,做一个这东西花了70块钱,全是铁的,硬实耐用,真不算贵!”老人介绍说

老人说,现在种庄稼、收庄稼真的方便多了,只要地块平整,全部都是机械化,又快又省力,“如果像以前晒粮食,靠人用耙子一点点的耙,这么多的玉米还不得好几个人来干呀,你看现在有了这个东西,我一个人就快快地干完了”。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一说起发明家,很多人都会想到爱迪生,而且也会竖起大拇指,仅仅靠他发明的电灯泡,就已经造福了很多人,毕竟一个东西,从无到有,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说那些发明家是时代的先驱,一点也不为过,虽然很多发明者都很低调,但我们还是不能忘记他们,要时刻铭记他们,毕竟没有他们,或许就没有我们如今这么丰富的生活,就比如说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绝对是一个先驱者,他为我国解决粮食问题和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足以被铭记。

热爱发明的一位农民

其实在中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发明者和先驱者,就算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很多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叫做《我爱发明》,其中就讲述了很多普通农民或者百姓发明的一些神奇的东西,让观众们看得直呼过瘾,而今天要带大家看的也是一位农民发明“神器”的例子,当年他为了发明这个“神器”,不惜欠债200万,当他成功之后,连美国、俄罗斯都想要上门购买,接下来就一起说说这个“神器”是什么吧。

很多年之前,在山东有一位农民,他很热爱发明,作为一位农民,他当然是一心为了收成而努力,不过这个农民和别的农民不一样,他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整天埋头苦干,而是一直钻研怎么能更快更有效率的收庄稼,因为当时山东盛产土豆,农民们也都在地里种植了大面积的土豆,来年可以卖出好价钱,但这大面积的土豆一到了收获的时候,就成了问题,毕竟土豆如果靠人工一颗一颗地挖,非常耗费体力,也耽误时间,投资实在太大,所以这位农民就想着发明一台收土豆的机器,来代替人工,省时又省力。

这个山东农民叫吴洪珠,他的家乡土地肥沃,很适合种植土豆,而且收成也很好,所以当地很多人都种了土豆,一度达到了5万亩的土豆种植面积,在吴洪珠发明挖土豆机器之前,人们基本都是靠人工来挖,自己因为是收土豆卖钱的,所以每次开车来收土豆时,人们总是挖不完,这让他很着急,因为等待时间太长,也因为收不下土豆挣不下钱,吴洪珠忍不住了,他好奇,为什么没有工具来帮助农民快一点收土豆呢?

欠债200万,发明神奇,帮助农民收土豆

带着这样的好奇,吴洪珠就走上了发明之路,他发誓要发明一台“神器”帮助农民加快收土豆的速度,就算是借钱,也在所不惜,之后他将自己的家当成实验室,无论是制作效果图还是研究零件,都是在家里完成,也都是自己慢慢琢磨出来的,在1999年的时候,他终于研究出了第一代土豆收割机,刚出来时,人们对这个机器充满了期待,但在试用后,虽然确实加快了收土豆的速度,但同时也很容易对土豆造成破坏,土豆一旦不完整,很难卖出好价钱。

在发现了这个缺点之后,吴洪珠开始不断改良机器,终于将研究出来了新一代机器,这次既加快了速度,也没有破坏土豆,人们也对吴洪珠刮目相看,曾经不理解他决定的家人们也对他刮目相看,农民们也对他的机器十分满意,吴洪珠也感到很欣慰,这些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不过好景不长,在2005年的时候,因为刚下过大雨,道路非常泥泞,当人们再次开着机器收土豆时,发现机器分不清土豆和泥巴,机器也再一次破坏了土豆,很多受到损失的农民也找上了吴洪珠,向他讨要说法,而吴洪珠也知道是自己的错,只能认了这个栽,最终承诺这些损失将由自己偿还,据说当时损失的金额高达200万,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字,尤其是对于农民而言,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但吴洪珠还是答应未来一定偿还。

即使这样,吴洪珠也没有放弃研究机器,他背着200万的欠款再一次对机器进行改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之后,他对原来的机器进行了升级,也就是加了一个能防止污泥以及缠草的摆动装置,而这一发明也让机器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可以说是接近完美了,另外一个机器的寿命问题也是体现它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吴洪珠还想办法解决了机器的寿命问题,让它更加耐用,在机器近乎完美后,吴洪珠再一次将机器推荐给了大众,这一次果然得到了众人的肯定,再也不怕任何问题了。

美俄上门求购机器

因为这项发明,吴洪珠也声名远扬,很多买家也都登门拜访,想要和他合作,甚至还有很多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买家想要买下他的这个发明,这也让吴洪珠的名气更提升了一步,此后,吴洪珠依然不断地发明各种机器,一边生产,一边销售到国内外,另外他还成立了一个农业机械公司,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自己的公司也越做越大。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吴洪珠不仅在机械研究方面很有天赋,而且在管理上也自己独到的方法,虽然他只是一个农民出身,但非常懂得管理和经营,他紧跟时代的发展,将互联网和自己的机器仅仅联合在一起,不仅加大了自己产品的知名度,还向全世界展示了,农民也可以活得不平凡,农民只要肯钻研,也将会有精彩的人生。

结语

从吴洪珠的故事中我们还看出,一个人可以生的平凡,但不能活得平凡,别人做的事,要坚信自己也可以做成,而且在这件事上,一定要坚持下去,即使经历各种挫折,也不要被打倒,因为你每站起来一次,自己都会更加强大,如果不站起来,自己也将永远无法站起来,吴洪珠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他才会实现超越,从一位普通农民变成一位先驱者,毫无疑问,吴洪珠已经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面了,对此大家如何看待,记得留言评论哦,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