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矮生豆角怎么种植

豆角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如果包括现在的大棚蔬菜的话可以说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春季的话一般是在二月到三月份进行播种,夏季播种的话是在五月到八月,而秋季播种则是在九月到十月。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温度播种的时间要做出相应的一个调整。

矮生豆角怎么种植

土壤

豆角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对土地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但是如果土壤比较肥沃的话肯定产量更好咯。在整地的时候尽可能的挖深一点,并且在整地时撒上适量的肥料作为基肥,以保证土壤的一个肥力。

播种

露地播种,蔓生性品种密度为行距66-70cm,株距20-25cm,每穴4-5粒,留苗2-3株,矮生品种行距50-60cm,株距25-30cm。播后用脚踏实使土和种子充分接触,吸足水分以利出芽,有70%芽顶土时,轻浇水1次,保证出齐苗。浇水后及时深中耕保墒、增温蹲苗,促使根系生长。

管理

在开花之前都要进行浇水,尤其是通过移栽的幼苗要促使它进行再一次的长出新根,,豆角苗属于爬行式生长,所以为了提高产量和方便采摘我们一般都在苗长至三十厘米左右就要进行搭架。在豆角开花的期间要做好肥力的补充,这样可以提高豆角的座荚率,也就是提高豆角的产量。

剪枝

主蔓经一花序以下各节位的侧芽一律抹掉,促进开花。主蔓中上部各叶腋中花芽旁混生叶芽时,应及时叶芽抽生侧枝打去。打顶类,当主蔓长2米以上时打顶,以便控制生长,促副花芽的形成,同时也利于采收。

豆角的种植方法

在豆角种植之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天,然后再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个小时左右,最后捞出放入药剂中进行浸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育速度。想要豆角高产,在施肥时,一般采用低氮中磷高钾型的肥料,同时再加上钼和硼的使用,均衡施肥才能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多开花多结荚。

豆角栽培之前,要挑选籽粒大、整齐、饱满充实、有光泽、没有病虫侵害的优良种子,播种前先晒种1~2天,然后用温水浸种,次可以进行栽培。

豆角种植条件

1、温度条件

豆角属耐热蔬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在8-12℃之间,而豆角对低温敏感,10℃以下生长受抑,5℃以下植株受冻,0℃时死亡。

2、水分条件

豆角根系比较强大,其吸水能力强,叶片蒸腾量小,较耐干旱,其生长期要求适量的水分,但土壤水分过多时又易引起叶片发黄和落叶现象。

豆角种植时间

豆角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如果包括现在的大棚蔬菜的话可以说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春季的话一般是在二月到三月份进行播种,夏季播种的话是在五月到八月,而秋季播种则是在九月到十月。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温度播种的时间要做出相应的一个调整。

种植豆角的全过程

1、品种选择

豆角种植的时候,可以选择三个品种的豆角混合着种植,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豆角的产量。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豆角也会杂交,会产生一些新型品种的豆角,有利于提高豆角的品质。

2、整地施肥

豆角种植的时候,要选择土壤肥沃并且不容易积水的土地。在深翻的同时,要施撒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最好选择农家肥或者家畜的粪便。

3、种子处理

在种植之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天,然后再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个小时左右,最后捞出放入药剂中进行浸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育速度。

4、种植播种

在种子处理完成之后,可以按照条播或者穴播的方式来进行种植,一般来说播种密度控制在行间距40公分左右,株间距30公分左右,然后用土壤掩埋就可以了。

豆角高产管理要点

1、施肥管理

想要豆角高产,在施肥时,一般采用低氮中磷高钾型的肥料,同时再加上钼和硼的使用,均衡施肥才能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多开花多结荚。

2、浇水管理

在豆角苗期浇水过多,会造成植株旺长,一般在苗期要适当蹲苗。如果豆角植株已经有明显的旺长,也可以喷施控旺剂,促使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上面,同时提高植株的健壮度,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豆角在栽培的及水上需要注意的有很多,在土壤选择上,豆角忌连作,前作可选择叶菜类或水稻,并要求在地势较好、排水良好、近中性的沙壤土种植。应当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豆角在广东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以春、秋季为主。春植一般在2~3月播种,青豆角类型抗寒性好,采用防寒育苗措施,可提前在1月播种。

夏植5~6月,此时温度高,一般采用白豆角;秋植8~9月播种。种植规格可采用宽1.7米包沟,双行植,点播,春植株距12~15厘米,夏、秋植8~10厘米。播种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在田间管理方面,豆角在幼苗开始抽薹时,高约30厘米的时候,就应搭架,搭架方式有直篱式、倒人字架或跨坑人字架。双行植一般用倒人字架方式,这样可使花梗伸出叶群,减少虫害的发生。

搭架后要经常引蔓,反时针方向将豆藤绕在篱竹上,并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豆角需肥量中等。春、夏植豆角生长期经常遇雨,追肥不方便,应以基肥为主。追肥应掌握前期防止茎叶徒长、后期植株早衰的原则,幼苗期追肥要少,浓度由低至高,雨天不宜追肥。豆角忌湿,土壤水分太多易造成植株徒长或烂根,春植豆角要严格控制水分的供应。夏、秋植豆角在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多,且由于温度高,叶蒸发量大,每天必须保持淋足水分。

许多豆角品种在采收高峰期后,如果管理得好,病虫害少,可“翻花”结荚。因此,在盛荚期过后,要继续追肥,促进植株多萌发侧枝,以形成较多的侧花芽,并使已经采收过的花序上的花芽继续开花结荚。豆角如生长太旺,植株间则易造成过度荫蔽,影响结荚,病虫害也多,可适当摘除一部分叶和多余的侧枝,保持通风透光。在病虫害防治防治方面,尤其是立枯病,主要在苗期危害,引起苗前烂种和刚出土幼苗染病,使苗生长缓慢或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是参照豌豆根腐病的防治。疫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荚及种子。叶片染病,初现水状小圆点,后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褐色至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早脱落,茎部染病,病斑呈红褐色长条形凹陷;荚染病,初为水渍状小点,略凹陷,后变红褐色,有菌液溢出。该病在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是选使用的种子最好没有带兵。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 %的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保持植物通风透光。在疾病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喷洒300倍的23 %氨铜水溶液或3000 - 4000倍的72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末来预防。锈病,在任何季节栽培均有发生,以5~7月发生较多。发病初期叶片产生黄白色、突起的小斑点,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黄褐色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叶片表皮被挤破散出红褐色粉末,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是参照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枯萎病,受感染植物的整个植株枯萎。当受感染植物的茎和根被切开时,内部维管束组织变成褐色,外部变成深褐色,根严重腐烂。这种疾病是一种真菌疾病,发生在全国各地,造成严重危害。控制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和水稻进行轮作;疾病开始时,喷洒500 - 600倍的50 %双硫悬浮剂,或500倍的12 %绿乳锔乳油,或500倍的47 %加瑞农可湿性粉剂等。

扩展资料:

豆角生长环境

1、温度

豆角是耐热性蔬菜,能耐高温,不耐霜冻。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根据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进行的种子发芽率测定,在25-35℃,发芽较快,而以35℃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在20℃以下,发芽缓慢,发芽率降低,在15℃以下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差。豆角种子播种后在30^35℃出土成苗为快;抽蔓后在20-25℃的气温下生长较好;35℃左右的高温仍能生长和结荚;15℃左右植株生长缓慢,10℃以下时间较长则生长受到抑制,接近0℃时,植株冻。

2、光照

长豆角(豆荚长30 cm以上),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豆角是喜光作物,在开花结荚期间需要良好的日照,如光线不足,则会引起落花落荚。

3、水分

豆角生长要求有适量的水分,但能耐干旱。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不宜过湿,以免降低发芽率或幼苗徒长,甚至烂根死苗。开花结荚期要求有适当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下雨过多、湿度大或遇干燥冷风,都容易引起落花落荚。并且土壤水分过多,也不利于植株根系和根瘤菌的活动,甚至会出现烂根发病,引起落花落荚。

4、土壤

豆角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只要排灌良好的疏松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沙壤土最好。豆角适于PH6. 2^-7的土壤种植。但是,土壤酸性过强,会抑制根瘤菌的生长,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百度百科-豆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