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豆角一般有哪些病虫害?遇到了该如何应对?
蚜虫出现时,会使豆角叶片翻卷,然后发黄枯萎。特别是蚜虫有分泌物,这种分泌物更是豆角各种病毒传播的元凶。所以,我们要重视。大棚种植豆角很多朋友采取闷棚熏蒸的方法杀灭害虫病害,虽然效果明显但农药残留度高,外加环保以及提倡绿色无公害蔬菜等不建议大家使用。在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双效灵水剂,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也可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拌干土200公斤,沟施于播种行,每亩施200公斤。
糖醋诱杀法:白酒,红糖,醋,水10:3:3:10的比例,最主要的是针对蛾子(粘虫)。这种虫对很多种农作物危害很大,也包括豆角。就放在离豆角不远的地方,酒是容易挥发。抓好现蕾期这个重要的防治时期。豆荚螟的成虫先在叶片上产卵,一旦孵化出的幼虫蛀入豆荚取食,这时喷洒药剂效果不佳。豆荚螟防治以“治蕾为主”,可在开花期药剂喷雾。
病毒病分花叶病毒病和丛枝病毒病,一般在秋季发病较重。发病后会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质量。此病除危害豇豆外,还危害豌豆、菜豆、扁豆、烟草、大豆等作物。建议选用2.5%的溴氰菊酯3000倍的液或者是毒死蜱1000~1500倍的液,这个要注意,必须是在成虫产卵期进行喷雾2~3来防治。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也可能受害,在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赤褐色小斑点,这时可以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隔七到十天喷一次多菌灵连续防治二至三次。
对于作物的病毒病,一般没有好的药物可治疗,主要是种子用0.3%的磷酸三钠消毒。及时消灭蚜虫,白粉虱等传播媒介。发病初期可用植病灵,病毒A等防治。
豆角怎么回事,用什么药防治,用
豆角水涝过后该用恶霉灵防治。
雨涝灾害后,高温潮湿的田间环境易使蔬菜发生多种病害。灾后蔬菜根腐病、软腐病、灰霉病等极易发生,可混合施用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针对黄瓜、苦瓜、冬瓜、豆角、西葫芦等枯萎病,可用恶霉灵等灌根,间隔7天灌第二次。恶霉灵属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而且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豆角田块后期防护
1、观察绝收罢园田块,如果蔬菜根部出现褐色或黑色等严重现象,已无法长出新根,需要罢园处理,清除田间病残植株后及时整地。
2、消毒,对刚罢园的田块要注意进行熏棚和土壤消毒,可用百菌清、腐霉利烟熏剂熏棚,结合整地每亩施用多菌灵、敌磺钠或壳聚糖氨基寡糖素、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等生物杀菌剂(避免与化学杀菌剂同时使用)。
3、豆角受大水淹末,一定会影响产量,易诱土传病(根腐、枯萎、青枯)、疫病,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产量损失。豆角田块受水淹,主要是影响其根系生长,造成沤根烂根,所以要抓紧时间排除积水,喷施些生根剂和保护剂,防止发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恶霉灵
一、豆角枯萎病
1、症状:植株的叶片边缘(尤其是叶片尖端)出现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之后叶片会逐渐变黄枯死,并慢慢向上部的叶片扩散,最后导致整株死亡。
2、防治方法: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400倍液)等药物进行灌根,每株灌药50-150克,每隔7-10天灌施1次,连灌2-3次即可。
二、豆角锈病
1、症状:叶片的背面出现**的小斑点,并且斑点会逐渐变褐并隆起(呈小腺癌状),经过一段时间后斑点逐渐扩大,当夏孢子堆的表皮破裂后会散发出红褐色的粉末。
2、防治方法: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硫碳悬浮剂(1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即可。
三、豆角病毒病
1、症状:感病植株出现矮缩现象(或不矮缩),同时开花期延迟,严重时会导致减产。
2、防治方法:加强管理,截断蚜虫的传播途径;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四、豆角疫病
1、症状:叶片染病后会出现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之后会扩大为呈圆形般的淡褐色病斑,且表面生有白霉。
2、防治方法:于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五、豆角煤霉病
1、症状:叶片的两面出现紫褐色的斑点,扩大后会形成近圆形的褐色病斑,直径大约为1-2厘米,环境较潮湿时病斑的表面会密生煤烟状的霉(叶片的背面较显著)。
2、防治方法: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4%洛氨铜水剂(4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7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