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芋头?
(1)芋喜水 芋对水分条件要求非常严格,这同芋的生长习性和起源有关。无论是水芋还是旱芋都喜欢湿润的自然环境条件。
苗期气温低,生长慢,应多划锄,提高地温,土壤保持湿润即可。中、后期生长旺盛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若气候干旱,气温高,更需多浇水。由于培土成垄,可从垄沟浇水,每次浇水应离垄顶6-10厘米,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到沟中水快干时再浇。夏天高温季节,早晨或晚上浇水,秋后温度降低应中午浇水,这样不至于伤根。雨季应注意防涝。
水芋定植成活后,可将水放干晒畦,提高地温,促进其生长。以后施肥培土时,可把水放干,以利操作。以后水芋中的水始终保持5-7厘米。到了夏季气温较高时,畦中的水应保持在15厘米左右,并不断换水降温。立秋后,天气转凉,水深还应保持5-7厘米。收获之前应把水放干晒田,促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向球茎转移,增加产量,以便采收。
(2)芋喜肥 芋生长期长,需肥量多,耐肥力强,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多次追肥。苗期生长较慢,需肥少,主要是靠芋种本身贮存的养分供生长,以后植株生长加快,需肥量逐渐增加,并结合锄草、培土、浇水同时进行。一般培土3-4次,追肥3-4次,且逐渐加大追肥量,前期以氮肥为主,促使地上部生长,形成一定的叶面积,为球茎形成期打好基础。在旺盛生长期时,培土已成垄,可追施腐熟的畜禽粪尿或饼肥等长效肥料,并配合磷、钾肥,促进球茎膨大,淀粉累积。生长后期应控制肥水,特别是氮肥不宜过多,以防地上部徒长与地下部生长不协调,延迟成熟,降低产量。
没发芽的芋头种植方法 芋头种植方法详解
整地开沟。地整好后,按80-10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50厘米,沟深35厘米,然后进行沟内施肥。
施肥。芋头需肥量大,生长期长,首先要施足底肥,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48%硫酸钾复合肥(16-16-16)60公斤,按行距开沟施入。追肥应分次施用,在幼苗期、发棵期和球茎生长盛期共追2-3次,并以磷钾肥为主。
播种。播种时间在清明后(即4月上旬)下地,株距50厘米左右,种子与地面3-5厘米,覆土厚5厘米。也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
浇水。芋头忌土壤干燥,遇旱则黄叶、枯叶,但土壤过湿积水也不利根系生长。苗期应使土壤底墒足,切忌就浇水。幼苗期土壤见干见湿,遇雨则应注意排水。
中耕培土。幼苗期结合追肥,中耕灭草暖地,幼苗结束时,中耕并使栽培沟成为平地。以后以20来天培土-次,厚7厘米,共两次。
扩展资料:
荔浦芋头主要病虫害防治:
1.芋疫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柄叶片和球茎,在6-8月为发病高峰期。高温、多湿或时雨时晴,容易发生,过度密植和偏施氮肥,生长旺盛,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以防为主,发病前于5月中旬开始用药,可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分别加入疫霜灵、甲霜灵、安克等交替使用,7-10天喷-次。施药时应掌握好天气,选择雨前喷药,同时喷洒药液要均匀,叶背、叶面、叶柄都要喷到。
2.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为害地下球茎及叶柄基部,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走,同时在病穴周围撒石灰。
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百菌清灌根,施用时可在施肥前、培土后、割仔芋后各施-次。同时在常年发病重的地域每次用药都应加农用链霉素,严防地下害虫及控制水分。
3.芋污班病。仅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可用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于发病初期开始防治,隔7-10天再喷施-次。
参考资料:
1、幼苗期:播种如果没有遇到什么突发状况的话,通常在一个月左右种子就会发芽出苗,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破膜引导幼苗出土,避免温度过高灼伤幼苗。幼苗出土后将膜口压实,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减少杂草的衍生。芋头的幼苗期对水分的需求不高,土壤的含水量过高的话容易导致烂苗沤根。根据土壤的含水情况及天气等因素适当的滴灌小水,保证土壤比较湿润就行了。
2、发棵期:发棵期是芋头生长阶段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发棵期直接决定着芋头后期的产量及质量。这个阶段为了促进结芋与芋头的生长,要及时追施充足的氮肥。并且这个阶段是芋头需水量的高峰期,不过浇水时不能使用大水浇灌的方法,防止芋田产生涝害。浇完水之后做好松土除草工作,加强土壤的通风透气能力。在松土的时候,人站在松土位置后方,防止人将土壤踩实,导致松土工作无任何效果。
3、结芋期:结芋期在发棵期之后,这个阶段也是芋头种植中非常关键的时候,母芋与子芋在这个时期会快速膨大。为了保证膨大成功,我们要提供足够的营养水分,最少要施两次肥。芋头的结芋期一般都是在夏季的时候,夏季高温干旱,然而又是芋头快速生长的时间,所以应该根据天气与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浇水间隔大概在6天左右,其次芋头的子叶消耗的营养非常多,因此我们要及时将多余的子叶剪除,提高芋头的产量与质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