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玉米种植的六个步骤

回答种植玉米的6个步骤分别为整地、选种、播种、密植、施肥、收获。整地:及早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足墒播种创造条件。选种:根据当地的光热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播种:选择合适的播期,适时适墒播种。密植:每亩保苗密度4500-5000株。施肥:适当施加基肥,提高地力。收获: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即可收获。

玉米种植的六个步骤

一、玉米种植的六个步骤

1、整地

抓住近期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早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足墒播种和一播保全苗创造条件。对于春整地块和春旱易发地区,要及早整地,充分利用土壤返浆水,及时镇压保墒,对于秋整地块,要及时镇压保墒,对于春涝易发地区和低洼地块,要利用春季温度回升、风大等条件,及早清沟理墒,进行翻耕晾晒散墒和起垄散墒,确保适时播种。

2、选种

根据各地光热资源条件,科学品种布局,合理熟期搭配。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高产稳产、抗病抗虫、抗逆广适、资源高效、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品种,品种熟期要适宜,杜绝越区种植,确保安全成熟。在玉米结构调整地区,因地制宜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注意选购高质量包衣种子,提高出苗率和群体整齐度,预防苗期病虫害和地下害虫。

3、播种

根据各地土壤墒情、气温和玉米品种生育期等确定最佳播期,做到用种精准、下籽均匀、种肥隔离、镇压适度、深浅一致、覆土严密,适时适墒机械精播,提高播种质量,争取一播保全苗。对于土壤墒情适中地区,一次性完成机械开沟、播种、施肥、镇压作业、起垄,减少土壤搅动,最大限度利用土壤墒情。对于土壤湿度大、地温低的地区,应提早起垄散墒、提高地温,适当浅播或浅覆土,并隔天镇压;对于土壤墒情较差或易旱地区,可采取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抗旱造墒播种技术,或实行垄沟平播、播种、少免耕播种。

4、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及各地生产实际,群体结构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为夺取丰产奠定群体基础。一般生产条件下,亩保苗4000株左右。对于施肥水平高、土壤肥力好、具备墒情适宜、灌溉条件、生产条件整体较好,并且采用耐密型玉米品种的地块,亩保苗密度可增至4500-5000株。

5、施肥

保证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通过向土壤施加基肥,有效培养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的物理性质能够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玉米种子的根系发育。

6、收获

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者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即可收获。

二、玉米的主要价值

1、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营养价值是最高的,还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玉米高很多,而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也要高于普通玉米。

2、玉米须中含有粗蛋白、粗纤维、多糖和粗脂肪,不同时期和品种的玉米须化学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的总花青素和总酚的含量在其乳熟期时达到最高,抽丝期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

3、玉米皮主要成分中膳食纤维占含量最高,但由于口感粗糙、水溶性差,大多导致浪费,秸秆粉碎还田,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可通过土壤中微生物作用,缓慢分解并释放出土壤中的矿物质营养,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和有机物可以为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生物提供原料,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玉米秸秆加工后作为饲料被利用产生的副产品粪便也是很好的农田原料。

玉米播种:

自然状况下 上半年南方一般2 - 4月份,下半年5 - 8月份,北方稍晚些.大棚

玉米苗期管理措施

玉米苗期田管理关键是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即“控上促下”,达到根多,茎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个体健壮,群体整齐。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移栽补苗,保证全苗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补栽。3叶期前缺苗,用饱满种子浸种催芽后浇水补种。3叶期后缺苗用带土移栽法补苗(播种时可在行间播预备苗),另外,缺苗处也可在附近留双株补救。

二、早间苗适时定苗

玉米长到3~4片叶时进行及时间苗,去掉弱、黄、病、劣、杂苗。到5~6叶时,按计划株距、密度留苗,余苗全部拔掉。定苗时边行、地头可留得稍密些,以充分发挥边际优势。间、定苗时,拔除的苗要及时清出田间。

三、及时追肥

玉米苗期追肥应在5叶展开时施用,即在4~6叶期施用,特别是套种的玉米和接茬播种的夏玉米,追肥应遵循苗肥轻、穗肥重和粒肥补的原则,,三期追肥比例约为苗2.5~3:穗5~6:粒1.5~2。套种玉米或接茬播种的夏玉米基肥不足或未施基肥的,追肥量应加大但三期比例一般不变。

四、适时中耕

玉米苗期适时中耕,可以起到“控上促下”作用。特别对套种玉米和接茬整地不良的夏玉米尤为重要。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第1次在定苗时进行,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浅,中间深”的中耕原则,这样既可清除杂草又不至于压苗,深耕一般为3~5厘米。第二、三次在拔节前进行,耕深要适当深一些,一般以10厘米左右为宜,这时深中耕虽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促进新根发生。培土应在9~10叶期到抽穗前逐渐完成,以利支持根的形成,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五、适期蹲苗促壮

蹲苗促壮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控制肥水,深中耕,扒土晒根等。玉米蹲苗应遵循“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蹲苗原则。也就是说蹲叶片深绿、地肥、墒情足的壮苗。反之就不蹲。蹲苗时间一般夏播和套种玉米2 0天左右,时间过短无效果,时间过长容易形成“小老苗”,影响后期生长。蹲苗结束,应立即追肥、灌水以促进生长。对于苗势生长弱的田块,不但不要进行蹲苗,还要适时采取肥水措施促苗转壮。

玉米病虫害管理:

夏季气温较高各种病虫害对玉米植株危害较大,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和丝黑穗病,防治纹枯病可剥掉下部发病叶梢并喷施井岗霉素。发现丝黑穗病株时要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

虫害主要有玉米钻心虫、蝗虫等,防治方法可到当地农资部门咨询。

……

中后期根据肥力需要状况、水份含量、病虫害等酌情处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