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养殖多少天才可以进行防疫?
雏鸡的防疫,地区不同,免疫程序不同,免疫程序主要根据当地禽病流行特点来制定,如果对某些禽病在你哪里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禽病,则可不预防这种禽病;如果对某些禽病在你哪里高发,常发,因此要免疫这种禽病的疫苗,兽疫防疫部门会根据疫病的流行特点来制定免疫程序,如,马立克氏病疫苗在小鸡出壳后24小时内接种,法氏囊病疫苗7日龄接种等等,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雏鸡的免疫程序。
小鸭子养殖防病的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4-6日龄,温度为24-26C?;7-10日龄,温度为20-23C?;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995.html